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12日正午,優酷視頻VIP會員搶先更新《長安十二時辰》最終兩集大結局。

自此,這部長達48集的古裝懸疑權謀劇更新完畢。

"

2019年8月12日正午,優酷視頻VIP會員搶先更新《長安十二時辰》最終兩集大結局。

自此,這部長達48集的古裝懸疑權謀劇更新完畢。

優酷:十二時辰之後

兩個月前的6月27日深夜,《長安十二時辰》作為優酷的獨家劇目低調上線。而在之前,這部劇已經經歷了幾次官宣而又撤檔的波折。

此次上線,被認為是受總局嚴控古裝劇政策的影響。自去年稅務風暴起,影視界的寒冬來臨之說便不絕於耳。受到影響的一大波影視公司陷入資金鍊危機,偏偏很多劇目受內容政策影響無法及時播出回籠資金。除《長安》之外,《九州縹緲錄》等劇也受到了影響。

將時間線拉長一些,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早在之前就埋下了種子。

編劇的憤怒

2015年11月27日,在天津舉辦的“原創與IP相煎何太急”論壇上,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的一番發言點燃了編劇們的怒火。

徐遠翔說:“我講一個觀點吧,我是在給在座的編劇指出一生路,IP真的是信息傳播有效的傳達方式。以前沒有互聯網之前是什麼呢,因為編劇都很聰明,都很淵博,現在是你知道他也知道,但是有些東西他知道你不知道。由於信息的傳播方式,如果信息有效到達,人越多就越成為一個超級IP。因為最終是靠某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去植入到人們的內心裡,這個東西我們要尊重。
“我們現在的方式完全是顛覆性的,我們不會再請專業編劇,包括跟很多國際大導演談都是這樣。我們會請IP的貼吧吧主和無數的同仁小說作者,最優秀的挑十個組成一個小組,然後再挑幾個人寫故事。我不要你寫劇本,就是寫故事,也跟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後那個人寫的最好,我們給重金獎勵,然後給他保留編劇甚至是故事原創的片頭署名。然後我們再在這些大導演的帶動下找專業編劇一起創作,我們覺得這個是符合超級IP的研發過程。現在很多人都在講IP,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IP的開發能力。”

這種公然與整個編劇群體開戰的架勢引發了天雷地火的效果。諸多編劇紛紛起來聲討阿里影業。

編劇汪海林:祝阿里一路走好,不送! 《心花路放》《老炮兒》編劇董潤年:把貼吧吧主和無數同仁小說作者圈養在一起廝殺,這不叫創作,叫養蠱,這是對所有人尊嚴的踐踏。創作從根本上關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錢。 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如果有錢就能做好電影,李嘉誠早就出手了,幾時輪到這些土豪?! 《永不消逝的電波》《重案六組》編劇餘飛:請IP吧主和小說作者進入鬥獸場自相殘殺,這是挾資本以奴化網絡作家,殺伐過後再在屍堆中攜導演、專業編劇來收割這血洗的IP,專業編劇不一定配合,網絡作家也會揭竿而起,我們是社會主義,不是奴隸社會。 《神醫喜來樂》、《霧裡看花》編劇高大庸:資本的意義本來是中性的,可以促進一個產業,也可以毀滅一個產業。這兩年闖入文化產業的這波資本其實和製造615股災的是同一撥人:窮凶極惡、無所顧忌、殺雞取卵……最終自取滅亡。

自此之後,專業編劇群體便與所謂“IP模式”和大資本槓上了。16年到17年中,編劇們不斷放話“IP將死”。而徐遠翔也在那次講話之後,淡出了阿里影業。

編劇的怒火併沒有因為徐的“下課”而平息,此後,編劇們舉行了“編劇嘉年華”,還提出了“劇作中心制”,攜起手來捍衛編劇在影視行業中的利益和地位。

同時,IP風潮仍愈演愈烈。汪海林曾說:

之前,我就做了兩個預言,一個是2017年是大IP全面撲街的一年,第二個是,2017年會是戲骨全面戰勝小鮮肉的一年。現在看,我的預言基本都兌現了。 說起大IP撲街,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海上牧雲記》,這個戲現在播出了,看上去也不會有電視臺買了,所以我可以說了。 夠大,也非常純粹,沒有任何職業編劇來搗亂,因為這個戲就是原作者和導演創作的,原汁原味的,因為有些大IP拍砸了就怪編劇,這個賴不著了。 我有很多朋友參與這個戲,我忍了很久了,今天我覺得說一說。 據說這部劇電視臺看片以後,要求剪掉前八集,因為前八集節奏慢不好看。導演拒絕了,哪怕不上這家電視臺,也不剪。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堅決支持導演的,什麼叫前八集不好看?難道八集以後就好看了嗎?! 有人說,這部劇影像特別好,拍得特別認真,一切都好,唯一不足的是故事不太好。嗯,我的女朋友一切都好,長得漂亮,性格溫柔,唯一的不足是:她不是女的。 電視劇就是講故事!講故事不行,劇就是不行。
(汪海林2017年終演講:BlingBling又一年)

《九州海上牧雲記》是九州系列故事中的一部,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導演為曹盾,也是《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

《海上牧雲記》花費了在那個時候令人咋舌的3億投資,最初的片花也驚豔了眾人,服化道堪稱精美絕倫,鉅細靡遺。

然而因為劇情節奏的問題,這部劇的反響很不理想。恰恰那個時候,優酷找到了曹盾,要求他做《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

