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

最近,一直在看清宮劇,沒辦法,小編中毒太深了,不過總體來說,實在是拍的經典啊,越看感觸越多,自古權利的交替,皇位的更迭,基本上都伴隨著血腥,很少能有平穩過度的。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小編感覺清朝最悽慘最悲催的太子一愛新覺羅·胤礽。

"

最近,一直在看清宮劇,沒辦法,小編中毒太深了,不過總體來說,實在是拍的經典啊,越看感觸越多,自古權利的交替,皇位的更迭,基本上都伴隨著血腥,很少能有平穩過度的。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小編感覺清朝最悽慘最悲催的太子一愛新覺羅·胤礽。

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胤扔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曆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為什麼說胤礽是最悽慘的太子呢?首先,從身世上來說,胤礽的母親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他的時候難產而亡,自己從出生便沒見過自己的母親,其次,當太子當了三十多年快四十年,要知道,太子一位可是眾矢之的,每日裡戰戰兢兢過日子,這需要多強大的心裡素質?再次,作為太子,如何協調和皇上的關係?更何況皇上還是自己的親爹,我們不難想象,這幾十年胤礽是怎麼撐過來的。

說句實話,胤礽是一個人才,根據史書記載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緊序有秩;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數次監國聽政,多少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對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胤礽功不可沒。但是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說,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君儲、父子之間的悲劇不可避免。

"

最近,一直在看清宮劇,沒辦法,小編中毒太深了,不過總體來說,實在是拍的經典啊,越看感觸越多,自古權利的交替,皇位的更迭,基本上都伴隨著血腥,很少能有平穩過度的。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小編感覺清朝最悽慘最悲催的太子一愛新覺羅·胤礽。

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胤扔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曆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為什麼說胤礽是最悽慘的太子呢?首先,從身世上來說,胤礽的母親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他的時候難產而亡,自己從出生便沒見過自己的母親,其次,當太子當了三十多年快四十年,要知道,太子一位可是眾矢之的,每日裡戰戰兢兢過日子,這需要多強大的心裡素質?再次,作為太子,如何協調和皇上的關係?更何況皇上還是自己的親爹,我們不難想象,這幾十年胤礽是怎麼撐過來的。

說句實話,胤礽是一個人才,根據史書記載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緊序有秩;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數次監國聽政,多少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對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胤礽功不可沒。但是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說,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君儲、父子之間的悲劇不可避免。

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胤扔劇照

可以說,康熙是一位慈父,他疼愛每一名兒女,由於赫舍裡早逝,對太子更甚。康熙為了培育太子,還打破自古以來封建國家有關皇帝和儲君之間的規矩,破格樹立胤礽的權威。如他讓太子結交江南士紳的代表人物,讓皇太子的聲威遠播南方,甚至還示意太子可以與外國的傳教士往來,而大清皇太子的言行舉止給眾洋人留下極好的印象。但對胤礽不分輕重的驕縱和溺愛,最終讓他嚐到苦果:默許索額圖所定規格幾乎與皇帝等同的皇太子儀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許裁剪);康熙規定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節,百官對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禮節,並避太子名諱;為了維護太子的地位,不惜罷斥重臣明珠;縱容兒子揮霍浪費,如歷次外出巡遊,太子所用皆較皇帝上乘,命令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東宮內花銷亦高於皇帝;太子脾氣暴躁,任意鞭撻諸王、眾臣,康熙卻加以包庇,甚至“以身作則”處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認私生活不檢的太子放肆地廣羅美女、豢養面首。總之,皇太子胤礽的一切過錯在康熙處均能得到包庇,康熙不厭其煩地選撤太子的侍從,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兒子無甚過錯,唯有兒子身邊的小人教唆壞了太子。長此以往,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養成了不可一世、蠻橫無禮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氣度已蕩然無存,變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樹敵無數。後來康熙帝更是訓斥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從上述可以看出,胤礽最後變成後來的那個樣子,除了兄弟們的奪嫡之外,康熙也有一定的責任,因為真的太溺愛這個兒子了。(熊孩子就是這樣煉成的)。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隨駕。在巡幸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滿。這些報告,有些是不實之辭,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僅為太子的暴行所氣惱,而且不滿太子的越位處事。他認為皇太子的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這是胤礽第一次被廢。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為大阿哥與八阿哥爭儲失敗,康熙帝諸子矛盾激化,為了緩和局勢,康熙帝決定再立胤礽為太子。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復立胤礽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三月初十日,以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為正使,刑部尚書張廷玉、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倫為副使持節,授胤礽冊、寶,復立為皇太子;以禮部尚書富寧安為正使,禮部侍郎鐵圖為副使持節,授石氏冊寶,復封為皇太子妃。同日,分別晉胤祉、胤禛、胤祺為親王,晉胤祐、胤礻我為郡王,胤禟、胤祹、胤禵俱封為貝子,胤禩此前已復為貝勒。康熙試圖以此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以及諸子之間的團結。而自初次被廢黜後,胤礽一反常態,行為瘋癲,便被康熙帝懷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無日不流涕,寢食不寧。他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天色忽暗;皇十八子胤祄病死;進京前一日,大風旋繞駕前;夜間夢見已故祖母孝莊與胤礽生母仁孝皇后,她們顏色不悅;之後去南苑行圍,憶昔皇太子及諸阿哥隨行之時,不禁傷懷。終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二十三日病倒。當日回宮,立即召見胤礽,並諭告臣下:“自此以後,不要再提這件事了。”此後經常召見胤礽,每召見一次,心裡便舒適一次。可以看出,雖然康熙廢了胤礽,但是其實在內心深處還是很疼愛自己的這個兒子的。所以才有了復立胤礽為太子。

