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02年,白居易30歲,元稹23歲,兩個人同時考中進士,友誼之火便從這個時候開始點燃,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考上進士後,兩個人又被同時分配到了祕書省成為同事,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用熱烈、熾熱來形容,。

白居易《贈元稹》裡就曾回憶兩個人這段美好生活,“一為同心友,三級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兩個人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暢談人生,就像《紅樓夢》裡的秦鍾和寶玉一樣是形影不離。

超越友誼,甚過夫妻

元稹是大唐詩人裡面出了名的有才華,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才俊,引得崔鶯鶯、薛濤、劉採春等當世美人紛紛為之相思斷腸,他一生辜負過許多女人,但卻唯獨不曾辜負了白居易。

令讀者頗為訝異的是,白居易和元稹在詩歌中往來場合,經常是用夫妻相比,而且在兩個人的詩作中留下了許多“鐵證”,這讓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令世人猜測和好奇。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02年,白居易30歲,元稹23歲,兩個人同時考中進士,友誼之火便從這個時候開始點燃,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考上進士後,兩個人又被同時分配到了祕書省成為同事,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用熱烈、熾熱來形容,。

白居易《贈元稹》裡就曾回憶兩個人這段美好生活,“一為同心友,三級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兩個人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暢談人生,就像《紅樓夢》裡的秦鍾和寶玉一樣是形影不離。

超越友誼,甚過夫妻

元稹是大唐詩人裡面出了名的有才華,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才俊,引得崔鶯鶯、薛濤、劉採春等當世美人紛紛為之相思斷腸,他一生辜負過許多女人,但卻唯獨不曾辜負了白居易。

令讀者頗為訝異的是,白居易和元稹在詩歌中往來場合,經常是用夫妻相比,而且在兩個人的詩作中留下了許多“鐵證”,這讓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令世人猜測和好奇。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唐才子傳》裡記載:“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元稹和白居易關係親密,就算是骨肉親情也打不到他們二人這樣的程度,兩個人之間的互相愛慕之情,在千里之外都能神交,就像分成兩半又能結合在一起的符契一樣,古來朋友之間相互唱和的詩作,從來沒有像元白之間這麼多的。

白居易被調到外地做官時,元稹寫下了一首深情款款的《酬樂天》,詩歌中情意綿綿甚至肉麻的句子數不勝數,“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自從我們成為伴侶之後,三年都沒有分開過。不曾想到忽然之間沒有了彼此在身邊,無論白天晚上都是魂牽夢縈的相思。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02年,白居易30歲,元稹23歲,兩個人同時考中進士,友誼之火便從這個時候開始點燃,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考上進士後,兩個人又被同時分配到了祕書省成為同事,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用熱烈、熾熱來形容,。

白居易《贈元稹》裡就曾回憶兩個人這段美好生活,“一為同心友,三級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兩個人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暢談人生,就像《紅樓夢》裡的秦鍾和寶玉一樣是形影不離。

超越友誼,甚過夫妻

元稹是大唐詩人裡面出了名的有才華,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才俊,引得崔鶯鶯、薛濤、劉採春等當世美人紛紛為之相思斷腸,他一生辜負過許多女人,但卻唯獨不曾辜負了白居易。

令讀者頗為訝異的是,白居易和元稹在詩歌中往來場合,經常是用夫妻相比,而且在兩個人的詩作中留下了許多“鐵證”,這讓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令世人猜測和好奇。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唐才子傳》裡記載:“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元稹和白居易關係親密,就算是骨肉親情也打不到他們二人這樣的程度,兩個人之間的互相愛慕之情,在千里之外都能神交,就像分成兩半又能結合在一起的符契一樣,古來朋友之間相互唱和的詩作,從來沒有像元白之間這麼多的。

白居易被調到外地做官時,元稹寫下了一首深情款款的《酬樂天》,詩歌中情意綿綿甚至肉麻的句子數不勝數,“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自從我們成為伴侶之後,三年都沒有分開過。不曾想到忽然之間沒有了彼此在身邊,無論白天晚上都是魂牽夢縈的相思。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就像這宮廷裡參差的樹木和巍峨的驪山一樣,只能兩相遙望,不得長相隨。“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兩個人都被公務上的事情所束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攜手同遊。真希望你是雲我是雨,共同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這雲雨之比向來是指夫妻,最後一句的比喻難免肉麻得讓人想入非非。

生離死別,脣亡齒寒

既然兩個人的感情這麼深厚,一旦元稹先白居易而去,白居易自然是肝腸寸斷,元稹去世後,白居易無疑是那個最傷心的人。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02年,白居易30歲,元稹23歲,兩個人同時考中進士,友誼之火便從這個時候開始點燃,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考上進士後,兩個人又被同時分配到了祕書省成為同事,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用熱烈、熾熱來形容,。

白居易《贈元稹》裡就曾回憶兩個人這段美好生活,“一為同心友,三級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兩個人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暢談人生,就像《紅樓夢》裡的秦鍾和寶玉一樣是形影不離。

