'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蒙古帝國可以說將遊牧民族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優勢在攻城略地顯示的尤為明顯,但在治理被征服的地區時,如仍然以遊牧民族的思維去治理顯然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治理方式。而隨著農耕文明的頂峰——南宋被忽必烈征服,在選擇哪種治理方式上,忽必烈需要作出選擇。

換做其他人可能只能在二者中取其一了,或把南宋作為一個普通的被征服領地,或效仿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但忽必烈並沒有徹底倒向哪一邊,他在嘗試一種整合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治理方式。

忽必烈將元的都城定於大都(今日之北京),大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統治者十分看重的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既定都北京,而且還是被滅之金國的首都,在有如此中原文化底蘊的城市定都體現了忽必烈積極擁抱農耕文明的野心,不僅如此,忽必烈重用漢人,張弘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人,最後一次攻打南宋時,忽必烈任張弘範為大將軍,連張弘範自己都驚訝道:竟讓我一個漢人統率蒙古人。這裡需要說一句,張弘範是金國的漢人,出生時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網上說張弘範是漢奸的說法,有些冤枉他。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蒙古帝國可以說將遊牧民族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優勢在攻城略地顯示的尤為明顯,但在治理被征服的地區時,如仍然以遊牧民族的思維去治理顯然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治理方式。而隨著農耕文明的頂峰——南宋被忽必烈征服,在選擇哪種治理方式上,忽必烈需要作出選擇。

換做其他人可能只能在二者中取其一了,或把南宋作為一個普通的被征服領地,或效仿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但忽必烈並沒有徹底倒向哪一邊,他在嘗試一種整合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治理方式。

忽必烈將元的都城定於大都(今日之北京),大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統治者十分看重的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既定都北京,而且還是被滅之金國的首都,在有如此中原文化底蘊的城市定都體現了忽必烈積極擁抱農耕文明的野心,不僅如此,忽必烈重用漢人,張弘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人,最後一次攻打南宋時,忽必烈任張弘範為大將軍,連張弘範自己都驚訝道:竟讓我一個漢人統率蒙古人。這裡需要說一句,張弘範是金國的漢人,出生時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網上說張弘範是漢奸的說法,有些冤枉他。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張弘範

定都大都可以看出忽必烈有心拉攏漢人,並有心利用農耕文明,但是,忽必烈的對於自己蒙古大汗的身份同樣在乎,甚至更加在乎,他依舊要把蒙古草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忽必烈找了個大都夏季炎熱的藉口,立上都為夏都。上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其實上都之緯度並未比大都高出多少,上都的夏季也絕不會比大都涼爽很多,忽必烈如是做無非是想向蒙古帝國各方勢力證明:自己依舊是蒙古大汗,依舊是個蒙古人。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蒙古帝國可以說將遊牧民族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優勢在攻城略地顯示的尤為明顯,但在治理被征服的地區時,如仍然以遊牧民族的思維去治理顯然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治理方式。而隨著農耕文明的頂峰——南宋被忽必烈征服,在選擇哪種治理方式上,忽必烈需要作出選擇。

換做其他人可能只能在二者中取其一了,或把南宋作為一個普通的被征服領地,或效仿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但忽必烈並沒有徹底倒向哪一邊,他在嘗試一種整合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治理方式。

忽必烈將元的都城定於大都(今日之北京),大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統治者十分看重的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既定都北京,而且還是被滅之金國的首都,在有如此中原文化底蘊的城市定都體現了忽必烈積極擁抱農耕文明的野心,不僅如此,忽必烈重用漢人,張弘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人,最後一次攻打南宋時,忽必烈任張弘範為大將軍,連張弘範自己都驚訝道:竟讓我一個漢人統率蒙古人。這裡需要說一句,張弘範是金國的漢人,出生時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網上說張弘範是漢奸的說法,有些冤枉他。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張弘範

