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霾僅籠罩在關稅清單中的商品,還是會拖累雖在清單之外但處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僅限於對美出口,還是會通過產業鏈波及到其他海外市場?貿易談判的起起伏伏僅影響企業短期決策,還是會加速我國產業鏈的對外轉移?本文將中美貿易一年來的結構變化置入全球產業分工的圖景中,探析中國產業鏈重構的新特徵、新機制和新趨勢。

一、美國進口和中國出口有明顯的“貿易替代”特徵

美國進口貨物商品的來源地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1-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2290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17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歐盟國家替代。其中,墨西哥和越南對美出口分別增長107億美元和79億美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依靠“貿易替代”保持了整體出口正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達1.17萬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0.1%,按人民幣計價則增長6.1%。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如此表現殊為不易。

從中國出口的去向看,對美出口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分別上升1.1、0.2和0.2個百分點。

除美國之外,中國商品在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處於圖2中45度線左上方),在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上升還較明顯。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霾僅籠罩在關稅清單中的商品,還是會拖累雖在清單之外但處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僅限於對美出口,還是會通過產業鏈波及到其他海外市場?貿易談判的起起伏伏僅影響企業短期決策,還是會加速我國產業鏈的對外轉移?本文將中美貿易一年來的結構變化置入全球產業分工的圖景中,探析中國產業鏈重構的新特徵、新機制和新趨勢。

一、美國進口和中國出口有明顯的“貿易替代”特徵

美國進口貨物商品的來源地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1-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2290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17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歐盟國家替代。其中,墨西哥和越南對美出口分別增長107億美元和79億美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依靠“貿易替代”保持了整體出口正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達1.17萬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0.1%,按人民幣計價則增長6.1%。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如此表現殊為不易。

從中國出口的去向看,對美出口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分別上升1.1、0.2和0.2個百分點。

除美國之外,中國商品在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處於圖2中45度線左上方),在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上升還較明顯。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國對美以外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高端消費品和資本品帶動,如對歐盟出口的傢俱寢具、電機電氣設備同比增長了16.9%和10.6%。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間品主導,如對越南出口的閃存儲存器同比增長2.4倍。

經貿摩擦對外資企業出口的衝擊明顯強於國內本土企業。2019年上半年,在華外資企業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43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的比重從2011年的53%降到39.5%。相反,國內本土企業的出口拉動作用加強,出口額較去年提高282億美元,本土企業的定價權、市場拓展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貿易逆境中得到提升。

二、加徵關稅對各類商品的衝擊各異

為直觀描述對美出口商品受關稅的影響,我們將中國對美出口的近萬種商品放入一個二維座標圖:橫軸是2018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縱軸是2019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的變動值;縱軸右側分佈著前兩批關稅清單內的商品,左側分佈著其餘商品。由此對美出口商品可分為四類: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下降(第4象限)、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上升(第1象限)、未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上升(第2象限)、未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下降(第3象限)。

總體而言,對美出口商品對關稅上調較為敏感。在中國對美出口商品中,58%的商品在前兩批關稅清單中,清單內商品的市場份額下降4.9個百分點,其中1218種商品的市場份額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相對而言,前兩批清單外的商品對美出口同比增加39億美元,整體市場份額僅下降0.2個百分點。

ICT產業對美出口明顯下滑。對ICT產業加徵關稅的主要是中間品,其大多處於市場份額下滑的第4象限。我國出口的印刷電路板和計算機部件在美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了47和12個百分點。雖然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暫未加徵關稅,但由於ICT產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相關消費品也受到較大沖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手機和電話的出口額分別下降32.2億和1.3億美元,市場份額下跌14和5個百分點。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份額加速下降。由於勞動力成本在過去10年裡上升了1.5倍,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通道。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利潤率較低,一旦加徵關稅,市場競爭力就會急劇下滑。最明顯的是清單中的箱包袋製品,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了9.5億美元,市場份額跌了一成有餘。

另外,金屬類傢俱(-6.8%)、木質傢俱(-8.2%)和坐具(-7.8%)在美份額也明顯下降。服裝類商品雖並未列入關稅清單,但市場份額仍下降2.4個百分點,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趨勢。

競爭力較強的電氣和電器產品在關稅衝擊下逆勢上升。對於清單中的電機和設備部件、變速器和噴射機等產品,中國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即使加徵了10%的關稅,今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仍分別提升6.7、6.6和7.1個百分點。而對於未在清單中的家用電器,中國原有市場份額就較高,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電視機頂盒、加熱廚具、研磨機等在美市場份額分別提高7.3、5.7和4.5個百分點。

三、產業鏈短期重構的三條路徑

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在短期內扭曲了全球要素價格,衝擊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比較優勢,加快了全球貿易網絡和供應鏈的調整,加速了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格局重構的步伐。

1. 箱包鞋服的製成品產業加速外遷,但面料產業繼續向中高端升級。

我國鞋服類製成品整體出口在2014年-2018年間就以年均3.8%的速度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這些產業外遷進程有提速的趨勢。

