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國際礦物寶石博物館寶貝掠影

博物館 藝術 李秉鈞 湖南日報 2017-05-08

湖南日報記者 李秉鈞 唐愛平

通訊員 李怡霖

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在郴州永久落戶,讓一批以礦晶為主題的博物館應運而生。其中,郴州國際礦物寶石博物館收藏的寶貝別有特色。5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博物館,郴州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蓉領著記者進館參觀。

剛進博物館,彷彿走進了一個礦井的“坑道”裡面,再走幾步就像進了一個“晶洞”。“我們的入口,採用現代的手法設計,充分營造出礦晶之美。”鄭建蓉邊走邊說,“這是完全按照礦井的情景設計出來的。”

從狹窄的“坑道”進入展廳,頓時豁然開朗,裡面的設計也別出心裁。頭頂上的天花板層層起伏,似礦層褶皺帶;地毯的圖案也顯示出礦脈的走向。鄭建蓉表示,博物館的每一個地方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在不失現代審美時尚的前提下,營造一種礦井的氛圍。

該博物館由礦物科普美術工藝品展示廳、動物主題咖啡館和礦晶珠寶售賣區3部分組成,是一家集科普、休閒、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其中,展示廳匯藏了來自國內外的礦物晶體百餘種、近千餘件,主要有原生寶石級螢石、白鎢、海藍寶、紫晶等絕美藝術珍品。

在展廳裡,鄭建蓉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收藏了25年的一件寶貝,這塊石頭,上面是水晶,底下是紫色的螢石,還有少量的鎢沙、雲母共生在一起。第三屆礦博會展出時,一個老礦工看後感慨不已。

“這是郴州幾個主要礦廠出產的螢石,有香花嶺的、有香花鋪的。”說起郴州的礦晶,鄭建蓉如數家珍,郴州出的螢石多,且共生體豐富,如方解石和螢石共生等;儲量也很巨大,全市已探明的螢石礦床16處,資源保有儲量1.22億噸,在全國居第一。

除了郴州本土的寶貝,博物館還收藏了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精品。“這塊是廣西梧州出的磷錳礦,別看它個頭很小,但現在這個礦已經完全枯竭了。”鄭建蓉指著一塊磷錳礦說,如今它的價格天天在漲。

眾多寶貝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記者問鄭建蓉怎麼去欣賞呢?他說,礦物晶體是具有生命力的藝術美,從中可以窺探礦物晶體的科學文化內涵。一般來說,光澤越強,透明度越高,晶體形態及組合完好、完整的,觀賞價值越高。

“礦物晶體有3500多種,形有巧拙,色有清濁。”鄭建蓉興致勃勃介紹,藝術審美很難有統一標準,要看欣賞者的價值取向和個人的修養。

第五屆礦博會即將在5月18日開幕,今天的郴州,已經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礦物晶體產地和集散地。礦晶成了郴州一張耀眼的名片,走進博物館,就能讓你隨時領略礦晶的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