而早在十多年前,曹盾還在導演滕華濤的團隊裡做編劇兼攝影指導。那時候滕華濤導了一部《危情二十四小時》,就是仿照美劇《24小時》的結構。

所以當投資方找到曹盾時,他很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長安》上線後,其精美的視覺效果再一次驚豔了觀眾。不過在敘事節奏上,雖然比《海上牧雲記》有進步,但還是有些觀眾覺得拖沓。據統計,這部劇集在播出到一半的時候,熱度便開始下滑。

不過,如果靜心看下去的話,會發現後面的故事格局和內涵比前半段上了一個臺階,編導想在這部劇裡達成的,絕不只是一個大唐盛世背景下的反恐故事。

未來體系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不斷出現的大案牘術、望樓、沙盤等系統,提醒著我們這是一個有著現代信息意識的古代社會。馬伯庸曾言道,從他構思這個故事起,主要人物之間的通信問題就一直是個難題。最終他通過這樣一些設定,使得這個故事能夠在接近現代通信技術的效果下,達到邏輯自洽。

然而,到了劇的後半段,我們發現這些“道術”都並非推動情節的根本。徐賓挑出張小敬來並非因為大案牘術,而是他與後者有私交。而望樓系統和沙盤系統在後半段也沒有繼續發揮作用。

這不由得讓我們對這部劇試圖展現的那個“大唐盛世”發出疑問。如果說大案牘術是大數據技術的古代版,那麼,按照這部劇中最終BOSS徐賓的理想,大唐的最佳管理模式應該是一批精通大數據技術的官僚,依據對帝國充分翔實的記錄(錄入吏的工作),並依靠一套詳細的法制體系,實現最有效和最理性的管理。

聽起來這與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已頗為接近。按照這種設想,未來的管理體系是一個以大數據、大系統、大機器為核心的控制體系,算法和社會規則的深度融合作為靈魂,人類與機器的差別只存在於算法複雜度。

應該說這種設想確實很超前。然而,在劇情的後半段,我們看到的反恐依然是朝堂政治鬥爭的一部分,而龍波等“蚍蜉”的抗爭,也成為了肉食者深謀遠慮的一部分。劇集將這一切的實現都歸結于徐賓的“腦中有乾坤,胸中有丘壑,腹中有經綸”,可是到最後,他依然抵不過暴力體系射出的一支利箭。

大案牘術

與劇中的邏輯不一樣,現實中的劇集出品方優酷和它背後的阿里大文娛堅信,數據技術可以解讀一切,管理一切,引領一切。

然而,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三大流媒體端中,優酷依然是最落後的,跟騰訊愛奇藝已經差距一個身位。

更大的問題是優酷的管理層的戰略定位一直在變動中,AI財經社《優酷和他的“張小敬們”》一文中說:

此前外界對阿里大文娛的質疑之一正是不懂內容。現在大文娛內部採用班委共同決策制,“我們有兩層決策者,最高層是文娛班委,他們做最終的決定”。2019年2月,阿里大文娛班委成員確定為班長樊路遠、三位班委分別為阿里大文娛創新業務事業部總裁朱順炎,阿里大文娛互動娛樂事業部總裁黎直前,阿里大文娛大麥網總裁常揚。 在班委層級下,有一個內容委員會,對應的則是各個口岸的一號位。 圍繞大數據與智能推薦機制設立的“北斗星”系統進行內容評級,此外還有前映會,簡言之,數據為輔,人力為主。《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工作中,就採用了“北斗星”的意見,採用雷佳音出演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張小敬,並在播出後獲得了正向反饋。

之前影視業中流行“大數據思維”,如盛傳的Netflix金牌劇集《紙牌屋》就是靠大數據技術選出了主演凱文斯派西以及導演大衛芬奇等。

可是真實的情況是凱文斯派西和大衛芬奇拿著英劇《紙牌屋》的項目找到了Netflix,方有美版《紙牌屋》的誕生。

汪海林說:

好萊塢最近又倒閉了一家公司,老闆叫卡瓦諾,猶太人,美國最有錢的富豪前二十名。他跟我們中國的馬雲一樣,是電影界的商業奇才。 大數據就是他最先搞的,他的那些電影界,我們國家吃屎都趕不上熱的,那些新概念都是他搞的。他用數學模型,判斷一個項目,投還是不投,預測票房,還有生物鏈概念,就是跟咱們這個全產業鏈概念差不多。他相信大數據,過分依賴資本。 相對論傳媒(卡瓦諾的公司)跟我們的中影合作了《功夫之王》,《木乃伊3》是他的,《諜影重重4》、《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是他投的,還投了《悲慘世界》等60多部電影。然後,它倒閉了。 相對論傳媒玩的資本運作、大數據、生態鏈等等時髦概念,正是中國的很多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電影公司正在嘗試的。 現在銀行、私募基金等諸多金融機構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影片頭、片尾。電影業的幾乎所有的製作人,都在研究如何細分觀眾,利用大數據、IP精準穩當地賺錢。 我們國內的一些大的主流公司,都在擴展自家的產業鏈,試圖成為好萊塢那個最能自給自足,供血系統完善的百年老店迪士尼。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物極必反。請記住,相對論這個公司,倒閉了。