關稅清單內的皮革製品(箱包袋、手套、鞍具等)和帽類轉移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這兩類產品對美出口減少9.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滑11個百分點。低端產品份額主要被柬埔寨、印尼、越南、孟加拉國所替代,中高端產品份額被意大利所吸收(見圖3)。相對而言,未列入關稅清單的鞋服制品受影響較小,市場份額下降2.4個百分點,主要被越南、印度和印尼所填補。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霾僅籠罩在關稅清單中的商品,還是會拖累雖在清單之外但處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僅限於對美出口,還是會通過產業鏈波及到其他海外市場?貿易談判的起起伏伏僅影響企業短期決策,還是會加速我國產業鏈的對外轉移?本文將中美貿易一年來的結構變化置入全球產業分工的圖景中,探析中國產業鏈重構的新特徵、新機制和新趨勢。

一、美國進口和中國出口有明顯的“貿易替代”特徵

美國進口貨物商品的來源地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1-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2290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17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歐盟國家替代。其中,墨西哥和越南對美出口分別增長107億美元和79億美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依靠“貿易替代”保持了整體出口正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達1.17萬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0.1%,按人民幣計價則增長6.1%。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如此表現殊為不易。

從中國出口的去向看,對美出口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分別上升1.1、0.2和0.2個百分點。

除美國之外,中國商品在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處於圖2中45度線左上方),在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上升還較明顯。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國對美以外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高端消費品和資本品帶動,如對歐盟出口的傢俱寢具、電機電氣設備同比增長了16.9%和10.6%。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間品主導,如對越南出口的閃存儲存器同比增長2.4倍。

經貿摩擦對外資企業出口的衝擊明顯強於國內本土企業。2019年上半年,在華外資企業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43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的比重從2011年的53%降到39.5%。相反,國內本土企業的出口拉動作用加強,出口額較去年提高282億美元,本土企業的定價權、市場拓展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貿易逆境中得到提升。

二、加徵關稅對各類商品的衝擊各異

為直觀描述對美出口商品受關稅的影響,我們將中國對美出口的近萬種商品放入一個二維座標圖:橫軸是2018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縱軸是2019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的變動值;縱軸右側分佈著前兩批關稅清單內的商品,左側分佈著其餘商品。由此對美出口商品可分為四類: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下降(第4象限)、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上升(第1象限)、未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上升(第2象限)、未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下降(第3象限)。

總體而言,對美出口商品對關稅上調較為敏感。在中國對美出口商品中,58%的商品在前兩批關稅清單中,清單內商品的市場份額下降4.9個百分點,其中1218種商品的市場份額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相對而言,前兩批清單外的商品對美出口同比增加39億美元,整體市場份額僅下降0.2個百分點。

ICT產業對美出口明顯下滑。對ICT產業加徵關稅的主要是中間品,其大多處於市場份額下滑的第4象限。我國出口的印刷電路板和計算機部件在美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了47和12個百分點。雖然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暫未加徵關稅,但由於ICT產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相關消費品也受到較大沖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手機和電話的出口額分別下降32.2億和1.3億美元,市場份額下跌14和5個百分點。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份額加速下降。由於勞動力成本在過去10年裡上升了1.5倍,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通道。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利潤率較低,一旦加徵關稅,市場競爭力就會急劇下滑。最明顯的是清單中的箱包袋製品,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了9.5億美元,市場份額跌了一成有餘。

另外,金屬類傢俱(-6.8%)、木質傢俱(-8.2%)和坐具(-7.8%)在美份額也明顯下降。服裝類商品雖並未列入關稅清單,但市場份額仍下降2.4個百分點,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趨勢。

競爭力較強的電氣和電器產品在關稅衝擊下逆勢上升。對於清單中的電機和設備部件、變速器和噴射機等產品,中國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即使加徵了10%的關稅,今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仍分別提升6.7、6.6和7.1個百分點。而對於未在清單中的家用電器,中國原有市場份額就較高,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電視機頂盒、加熱廚具、研磨機等在美市場份額分別提高7.3、5.7和4.5個百分點。

三、產業鏈短期重構的三條路徑

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在短期內扭曲了全球要素價格,衝擊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比較優勢,加快了全球貿易網絡和供應鏈的調整,加速了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格局重構的步伐。

1. 箱包鞋服的製成品產業加速外遷,但面料產業繼續向中高端升級。

我國鞋服類製成品整體出口在2014年-2018年間就以年均3.8%的速度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這些產業外遷進程有提速的趨勢。

關稅清單內的皮革製品(箱包袋、手套、鞍具等)和帽類轉移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這兩類產品對美出口減少9.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滑11個百分點。低端產品份額主要被柬埔寨、印尼、越南、孟加拉國所替代,中高端產品份額被意大利所吸收(見圖3)。相對而言,未列入關稅清單的鞋服制品受影響較小,市場份額下降2.4個百分點,主要被越南、印度和印尼所填補。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在箱包鞋服制成品產業外遷過程中,處於產業鏈上游的紡織面料行業實現了升級。