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就又發生了嚴懲皇太子黨的事件。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議處戶部尚書沈天生等串通戶部員外郎伊爾賽等,包攬湖灘河朔事例額外多索銀兩一案。皇太子在策劃逼父皇儘早讓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與儲君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決定再廢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佈:“皇太子胤礽自從復立以來,以前的狂妄還未消除,以至於大失人心,祖宗的基業斷不可託付給他。朕已經奏報給了皇太后,現在要將胤礽拘執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將廢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至此,胤礽徹底與皇位無緣。

"

最近,一直在看清宮劇,沒辦法,小編中毒太深了,不過總體來說,實在是拍的經典啊,越看感觸越多,自古權利的交替,皇位的更迭,基本上都伴隨著血腥,很少能有平穩過度的。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小編感覺清朝最悽慘最悲催的太子一愛新覺羅·胤礽。

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胤扔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曆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為什麼說胤礽是最悽慘的太子呢?首先,從身世上來說,胤礽的母親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他的時候難產而亡,自己從出生便沒見過自己的母親,其次,當太子當了三十多年快四十年,要知道,太子一位可是眾矢之的,每日裡戰戰兢兢過日子,這需要多強大的心裡素質?再次,作為太子,如何協調和皇上的關係?更何況皇上還是自己的親爹,我們不難想象,這幾十年胤礽是怎麼撐過來的。

說句實話,胤礽是一個人才,根據史書記載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緊序有秩;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數次監國聽政,多少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對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胤礽功不可沒。但是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說,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君儲、父子之間的悲劇不可避免。

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胤扔劇照

可以說,康熙是一位慈父,他疼愛每一名兒女,由於赫舍裡早逝,對太子更甚。康熙為了培育太子,還打破自古以來封建國家有關皇帝和儲君之間的規矩,破格樹立胤礽的權威。如他讓太子結交江南士紳的代表人物,讓皇太子的聲威遠播南方,甚至還示意太子可以與外國的傳教士往來,而大清皇太子的言行舉止給眾洋人留下極好的印象。但對胤礽不分輕重的驕縱和溺愛,最終讓他嚐到苦果:默許索額圖所定規格幾乎與皇帝等同的皇太子儀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許裁剪);康熙規定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節,百官對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禮節,並避太子名諱;為了維護太子的地位,不惜罷斥重臣明珠;縱容兒子揮霍浪費,如歷次外出巡遊,太子所用皆較皇帝上乘,命令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東宮內花銷亦高於皇帝;太子脾氣暴躁,任意鞭撻諸王、眾臣,康熙卻加以包庇,甚至“以身作則”處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認私生活不檢的太子放肆地廣羅美女、豢養面首。總之,皇太子胤礽的一切過錯在康熙處均能得到包庇,康熙不厭其煩地選撤太子的侍從,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兒子無甚過錯,唯有兒子身邊的小人教唆壞了太子。長此以往,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養成了不可一世、蠻橫無禮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氣度已蕩然無存,變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樹敵無數。後來康熙帝更是訓斥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從上述可以看出,胤礽最後變成後來的那個樣子,除了兄弟們的奪嫡之外,康熙也有一定的責任,因為真的太溺愛這個兒子了。(熊孩子就是這樣煉成的)。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隨駕。在巡幸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滿。這些報告,有些是不實之辭,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僅為太子的暴行所氣惱,而且不滿太子的越位處事。他認為皇太子的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這是胤礽第一次被廢。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為大阿哥與八阿哥爭儲失敗,康熙帝諸子矛盾激化,為了緩和局勢,康熙帝決定再立胤礽為太子。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復立胤礽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三月初十日,以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為正使,刑部尚書張廷玉、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倫為副使持節,授胤礽冊、寶,復立為皇太子;以禮部尚書富寧安為正使,禮部侍郎鐵圖為副使持節,授石氏冊寶,復封為皇太子妃。同日,分別晉胤祉、胤禛、胤祺為親王,晉胤祐、胤礻我為郡王,胤禟、胤祹、胤禵俱封為貝子,胤禩此前已復為貝勒。康熙試圖以此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以及諸子之間的團結。而自初次被廢黜後,胤礽一反常態,行為瘋癲,便被康熙帝懷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無日不流涕,寢食不寧。他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天色忽暗;皇十八子胤祄病死;進京前一日,大風旋繞駕前;夜間夢見已故祖母孝莊與胤礽生母仁孝皇后,她們顏色不悅;之後去南苑行圍,憶昔皇太子及諸阿哥隨行之時,不禁傷懷。終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二十三日病倒。當日回宮,立即召見胤礽,並諭告臣下:“自此以後,不要再提這件事了。”此後經常召見胤礽,每召見一次,心裡便舒適一次。可以看出,雖然康熙廢了胤礽,但是其實在內心深處還是很疼愛自己的這個兒子的。所以才有了復立胤礽為太子。