小鮮肉經濟的末路

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如今正經歷著烈火烹油般的煎熬,口碑、票房都呈雪崩態勢。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主演鹿晗。

然而這部電影投拍的2017年,至少“小鮮肉經濟”還看上去很美。滕華濤說他選擇鹿晗就是因為與心中印象很符合。

不巧的是,這部影片正好趕上了“IP+小鮮肉”模式徹底崩盤的風口。其實這個崩壞的趨勢在2017年已經顯現。當年,阿里影業出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是依靠大數據技術選擇出了觀眾最認可的演員楊洋和劉亦菲,加上原著的大IP屬性,這部作品看上去百分百能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它碰上了《戰狼2》,後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然後2018年,IP和小鮮肉模式繼續崩壞,《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紛紛撲街。汪海林也說: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電影撲街了。之前因為阿里影業的副總,不負責任的言論,其實是說出他們心裡話了,我們很多編劇都提出不跟阿里影業合作。 所以我們看到阿里真的找不著像樣的編劇了。有點自尊心的編劇不會跟它合作。它的困境,它需要的是熟練的加工,阿里影業我聽說是在研發編劇機器人,我們也在研製製片人機器人,跟它對接。 在它這個機器人研發成功之前,它其實確實是需要,非常好的有經驗的編劇對它的IP進行加工,因為少了這道工序它形成不了影視作品。

《長安十二時辰》的編劇署名為“爪子工作室”,有報道稱該工作室的法人為田妍娟,而田妍娟也是《海上牧雲記》的編劇。有推測稱,該劇的編劇為曹盾御用班底。

現在看來,無論IP,還是小鮮肉,都已經被證明並不是萬能靈藥,甚至有演變成毒藥的可能性。那麼如今的優酷,是否還在堅持“數據技術統領一切”的方向呢?

十二時辰之後

《優酷和他的“張小敬們”》文中說:

今年 4 月中旬,馬雲在阿里巴巴員工內部交流會上回應提問時,明確提到了對阿里大文娛的期望:“我們對他們充滿信心”,他說,我們今天這點錢虧的起,但虧不起的是為了迎合流量做粗製濫造,虧不起的是對正能量的忽視。 阿里在內部也時常強調,要去做“小人物、大情感、正能量”的內容,端正創作思想。優酷副總裁、優酷泛文娛內容中心總經理幹超是這一屆幹部中,少有的非阿里系背景的人。他對這些話印象深刻。

但同時,文中也強調:

今年初,十幾位高管聚集在北京阿里中心30層大會議室。在這個會上,大家因為一個話題爭論了起來,持續了數個小時的衝突點在於——優酷到底是內容公司還是科技公司。 這似乎是組織形態複雜的阿里永遠在探討的靈魂問題。作為“政委”,孫曉光專門向菜鳥與螞蟻金服取經,因為過去,螞蟻金服同樣在金融公司與科技公司兩種定位間存在分歧,菜鳥亦如是。 實際上,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上,每個領域都會有這樣的分歧。而體現在管理中,則是相當實際的困難:外行如何領馭內行。 或者說,科技還是內容,答案並不是唯一的。更有意義的探討是,優酷能夠給影視行業帶來什麼價值。“現在不會那麼強調我到底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內容公司,我們是一家希望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革,而推動內容行業進步的一家公司”,孫曉光稱。 跟著淘寶體系一路走來的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大文娛CTO兼優酷COO莊卓然,堅定地認為優酷是一家科技公司,但他同樣表示問題不重要,關鍵在於如果優酷繼續做一個播出平臺,只是單純的採買內容,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市面上不缺這樣的公司,我們也不是這樣的基因,今天優酷的選擇是兩條腿都要”。

這彷彿就是劇中徐賓對自己的定位一樣。在上司李必和聖人眼裡,他只是一個做本職工作的八品小吏,但徐賓卻堅定認為自己有“宰相之才”。

"

2019年8月12日正午,優酷視頻VIP會員搶先更新《長安十二時辰》最終兩集大結局。

自此,這部長達48集的古裝懸疑權謀劇更新完畢。

優酷:十二時辰之後

兩個月前的6月27日深夜,《長安十二時辰》作為優酷的獨家劇目低調上線。而在之前,這部劇已經經歷了幾次官宣而又撤檔的波折。

此次上線,被認為是受總局嚴控古裝劇政策的影響。自去年稅務風暴起,影視界的寒冬來臨之說便不絕於耳。受到影響的一大波影視公司陷入資金鍊危機,偏偏很多劇目受內容政策影響無法及時播出回籠資金。除《長安》之外,《九州縹緲錄》等劇也受到了影響。

將時間線拉長一些,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早在之前就埋下了種子。

編劇的憤怒

2015年11月27日,在天津舉辦的“原創與IP相煎何太急”論壇上,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的一番發言點燃了編劇們的怒火。