儘管製成品出口呈逐年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我國箱包鞋服面料對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的出口同比增長2%。而且,紡織等傳統原材料行業愈發表現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特徵,我國在環錠紡紗、冷印染等技術已有較強競爭力,出口面料的附加值在提升。例如,聚酯高強力紗、專用紡織面料的出口單位價值,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提高了20%和15%。

2. 家居類商品在美市場份額被越南和加拿大替代,但在全球產業鏈中仍保持中心地位。

我國家居類產品(包括傢俱、燈具、寢具和坐具)出口近30%銷往美國,對美貿易依存度較大。今年上半年家居類產品對美出口154億美元,同比減少2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跌5.1個百分點。越南和加拿大擠佔了我國家居產品在美國下降的份額,兩國份額分別上升2.9和0.8個百分點。

我國家居產業保持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整體並未出現產業轉移。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國家居產品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

2019年上半年,我國家居類產品出口470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對歐洲和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13%和26%。我國家居產業的競爭力源於設計、工藝和質量方面的提升。以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達18.1億美元的皮革軟墊坐具為例,該商品出口的單位價值(155美元)是越南(62美元)的2.5倍,被越南替代的更多是中低端產品,我國在中高端商品上仍具有比較優勢。

3.手機終端裝配環節轉移至越南,但中間品出口增長明顯。

雖然手機制成品此前未列入關稅清單,但經貿摩擦對這一處於全球複雜價值鏈的產業影響較大。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霾僅籠罩在關稅清單中的商品,還是會拖累雖在清單之外但處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僅限於對美出口,還是會通過產業鏈波及到其他海外市場?貿易談判的起起伏伏僅影響企業短期決策,還是會加速我國產業鏈的對外轉移?本文將中美貿易一年來的結構變化置入全球產業分工的圖景中,探析中國產業鏈重構的新特徵、新機制和新趨勢。

一、美國進口和中國出口有明顯的“貿易替代”特徵

美國進口貨物商品的來源地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1-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2290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17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歐盟國家替代。其中,墨西哥和越南對美出口分別增長107億美元和79億美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依靠“貿易替代”保持了整體出口正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達1.17萬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0.1%,按人民幣計價則增長6.1%。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如此表現殊為不易。

從中國出口的去向看,對美出口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分別上升1.1、0.2和0.2個百分點。

除美國之外,中國商品在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處於圖2中45度線左上方),在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上升還較明顯。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國對美以外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高端消費品和資本品帶動,如對歐盟出口的傢俱寢具、電機電氣設備同比增長了16.9%和10.6%。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間品主導,如對越南出口的閃存儲存器同比增長2.4倍。

經貿摩擦對外資企業出口的衝擊明顯強於國內本土企業。2019年上半年,在華外資企業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43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的比重從2011年的53%降到39.5%。相反,國內本土企業的出口拉動作用加強,出口額較去年提高282億美元,本土企業的定價權、市場拓展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貿易逆境中得到提升。

二、加徵關稅對各類商品的衝擊各異

為直觀描述對美出口商品受關稅的影響,我們將中國對美出口的近萬種商品放入一個二維座標圖:橫軸是2018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縱軸是2019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的變動值;縱軸右側分佈著前兩批關稅清單內的商品,左側分佈著其餘商品。由此對美出口商品可分為四類: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下降(第4象限)、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上升(第1象限)、未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上升(第2象限)、未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下降(第3象限)。

總體而言,對美出口商品對關稅上調較為敏感。在中國對美出口商品中,58%的商品在前兩批關稅清單中,清單內商品的市場份額下降4.9個百分點,其中1218種商品的市場份額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相對而言,前兩批清單外的商品對美出口同比增加39億美元,整體市場份額僅下降0.2個百分點。

ICT產業對美出口明顯下滑。對ICT產業加徵關稅的主要是中間品,其大多處於市場份額下滑的第4象限。我國出口的印刷電路板和計算機部件在美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了47和12個百分點。雖然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暫未加徵關稅,但由於ICT產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相關消費品也受到較大沖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手機和電話的出口額分別下降32.2億和1.3億美元,市場份額下跌14和5個百分點。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份額加速下降。由於勞動力成本在過去10年裡上升了1.5倍,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通道。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利潤率較低,一旦加徵關稅,市場競爭力就會急劇下滑。最明顯的是清單中的箱包袋製品,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了9.5億美元,市場份額跌了一成有餘。

另外,金屬類傢俱(-6.8%)、木質傢俱(-8.2%)和坐具(-7.8%)在美份額也明顯下降。服裝類商品雖並未列入關稅清單,但市場份額仍下降2.4個百分點,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趨勢。

競爭力較強的電氣和電器產品在關稅衝擊下逆勢上升。對於清單中的電機和設備部件、變速器和噴射機等產品,中國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即使加徵了10%的關稅,今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仍分別提升6.7、6.6和7.1個百分點。而對於未在清單中的家用電器,中國原有市場份額就較高,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電視機頂盒、加熱廚具、研磨機等在美市場份額分別提高7.3、5.7和4.5個百分點。

三、產業鏈短期重構的三條路徑

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在短期內扭曲了全球要素價格,衝擊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比較優勢,加快了全球貿易網絡和供應鏈的調整,加速了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格局重構的步伐。