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就又發生了嚴懲皇太子黨的事件。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議處戶部尚書沈天生等串通戶部員外郎伊爾賽等,包攬湖灘河朔事例額外多索銀兩一案。皇太子在策劃逼父皇儘早讓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與儲君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決定再廢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佈:“皇太子胤礽自從復立以來,以前的狂妄還未消除,以至於大失人心,祖宗的基業斷不可託付給他。朕已經奏報給了皇太后,現在要將胤礽拘執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將廢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至此,胤礽徹底與皇位無緣。

清朝最悽慘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胤扔劇照

可以說,作為太子,胤礽是很悲催的,首先雖然他自幼即聰慧好學,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可以說胤礽真的是文武雙全。但是看看他周圍的環境,首先,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自己的父親康熙帝,被史書記載為千古一帝,有多厲害不用多說,在看看自己的兄弟,哪一個不是超神一樣的存在?可以說,這些兄弟放去任何一個朝代都會有很大的作為,但是很不幸,他們都集中在了康熙朝。

其次,任何朝代,太子都是很鬱悶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皇帝就是自己的老子,不管事情吧,皇帝說你沒能力,要廢掉你,管事情吧,皇帝會怎麼想?老子還沒死呢,你就想分我的權?還是要廢掉你,所以說,歷朝歷代的太子,都必須具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最後就是康熙太能活了,胤礽這個太子當了三十多年快四十年,估計也看不到希望了。沒有任何辦法,皇帝和太子的矛盾是一個不可調和的死結。胤礽把所有倒黴的因素都佔全了,最後註定是失敗的。胤礽被廢掉後被永遠的圈禁了起來。

胤礽被廢掉後,晚景淒涼,史書記載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初七日,雍正命理郡王弘晳攜家屬遷移至京郊(今北京昌平區)鄭家莊居住;六月十七日,改仁孝皇后諡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后。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諭大臣安排後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錮地紫禁城鹹安宮,終年51歲;十五日,雍正帝想要去理密親王處祭奠,涉及胤礽有其感激雍正對其施惠,並教導其子弘晳一定要忠於皇上等話;冊弘晳之母為理親王側妃,由其子贍養,其餘妾室隨個人意願擇定居所,“豐其衣食,以終餘年”;十六日,雍正帝往五龍亭,哭奠。最終,這位三十多年的太子,結束了自己在康熙朝風雲湧動的一生。

胤礽死後,雍正規定:依前二阿哥福晉石氏喪儀照和碩福晉例(實際規格高於親王福晉),故胤礽喪儀照和碩親王例;理郡王府人員都穿孝(另命允祉、允祹、弘曙、弘晫、弘曦、弘昉、弘春、弘昂穿孝);令弘晳得儘子道,出殯時,每翼派領侍衛內大臣各一員、散秩大臣各二員、侍衛各五十員擇定出殯日期,送至鄭家莊,設棚安厝。如此等等。胤礽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雖然說很悲催,但是胤扔也算是活了個大歲數。各位小夥伴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評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