徐遠翔說:“我講一個觀點吧,我是在給在座的編劇指出一生路,IP真的是信息傳播有效的傳達方式。以前沒有互聯網之前是什麼呢,因為編劇都很聰明,都很淵博,現在是你知道他也知道,但是有些東西他知道你不知道。由於信息的傳播方式,如果信息有效到達,人越多就越成為一個超級IP。因為最終是靠某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去植入到人們的內心裡,這個東西我們要尊重。
“我們現在的方式完全是顛覆性的,我們不會再請專業編劇,包括跟很多國際大導演談都是這樣。我們會請IP的貼吧吧主和無數的同仁小說作者,最優秀的挑十個組成一個小組,然後再挑幾個人寫故事。我不要你寫劇本,就是寫故事,也跟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後那個人寫的最好,我們給重金獎勵,然後給他保留編劇甚至是故事原創的片頭署名。然後我們再在這些大導演的帶動下找專業編劇一起創作,我們覺得這個是符合超級IP的研發過程。現在很多人都在講IP,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IP的開發能力。”

這種公然與整個編劇群體開戰的架勢引發了天雷地火的效果。諸多編劇紛紛起來聲討阿里影業。

編劇汪海林:祝阿里一路走好,不送! 《心花路放》《老炮兒》編劇董潤年:把貼吧吧主和無數同仁小說作者圈養在一起廝殺,這不叫創作,叫養蠱,這是對所有人尊嚴的踐踏。創作從根本上關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錢。 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如果有錢就能做好電影,李嘉誠早就出手了,幾時輪到這些土豪?! 《永不消逝的電波》《重案六組》編劇餘飛:請IP吧主和小說作者進入鬥獸場自相殘殺,這是挾資本以奴化網絡作家,殺伐過後再在屍堆中攜導演、專業編劇來收割這血洗的IP,專業編劇不一定配合,網絡作家也會揭竿而起,我們是社會主義,不是奴隸社會。 《神醫喜來樂》、《霧裡看花》編劇高大庸:資本的意義本來是中性的,可以促進一個產業,也可以毀滅一個產業。這兩年闖入文化產業的這波資本其實和製造615股災的是同一撥人:窮凶極惡、無所顧忌、殺雞取卵……最終自取滅亡。

自此之後,專業編劇群體便與所謂“IP模式”和大資本槓上了。16年到17年中,編劇們不斷放話“IP將死”。而徐遠翔也在那次講話之後,淡出了阿里影業。

編劇的怒火併沒有因為徐的“下課”而平息,此後,編劇們舉行了“編劇嘉年華”,還提出了“劇作中心制”,攜起手來捍衛編劇在影視行業中的利益和地位。

同時,IP風潮仍愈演愈烈。汪海林曾說:

之前,我就做了兩個預言,一個是2017年是大IP全面撲街的一年,第二個是,2017年會是戲骨全面戰勝小鮮肉的一年。現在看,我的預言基本都兌現了。 說起大IP撲街,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海上牧雲記》,這個戲現在播出了,看上去也不會有電視臺買了,所以我可以說了。 夠大,也非常純粹,沒有任何職業編劇來搗亂,因為這個戲就是原作者和導演創作的,原汁原味的,因為有些大IP拍砸了就怪編劇,這個賴不著了。 我有很多朋友參與這個戲,我忍了很久了,今天我覺得說一說。 據說這部劇電視臺看片以後,要求剪掉前八集,因為前八集節奏慢不好看。導演拒絕了,哪怕不上這家電視臺,也不剪。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堅決支持導演的,什麼叫前八集不好看?難道八集以後就好看了嗎?! 有人說,這部劇影像特別好,拍得特別認真,一切都好,唯一不足的是故事不太好。嗯,我的女朋友一切都好,長得漂亮,性格溫柔,唯一的不足是:她不是女的。 電視劇就是講故事!講故事不行,劇就是不行。
(汪海林2017年終演講:BlingBling又一年)

《九州海上牧雲記》是九州系列故事中的一部,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導演為曹盾,也是《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

《海上牧雲記》花費了在那個時候令人咋舌的3億投資,最初的片花也驚豔了眾人,服化道堪稱精美絕倫,鉅細靡遺。

然而因為劇情節奏的問題,這部劇的反響很不理想。恰恰那個時候,優酷找到了曹盾,要求他做《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

而早在十多年前,曹盾還在導演滕華濤的團隊裡做編劇兼攝影指導。那時候滕華濤導了一部《危情二十四小時》,就是仿照美劇《24小時》的結構。

所以當投資方找到曹盾時,他很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長安》上線後,其精美的視覺效果再一次驚豔了觀眾。不過在敘事節奏上,雖然比《海上牧雲記》有進步,但還是有些觀眾覺得拖沓。據統計,這部劇集在播出到一半的時候,熱度便開始下滑。

不過,如果靜心看下去的話,會發現後面的故事格局和內涵比前半段上了一個臺階,編導想在這部劇裡達成的,絕不只是一個大唐盛世背景下的反恐故事。

未來體系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不斷出現的大案牘術、望樓、沙盤等系統,提醒著我們這是一個有著現代信息意識的古代社會。馬伯庸曾言道,從他構思這個故事起,主要人物之間的通信問題就一直是個難題。最終他通過這樣一些設定,使得這個故事能夠在接近現代通信技術的效果下,達到邏輯自洽。

然而,到了劇的後半段,我們發現這些“道術”都並非推動情節的根本。徐賓挑出張小敬來並非因為大案牘術,而是他與後者有私交。而望樓系統和沙盤系統在後半段也沒有繼續發揮作用。

