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蝦王”創篷布蝦池,養蝦十年申報國家專利

漁業 畜牧業 三農 建築 齊魯壹點 2017-07-14
“青島蝦王”創篷布蝦池,養蝦十年申報國家專利

12年前,膠州市李哥莊鎮村民魏兆儉開始養蝦,隨著經驗越來越豐富,2016年老魏竟然琢磨出了用篷布建蝦池,並且申報了兩項國家專利。如今,老魏的蝦名聲在外,不少北京、天津、濟南的客商都前來購買,同行也送給他一個響亮的外號“青島蝦王”。

“青島蝦王”創篷布蝦池,養蝦十年申報國家專利

“被逼無奈”用篷布建蝦池

7月13日,記者來到了青島高新區河套街道西小澗村,膠州市李哥莊鎮魏家屯村村民魏兆儉在這裡承包了一塊土地進行養蝦。記者看到,魏兆儉的蝦池與一般的蝦池不太一樣,一般的蝦池採用鋼筋水泥混凝土、磚石等傳統建築材料,而魏兆儉的蝦池使用熱鍍鋅扁圓鋼架結構搭建大棚骨架,內置養殖池採用養殖專用“篷布”製作,看起來十分整潔。 “其實我搞這個發明實屬被逼無奈。”今年54歲的老魏看著自己的傑作笑眯眯的說,2016年他從膠州老家來到了高新區承包土地養蝦,可是因為建蝦池要動用水泥,會對土地造成汙染,所以沒有通過審批,這可急壞了老魏。急中生智,老魏通過半年的摸索,才想到了用“篷布”搭建蝦池,不但解決了環保問題,這項發明還讓他名聲大噪。

“青島蝦王”創篷布蝦池,養蝦十年申報國家專利

篷布蝦池已經申請兩項專利

據老魏介紹,傳統水泥蝦池每平方米的造價大概在600元左右,而篷布蝦池只需要200元,現在老魏在西小澗村已經建起了1萬多平方米蝦池,並逐步擴大面積,計劃2-3年內建設10萬平方米。 老魏的這項創新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近半年來全國水產推廣總站、青島市海洋漁業局等多個單位都來到老魏的蝦池進行調研。從全國各地來高新區學習的水產養殖同行更是絡繹不絕。“湖南的、江蘇的,好多省市的朋友都來了,最近好熱鬧。”老魏說,凡是前來學習的同行,他都傾囊相授,把建設篷布蝦池的竅門告訴大家。目前,老魏已經將自己的發明申報了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兩項專利,正在審批當中。

“青島蝦王”創篷布蝦池,養蝦十年申報國家專利

大蝦遠銷北京、天津,人送外號“青島蝦王”

12年前,魏兆儉開著汽車到全國各地跑運輸,一次到南方運貨偶然發現養殖對蝦的商機,回來後他毅然賣掉跑運輸的車輛,改行養起了南美對蝦。後來,經過不斷的摸索,老魏採用大棚養蝦,開始了“一年四季出蝦”的探索,並獲得成功。 多年來,老魏的大蝦越來越紅,產品遠銷北京、天津、濟南等大城市的酒店,雖然不但擴大養殖規模,但是產品始終供不應求,其貌不揚的老魏也成了青島水產養殖界有名的老大哥,人送外號“青島蝦王”。2009年,老魏成立了青島兆儉淡水蝦養殖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自己的“兆儉牌”大蝦,近10年來已經有上百名養殖戶前來學習養蝦,而老魏則一一傾囊相授。“大家都是搞水產的,人多力量大, 我就不信同行是冤家這句話。”老魏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