1. 箱包鞋服的製成品產業加速外遷,但面料產業繼續向中高端升級。

我國鞋服類製成品整體出口在2014年-2018年間就以年均3.8%的速度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這些產業外遷進程有提速的趨勢。

關稅清單內的皮革製品(箱包袋、手套、鞍具等)和帽類轉移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這兩類產品對美出口減少9.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滑11個百分點。低端產品份額主要被柬埔寨、印尼、越南、孟加拉國所替代,中高端產品份額被意大利所吸收(見圖3)。相對而言,未列入關稅清單的鞋服制品受影響較小,市場份額下降2.4個百分點,主要被越南、印度和印尼所填補。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在箱包鞋服制成品產業外遷過程中,處於產業鏈上游的紡織面料行業實現了升級。

儘管製成品出口呈逐年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我國箱包鞋服面料對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的出口同比增長2%。而且,紡織等傳統原材料行業愈發表現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特徵,我國在環錠紡紗、冷印染等技術已有較強競爭力,出口面料的附加值在提升。例如,聚酯高強力紗、專用紡織面料的出口單位價值,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提高了20%和15%。

2. 家居類商品在美市場份額被越南和加拿大替代,但在全球產業鏈中仍保持中心地位。

我國家居類產品(包括傢俱、燈具、寢具和坐具)出口近30%銷往美國,對美貿易依存度較大。今年上半年家居類產品對美出口154億美元,同比減少2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跌5.1個百分點。越南和加拿大擠佔了我國家居產品在美國下降的份額,兩國份額分別上升2.9和0.8個百分點。

我國家居產業保持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整體並未出現產業轉移。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國家居產品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

2019年上半年,我國家居類產品出口470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對歐洲和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13%和26%。我國家居產業的競爭力源於設計、工藝和質量方面的提升。以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達18.1億美元的皮革軟墊坐具為例,該商品出口的單位價值(155美元)是越南(62美元)的2.5倍,被越南替代的更多是中低端產品,我國在中高端商品上仍具有比較優勢。

3.手機終端裝配環節轉移至越南,但中間品出口增長明顯。

雖然手機制成品此前未列入關稅清單,但經貿摩擦對這一處於全球複雜價值鏈的產業影響較大。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2019年上半年,我國手機制成品對美出口同比減少32.2億美元,市場份額下滑13.5個百分點。對於中國下降的市場份額,越南實現完全補位,同期對美出口增長33億美元,市場份額由9.3%上升至23.2%。同期,我國手機制成品對全球的出口也減少108億美元,同比下降17.8%,手機裝配產業的外遷明顯加速。

我國手機產業向產業鏈中上游發展的趨勢已現。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霾僅籠罩在關稅清單中的商品,還是會拖累雖在清單之外但處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僅限於對美出口,還是會通過產業鏈波及到其他海外市場?貿易談判的起起伏伏僅影響企業短期決策,還是會加速我國產業鏈的對外轉移?本文將中美貿易一年來的結構變化置入全球產業分工的圖景中,探析中國產業鏈重構的新特徵、新機制和新趨勢。

一、美國進口和中國出口有明顯的“貿易替代”特徵

美國進口貨物商品的來源地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1-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2290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17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歐盟國家替代。其中,墨西哥和越南對美出口分別增長107億美元和79億美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依靠“貿易替代”保持了整體出口正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達1.17萬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0.1%,按人民幣計價則增長6.1%。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如此表現殊為不易。

從中國出口的去向看,對美出口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分別上升1.1、0.2和0.2個百分點。

除美國之外,中國商品在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處於圖2中45度線左上方),在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上升還較明顯。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國對美以外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高端消費品和資本品帶動,如對歐盟出口的傢俱寢具、電機電氣設備同比增長了16.9%和10.6%。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間品主導,如對越南出口的閃存儲存器同比增長2.4倍。

經貿摩擦對外資企業出口的衝擊明顯強於國內本土企業。2019年上半年,在華外資企業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43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的比重從2011年的53%降到39.5%。相反,國內本土企業的出口拉動作用加強,出口額較去年提高282億美元,本土企業的定價權、市場拓展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貿易逆境中得到提升。

二、加徵關稅對各類商品的衝擊各異

為直觀描述對美出口商品受關稅的影響,我們將中國對美出口的近萬種商品放入一個二維座標圖:橫軸是2018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縱軸是2019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的變動值;縱軸右側分佈著前兩批關稅清單內的商品,左側分佈著其餘商品。由此對美出口商品可分為四類: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下降(第4象限)、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上升(第1象限)、未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上升(第2象限)、未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下降(第3象限)。

總體而言,對美出口商品對關稅上調較為敏感。在中國對美出口商品中,58%的商品在前兩批關稅清單中,清單內商品的市場份額下降4.9個百分點,其中1218種商品的市場份額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相對而言,前兩批清單外的商品對美出口同比增加39億美元,整體市場份額僅下降0.2個百分點。