這不由得讓我們對這部劇試圖展現的那個“大唐盛世”發出疑問。如果說大案牘術是大數據技術的古代版,那麼,按照這部劇中最終BOSS徐賓的理想,大唐的最佳管理模式應該是一批精通大數據技術的官僚,依據對帝國充分翔實的記錄(錄入吏的工作),並依靠一套詳細的法制體系,實現最有效和最理性的管理。

聽起來這與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已頗為接近。按照這種設想,未來的管理體系是一個以大數據、大系統、大機器為核心的控制體系,算法和社會規則的深度融合作為靈魂,人類與機器的差別只存在於算法複雜度。

應該說這種設想確實很超前。然而,在劇情的後半段,我們看到的反恐依然是朝堂政治鬥爭的一部分,而龍波等“蚍蜉”的抗爭,也成為了肉食者深謀遠慮的一部分。劇集將這一切的實現都歸結于徐賓的“腦中有乾坤,胸中有丘壑,腹中有經綸”,可是到最後,他依然抵不過暴力體系射出的一支利箭。

大案牘術

與劇中的邏輯不一樣,現實中的劇集出品方優酷和它背後的阿里大文娛堅信,數據技術可以解讀一切,管理一切,引領一切。

然而,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三大流媒體端中,優酷依然是最落後的,跟騰訊愛奇藝已經差距一個身位。

更大的問題是優酷的管理層的戰略定位一直在變動中,AI財經社《優酷和他的“張小敬們”》一文中說:

此前外界對阿里大文娛的質疑之一正是不懂內容。現在大文娛內部採用班委共同決策制,“我們有兩層決策者,最高層是文娛班委,他們做最終的決定”。2019年2月,阿里大文娛班委成員確定為班長樊路遠、三位班委分別為阿里大文娛創新業務事業部總裁朱順炎,阿里大文娛互動娛樂事業部總裁黎直前,阿里大文娛大麥網總裁常揚。 在班委層級下,有一個內容委員會,對應的則是各個口岸的一號位。 圍繞大數據與智能推薦機制設立的“北斗星”系統進行內容評級,此外還有前映會,簡言之,數據為輔,人力為主。《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工作中,就採用了“北斗星”的意見,採用雷佳音出演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張小敬,並在播出後獲得了正向反饋。

之前影視業中流行“大數據思維”,如盛傳的Netflix金牌劇集《紙牌屋》就是靠大數據技術選出了主演凱文斯派西以及導演大衛芬奇等。

可是真實的情況是凱文斯派西和大衛芬奇拿著英劇《紙牌屋》的項目找到了Netflix,方有美版《紙牌屋》的誕生。

汪海林說:

好萊塢最近又倒閉了一家公司,老闆叫卡瓦諾,猶太人,美國最有錢的富豪前二十名。他跟我們中國的馬雲一樣,是電影界的商業奇才。 大數據就是他最先搞的,他的那些電影界,我們國家吃屎都趕不上熱的,那些新概念都是他搞的。他用數學模型,判斷一個項目,投還是不投,預測票房,還有生物鏈概念,就是跟咱們這個全產業鏈概念差不多。他相信大數據,過分依賴資本。 相對論傳媒(卡瓦諾的公司)跟我們的中影合作了《功夫之王》,《木乃伊3》是他的,《諜影重重4》、《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是他投的,還投了《悲慘世界》等60多部電影。然後,它倒閉了。 相對論傳媒玩的資本運作、大數據、生態鏈等等時髦概念,正是中國的很多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電影公司正在嘗試的。 現在銀行、私募基金等諸多金融機構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影片頭、片尾。電影業的幾乎所有的製作人,都在研究如何細分觀眾,利用大數據、IP精準穩當地賺錢。 我們國內的一些大的主流公司,都在擴展自家的產業鏈,試圖成為好萊塢那個最能自給自足,供血系統完善的百年老店迪士尼。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物極必反。請記住,相對論這個公司,倒閉了。

小鮮肉經濟的末路

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如今正經歷著烈火烹油般的煎熬,口碑、票房都呈雪崩態勢。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主演鹿晗。

然而這部電影投拍的2017年,至少“小鮮肉經濟”還看上去很美。滕華濤說他選擇鹿晗就是因為與心中印象很符合。

不巧的是,這部影片正好趕上了“IP+小鮮肉”模式徹底崩盤的風口。其實這個崩壞的趨勢在2017年已經顯現。當年,阿里影業出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是依靠大數據技術選擇出了觀眾最認可的演員楊洋和劉亦菲,加上原著的大IP屬性,這部作品看上去百分百能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它碰上了《戰狼2》,後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然後2018年,IP和小鮮肉模式繼續崩壞,《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紛紛撲街。汪海林也說: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電影撲街了。之前因為阿里影業的副總,不負責任的言論,其實是說出他們心裡話了,我們很多編劇都提出不跟阿里影業合作。 所以我們看到阿里真的找不著像樣的編劇了。有點自尊心的編劇不會跟它合作。它的困境,它需要的是熟練的加工,阿里影業我聽說是在研發編劇機器人,我們也在研製製片人機器人,跟它對接。 在它這個機器人研發成功之前,它其實確實是需要,非常好的有經驗的編劇對它的IP進行加工,因為少了這道工序它形成不了影視作品。

《長安十二時辰》的編劇署名為“爪子工作室”,有報道稱該工作室的法人為田妍娟,而田妍娟也是《海上牧雲記》的編劇。有推測稱,該劇的編劇為曹盾御用班底。

現在看來,無論IP,還是小鮮肉,都已經被證明並不是萬能靈藥,甚至有演變成毒藥的可能性。那麼如今的優酷,是否還在堅持“數據技術統領一切”的方向呢?