定都大都可以看出忽必烈有心拉攏漢人,並有心利用農耕文明,但是,忽必烈的對於自己蒙古大汗的身份同樣在乎,甚至更加在乎,他依舊要把蒙古草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忽必烈找了個大都夏季炎熱的藉口,立上都為夏都。上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其實上都之緯度並未比大都高出多少,上都的夏季也絕不會比大都涼爽很多,忽必烈如是做無非是想向蒙古帝國各方勢力證明:自己依舊是蒙古大汗,依舊是個蒙古人。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大都上都距離不過200餘公里

忽必烈的新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講,半壁江山的宋帝國已經做到了農耕文明所能達到的極致。儘管只有半壁江山,兩宋時期,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大唐的2倍,人口規模、經濟水平、工藝等方面都超過大唐,當然,由於失去了大量馴養戰馬的河套地區及幽雲十六州,軍事非大宋之所長。

而蒙古帝國的崛起則是由於其將遊牧文明發展到了極致。滅宋之後,遊牧與農耕文明的最高水平都掌握在忽必烈手中了。

忽必烈的以大都宣誓對於農耕漢族的正統領導,以上都宣誓對於遊牧蒙古族的核心控制,並以原宋地經濟優勢去維護其蒙古大汗的地位,在蒙古鐵騎去捍衛他華夏大地上的農耕漢人統治的合法性。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蒙古帝國可以說將遊牧民族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優勢在攻城略地顯示的尤為明顯,但在治理被征服的地區時,如仍然以遊牧民族的思維去治理顯然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治理方式。而隨著農耕文明的頂峰——南宋被忽必烈征服,在選擇哪種治理方式上,忽必烈需要作出選擇。

換做其他人可能只能在二者中取其一了,或把南宋作為一個普通的被征服領地,或效仿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但忽必烈並沒有徹底倒向哪一邊,他在嘗試一種整合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治理方式。

忽必烈將元的都城定於大都(今日之北京),大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統治者十分看重的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既定都北京,而且還是被滅之金國的首都,在有如此中原文化底蘊的城市定都體現了忽必烈積極擁抱農耕文明的野心,不僅如此,忽必烈重用漢人,張弘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人,最後一次攻打南宋時,忽必烈任張弘範為大將軍,連張弘範自己都驚訝道:竟讓我一個漢人統率蒙古人。這裡需要說一句,張弘範是金國的漢人,出生時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網上說張弘範是漢奸的說法,有些冤枉他。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張弘範

定都大都可以看出忽必烈有心拉攏漢人,並有心利用農耕文明,但是,忽必烈的對於自己蒙古大汗的身份同樣在乎,甚至更加在乎,他依舊要把蒙古草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忽必烈找了個大都夏季炎熱的藉口,立上都為夏都。上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其實上都之緯度並未比大都高出多少,上都的夏季也絕不會比大都涼爽很多,忽必烈如是做無非是想向蒙古帝國各方勢力證明:自己依舊是蒙古大汗,依舊是個蒙古人。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大都上都距離不過200餘公里

忽必烈的新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講,半壁江山的宋帝國已經做到了農耕文明所能達到的極致。儘管只有半壁江山,兩宋時期,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大唐的2倍,人口規模、經濟水平、工藝等方面都超過大唐,當然,由於失去了大量馴養戰馬的河套地區及幽雲十六州,軍事非大宋之所長。

而蒙古帝國的崛起則是由於其將遊牧文明發展到了極致。滅宋之後,遊牧與農耕文明的最高水平都掌握在忽必烈手中了。

忽必烈的以大都宣誓對於農耕漢族的正統領導,以上都宣誓對於遊牧蒙古族的核心控制,並以原宋地經濟優勢去維護其蒙古大汗的地位,在蒙古鐵騎去捍衛他華夏大地上的農耕漢人統治的合法性。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忽必烈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果:由於張弘範等漢人得到重要在忽必烈麾下擔任要職,也使得漢人的一些觀念對蒙古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君臣觀念,漢人禮節等都一定程度的影響著蒙古人;當然,影響是相互的,蒙古人的觀念也或多或少的影響漢人,蒙古人對儒家觀念強調較少,客觀上弱化了儒家禮法對於漢人的約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蒙古人的尚武精神也影響著漢人的觀念,但諷刺的是,這種影響最終造就了朱元璋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漢人,這些漢人成為推翻元朝統治的決定性力量。