超越友誼,甚過夫妻

元稹是大唐詩人裡面出了名的有才華,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才俊,引得崔鶯鶯、薛濤、劉採春等當世美人紛紛為之相思斷腸,他一生辜負過許多女人,但卻唯獨不曾辜負了白居易。

令讀者頗為訝異的是,白居易和元稹在詩歌中往來場合,經常是用夫妻相比,而且在兩個人的詩作中留下了許多“鐵證”,這讓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令世人猜測和好奇。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唐才子傳》裡記載:“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元稹和白居易關係親密,就算是骨肉親情也打不到他們二人這樣的程度,兩個人之間的互相愛慕之情,在千里之外都能神交,就像分成兩半又能結合在一起的符契一樣,古來朋友之間相互唱和的詩作,從來沒有像元白之間這麼多的。

白居易被調到外地做官時,元稹寫下了一首深情款款的《酬樂天》,詩歌中情意綿綿甚至肉麻的句子數不勝數,“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自從我們成為伴侶之後,三年都沒有分開過。不曾想到忽然之間沒有了彼此在身邊,無論白天晚上都是魂牽夢縈的相思。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就像這宮廷裡參差的樹木和巍峨的驪山一樣,只能兩相遙望,不得長相隨。“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兩個人都被公務上的事情所束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攜手同遊。真希望你是雲我是雨,共同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這雲雨之比向來是指夫妻,最後一句的比喻難免肉麻得讓人想入非非。

生離死別,脣亡齒寒

既然兩個人的感情這麼深厚,一旦元稹先白居易而去,白居易自然是肝腸寸斷,元稹去世後,白居易無疑是那個最傷心的人。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居於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揮淚寫下祭文,“與公緣會,豈是偶然?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別,寧無後期?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我們的緣分是命中註定的,豈是偶然?我們一生情意深厚,幾次相逢,幾次離別,如今你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怎麼會就沒有相逢之期了呢?你雖然再也回不來了,但是我應該也快過去找你了,哪裡有形去了影子還在,皮亡而毛還存的道理?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02年,白居易30歲,元稹23歲,兩個人同時考中進士,友誼之火便從這個時候開始點燃,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考上進士後,兩個人又被同時分配到了祕書省成為同事,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用熱烈、熾熱來形容,。

白居易《贈元稹》裡就曾回憶兩個人這段美好生活,“一為同心友,三級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兩個人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暢談人生,就像《紅樓夢》裡的秦鍾和寶玉一樣是形影不離。

超越友誼,甚過夫妻

元稹是大唐詩人裡面出了名的有才華,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才俊,引得崔鶯鶯、薛濤、劉採春等當世美人紛紛為之相思斷腸,他一生辜負過許多女人,但卻唯獨不曾辜負了白居易。

令讀者頗為訝異的是,白居易和元稹在詩歌中往來場合,經常是用夫妻相比,而且在兩個人的詩作中留下了許多“鐵證”,這讓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令世人猜測和好奇。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唐才子傳》裡記載:“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元稹和白居易關係親密,就算是骨肉親情也打不到他們二人這樣的程度,兩個人之間的互相愛慕之情,在千里之外都能神交,就像分成兩半又能結合在一起的符契一樣,古來朋友之間相互唱和的詩作,從來沒有像元白之間這麼多的。

白居易被調到外地做官時,元稹寫下了一首深情款款的《酬樂天》,詩歌中情意綿綿甚至肉麻的句子數不勝數,“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自從我們成為伴侶之後,三年都沒有分開過。不曾想到忽然之間沒有了彼此在身邊,無論白天晚上都是魂牽夢縈的相思。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就像這宮廷裡參差的樹木和巍峨的驪山一樣,只能兩相遙望,不得長相隨。“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兩個人都被公務上的事情所束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攜手同遊。真希望你是雲我是雨,共同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這雲雨之比向來是指夫妻,最後一句的比喻難免肉麻得讓人想入非非。

生離死別,脣亡齒寒

既然兩個人的感情這麼深厚,一旦元稹先白居易而去,白居易自然是肝腸寸斷,元稹去世後,白居易無疑是那個最傷心的人。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居於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揮淚寫下祭文,“與公緣會,豈是偶然?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別,寧無後期?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我們的緣分是命中註定的,豈是偶然?我們一生情意深厚,幾次相逢,幾次離別,如今你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怎麼會就沒有相逢之期了呢?你雖然再也回不來了,但是我應該也快過去找你了,哪裡有形去了影子還在,皮亡而毛還存的道理?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白居易已經將他和元稹的關係看成了一種生死相依的感情,在元稹去世九年後,年近70歲的白居易夢中還夢到了元稹,因此寫下了他一生最傷感的悼亡詩《夢微之》。

