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通過這些題跋,可見樑詩正的書風清潤典雅、卓爾不俗,可以說是筆筆精到,結體講究,洋洋灑灑之中,顯示出了過人的書法造詣。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通過這些題跋,可見樑詩正的書風清潤典雅、卓爾不俗,可以說是筆筆精到,結體講究,洋洋灑灑之中,顯示出了過人的書法造詣。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的書法既有點畫之間不乏柳公權的骨力和端莊,又有趙孟(fu)的華麗秀美,屬於典型的傳統筆意和章法。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通過這些題跋,可見樑詩正的書風清潤典雅、卓爾不俗,可以說是筆筆精到,結體講究,洋洋灑灑之中,顯示出了過人的書法造詣。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的書法既有點畫之間不乏柳公權的骨力和端莊,又有趙孟(fu)的華麗秀美,屬於典型的傳統筆意和章法。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留下墨跡很少,我們能看到基本上都是他在字畫的題跋,從這些題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骨骼秀挺,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

如此精美的行書,被現在書法名家認為是館閣體,沒有藝術性!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通過這些題跋,可見樑詩正的書風清潤典雅、卓爾不俗,可以說是筆筆精到,結體講究,洋洋灑灑之中,顯示出了過人的書法造詣。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的書法既有點畫之間不乏柳公權的骨力和端莊,又有趙孟(fu)的華麗秀美,屬於典型的傳統筆意和章法。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留下墨跡很少,我們能看到基本上都是他在字畫的題跋,從這些題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骨骼秀挺,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

如此精美的行書,被現在書法名家認為是館閣體,沒有藝術性!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今天很多人做書法創作的時候,總是擔心沒有“創新”,下筆就開始強調自己,生怕和古人撞車。殊不知,這樣的創新,搞不好就變成“笑話”了!

比如邵巖教授,傳統功力深厚,作為30年曆屆國展現代書法大獎獲得者,為了追求所謂“創新”,大搞“射書”,結果變成最受爭議的書法家了!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通過這些題跋,可見樑詩正的書風清潤典雅、卓爾不俗,可以說是筆筆精到,結體講究,洋洋灑灑之中,顯示出了過人的書法造詣。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的書法既有點畫之間不乏柳公權的骨力和端莊,又有趙孟(fu)的華麗秀美,屬於典型的傳統筆意和章法。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留下墨跡很少,我們能看到基本上都是他在字畫的題跋,從這些題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骨骼秀挺,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

如此精美的行書,被現在書法名家認為是館閣體,沒有藝術性!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今天很多人做書法創作的時候,總是擔心沒有“創新”,下筆就開始強調自己,生怕和古人撞車。殊不知,這樣的創新,搞不好就變成“笑話”了!

比如邵巖教授,傳統功力深厚,作為30年曆屆國展現代書法大獎獲得者,為了追求所謂“創新”,大搞“射書”,結果變成最受爭議的書法家了!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今天特別把樑詩正的題跋,彙集成一本《樑詩正書法集》的行書字帖,期待所有行書愛好者喜歡!

"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實現漢字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

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書體,行書寫到極致,恰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所講:

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在清朝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非常少,樑詩正是其中之一!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是學習樑詩正的,他經常說:

清代書法名家很少,樑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也是200多年少有楷書和行書書法大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也是御用書法家,很多重要的朝廷文件出自他之手,按現在來說就是“寫手”!

受乾隆的託付,樑詩正負責編輯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因此他有機會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趙孟頫、顏真卿等等100多位書法名家!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臨百家貼,自成一家!

樑詩正尤其擅於寫行書、楷書,堪稱一絕,可謂賞心悅目,乾隆非常喜歡,並經常讓樑詩正在其收藏的字畫上進行題跋!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通過這些題跋,可見樑詩正的書風清潤典雅、卓爾不俗,可以說是筆筆精到,結體講究,洋洋灑灑之中,顯示出了過人的書法造詣。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的書法既有點畫之間不乏柳公權的骨力和端莊,又有趙孟(fu)的華麗秀美,屬於典型的傳統筆意和章法。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留下墨跡很少,我們能看到基本上都是他在字畫的題跋,從這些題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骨骼秀挺,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

如此精美的行書,被現在書法名家認為是館閣體,沒有藝術性!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今天很多人做書法創作的時候,總是擔心沒有“創新”,下筆就開始強調自己,生怕和古人撞車。殊不知,這樣的創新,搞不好就變成“笑話”了!

比如邵巖教授,傳統功力深厚,作為30年曆屆國展現代書法大獎獲得者,為了追求所謂“創新”,大搞“射書”,結果變成最受爭議的書法家了!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今天特別把樑詩正的題跋,彙集成一本《樑詩正書法集》的行書字帖,期待所有行書愛好者喜歡!

清朝最美的行書,啟功的書法就是跟他學的

樑詩正書法集

欲購此帖,清點擊下面“瞭解更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