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竹笛名家——俞遜發 篇

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俞遜發(1946年1月——2006年1月),是建國以來南派笛子演奏風格的繼承者,也是新中國第二代笛子演奏家的帶頭人,他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風格,並將二者融為一身的演奏家;第一位在北京音樂廳舉辦笛子獨奏音樂會的笛子演奏家;第一位通過比賽獲得中國第一笛的演奏家;第一位發明“口笛”,並將“口笛”音樂藝術搬上藝術舞臺的演奏家;第一位開辦“笛文化研究所”的音樂理論家;第一位與世界各國笛子演奏家舉辦“即興演奏音樂會”的中國笛子演奏家;第一位使笛子曲在國內民族器樂獨奏曲創作比賽中獲一等獎的作曲家。他和彭正元作品的《秋湖月夜》是國內唯一成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的笛子創作曲目。同時,他也是迄今開發笛子演奏技術最多的音樂家。俞遜發先生不僅為我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為新中國竹笛音樂藝術系統工程建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46年1月8日,俞遜發先生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的清貧,並未壓抑住他活潑爽朗和機敏性格,以及對音樂時常流露出極強的模仿能力。

童年,俞遜發先生曾在一座關帝廟開辦的夜書班中學習過。寺廟內僧人做功德的絲竹管絃之音日日繚繞於耳,沁潤著他童年那片急待開墾的賦有音樂才華的處女地。

如果說,寺廟內的絲竹管絃之音開啟了他的音樂天賦之窗,而一隻價值僅為兩角錢的竹笛,則為他的音樂才華生出了起飛的翅膀——每天放學路遇的一位賣笛人吹奏的笛聲,令他心旌搖動,俞遜發用他積攢了多日的二角錢買來一支竹笛。經過一段時間的玩弄,天生靈性的他,在學校和弄堂裡已小有“名氣”。

經過努力,12歲的俞遜發加入了上海“紅孩子業餘藝術團”。次年,我國南派笛子大師陸春齡先生慧眼識才,將其收於門下。1960年,上海民族樂團招收隨團學員。為了夢想,更為了緩解家中窘迫的生活境況,14歲的俞遜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民族樂團,開始了他夢寐以求的藝術之路。

樂團濃厚的藝術氛圍,為他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學習條件。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先輩們的教誨和影響下,他懂得任何一個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無不都是用勤奮和鑽研換來的;任何一個事業上的天才也無不來自於勤奮和鑽研。因此,他在練習笛子時異常刻苦。晨星未落,他笛聲已起,月上中天,他笛聲依舊。每天十多個小時,笛不離手,曲不離口,春去秋來,日復一日,他如同一位痴迷的攀巖者,一步一步,向著竹笛演奏藝術的高峰執著地攀登著。時至今日,當筆者在採訪俞遜發的同事、先輩、同行、學生和家人朋友如陸春齡、閔惠芬、王鐵錘、詹永明、唐俊喬、劉一、劉波、王益亮等人時,均對俞遜發的勤奮和鑽研讚歎不已。

16歲時,俞遜發笛藝已初露崢嶸。1962年第三屆“上海音樂之春” 音樂會上,他完美的演繹了笛曲《歡樂歌》和《喜報》,獲得了該屆音樂會最高獎——“優秀表演獎”。

在俞遜發先生的笛藝之旅中,曾有幸得到馮子存、劉管樂、趙鬆庭等竹笛宗師的指導。他不僅傳承了大師們的絕藝,汲取了大師們的精華,且隨著自身文化底蘊的不斷加深,對笛子演奏藝術亦有了獨特的見解。

通過大膽的嘗試,精心的研究,俞遜發先生在前人陸春齡、趙鬆庭、馮子存、劉管樂、王鐵錘、劉森等演奏家探索南北風格的基礎上,對傳統竹笛的演奏理念做了有益的革新。即在不破壞原有演奏風格的前提下,將南北兩派的竹笛演奏特點與技術進行了科學、系統和有機的融合,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風格。正如他借用佛學中的一句話:“迷時師渡,悟時自渡”。他不但能吹奏《歡樂歌》、《鷓鴣飛》《三五七》等細膩含蓄的江南風格笛曲,《五梆子》、《揚鞭催馬運糧忙》、《牧民新歌》、《蔭中鳥》、《牧笛》等高亢粗獷的北方笛韻也同樣駕馭自如。可以說,俞遜發是眾多探索我國南北兩派竹笛演奏藝術風格中成功的第一人。

1975年,中國藝術團成立之初,俞遜發先生憑藉其高超的演奏技術,南北兼容的演奏風格,征服了所有評委,成為了中國藝術團的一名演奏員。同年,與當時全國選拔出來的各專業的佼佼者一道,參加了新中國第一部中型專業電影歌舞片——“百花爭豔”的拍攝(《東方紅》屬音樂舞蹈史詩)。片中,俞遜發高質量地完成了獨奏和伴奏的任務。該片的問世,在當時影響熱烈,並風靡全國。也正是百花爭豔的問世及他在片中演奏的《歌兒獻給解放軍》、《揚鞭催馬運糧忙》和口笛曲《苗嶺的早晨》,全國的音樂界及音樂愛好者認識了俞遜發。

1984年1月16日,俞遜發先生在北京民族宮舉行了“俞遜發笛子獨奏音樂會”。本次音樂會,是建國以來第一次真正公開的、以演奏笛子音樂為目的的獨奏音樂會。俞遜發先生不僅將《三五七》和《喜相逢》等具有傳統的南北方特色的樂曲一併搬上了舞臺,笛曲《秋湖月夜》、《匯流》等一批新作品的展示,詮釋了他對當時笛子音樂發展的前瞻性。同時,音樂會還掀起了人們對笛子音樂藝術的思考,為後來的演奏家能夠舉辦不同風格、不同設想的獨奏音樂會,和為此而創作大量的曲目開闢了先河,為竹笛藝術在創作、演奏等方面的科學系統性的發展,特別是南北演奏技術的交融起到了率先垂範的作用。俞遜發先生曾說:“藝術必須以民族魂為根基,才不容易被異化”。為此,他常深入到民間,學習崑曲、婺劇、紹劇、河南梆子、京劇、囊瑪、花兒、信天游、二人臺等各種戲曲和民歌,瞭解鄉土文化,使他的音樂始終保存著濃郁的民族風味。同時,俞遜發不時汲取西方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他演奏的朱踐耳先生作曲的《第四交響樂》,於1990年秋榮獲第十六屆瑞士“瑪麗-何塞皇后國際交響樂作品”大賽獎,這是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有史以來第一次榮獲該項大獎。該曲靈活地運用西方現代作曲的技法,並借鑑吸收了中國民族音樂的表現手法。俞遜發先生將竹笛極富民族特色的韻味發揮的淋漓盡致,且與西洋絃樂器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副大千世界豐富與深奧的畫面,使整部作品具有極強的哲理性、民族性和國際性。

中國竹笛名家——俞遜發 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