十二時辰之後

《優酷和他的“張小敬們”》文中說:

今年 4 月中旬,馬雲在阿里巴巴員工內部交流會上回應提問時,明確提到了對阿里大文娛的期望:“我們對他們充滿信心”,他說,我們今天這點錢虧的起,但虧不起的是為了迎合流量做粗製濫造,虧不起的是對正能量的忽視。 阿里在內部也時常強調,要去做“小人物、大情感、正能量”的內容,端正創作思想。優酷副總裁、優酷泛文娛內容中心總經理幹超是這一屆幹部中,少有的非阿里系背景的人。他對這些話印象深刻。

但同時,文中也強調:

今年初,十幾位高管聚集在北京阿里中心30層大會議室。在這個會上,大家因為一個話題爭論了起來,持續了數個小時的衝突點在於——優酷到底是內容公司還是科技公司。 這似乎是組織形態複雜的阿里永遠在探討的靈魂問題。作為“政委”,孫曉光專門向菜鳥與螞蟻金服取經,因為過去,螞蟻金服同樣在金融公司與科技公司兩種定位間存在分歧,菜鳥亦如是。 實際上,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上,每個領域都會有這樣的分歧。而體現在管理中,則是相當實際的困難:外行如何領馭內行。 或者說,科技還是內容,答案並不是唯一的。更有意義的探討是,優酷能夠給影視行業帶來什麼價值。“現在不會那麼強調我到底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內容公司,我們是一家希望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革,而推動內容行業進步的一家公司”,孫曉光稱。 跟著淘寶體系一路走來的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大文娛CTO兼優酷COO莊卓然,堅定地認為優酷是一家科技公司,但他同樣表示問題不重要,關鍵在於如果優酷繼續做一個播出平臺,只是單純的採買內容,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市面上不缺這樣的公司,我們也不是這樣的基因,今天優酷的選擇是兩條腿都要”。

這彷彿就是劇中徐賓對自己的定位一樣。在上司李必和聖人眼裡,他只是一個做本職工作的八品小吏,但徐賓卻堅定認為自己有“宰相之才”。

優酷:十二時辰之後

可這樣的人物,卻也並不迷信大案牘術,而是相信自己對世道人心的把握。如果說一個數據統治的世界,無論對人、對事還是對物的看法都是一堆數據的集合的話,那麼《長安》一劇的結局,則頑強地把數據邏輯又重新改換為“人心”。到底該信哪一個?我們不知道。

網絡上很多人在討論《長安》是否爛尾了。還有人很堅定地認為背後還有大BOSS,徐賓只是被編劇抬出來強行終了劇情。

其實這些不太重要,無論情節多麼轉折多麼燒腦,最終也只是編劇的腦洞,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它試圖讓我們相信什麼。

我們看到的是,一切復歸塵土,而歷史的車輪仍在前進。

"

2019年8月12日正午,優酷視頻VIP會員搶先更新《長安十二時辰》最終兩集大結局。

自此,這部長達48集的古裝懸疑權謀劇更新完畢。

優酷:十二時辰之後

兩個月前的6月27日深夜,《長安十二時辰》作為優酷的獨家劇目低調上線。而在之前,這部劇已經經歷了幾次官宣而又撤檔的波折。

此次上線,被認為是受總局嚴控古裝劇政策的影響。自去年稅務風暴起,影視界的寒冬來臨之說便不絕於耳。受到影響的一大波影視公司陷入資金鍊危機,偏偏很多劇目受內容政策影響無法及時播出回籠資金。除《長安》之外,《九州縹緲錄》等劇也受到了影響。

將時間線拉長一些,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早在之前就埋下了種子。

編劇的憤怒

2015年11月27日,在天津舉辦的“原創與IP相煎何太急”論壇上,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的一番發言點燃了編劇們的怒火。

徐遠翔說:“我講一個觀點吧,我是在給在座的編劇指出一生路,IP真的是信息傳播有效的傳達方式。以前沒有互聯網之前是什麼呢,因為編劇都很聰明,都很淵博,現在是你知道他也知道,但是有些東西他知道你不知道。由於信息的傳播方式,如果信息有效到達,人越多就越成為一個超級IP。因為最終是靠某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去植入到人們的內心裡,這個東西我們要尊重。
“我們現在的方式完全是顛覆性的,我們不會再請專業編劇,包括跟很多國際大導演談都是這樣。我們會請IP的貼吧吧主和無數的同仁小說作者,最優秀的挑十個組成一個小組,然後再挑幾個人寫故事。我不要你寫劇本,就是寫故事,也跟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後那個人寫的最好,我們給重金獎勵,然後給他保留編劇甚至是故事原創的片頭署名。然後我們再在這些大導演的帶動下找專業編劇一起創作,我們覺得這個是符合超級IP的研發過程。現在很多人都在講IP,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IP的開發能力。”