ICT產業對美出口明顯下滑。對ICT產業加徵關稅的主要是中間品,其大多處於市場份額下滑的第4象限。我國出口的印刷電路板和計算機部件在美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了47和12個百分點。雖然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暫未加徵關稅,但由於ICT產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相關消費品也受到較大沖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手機和電話的出口額分別下降32.2億和1.3億美元,市場份額下跌14和5個百分點。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份額加速下降。由於勞動力成本在過去10年裡上升了1.5倍,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通道。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利潤率較低,一旦加徵關稅,市場競爭力就會急劇下滑。最明顯的是清單中的箱包袋製品,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了9.5億美元,市場份額跌了一成有餘。

另外,金屬類傢俱(-6.8%)、木質傢俱(-8.2%)和坐具(-7.8%)在美份額也明顯下降。服裝類商品雖並未列入關稅清單,但市場份額仍下降2.4個百分點,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趨勢。

競爭力較強的電氣和電器產品在關稅衝擊下逆勢上升。對於清單中的電機和設備部件、變速器和噴射機等產品,中國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即使加徵了10%的關稅,今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仍分別提升6.7、6.6和7.1個百分點。而對於未在清單中的家用電器,中國原有市場份額就較高,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電視機頂盒、加熱廚具、研磨機等在美市場份額分別提高7.3、5.7和4.5個百分點。

三、產業鏈短期重構的三條路徑

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在短期內扭曲了全球要素價格,衝擊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比較優勢,加快了全球貿易網絡和供應鏈的調整,加速了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格局重構的步伐。

1. 箱包鞋服的製成品產業加速外遷,但面料產業繼續向中高端升級。

我國鞋服類製成品整體出口在2014年-2018年間就以年均3.8%的速度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這些產業外遷進程有提速的趨勢。

關稅清單內的皮革製品(箱包袋、手套、鞍具等)和帽類轉移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這兩類產品對美出口減少9.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滑11個百分點。低端產品份額主要被柬埔寨、印尼、越南、孟加拉國所替代,中高端產品份額被意大利所吸收(見圖3)。相對而言,未列入關稅清單的鞋服制品受影響較小,市場份額下降2.4個百分點,主要被越南、印度和印尼所填補。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在箱包鞋服制成品產業外遷過程中,處於產業鏈上游的紡織面料行業實現了升級。

儘管製成品出口呈逐年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我國箱包鞋服面料對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的出口同比增長2%。而且,紡織等傳統原材料行業愈發表現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特徵,我國在環錠紡紗、冷印染等技術已有較強競爭力,出口面料的附加值在提升。例如,聚酯高強力紗、專用紡織面料的出口單位價值,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提高了20%和15%。

2. 家居類商品在美市場份額被越南和加拿大替代,但在全球產業鏈中仍保持中心地位。

我國家居類產品(包括傢俱、燈具、寢具和坐具)出口近30%銷往美國,對美貿易依存度較大。今年上半年家居類產品對美出口154億美元,同比減少2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跌5.1個百分點。越南和加拿大擠佔了我國家居產品在美國下降的份額,兩國份額分別上升2.9和0.8個百分點。

我國家居產業保持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整體並未出現產業轉移。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國家居產品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

2019年上半年,我國家居類產品出口470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對歐洲和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13%和26%。我國家居產業的競爭力源於設計、工藝和質量方面的提升。以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達18.1億美元的皮革軟墊坐具為例,該商品出口的單位價值(155美元)是越南(62美元)的2.5倍,被越南替代的更多是中低端產品,我國在中高端商品上仍具有比較優勢。

3.手機終端裝配環節轉移至越南,但中間品出口增長明顯。

雖然手機制成品此前未列入關稅清單,但經貿摩擦對這一處於全球複雜價值鏈的產業影響較大。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2019年上半年,我國手機制成品對美出口同比減少32.2億美元,市場份額下滑13.5個百分點。對於中國下降的市場份額,越南實現完全補位,同期對美出口增長33億美元,市場份額由9.3%上升至23.2%。同期,我國手機制成品對全球的出口也減少108億美元,同比下降17.8%,手機裝配產業的外遷明顯加速。

我國手機產業向產業鏈中上游發展的趨勢已現。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經過十數年的發展,中國大陸ICT產業的優勢不僅在於規模效應和高性價比,還表現為產品譜系的多樣性、生產調整的靈活性和消費端創新的靈敏性。在低附加值裝配環節轉移到墨西哥和東盟國家的同時,我國手機產業鏈逐漸深化,更多生產並出口作為中間品的零部件。

2019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的半導體器件、印刷電路板分別增長22%和19%,其中對越南出口的手機零部件達67.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75%。

綜上,從短期貿易數據來看,我國並未發生大規模的產業轉移,部分行業還實現了國際市場拓展和產業升級。

貿易數據彈指一年間的變化,是基於現有各國產能基礎上的邊際調整。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是否會對全球生產佈局乃至全球化進程產生永久性影響?我們顯然還需要從更長期的觀察視角來分析。