夢微之

唐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你知道嗎,我昨天晚上做夢,又夢到我們像年少的時候那樣在一起遊玩,一起吟詩作賦,早上醒來發現原來是黃粱一夢,不僅老淚縱橫,淚水打溼了絹帕。此時白居易也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自己在漳浦這個地方已經病了三次,長安城的草已經度過了八個春秋。

"

人是生而孤獨的,從古至今,人們對知音、對知己都是那麼地夢寐以求,所以劉勰才會在《文心雕龍.知音》裡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同年及第,終身知己

在遙遠的先秦時期,琴師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鍾子期能心領神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知己的知音了,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連劉勰都說了,人生在世,能夠僥倖遇到知己的知音,只不過是千年才有一次的美事,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這樣的靈魂知音,在大唐時期,也有一對,就是非常著名的詩壇傳奇組合元白——元稹和白居易。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對關係曖昧的好基友寶玉和秦鍾,白居易和元稹就像是這樣的一對存在。他們兩個人的老家都在河南,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元稹出生於河南洛陽,或許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註定了兩個人今生今世的緣分。

白居易生於772年,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比元稹剛好大了七歲,不同於李白和杜甫,雖然相識相知,但李白比杜甫大了11歲,始終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元稹和白居易更像是一對沒有太大年齡差距的同輩人,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你來我往、唱和不絕。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02年,白居易30歲,元稹23歲,兩個人同時考中進士,友誼之火便從這個時候開始點燃,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考上進士後,兩個人又被同時分配到了祕書省成為同事,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用熱烈、熾熱來形容,。

白居易《贈元稹》裡就曾回憶兩個人這段美好生活,“一為同心友,三級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兩個人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暢談人生,就像《紅樓夢》裡的秦鍾和寶玉一樣是形影不離。

超越友誼,甚過夫妻

元稹是大唐詩人裡面出了名的有才華,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才俊,引得崔鶯鶯、薛濤、劉採春等當世美人紛紛為之相思斷腸,他一生辜負過許多女人,但卻唯獨不曾辜負了白居易。

令讀者頗為訝異的是,白居易和元稹在詩歌中往來場合,經常是用夫妻相比,而且在兩個人的詩作中留下了許多“鐵證”,這讓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令世人猜測和好奇。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唐才子傳》裡記載:“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元稹和白居易關係親密,就算是骨肉親情也打不到他們二人這樣的程度,兩個人之間的互相愛慕之情,在千里之外都能神交,就像分成兩半又能結合在一起的符契一樣,古來朋友之間相互唱和的詩作,從來沒有像元白之間這麼多的。

白居易被調到外地做官時,元稹寫下了一首深情款款的《酬樂天》,詩歌中情意綿綿甚至肉麻的句子數不勝數,“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自從我們成為伴侶之後,三年都沒有分開過。不曾想到忽然之間沒有了彼此在身邊,無論白天晚上都是魂牽夢縈的相思。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就像這宮廷裡參差的樹木和巍峨的驪山一樣,只能兩相遙望,不得長相隨。“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兩個人都被公務上的事情所束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攜手同遊。真希望你是雲我是雨,共同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這雲雨之比向來是指夫妻,最後一句的比喻難免肉麻得讓人想入非非。

生離死別,脣亡齒寒

既然兩個人的感情這麼深厚,一旦元稹先白居易而去,白居易自然是肝腸寸斷,元稹去世後,白居易無疑是那個最傷心的人。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居於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揮淚寫下祭文,“與公緣會,豈是偶然?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別,寧無後期?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我們的緣分是命中註定的,豈是偶然?我們一生情意深厚,幾次相逢,幾次離別,如今你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怎麼會就沒有相逢之期了呢?你雖然再也回不來了,但是我應該也快過去找你了,哪裡有形去了影子還在,皮亡而毛還存的道理?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白居易已經將他和元稹的關係看成了一種生死相依的感情,在元稹去世九年後,年近70歲的白居易夢中還夢到了元稹,因此寫下了他一生最傷感的悼亡詩《夢微之》。

夢微之

唐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你知道嗎,我昨天晚上做夢,又夢到我們像年少的時候那樣在一起遊玩,一起吟詩作賦,早上醒來發現原來是黃粱一夢,不僅老淚縱橫,淚水打溼了絹帕。此時白居易也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自己在漳浦這個地方已經病了三次,長安城的草已經度過了八個春秋。

70歲白居易夢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淚縱橫,寫下千古最傷悼亡詩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是這首詩歌中最感人肺腑的名句,你埋在黃泉之下,泥土侵蝕著你的身體,我還暫時寄居在這人間,滿頭白髮早已像雪一樣蒼白。

元稹的小兒子阿衛,元稹的女婿韓郎都已經相繼去世,黃泉渺茫你能知道這些事情嗎?不管您能不能聽得見,可我還是想把這些人間的事情都告訴你。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好友已逝去9年,黃泉之下蒼茫難知,滿頭白髮的白居易卻依然忘不了的是兩個人曾經相濡以沫的曠世友情,人生短暫無常,唯有真情能令人永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