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公安局長”當保護傘被打了!'

"

“玉石公安局長”的自毀之路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8-20 08:51:53

"

“玉石公安局長”的自毀之路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8-20 08:51:53

“玉石公安局長”當保護傘被打了!

“打蛇打七寸,掃黑要‘拔傘’。董龍被查處,‘黑木沙’團伙肯定跑不掉。現在街上‘黃賭毒’沒了,欺行霸市的沒了,大家都能安心做生意,心氣兒順了!”家住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商業街的木合塔爾·熱西提說道。

董龍,巴州公安局原副調研員,曾任若羌縣、焉耆縣公安局局長。早年間,董龍憑藉過硬的偵查能力和業務素養,在單位頗得人心。

董龍在留置期間曾對巴州紀委監委的審查調查人員說:“那些年雖然辛苦,但每晚都能睡個好覺,心裡踏實。”

2006年,若羌縣迎來了礦業發展的黃金期,尤以玉石礦為甚。“和玉石接觸久了,潛移默化中能沾染玉石的溫潤雅緻,玉石能涵養情趣,長期佩戴能按摩穴位,增強免疫力……”一時間,玉石成為若羌人茶餘飯後的必談話題。

董龍也未能免俗,從此以玉為媒,廣交“玉友”。或三五成群深入河灘險地探玉,或與“玉友”沏茶小憩,談笑品玉。短短數月,董龍對玉近乎達到痴迷的地步,經常對身邊人說:“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若羌縣一名公安幹警為了升遷,把一塊若羌黃玉送到董龍桌前。“不就是一塊玉石嗎?又不是錢!況且這名同志本來就在考察範圍之列。”第一次收玉石的董龍如此安慰自己。

“羊脂玉並不是最貴的,高品質的若羌黃玉價格絲毫不輸羊脂白玉。”審查調查人員介紹,董龍玩玉數十載,很清楚這塊黃玉的價值。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董龍的內心伴隨著職務的升遷開始膨脹,陶醉於下屬的阿諛逢迎中,深陷在不法分子用玉石編織的“圍獵圈”裡。

洗浴城老闆偽裝成玉石商人和董龍套近乎,只用了一塊和田玉籽料,董龍便安排下屬予以照顧,對洗浴城涉“黃”不管不問;地下賭場的老闆把“玉碗”捧到董龍面前,讓董龍為其“生計”支招,若羌縣的棋牌室便出現了“玉籌碼”,董龍認定“棋牌室不見錢不算賭博”;玉石店老闆投其所好,和董龍一起經營起了“玉狼髀石”的生意,“玉石局長”的“美名”不脛而走。

董龍在自己的懺悔書裡這樣寫道:“健康的生活情趣豈是玉能滋養?拒腐防變的免疫力豈是玉能提升?”玩物喪志,“愛好”誤人,一旦理想信念動搖了,慾望就如同開閘的洪水一般,沒有任何理智可言。

“提拔已無望,要早做打算,養老才有保障。”調任焉耆縣公安局局長後,董龍對身邊人這樣說。他從若羌縣“老朋友”那裡低價購得玉石,反手在焉耆縣精心搭建的“社交圈”裡高價賣出。

焉耆縣街頭的“小混混”張麗俊發現了機會,託關係以每塊1萬元的價格從董龍那裡購得3塊普通玉石,拿到了攀附董龍的“敲門磚”。

此後,張麗俊每每以買玉石為名前往董龍家中、辦公室,成為“座上賓”。私底下,張麗俊利用這層關係,化名“黑木沙”糾集焉耆縣的“小混混”,肆無忌憚地開設賭場、強買強賣、非法放貸、打架鬥毆、非法拘禁等,在短短三年間迅速蔓延做大,成為焉耆縣組織最為嚴密、分工最為明確的黑惡勢力團伙。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些公安局民警為了討好董龍,甚至主動與張麗俊攀關係、套近乎,對張麗俊團伙違法犯罪行為也是置若罔聞,一步步淪為黑惡勢力團伙的“保護傘”。

據巴州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焉耆縣公安局已有兩名副局長、多名幹警因涉嫌充當張麗俊黑惡勢力團伙的“保護傘”被立案審查調查。

2015年,全國範圍內正風反腐的力度持續加大,董龍主動申請退居二線,在州公安局駐村工作隊幹起了第一書記,企圖矇混過關、平安著陸。然而,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推進,董龍種種惡行被群眾揭發,其“關照”的黑惡勢力也被一網打盡。2018年12月,董龍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並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