這種公然與整個編劇群體開戰的架勢引發了天雷地火的效果。諸多編劇紛紛起來聲討阿里影業。

編劇汪海林:祝阿里一路走好,不送! 《心花路放》《老炮兒》編劇董潤年:把貼吧吧主和無數同仁小說作者圈養在一起廝殺,這不叫創作,叫養蠱,這是對所有人尊嚴的踐踏。創作從根本上關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錢。 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如果有錢就能做好電影,李嘉誠早就出手了,幾時輪到這些土豪?! 《永不消逝的電波》《重案六組》編劇餘飛:請IP吧主和小說作者進入鬥獸場自相殘殺,這是挾資本以奴化網絡作家,殺伐過後再在屍堆中攜導演、專業編劇來收割這血洗的IP,專業編劇不一定配合,網絡作家也會揭竿而起,我們是社會主義,不是奴隸社會。 《神醫喜來樂》、《霧裡看花》編劇高大庸:資本的意義本來是中性的,可以促進一個產業,也可以毀滅一個產業。這兩年闖入文化產業的這波資本其實和製造615股災的是同一撥人:窮凶極惡、無所顧忌、殺雞取卵……最終自取滅亡。

自此之後,專業編劇群體便與所謂“IP模式”和大資本槓上了。16年到17年中,編劇們不斷放話“IP將死”。而徐遠翔也在那次講話之後,淡出了阿里影業。

編劇的怒火併沒有因為徐的“下課”而平息,此後,編劇們舉行了“編劇嘉年華”,還提出了“劇作中心制”,攜起手來捍衛編劇在影視行業中的利益和地位。

同時,IP風潮仍愈演愈烈。汪海林曾說:

之前,我就做了兩個預言,一個是2017年是大IP全面撲街的一年,第二個是,2017年會是戲骨全面戰勝小鮮肉的一年。現在看,我的預言基本都兌現了。 說起大IP撲街,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海上牧雲記》,這個戲現在播出了,看上去也不會有電視臺買了,所以我可以說了。 夠大,也非常純粹,沒有任何職業編劇來搗亂,因為這個戲就是原作者和導演創作的,原汁原味的,因為有些大IP拍砸了就怪編劇,這個賴不著了。 我有很多朋友參與這個戲,我忍了很久了,今天我覺得說一說。 據說這部劇電視臺看片以後,要求剪掉前八集,因為前八集節奏慢不好看。導演拒絕了,哪怕不上這家電視臺,也不剪。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堅決支持導演的,什麼叫前八集不好看?難道八集以後就好看了嗎?! 有人說,這部劇影像特別好,拍得特別認真,一切都好,唯一不足的是故事不太好。嗯,我的女朋友一切都好,長得漂亮,性格溫柔,唯一的不足是:她不是女的。 電視劇就是講故事!講故事不行,劇就是不行。
(汪海林2017年終演講:BlingBling又一年)

《九州海上牧雲記》是九州系列故事中的一部,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導演為曹盾,也是《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

《海上牧雲記》花費了在那個時候令人咋舌的3億投資,最初的片花也驚豔了眾人,服化道堪稱精美絕倫,鉅細靡遺。

然而因為劇情節奏的問題,這部劇的反響很不理想。恰恰那個時候,優酷找到了曹盾,要求他做《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

而早在十多年前,曹盾還在導演滕華濤的團隊裡做編劇兼攝影指導。那時候滕華濤導了一部《危情二十四小時》,就是仿照美劇《24小時》的結構。

所以當投資方找到曹盾時,他很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長安》上線後,其精美的視覺效果再一次驚豔了觀眾。不過在敘事節奏上,雖然比《海上牧雲記》有進步,但還是有些觀眾覺得拖沓。據統計,這部劇集在播出到一半的時候,熱度便開始下滑。

不過,如果靜心看下去的話,會發現後面的故事格局和內涵比前半段上了一個臺階,編導想在這部劇裡達成的,絕不只是一個大唐盛世背景下的反恐故事。

未來體系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不斷出現的大案牘術、望樓、沙盤等系統,提醒著我們這是一個有著現代信息意識的古代社會。馬伯庸曾言道,從他構思這個故事起,主要人物之間的通信問題就一直是個難題。最終他通過這樣一些設定,使得這個故事能夠在接近現代通信技術的效果下,達到邏輯自洽。

然而,到了劇的後半段,我們發現這些“道術”都並非推動情節的根本。徐賓挑出張小敬來並非因為大案牘術,而是他與後者有私交。而望樓系統和沙盤系統在後半段也沒有繼續發揮作用。

這不由得讓我們對這部劇試圖展現的那個“大唐盛世”發出疑問。如果說大案牘術是大數據技術的古代版,那麼,按照這部劇中最終BOSS徐賓的理想,大唐的最佳管理模式應該是一批精通大數據技術的官僚,依據對帝國充分翔實的記錄(錄入吏的工作),並依靠一套詳細的法制體系,實現最有效和最理性的管理。

聽起來這與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已頗為接近。按照這種設想,未來的管理體系是一個以大數據、大系統、大機器為核心的控制體系,算法和社會規則的深度融合作為靈魂,人類與機器的差別只存在於算法複雜度。

應該說這種設想確實很超前。然而,在劇情的後半段,我們看到的反恐依然是朝堂政治鬥爭的一部分,而龍波等“蚍蜉”的抗爭,也成為了肉食者深謀遠慮的一部分。劇集將這一切的實現都歸結于徐賓的“腦中有乾坤,胸中有丘壑,腹中有經綸”,可是到最後,他依然抵不過暴力體系射出的一支利箭。