如果說宋的哪一個有點被蒙古人建立元代繼承的最好,答案應該是發達的商業,由於而蒙古帝國征服區域人種複雜,而蒙古又是一個善於征服卻不善於統治的民族,能驅使這些不同民族間進行交流的唯有商業,唯有貿易,而蒙古統治者沒有儒家傳統的“輕商”觀念,使得各民族間的商業往來得以暢通進行。

但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承認,這種交流大多依舊停留在形式上,以蒙古為首的遊牧文明與原宋地為首的農耕文明交流其實並不深入和徹底,兩種文明中的人儘管在一個帝國的統治下,還是大體按照他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說他們依舊是在忽必烈大汗統治下的兩種不同的人。

兩京之下暗藏危機,張弘範子孫慘死,分歧最終撕毀整個帝國

奔走於大都和上都之間的忽必烈勉強維持著遊牧與農耕的平衡,但這種平衡能夠維繫完全是因為忽必烈這個強人,強人善於發揮兩種文明的優勢,而當強人遠去,這種統治方式也會遭到兩種文明的弊端的同時反噬。而大都和上都這兩個都城的設計恰恰就是促進分歧形成的助推器。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蒙古帝國可以說將遊牧民族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優勢在攻城略地顯示的尤為明顯,但在治理被征服的地區時,如仍然以遊牧民族的思維去治理顯然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治理方式。而隨著農耕文明的頂峰——南宋被忽必烈征服,在選擇哪種治理方式上,忽必烈需要作出選擇。

換做其他人可能只能在二者中取其一了,或把南宋作為一個普通的被征服領地,或效仿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但忽必烈並沒有徹底倒向哪一邊,他在嘗試一種整合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治理方式。

忽必烈將元的都城定於大都(今日之北京),大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統治者十分看重的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既定都北京,而且還是被滅之金國的首都,在有如此中原文化底蘊的城市定都體現了忽必烈積極擁抱農耕文明的野心,不僅如此,忽必烈重用漢人,張弘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人,最後一次攻打南宋時,忽必烈任張弘範為大將軍,連張弘範自己都驚訝道:竟讓我一個漢人統率蒙古人。這裡需要說一句,張弘範是金國的漢人,出生時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網上說張弘範是漢奸的說法,有些冤枉他。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張弘範

定都大都可以看出忽必烈有心拉攏漢人,並有心利用農耕文明,但是,忽必烈的對於自己蒙古大汗的身份同樣在乎,甚至更加在乎,他依舊要把蒙古草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忽必烈找了個大都夏季炎熱的藉口,立上都為夏都。上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其實上都之緯度並未比大都高出多少,上都的夏季也絕不會比大都涼爽很多,忽必烈如是做無非是想向蒙古帝國各方勢力證明:自己依舊是蒙古大汗,依舊是個蒙古人。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大都上都距離不過200餘公里

忽必烈的新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講,半壁江山的宋帝國已經做到了農耕文明所能達到的極致。儘管只有半壁江山,兩宋時期,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大唐的2倍,人口規模、經濟水平、工藝等方面都超過大唐,當然,由於失去了大量馴養戰馬的河套地區及幽雲十六州,軍事非大宋之所長。

