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羽毛球纏手膠系列:纏手膠的細節,你知道幾個?

羽毛球 林丹 吹風機 雙面膠 羽毛球雜誌 羽毛球雜誌 2017-09-16

在上次的內容中,我們推送的是詳解羽毛球纏手膠系列:纏手膠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些關於纏手膠的細節。

詳解羽毛球纏手膠系列:纏手膠的細節,你知道幾個?

其他的細節,就是手膠各位置的效用也不一樣,下半部分小魚際肌位置,與中間與食指、拇指所在的位置損耗程度會高一點。打雙打多的球友,拍錐位置的手膠纏法也比較講究。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我們還應該關心一些細節的取捨問題。

1、熱縮膜拆不拆,這是個問題

正常情況下建議拆掉。一方面可以降低不必要的重量,一條熱縮膜通常是1至2克的重量,還不包括上面的標籤紙;另一方面就是熱縮膜上面打的易撕洞,會讓汗液、水氣容易從洞口滲入,但卻不容易從裡面揮發出來,時間一長,裡面的手膠就會被漚壞,然後跟氧化解體的底膜糊化在一起,給日後清理帶來麻煩。

詳解羽毛球纏手膠系列:纏手膠的細節,你知道幾個?

詳解羽毛球纏手膠系列:纏手膠的細節,你知道幾個?

但是,對於一些售後服務一般、喜歡雞蛋裡挑骨頭的品牌來說,我建議在質保期即正常的那3個月內暫時保留熱縮膜。這樣可以顯得你用拍很謹慎,積累一下人品,過了那個時間點再拆除不遲。

拆熱縮膜,也要儘量從側面先撕開一條豎口,然後往兩邊掰開,不要像脫襪子一樣從上面硬擼下來,這樣做,如果遇到膠面粘性大的,容易把膠面帶下來。

2、原裝手膠拆不拆,視乎你的追求

我看到喜歡細柄手感的人是會拆原膠的,拆了之後打幾層避震膜,或者直接就纏手膠,獲得最好的稜角感,這個人群包括林丹。

我看到手感要求高的人也是會拆原膠的,拆了之後換上更高級、更避震的防震膜或手膠打底。這一層手膠因為更換頻率不高,所以值得用上最好的,享受最佳與延續最長時間的避震。

拆原膠也要稍微講究一點,因為原膠後面有雙面膠。如果用力過猛,容易把木柄上面的纖維給順路帶下來,破壞木柄的完美外觀。遇到這種底膠粘性太多的情況,最好還是用一些水性溶劑把背膠給溶掉,或者用電吹風把背膠吹軟了再撕,不要強拆。

我個人是不拆原裝手膠的,因為我感覺自己手工纏的,纏不出機器卷的那種完美的平面感。所以我反過來會很好地保護這層原裝底膠,實在不行再換。有一些人拆原裝膠,是因為這條手膠5至6克,佔了球拍大概6%的重量,心理接受不了。但我覺得,這個原膠是在球拍設計的時候就被納入到系統變量當中的,去掉了有可能會破壞初始的平衡或設計感。當然,如果你自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性能,則可行家隨意。

詳解羽毛球纏手膠系列:纏手膠的細節,你知道幾個?

3、打底膜,能上就上吧,這是好東西

前面提到用拍跟穿鞋很像,我們需要手膠,就像走路需要穿鞋,而穿鞋需要穿襪,但襪子的避震還不夠,所以需要鞋墊,打底膜之於用拍的作用就像是這層鞋墊。如前面提到的普通手膠,正常來說,避震與重量呈正比,也許你會因為怕太重、太厚,而不敢追求更好的避震。打底膜可以解決這一點,讓你可以盡情追求你想要的避震,同時不需要擔心重量的問題。因為打底膜通過發泡處理後,不敢說輕若無物,至少正常使用的話重量幾可忽略。而且這層珍珠棉材質的膜,還能夠形成細微的孔洞結構去抑制細菌生長。道理好像現在的羽毛球場都喜歡在場地下面墊一層珍珠棉,防止地板下面長蟲子,地上的溼氣也會被隔絕。

打底膜的另一個好處,可以在千篇一律的木柄上做出不同外觀。比如林丹,就是這種差異化的追求者,他纏手膠只纏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只纏一層醫用膠帶或者乾脆露出木柄。我們正常人也許不用像林丹那樣另類,但也可以學習他的處理方法。比如大發力的時候握手柄的下半部分,下半部分可以用多幾層打底膜,弄得更厚、更避震一點;小發力的時候握手柄的上半部分,可以少用甚至不用打底膜,這樣稜角感更好,力量反饋更直接,有助於網前這些需要精確控制的手感球的處理。

4、隔汗膜,容易被忽視,但作用不小

打底膜因為有孔洞結構,所以並沒有很好的隔汗功能,因此在底膠、打底膜處理好後,最好是用一層隔汗的東西將其封印好,避免自己的努力被汗水一衝就垮。

隔汗膜其實很常見,和我們保存食品用的保鮮膜其實是同一樣東西,只是手柄上面專用的,商家會切成更合適的寬度,方便你更容易纏上去。

5、底蓋是否需加粗?拿督說有必要

對羽毛球拍的底蓋而言,加大是趨勢,底蓋越大,越顯得生產工藝好,用起來也越容易防飛拍,同時,手掌小魚際肌的觸感就越好。但是,底蓋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大了,再大就很容易鬆開甚至掉出來。因此,繼續加粗的重任就留給專門的加粗條了。

李宗偉就是這種“大屁股”的偏好者,他的球拍正常來說都會做底蓋加粗處理。無獨有偶,確認我們國家隊不少隊員也喜歡這麼弄。在這些球星的影響下,這幾年陸陸續續有像金萬利、羽迷等品牌推出專門的加粗條。

6、加粗後容易移位怎麼辦

有些讀者嘗試加粗條後,回饋說東西好是好,但很容易移位,所以後來就拆掉沒再堅持用。對此我想說,在呈斜角的手柄底部用加粗條確實不容易固定,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最好還是在上面加纏幾層薄膠帶。

7、做了這麼多工作,如何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不想每次換手膠都這麼複雜

確實,上面步驟是有一點完美主義,略顯折騰。如果可以一勞永逸,以後只換最外面的手膠,不需要連同打底也全部處理,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這個優雅纏膠的行列。

我的做法是,用文具店能買到的最普通的透明膠帶,又窄又薄的那種就行,在上面圈兩下,就能封印所有的打底成果。另外,因為這種膠紙比膠帶要硬與堅固一些,可以更好地固定底蓋加粗條。詳情可以看圖片。

8、收口,最好的方式就是沒有存在感

手膠的收口處理如果做得不好,最差的情況就是打著打著鬆開。即使沒有鬆開,如果收口收得不好,那個位置你潛意識也不喜歡握上去,握拍的靈活度會受影響。在此,我的建議是利用好錐蓋與拍柄的接合處,纏出零存在感的收口。

未完待續

在隨後的一期中,我們還將圍繞纏手膠的具體做法進行推送,敬請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