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基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語文教學'

語文 詩歌 新聞 戲劇 民主 設計 上海 六維座標系 2019-08-31
"

"

新課程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基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語文教學

"

新課程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基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語文教學

新課程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基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語文教學

2019年全國高中逐步開始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教育部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今年9月開始,北京、天津、上海、山東等六省市開始啟用新教材。

新課程的到來令教育界面目一新,素質教育替代了應試教育,創新教育替代了傳統教育,新課程的實施必將帶來教育界新的深刻的革命,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沒有現成的對策可搬,只有不斷地學會反思,認準角色,提升自我,才能夠真正領悟新課程,落實新課程,達到新課的終極目標——提升學生素養。

一.轉變角色,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以“傳道、受業、解惑”者出現,需要發展和完善,應由“教”轉變為“導”。它要求教師在學生面前經常出現的角色首先是一位授業育人的導師,是學生精神上引領者。

我認為一位語文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情懷。學生的興趣與情趣與其語文老師往往有很大的關係,一個語文老師最重要的不是課講得怎麼樣,而在於你是否代表了學生們所認為的前沿的高尚的值得仿效的情趣與情操,是否能教導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

老師要把教育的中心放在引導學生選擇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上。教會學生能夠很快以適當的形式找到所需要的知識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完成學習任務,探討難題解決的辦法。老師要成為學生的學習顧問,幫助學生選擇一種適合其特點的,能有效完成的學業計劃;指導學生在學術研究方面的進展;對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給予一定的檢查、評價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適合他們各自特點的教學幫助,使他們的潛力都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語文課堂,老師要從過去“滿堂灌”的“第一線”退到“第二線”,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不作“主講人”而作“主持人”;不搞“一言堂”,代之以討論式,問題式,活動式教學方法;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和盤托出地倒給學生,而是鼓勵學生互相探討,共同研究,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老師就要做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不僅老師可以問學生,學生也可以問老師。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面貌。

二.提升自我,是落實新課程的保證。

“學高為師”永遠不會過時。儘管新課程在培養目標、教學理念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舉措和設想,但是,作為教師的學識不會因新課程的提出而淡化。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多桶水,而且活水。如果老師只有一本教科書,即便研究的再熟再透,其餘的書一概不看不翻,又怎能在課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游刃有餘,又有何資本和資格去說服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如果老師只鑽研教材、不探究教法、不研究學情,課堂上照章宣科,還要學生正襟危坐,又怎樣贏來師生互動和諧共進的局面呢?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更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育創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圍。教學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係相處,積極主動配合,達到和諧、融洽一致,學生才感到心情舒暢,求知慾旺盛,學生群體才有“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群體共生效應’才有可能產生。教學中我要求自己放下老師的架子,以親切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與他們平等交流,共同探討,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很高。

教學模式一成不變,會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對教學失去興趣,因而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了新穎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說明文的教學內容具有科學性等特點,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往往會變成空洞的說教,使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容易疲勞,我發揮現代媒體的生動、形象和感染力強等長處,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戲劇單元大膽放手,輔導學生排演劇本,通過表演把握劇情和人物性格,結果效果比老師“喂”給他們更好,教授古典詩詞時,我組織學生開展詩詞接龍擂臺賽……,新穎多變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語文課堂永遠都有一種新鮮感、一種期待,激發了學生永久性的學習興趣。並把這種興趣延伸到對語文這門學科的鑽研興趣,形成一種持久的動力基因。

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更新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常教常新,促使新課程不斷煥發活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