四、中長期視角下的全球產業鏈調整

在短期內,美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要尋找“中國製造”的替代者並不容易,因為產業鏈的轉移和重組需要時間。但這裡的“時間”絕非地久天長,據一些機構對在華跨國公司的調查,生產線和供應鏈的調整週期也就在12個月左右(如UBS Evidence Lab, 2018)。在過去的一年裡,如果說貿易數據的變動是產業鏈調整的明線,價格和投資則構成觀察產業鏈長期變化的暗線。

1. 美國進口商品價格的反轉表明,全球產業鏈有在中國之外加速拓展的跡象。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佔世界的29%,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在短期內勢必提升美國進口商品價格,並通過全球價值鏈的“漣漪效應”抬高世界製造業的成本。

據Amiti等人(2019)的估算,到2018年底,每個美國家庭因美國加增關稅每年多付出831美元,美國消費者每年將承擔1061億美元的額外成本。的確,從2018年5月開始,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開始上升,根據美國海關數據計算的電子類中間品進口的單位價值也明顯提升。如果這種態勢持續下去,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確實將是貿易摩擦成本的最終承擔者。

但從2018年年末開始,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一路走低,目前已達到18個月來的最低值;同時,在計入關稅成本後,美國進口的電子類中間品單位價值仍快速下降,當前電腦印刷電路板的單位價值已低於經貿摩擦開始時的水平(圖5)。這固然有美元走強的因素,但背後也有全球產業鏈調整的影子。

"
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文 | 卓賢 黃金 王之龍

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起,至今已一年有餘。2019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雖明顯下滑,但整體出口仍保持正增長。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霾僅籠罩在關稅清單中的商品,還是會拖累雖在清單之外但處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僅限於對美出口,還是會通過產業鏈波及到其他海外市場?貿易談判的起起伏伏僅影響企業短期決策,還是會加速我國產業鏈的對外轉移?本文將中美貿易一年來的結構變化置入全球產業分工的圖景中,探析中國產業鏈重構的新特徵、新機制和新趨勢。

一、美國進口和中國出口有明顯的“貿易替代”特徵

美國進口貨物商品的來源地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1-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2290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17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歐盟國家替代。其中,墨西哥和越南對美出口分別增長107億美元和79億美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依靠“貿易替代”保持了整體出口正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達1.17萬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0.1%,按人民幣計價則增長6.1%。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如此表現殊為不易。

從中國出口的去向看,對美出口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分別上升1.1、0.2和0.2個百分點。

除美國之外,中國商品在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處於圖2中45度線左上方),在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市場份額上升還較明顯。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中國對美以外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高端消費品和資本品帶動,如對歐盟出口的傢俱寢具、電機電氣設備同比增長了16.9%和10.6%。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由中間品主導,如對越南出口的閃存儲存器同比增長2.4倍。

經貿摩擦對外資企業出口的衝擊明顯強於國內本土企業。2019年上半年,在華外資企業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43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的比重從2011年的53%降到39.5%。相反,國內本土企業的出口拉動作用加強,出口額較去年提高282億美元,本土企業的定價權、市場拓展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貿易逆境中得到提升。

二、加徵關稅對各類商品的衝擊各異

為直觀描述對美出口商品受關稅的影響,我們將中國對美出口的近萬種商品放入一個二維座標圖:橫軸是2018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縱軸是2019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的變動值;縱軸右側分佈著前兩批關稅清單內的商品,左側分佈著其餘商品。由此對美出口商品可分為四類: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下降(第4象限)、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上升(第1象限)、未加徵關稅且市場份額上升(第2象限)、未加徵關稅但市場份額下降(第3象限)。

總體而言,對美出口商品對關稅上調較為敏感。在中國對美出口商品中,58%的商品在前兩批關稅清單中,清單內商品的市場份額下降4.9個百分點,其中1218種商品的市場份額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相對而言,前兩批清單外的商品對美出口同比增加39億美元,整體市場份額僅下降0.2個百分點。

ICT產業對美出口明顯下滑。對ICT產業加徵關稅的主要是中間品,其大多處於市場份額下滑的第4象限。我國出口的印刷電路板和計算機部件在美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了47和12個百分點。雖然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暫未加徵關稅,但由於ICT產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相關消費品也受到較大沖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手機和電話的出口額分別下降32.2億和1.3億美元,市場份額下跌14和5個百分點。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份額加速下降。由於勞動力成本在過去10年裡上升了1.5倍,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通道。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利潤率較低,一旦加徵關稅,市場競爭力就會急劇下滑。最明顯的是清單中的箱包袋製品,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了9.5億美元,市場份額跌了一成有餘。

另外,金屬類傢俱(-6.8%)、木質傢俱(-8.2%)和坐具(-7.8%)在美份額也明顯下降。服裝類商品雖並未列入關稅清單,但市場份額仍下降2.4個百分點,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趨勢。

競爭力較強的電氣和電器產品在關稅衝擊下逆勢上升。對於清單中的電機和設備部件、變速器和噴射機等產品,中國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即使加徵了10%的關稅,今年上半年在美市場份額仍分別提升6.7、6.6和7.1個百分點。而對於未在清單中的家用電器,中國原有市場份額就較高,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電視機頂盒、加熱廚具、研磨機等在美市場份額分別提高7.3、5.7和4.5個百分點。

