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之人?

袁紹 曹操 果敢 郭嘉 依凡論道 依凡論道 2017-10-01

我們都欣賞那些思考能夠提綱挈領,個性果敢、做事果斷之人;對於那些遇事判而不斷,猶而不決、思慮不周,決斷力不夠的人,我們都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在人群之中不善決斷的人又是何其之多。

擁有決斷力是一項大本事,不一定非要當領導才需要能謀善斷這種本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都充滿了選擇題?本質而言每一個人的結局都是由一道道的選擇題造就的。從我們能夠自主判斷開始,諸如:選什麼專業?讀什麼大學?入什麼行業?進什麼公司或組織?、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選什麼對象?幹什麼事業?這些一連串的選擇題根本上決定了我們會走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來。選擇題太多,很多人就會發現腦袋不夠用了,不能當下立判,從思考到執行,不能打通最後一公里。

如何做一個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之人?

亞歷山大

三國時期,一個著名的多敗給少,強敗給弱的著名案例莫過於袁紹了老兄了。袁紹的勢力和實力都遠大於曹操,之所以會敗給了曹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決斷力不夠導致的。謀臣郭嘉在給曹操論述二人之間的十勝十敗時說:“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由於袁紹謀而不斷,猶而不決,任由下面那一幫謀臣在那裡扯皮,就算最後袁紹做出了決定,那些下臣和將軍們之間也是相互掣肘,彼此不服,從而導致對決策的執行很不到位。最後,袁紹在與曹操對陣中的很多敗仗都是因為下屬之間的內部矛盾、間隙和扯皮導致的。如果袁紹是一個果敢善斷的領導,那就不會容許其下屬間鬧矛盾和相互掣肘的情況出現。正所謂“上面不判,下面就亂”。沒有足夠的決斷力,導致抓了一副好牌,打了一個敗局。

如何做一個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之人?

如果說一個人行事武斷是因為行動由余而思慮不足的話,那麼一個人總是猶豫不決則是因為思考有餘,而決斷不足。不能下決斷的人往往無法放棄細枝末節的糾結,覺得自己還沒有考慮清楚,要再思考一下,或者總覺得自己面對一個亦可亦不可的兩難境地,面對問題時模糊不清和混沌一片,這是一很讓人頭疼的境況,也是一種讓人絕望的選擇困難症。

一個人要想建立果敢的個性,成為一個能謀善斷之人,恐怕需要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首先,明晰自我需求:

知道自己 有什麼,要什麼、該放棄什麼?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做出明智而迅速的抉擇的大前提。知道自己有什麼,明確自己的資源現狀,才不會去糾結於那些大而無當、不合時宜的目標;知道自己要什麼,這是做一切決斷的基礎,如果自己的根本目的都不是很清楚,那做任何決斷都可能是錯誤的;明白自己該放棄什麼?這是很難。

很多人猶豫不決的原因就是兩點:一、太貪,什麼都想要,總想著大小通吃;二、完美主義,這是很致命的,很多選擇困難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選件衣服能夠跑通幾條街,選個男朋友能夠在眾多追求者中撥來選去,總覺得好差點什麼,最後把很優秀的也放棄了。這就是沒辦法識大體,只會盯著細枝末節挑毛病。不管一個人還是一個公司,如果發現自己機會太多的時候,可能就是很危險的時候了。因為很多機會對你而言並不是真機會,有些機會對你而言只是一個陷阱,有些機會並不是此時的你發展過程中最核心最需要的;所以,選擇和決斷的本質就是學會如何明智的放棄。

如何做一個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之人?

其次、建立一套快速輕便的操作系統

我們人類身上存在著兩套操作系統,一套是基於本能建構的快系統(如:吃喝拉撒睡,喜怒哀樂、悲恐好惡,這些都是基於先天本能建構的操作系統);我們做這些事的時候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思考,就會得出去執行的決斷。一套是經過後天的認知建立起來的理智和邏輯的判斷系統,這一套系統會比較慢,我們在經過這套系統做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需要處理很多信息,繞很多彎子,最後還不一定能夠做出恰當的決策。

慢系統流於深思,決策時間偏長;快系統是基於身體和情緒的本能反應,反應很快,但往往缺乏理智。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自己快系統和慢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快捷操作系統。能謀善斷者往往是基於二者建立了一套折中的快捷方式。一個人有了快捷方式才能在複雜的計算中執行最關鍵的命令。

要建立這樣一個快捷操作系統需要以下兩點:

一、明確急事優先還是要事優先?把最最重要的事情和最急、最迫切要解決的事情列出來,按照輕重緩急、大小多少來權衡決策;一個人只要知道輕重緩急和大小多少,就會有大局觀,就會做出有格局的判斷。

如何做一個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之人?

二、建立框架思維,把握幾個要點,排除干擾因素,通過快捷方式的操作框架,即可執行。

建立一個逆向追問的問題框架,如遇事先問:現在這一系列問題的實質是什麼?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關鍵要解決的是是什麼?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什麼事是可以暫緩的?應該規避那些問題出現,我有什麼資源和條件?該如何執行?通過這樣的快捷的決策框架,一個人的決策效率就會提高很多,不至於思考拋錨和邏輯脫鉤,陷於糾結擰巴。

最後,用形式邏輯歸類,用辯證邏輯判斷:

很多人不會下決斷就是因為他們的思緒被堵在形式邏輯上面了,只會把事物進行歸類,無法迅速定性和權衡決斷。

如何做一個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之人?

老子

我們知道形式邏輯的最大用處就是搞清楚各個概念的內涵和彼此之間的邊界,就是用於區分各種概念之間的關係。形式邏輯能夠保證我們在形式上思考問題不至於連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搞混淆了。通過形式邏輯的同一率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律,我們可以在形式上很好的組織信息和各種概念進行思考,而不至於犯低級錯誤。形式邏輯可以通過四大工具:分析、演繹、歸納和綜合,把一個事物大致脈絡梳理清楚。

由於辯證邏輯可以做到動態的定性和定位,因此,可以用來分清輕重緩急和大小多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階段矛盾和長期矛盾的,同時,辯證邏輯可以講決策後雙方的變量演繹推演出來,做出更實事求是的判斷和決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