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只需做好幾件事

幽門螺桿菌 胃癌 體檢 胃炎 39健康網 2019-06-16

所謂病從口入,說的就是幽門螺桿菌,它可以通過手,不乾淨的食物和餐具等傳染,而且幽門螺桿菌在進入胃部後不僅不會被胃液的強酸性腐蝕,還能在胃部生存。

臨床證實,幽門螺桿菌有加重胃癌的風險,因此有人想問,體檢查出感染幽門螺桿菌,是不是要馬上清除,以絕後患?下面小九來為您解答。

幽門螺桿菌,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只需做好幾件事

在講述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胃癌與幽門螺桿菌的關係。雖然說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病,增加胃癌的風險,但是單一的幽門螺桿菌病感染≠胃癌,而且也不是說所有的胃病都是因為幽門螺桿菌導致的。

幽門螺桿菌,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只需做好幾件事

也就是說如果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是一定會得胃癌,但想要降低患有胃癌的概率,一定要預防和避免感染幽門螺桿菌。那麼體檢查出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否需要根除呢?醫生建議,如果檢查出自己感染幽門螺桿菌,首先要做胃鏡檢查。

這是因為如果感染者先除菌,再檢查,很可能會掩蓋病情,延誤診斷。如果患者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狀態下發生了胃癌,而且患者也先除菌後檢查胃鏡,這時候查出來胃癌病變呈現的是胃炎樣改變,病變在內鏡下很難分辨。也就是說在醫生還沒了解清楚胃黏膜的病變,先除去了幽門螺桿菌,很可能就會把早期胃癌的症狀給掩蓋了,也就延誤了對胃癌的診斷和治療。

所以針對35歲以上的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醫生建議先做胃鏡,清楚瞭解了胃內部的情況後,再進行幽門螺桿菌清除,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

幽門螺桿菌,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只需做好幾件事

幽門螺桿菌,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只需做好幾件事

雖然說胃癌的出現並不一定跟幽門螺桿菌有關係,但是也不能說沒有任何關係,所以為了防止胃癌以及胃病的出現,就要預防感染幽門螺桿菌。想要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要注意衛生,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因為病從口入。具體可以這麼做:

預防感染幽門螺桿菌要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因為這個是直接影響幽門螺桿菌是不是被帶入體內最關鍵的環節;另外就是要不吃生肉認真仔細的刷牙,因為在牙菌斑和齲齒上會有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在吃瓜果蔬菜時要消毒,洗淨,削皮等。

幽門螺桿菌,沒那麼容易感染!你只需做好幾件事

實際上來說想要避免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具要消毒後使用,沒有牙齒的寶寶餵食的時候不要為了省事,把大人嚼過的食物餵給寶寶。總之就是從切斷傳染開始。

參考資料:

[1]劉暉. 對幽門螺旋桿菌是否“格殺勿論”[N]. 家庭醫生報,2018-12-17(005).

[2]李鑫. 幽門螺桿菌:胃裡的隱形殺手[N]. 健康報,2013-05-21(00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