而蒙古帝國的崛起則是由於其將遊牧文明發展到了極致。滅宋之後,遊牧與農耕文明的最高水平都掌握在忽必烈手中了。

忽必烈的以大都宣誓對於農耕漢族的正統領導,以上都宣誓對於遊牧蒙古族的核心控制,並以原宋地經濟優勢去維護其蒙古大汗的地位,在蒙古鐵騎去捍衛他華夏大地上的農耕漢人統治的合法性。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忽必烈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果:由於張弘範等漢人得到重要在忽必烈麾下擔任要職,也使得漢人的一些觀念對蒙古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君臣觀念,漢人禮節等都一定程度的影響著蒙古人;當然,影響是相互的,蒙古人的觀念也或多或少的影響漢人,蒙古人對儒家觀念強調較少,客觀上弱化了儒家禮法對於漢人的約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蒙古人的尚武精神也影響著漢人的觀念,但諷刺的是,這種影響最終造就了朱元璋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漢人,這些漢人成為推翻元朝統治的決定性力量。

如果說宋的哪一個有點被蒙古人建立元代繼承的最好,答案應該是發達的商業,由於而蒙古帝國征服區域人種複雜,而蒙古又是一個善於征服卻不善於統治的民族,能驅使這些不同民族間進行交流的唯有商業,唯有貿易,而蒙古統治者沒有儒家傳統的“輕商”觀念,使得各民族間的商業往來得以暢通進行。

但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承認,這種交流大多依舊停留在形式上,以蒙古為首的遊牧文明與原宋地為首的農耕文明交流其實並不深入和徹底,兩種文明中的人儘管在一個帝國的統治下,還是大體按照他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說他們依舊是在忽必烈大汗統治下的兩種不同的人。

兩京之下暗藏危機,張弘範子孫慘死,分歧最終撕毀整個帝國

奔走於大都和上都之間的忽必烈勉強維持著遊牧與農耕的平衡,但這種平衡能夠維繫完全是因為忽必烈這個強人,強人善於發揮兩種文明的優勢,而當強人遠去,這種統治方式也會遭到兩種文明的弊端的同時反噬。而大都和上都這兩個都城的設計恰恰就是促進分歧形成的助推器。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1328年,這場大都與上都之間必然會出現的鬥爭終於爆發,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兵逝後,大都方面立元武宗之子圖帖木兒為帝,而上都方面則立年僅9歲的皇太子阿剌吉八為皇帝,兩都間終於兵戎相見。

擁立天順帝阿剌吉八的上都一方首先發難,從東、西、北三個方向進攻大都,大都外圍的戰局一度對於上都方有利,在長城紫荊關一帶,大都軍被擊潰,但上都軍並未能擴大戰果,支持文宗圖帖木兒的大都方逐漸站穩腳跟,並反攻上都,1月後,上都城破,小皇帝阿剌吉八不知所蹤,大都方最終奪得政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蒙古人內部的帝位爭奪戰中,張弘範的5個孫子,意外成為了替罪羊,當時大都軍於紫荊關戰敗,潰軍於保定地區搶劫,被張弘範之孫張景武所率領的地方武裝打死百餘人,這本是場無可非議的正當防衛,如果上都方最終獲勝或許還會嘉獎張景武,但是最終取得勝利的是大都一方,大都方參知政事也先捏隨即發兵保定,張景武及張弘範的其他四孫均被殺。所以網上流傳甚廣的朱元璋殺張弘範後人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朱元璋奪天下時,張弘範已經沒有後人了。

這次大都與上都之爭不過是元朝統治者之間爭鬥的開始,在元朝本不長久的統治期間,這樣的爭鬥不斷上演,諷刺的是,忽必烈希望取蒙古與漢族雙方的優勢為己用的構想最終在元末演化為取雙方之缺點而害己,元末,統治者們將橫徵暴斂發展到了極致,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向百姓徵稅,元初蒙古人稅目簡單的優勢蕩然無存,而伴隨著苛稅蒙古人卻逐漸失去了戰鬥血性卻不斷喪失,以至於面對元末農民起義幾乎毫無辦法。

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攻陷上都,隨後焚城,這座忽必烈為了維繫自己與蒙古之間聯繫的城市消失於火光之中。

而另一方,原本被認為軟弱的南方漢人卻異常剽悍,南方起義軍朱元璋和陳友諒無論誰贏都能輕鬆打敗北方的元軍在當時已經成為全國的共識。識趣的元順帝也確實沒有抵抗而放棄大都,因鐵木真、忽必烈等強人而崛起的蒙古帝國,最終因強人不在而走向衰落。

