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右玉 大同 朔州 山西 黃河 顧祖禹 歷史 太原 明朝 詩說大同人文 2019-05-15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山

逶迤西口路,突兀見牛心。

入目楊榆淺,沾衣蓬草深。

黃雲翻野起,黑石敝空侵。

斷壘孤從寂,頹垣獨訴沉。

天欺藏璞月,地負聚沙岑。

憐是邊頭雁,還鳴馬上音。

注:馬上,指“馬上曲”,漢代軍樂。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堡

長城最基本的用途就是軍事防禦,巨龍橫臥山嶺,大雁飛落城關,是萬里長城最典型的特色。大同長城是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今雁門關外,大同市境的北邊,飛騰著一條蜿蜒起伏的萬里巨龍,它西街黃河,東入冀北,北控大漠,南接晉陽,穿山越嶺,氣象萬千,這就是大同明長城一部分。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現今牛心堡鄉

現今的朔州市區(朔州城)、右玉城都是大同鎮七十二堡之一。明嘉靖三十七年即公元1558年秋,明兵部尚書楊博組織軍民整修長城,築牛心堡(今朔州市右玉縣牛心村)等大小堡寨九座,峰墩二千九百多個,形成一條東起宣化府,中經大同新榮區、雲岡區,西達右衛(右玉縣)的軍事防線,並於衝要之處深挖壕溝,長達五百公里。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山

牛心堡位於朔州市右玉縣牛心堡鄉南面牛心山下,據右玉縣城約九公里,牛心山海拔1600米,在雁門關外來說,是比較低矮的山了。但牛心山平地突兀起,孤峰高聳,形如椎體,地勢極為險峻,臨西口古道要衝,所以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歷代兵家必爭之要地,有右玉第一要堡之譽。牛心堡據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堡,週二裡半,平面呈正方形,開南、北二門,並各有甕城,堡內駐軍最多時達到434名,可見其當時牛心堡重要性。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堡

牛心堡是大同鎮七十二堡之一,與雲陽、黃土堡、紅土堡等城堡,號稱“滅胡九堡”。隨著明代後期,蒙漢兩族握手言和,茶馬互市的開始,再無戰爭,牛心堡也逐漸失去了其軍事價值,至清一代,江山一統,滿蒙一家,牛心堡徹底淪為民堡。現今的牛心堡已面目全非,只留下西北角一段殘缺的馬面,依舊敦實厚重,雄偉壯觀。馬面是長城的專用術語,其實就是城牆上向牆外側突出,與牆體同高的臺子,大多為正方形,三面牆體凸出城牆。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堡長城邊牆

另外,牛心山有一種別的地方沒有的線條清晰,稜角分明黑條石,堅硬無比,清一色的六稜形,最大的竟有二米多高,初見頗為驚奇,後來聽當地村民說,牛心山原來是一座火山,是在6700萬年以前火山噴發後熔岩冷卻後逐漸收縮結晶成的,這些黑石頭將山體緊緊束抱在一起,酷似牛心,故而稱牛心山。右玉人稱之為“牛心孕璞”,並被列為右玉十景之一。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堡長城邊牆

牛心堡與大自然巧妙的結合形成了一條有生命的韻律線,與牛心山合二為一曾經展示出一種氣勢磅礴的人文與大同邊塞文化完美結合的境界。牛心堡的價值、繁盛雖然已成為歷史,但所積澱文化價值仍然一種美,不是有那麼一句話,殘缺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排律」大同七十二堡,繁華與荒涼並存的地方,右玉牛心堡

牛心山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