三、產業鏈短期重構的三條路徑

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在短期內扭曲了全球要素價格,衝擊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比較優勢,加快了全球貿易網絡和供應鏈的調整,加速了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格局重構的步伐。

1. 箱包鞋服的製成品產業加速外遷,但面料產業繼續向中高端升級。

我國鞋服類製成品整體出口在2014年-2018年間就以年均3.8%的速度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這些產業外遷進程有提速的趨勢。

關稅清單內的皮革製品(箱包袋、手套、鞍具等)和帽類轉移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這兩類產品對美出口減少9.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滑11個百分點。低端產品份額主要被柬埔寨、印尼、越南、孟加拉國所替代,中高端產品份額被意大利所吸收(見圖3)。相對而言,未列入關稅清單的鞋服制品受影響較小,市場份額下降2.4個百分點,主要被越南、印度和印尼所填補。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在箱包鞋服制成品產業外遷過程中,處於產業鏈上游的紡織面料行業實現了升級。

儘管製成品出口呈逐年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我國箱包鞋服面料對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的出口同比增長2%。而且,紡織等傳統原材料行業愈發表現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特徵,我國在環錠紡紗、冷印染等技術已有較強競爭力,出口面料的附加值在提升。例如,聚酯高強力紗、專用紡織面料的出口單位價值,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提高了20%和15%。

2. 家居類商品在美市場份額被越南和加拿大替代,但在全球產業鏈中仍保持中心地位。

我國家居類產品(包括傢俱、燈具、寢具和坐具)出口近30%銷往美國,對美貿易依存度較大。今年上半年家居類產品對美出口154億美元,同比減少24億美元,在美市場份額下跌5.1個百分點。越南和加拿大擠佔了我國家居產品在美國下降的份額,兩國份額分別上升2.9和0.8個百分點。

我國家居產業保持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整體並未出現產業轉移。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國家居產品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

2019年上半年,我國家居類產品出口470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對歐洲和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13%和26%。我國家居產業的競爭力源於設計、工藝和質量方面的提升。以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達18.1億美元的皮革軟墊坐具為例,該商品出口的單位價值(155美元)是越南(62美元)的2.5倍,被越南替代的更多是中低端產品,我國在中高端商品上仍具有比較優勢。

3.手機終端裝配環節轉移至越南,但中間品出口增長明顯。

雖然手機制成品此前未列入關稅清單,但經貿摩擦對這一處於全球複雜價值鏈的產業影響較大。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2019年上半年,我國手機制成品對美出口同比減少32.2億美元,市場份額下滑13.5個百分點。對於中國下降的市場份額,越南實現完全補位,同期對美出口增長33億美元,市場份額由9.3%上升至23.2%。同期,我國手機制成品對全球的出口也減少108億美元,同比下降17.8%,手機裝配產業的外遷明顯加速。

我國手機產業向產業鏈中上游發展的趨勢已現。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經過十數年的發展,中國大陸ICT產業的優勢不僅在於規模效應和高性價比,還表現為產品譜系的多樣性、生產調整的靈活性和消費端創新的靈敏性。在低附加值裝配環節轉移到墨西哥和東盟國家的同時,我國手機產業鏈逐漸深化,更多生產並出口作為中間品的零部件。

2019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的半導體器件、印刷電路板分別增長22%和19%,其中對越南出口的手機零部件達67.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75%。

綜上,從短期貿易數據來看,我國並未發生大規模的產業轉移,部分行業還實現了國際市場拓展和產業升級。

貿易數據彈指一年間的變化,是基於現有各國產能基礎上的邊際調整。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是否會對全球生產佈局乃至全球化進程產生永久性影響?我們顯然還需要從更長期的觀察視角來分析。

四、中長期視角下的全球產業鏈調整

在短期內,美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要尋找“中國製造”的替代者並不容易,因為產業鏈的轉移和重組需要時間。但這裡的“時間”絕非地久天長,據一些機構對在華跨國公司的調查,生產線和供應鏈的調整週期也就在12個月左右(如UBS Evidence Lab, 2018)。在過去的一年裡,如果說貿易數據的變動是產業鏈調整的明線,價格和投資則構成觀察產業鏈長期變化的暗線。

1. 美國進口商品價格的反轉表明,全球產業鏈有在中國之外加速拓展的跡象。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佔世界的29%,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在短期內勢必提升美國進口商品價格,並通過全球價值鏈的“漣漪效應”抬高世界製造業的成本。

據Amiti等人(2019)的估算,到2018年底,每個美國家庭因美國加增關稅每年多付出831美元,美國消費者每年將承擔1061億美元的額外成本。的確,從2018年5月開始,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開始上升,根據美國海關數據計算的電子類中間品進口的單位價值也明顯提升。如果這種態勢持續下去,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確實將是貿易摩擦成本的最終承擔者。

但從2018年年末開始,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一路走低,目前已達到18個月來的最低值;同時,在計入關稅成本後,美國進口的電子類中間品單位價值仍快速下降,當前電腦印刷電路板的單位價值已低於經貿摩擦開始時的水平(圖5)。這固然有美元走強的因素,但背後也有全球產業鏈調整的影子。