"

1279年,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於崖山徹底擊潰宋軍的最後部隊,宋亡,張弘範意氣風發,勒石記功: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時間來到明代,由於張弘範本身是漢人,人們為了諷刺張弘範,在其勒石處前加一“宋”字,這段碑文變成“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一個“宋”所達到的諷刺效果非同一般。

重用漢人,忽必烈的野心

張弘範不會想到他死後的數百年後人們會對於其滅宋一事有如此之大的爭議,他甚至連自己子孫會經歷怎樣的命運都不會想到,在忽必烈的重用下,張弘範確實有理由不斷衝鋒陷陣。

在打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後,忽必烈需要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太大的領土,而以遊牧思維治理國家的蒙古人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這麼大的疆域,即使聰明如忽必烈也難以保證牢牢掌控如此之大的一片疆域。而對南宋的征服讓忽必烈有了新的選擇。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蒙古帝國可以說將遊牧民族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優勢在攻城略地顯示的尤為明顯,但在治理被征服的地區時,如仍然以遊牧民族的思維去治理顯然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治理方式。而隨著農耕文明的頂峰——南宋被忽必烈征服,在選擇哪種治理方式上,忽必烈需要作出選擇。

換做其他人可能只能在二者中取其一了,或把南宋作為一個普通的被征服領地,或效仿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但忽必烈並沒有徹底倒向哪一邊,他在嘗試一種整合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治理方式。

忽必烈將元的都城定於大都(今日之北京),大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統治者十分看重的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既定都北京,而且還是被滅之金國的首都,在有如此中原文化底蘊的城市定都體現了忽必烈積極擁抱農耕文明的野心,不僅如此,忽必烈重用漢人,張弘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人,最後一次攻打南宋時,忽必烈任張弘範為大將軍,連張弘範自己都驚訝道:竟讓我一個漢人統率蒙古人。這裡需要說一句,張弘範是金國的漢人,出生時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網上說張弘範是漢奸的說法,有些冤枉他。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張弘範

定都大都可以看出忽必烈有心拉攏漢人,並有心利用農耕文明,但是,忽必烈的對於自己蒙古大汗的身份同樣在乎,甚至更加在乎,他依舊要把蒙古草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忽必烈找了個大都夏季炎熱的藉口,立上都為夏都。上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其實上都之緯度並未比大都高出多少,上都的夏季也絕不會比大都涼爽很多,忽必烈如是做無非是想向蒙古帝國各方勢力證明:自己依舊是蒙古大汗,依舊是個蒙古人。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大都上都距離不過200餘公里

忽必烈的新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講,半壁江山的宋帝國已經做到了農耕文明所能達到的極致。儘管只有半壁江山,兩宋時期,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大唐的2倍,人口規模、經濟水平、工藝等方面都超過大唐,當然,由於失去了大量馴養戰馬的河套地區及幽雲十六州,軍事非大宋之所長。

而蒙古帝國的崛起則是由於其將遊牧文明發展到了極致。滅宋之後,遊牧與農耕文明的最高水平都掌握在忽必烈手中了。

忽必烈的以大都宣誓對於農耕漢族的正統領導,以上都宣誓對於遊牧蒙古族的核心控制,並以原宋地經濟優勢去維護其蒙古大汗的地位,在蒙古鐵騎去捍衛他華夏大地上的農耕漢人統治的合法性。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忽必烈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果:由於張弘範等漢人得到重要在忽必烈麾下擔任要職,也使得漢人的一些觀念對蒙古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君臣觀念,漢人禮節等都一定程度的影響著蒙古人;當然,影響是相互的,蒙古人的觀念也或多或少的影響漢人,蒙古人對儒家觀念強調較少,客觀上弱化了儒家禮法對於漢人的約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蒙古人的尚武精神也影響著漢人的觀念,但諷刺的是,這種影響最終造就了朱元璋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漢人,這些漢人成為推翻元朝統治的決定性力量。

