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採紐克,烏克蘭政壇丑角,渴望東山再起

尤先科 政治 大學 國際 朱興子 2018-11-29
亞採紐克,烏克蘭政壇丑角,渴望東山再起

他叫阿爾謝尼.亞採紐克,出生在切爾諾夫策,這是一個位於烏克蘭西南部,以農業為主的城市。他是猶太人,父母是知識分子,從小學習優異的他,在他於切爾諾夫策大學畢業後,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蘇聯解體後,他憑藉強大的人脈關係,在30歲之前就成為了烏克蘭國家銀行的行長。

亞採紐剋意識到,要想在烏克蘭的政壇中混的好,首先要有自己的黨團,然後要宣揚西方普世價值觀,作西方聲音的代言人,最後,還要抱住堅實可靠的大腿。

於是,他組建了自己的政黨,宣揚親近西方的政策和觀念,至於靠山。在2004年橙色革命中,亞努科維奇與尤先科的鏖戰中,他選擇了尤先科。在尤先科的麾下,他平步青雲,又與尤利婭.季莫申科建立了深厚的政治聯盟。

亞採紐克,烏克蘭政壇丑角,渴望東山再起

尤先科時代,亞採紐克先後擔任了經濟部長,外交部長和最高拉達議長。可謂是風光無限,前途一片大好。

然而好景不長,2010年大選,尤先科輸給了亞努科維奇,亞採紐克的仕途也隨之受挫。他的盟友季莫申科也被亞努科維奇關進了監獄。而在季莫申科入獄期間,亞採紐克成為了季莫申科對外表態的“代言者”。

所以當廣場革命爆發後,亞採紐克毫不猶豫的加入了反對亞努科維奇的陣營。西方勢力對此也是投桃報李,亞努科維奇政府垮臺後,他當上了烏克蘭總理。

但是,亞採紐克不明智的選擇了和彼得.波羅申科作對。他不惜以辭職威脅,讓政府陷入危機。但卻被拉達駁回了辭職。在關鍵時刻,西方拋棄了這枚棋子,總統波羅申科急於安插自己人,盟友季莫申科也和他劃清界限,再加上他執政期間的糟糕表現。就這樣,亞採紐克在2016年4月10日宣佈辭職,黯然離開。

亞採紐克並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在他擔任總理期間,烏克蘭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太多。東部發生了反對基輔的武裝動亂,而克里米亞也離開了烏克蘭。

亞採紐克,烏克蘭政壇丑角,渴望東山再起

亞採紐克曾經在擔任總理後將烏克蘭的黃金儲備(33噸左右)放在40個箱子裡,隨後不明不白的讓黃金運到了美國。這件事的真相,亞採紐克至今沒有透露。

而在拉達的會議中,亞採紐克曾經受不了譏諷,試圖一手多按幾個表決器,結果使拉達陷入了鬥毆之中。

下臺後的亞採紐克退出了季莫申科的“祖國黨”,自己組建了“人民陣線”。他還在等待時機,以圖東山再起。他似乎還想在烏克蘭呼風喚雨,在烏克蘭亂哄哄的政局中,他的機會還有很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