彈指一年間:貿易戰中的產業鏈

美國進口商品價格的反轉顯示了全球化格局正悄然調整。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中斷了原有全球化的漸進演進路線,跨國公司有動力加速供應鏈和生產線的空間再配置,全球產業鏈有可能已經在中國以外的更大範圍內推進。

隨著企業重新佈局的深入,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區的更多低成本勞動力被喚醒,由此形成的新產能可能正在緩釋全球商品價格因關稅成本提高而產生的上漲壓力。

正像上世紀80-90年代的日美和韓美貿易摩擦加快了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美經貿摩擦則有可能加速全球化在更落後國家的拓展。在此前兩輪對中國加徵關稅的清單中,為保護國內消費者,美國避開了服裝、電腦、手機等消費品,但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戲劇化的調整,可能構成美國近日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關稅的一個理由。

2. 來自中國的產業資本加快了對部分國家的投資。

貿易摩擦不僅會改變企業空間決策的成本函數,也增加了企業的供應鏈風險。無論是在華跨國公司還是本土出口企業,同一條生產線往往同時對應美國市場和其他國際市場。當貿易摩擦提高成本和風險時,企業其實很難單獨分離出對美出口的生產線,而有可能整體對外轉移,甚至面向中國國內需求的生產線也可能外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加快了對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產業投資。例如,隨著越南加入多個自由貿易協議,其對外資特別是中國資本的吸引力上升較快。在2018年6月之後,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對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資明顯加快。

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成為對越外商投資項目新增註冊資金最高的國家,較去年同期多增13.5億美元,比以往在越南投資佔主導的韓國和日本分別高出4.4億和7.1億美元。同期,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也較去年同期多增5.3億和1.9億美元。

五、結論與思路性建議

美國將自9月1日起對新一批約3000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由於此批商品包含大量消費品,將對我國穩貿易進而穩產業鏈構成較大壓力。

歷史上,日美和韓美貿易摩擦不僅導致了日本和韓國對美出口的下降,日韓整個製造業增長也一度停滯。但中國是不同於日韓兩國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條件也有餘地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穩固並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拓展非美國市場的出口潛力。假設新列入清單中的消費品、中間品和資本品的市場份額變動與前兩批趨同,我們估算出2020年中國對美出口將下降1228億美元。

我們基於歐盟旗下的Export Potential Map數據庫,考慮出口地和目標市場的特點以及雙方貿易便利程度,推算了中國對各國待開發的出口潛力。對中國來說,歐盟的出口潛力排在第一,目前實際出口只達到潛力值的52.6%。另外,中國對東亞、東盟、中東和南亞等地區出口潛力也較大。

根據我們的測算,中國對非美國市場未實現的出口潛力為2.95萬億美元,潛力最大的前兩位行業是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通過提高與目標市場的貿易便利程度,每年實現對非美國市場出口潛力5%的拓展,中國未來就能年均新增1473億美元出口,完全可以抵消對美出口下降的缺口。

穩住面向國內市場的產業鏈。基於卓賢和宋文月(2019)的研究,我們測算出我國“出口增加值/製造業增加值”指標,在2012年達到52%峰值後一路降到2018年的43%。這表明“中國製造”已從主要為世界製造轉變為主要為國人制造。

我國中等收入群體4億人的規模超過美國總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增量消費市場。在貿易摩擦背景下,消費者臨近性日益成為企業空間決策的重要變量,全球生產網絡表現出向終端消費市場位移的趨勢。

為進一步發揮我國國內市場的規模效應,應切實完善收入分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可支配收入,推動居民消費升級,以充分釋放龐大內需市場的潛力,避免以國內市場為主導的企業也因內需不足而發生產業轉移。

以高水平開放保持產業競爭力。技術創新降低了要素成本的重要性,全球產業鏈競爭的重點轉向制度成本。開放是我國改革的動力源和催化劑,本世紀初的“入世”就對國內體制改革有巨大推動作用。

我們應以二次“入世”的標準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在商品市場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金融、商務服務等中高端服務業市場,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水平和製造業服務化能力;還要在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基礎上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乃至引領制定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力爭成為全球要素價格扭曲程度最低之國、全球營商環境最優之國和全球貿易摩擦最小之國,並倒逼國內市場主體和主導產業提升競爭力。

通過數字技術提升製造業的能級。如同蒸汽機和電氣化在歷史上的作用,數字技術已成為當代產業發展的通用技術,是提升一國產業鏈能級的主導力量。應發揮我國數字平臺連接供需雙方的優勢,實現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升級,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提高消費者多元化偏好和企業柔性生產能力的匹配度,以自動化、小規模和高頻次的智能製造能力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庫存成本和協調成本。

同時,還應將數字技術應用在貿易物流環節,優化通關、倉儲和配送環節效率,提高供應鏈的可預測性、透明度和交付速度。

(作者卓賢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黃金和王之龍為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碩士生,本文觀點不代表作者所在機構意見; 編輯:蘇琦)

(本文將刊於2019年9月2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