如果說宋的哪一個有點被蒙古人建立元代繼承的最好,答案應該是發達的商業,由於而蒙古帝國征服區域人種複雜,而蒙古又是一個善於征服卻不善於統治的民族,能驅使這些不同民族間進行交流的唯有商業,唯有貿易,而蒙古統治者沒有儒家傳統的“輕商”觀念,使得各民族間的商業往來得以暢通進行。

但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承認,這種交流大多依舊停留在形式上,以蒙古為首的遊牧文明與原宋地為首的農耕文明交流其實並不深入和徹底,兩種文明中的人儘管在一個帝國的統治下,還是大體按照他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說他們依舊是在忽必烈大汗統治下的兩種不同的人。

兩京之下暗藏危機,張弘範子孫慘死,分歧最終撕毀整個帝國

奔走於大都和上都之間的忽必烈勉強維持著遊牧與農耕的平衡,但這種平衡能夠維繫完全是因為忽必烈這個強人,強人善於發揮兩種文明的優勢,而當強人遠去,這種統治方式也會遭到兩種文明的弊端的同時反噬。而大都和上都這兩個都城的設計恰恰就是促進分歧形成的助推器。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1328年,這場大都與上都之間必然會出現的鬥爭終於爆發,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兵逝後,大都方面立元武宗之子圖帖木兒為帝,而上都方面則立年僅9歲的皇太子阿剌吉八為皇帝,兩都間終於兵戎相見。

擁立天順帝阿剌吉八的上都一方首先發難,從東、西、北三個方向進攻大都,大都外圍的戰局一度對於上都方有利,在長城紫荊關一帶,大都軍被擊潰,但上都軍並未能擴大戰果,支持文宗圖帖木兒的大都方逐漸站穩腳跟,並反攻上都,1月後,上都城破,小皇帝阿剌吉八不知所蹤,大都方最終奪得政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蒙古人內部的帝位爭奪戰中,張弘範的5個孫子,意外成為了替罪羊,當時大都軍於紫荊關戰敗,潰軍於保定地區搶劫,被張弘範之孫張景武所率領的地方武裝打死百餘人,這本是場無可非議的正當防衛,如果上都方最終獲勝或許還會嘉獎張景武,但是最終取得勝利的是大都一方,大都方參知政事也先捏隨即發兵保定,張景武及張弘範的其他四孫均被殺。所以網上流傳甚廣的朱元璋殺張弘範後人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朱元璋奪天下時,張弘範已經沒有後人了。

這次大都與上都之爭不過是元朝統治者之間爭鬥的開始,在元朝本不長久的統治期間,這樣的爭鬥不斷上演,諷刺的是,忽必烈希望取蒙古與漢族雙方的優勢為己用的構想最終在元末演化為取雙方之缺點而害己,元末,統治者們將橫徵暴斂發展到了極致,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向百姓徵稅,元初蒙古人稅目簡單的優勢蕩然無存,而伴隨著苛稅蒙古人卻逐漸失去了戰鬥血性卻不斷喪失,以至於面對元末農民起義幾乎毫無辦法。

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攻陷上都,隨後焚城,這座忽必烈為了維繫自己與蒙古之間聯繫的城市消失於火光之中。

而另一方,原本被認為軟弱的南方漢人卻異常剽悍,南方起義軍朱元璋和陳友諒無論誰贏都能輕鬆打敗北方的元軍在當時已經成為全國的共識。識趣的元順帝也確實沒有抵抗而放棄大都,因鐵木真、忽必烈等強人而崛起的蒙古帝國,最終因強人不在而走向衰落。

滅宋“將軍”張弘範一家的命運,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國的最終瓦解

朱元璋畫像

此後,蒙古人依舊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在蒙古草原上,遊牧與農耕兩種文明之間的融合也並未再取得太大進展。直到工業文明從海上而來,兩種文明的人們的生活方式才真正改變,那是幾百年後的事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