大案牘術

與劇中的邏輯不一樣,現實中的劇集出品方優酷和它背後的阿里大文娛堅信,數據技術可以解讀一切,管理一切,引領一切。

然而,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三大流媒體端中,優酷依然是最落後的,跟騰訊愛奇藝已經差距一個身位。

更大的問題是優酷的管理層的戰略定位一直在變動中,AI財經社《優酷和他的“張小敬們”》一文中說:

此前外界對阿里大文娛的質疑之一正是不懂內容。現在大文娛內部採用班委共同決策制,“我們有兩層決策者,最高層是文娛班委,他們做最終的決定”。2019年2月,阿里大文娛班委成員確定為班長樊路遠、三位班委分別為阿里大文娛創新業務事業部總裁朱順炎,阿里大文娛互動娛樂事業部總裁黎直前,阿里大文娛大麥網總裁常揚。 在班委層級下,有一個內容委員會,對應的則是各個口岸的一號位。 圍繞大數據與智能推薦機制設立的“北斗星”系統進行內容評級,此外還有前映會,簡言之,數據為輔,人力為主。《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工作中,就採用了“北斗星”的意見,採用雷佳音出演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張小敬,並在播出後獲得了正向反饋。

之前影視業中流行“大數據思維”,如盛傳的Netflix金牌劇集《紙牌屋》就是靠大數據技術選出了主演凱文斯派西以及導演大衛芬奇等。

可是真實的情況是凱文斯派西和大衛芬奇拿著英劇《紙牌屋》的項目找到了Netflix,方有美版《紙牌屋》的誕生。

汪海林說:

好萊塢最近又倒閉了一家公司,老闆叫卡瓦諾,猶太人,美國最有錢的富豪前二十名。他跟我們中國的馬雲一樣,是電影界的商業奇才。 大數據就是他最先搞的,他的那些電影界,我們國家吃屎都趕不上熱的,那些新概念都是他搞的。他用數學模型,判斷一個項目,投還是不投,預測票房,還有生物鏈概念,就是跟咱們這個全產業鏈概念差不多。他相信大數據,過分依賴資本。 相對論傳媒(卡瓦諾的公司)跟我們的中影合作了《功夫之王》,《木乃伊3》是他的,《諜影重重4》、《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是他投的,還投了《悲慘世界》等60多部電影。然後,它倒閉了。 相對論傳媒玩的資本運作、大數據、生態鏈等等時髦概念,正是中國的很多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電影公司正在嘗試的。 現在銀行、私募基金等諸多金融機構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影片頭、片尾。電影業的幾乎所有的製作人,都在研究如何細分觀眾,利用大數據、IP精準穩當地賺錢。 我們國內的一些大的主流公司,都在擴展自家的產業鏈,試圖成為好萊塢那個最能自給自足,供血系統完善的百年老店迪士尼。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物極必反。請記住,相對論這個公司,倒閉了。

小鮮肉經濟的末路

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如今正經歷著烈火烹油般的煎熬,口碑、票房都呈雪崩態勢。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主演鹿晗。

然而這部電影投拍的2017年,至少“小鮮肉經濟”還看上去很美。滕華濤說他選擇鹿晗就是因為與心中印象很符合。

不巧的是,這部影片正好趕上了“IP+小鮮肉”模式徹底崩盤的風口。其實這個崩壞的趨勢在2017年已經顯現。當年,阿里影業出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是依靠大數據技術選擇出了觀眾最認可的演員楊洋和劉亦菲,加上原著的大IP屬性,這部作品看上去百分百能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它碰上了《戰狼2》,後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然後2018年,IP和小鮮肉模式繼續崩壞,《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紛紛撲街。汪海林也說: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電影撲街了。之前因為阿里影業的副總,不負責任的言論,其實是說出他們心裡話了,我們很多編劇都提出不跟阿里影業合作。 所以我們看到阿里真的找不著像樣的編劇了。有點自尊心的編劇不會跟它合作。它的困境,它需要的是熟練的加工,阿里影業我聽說是在研發編劇機器人,我們也在研製製片人機器人,跟它對接。 在它這個機器人研發成功之前,它其實確實是需要,非常好的有經驗的編劇對它的IP進行加工,因為少了這道工序它形成不了影視作品。

《長安十二時辰》的編劇署名為“爪子工作室”,有報道稱該工作室的法人為田妍娟,而田妍娟也是《海上牧雲記》的編劇。有推測稱,該劇的編劇為曹盾御用班底。

現在看來,無論IP,還是小鮮肉,都已經被證明並不是萬能靈藥,甚至有演變成毒藥的可能性。那麼如今的優酷,是否還在堅持“數據技術統領一切”的方向呢?

十二時辰之後

《優酷和他的“張小敬們”》文中說:

今年 4 月中旬,馬雲在阿里巴巴員工內部交流會上回應提問時,明確提到了對阿里大文娛的期望:“我們對他們充滿信心”,他說,我們今天這點錢虧的起,但虧不起的是為了迎合流量做粗製濫造,虧不起的是對正能量的忽視。 阿里在內部也時常強調,要去做“小人物、大情感、正能量”的內容,端正創作思想。優酷副總裁、優酷泛文娛內容中心總經理幹超是這一屆幹部中,少有的非阿里系背景的人。他對這些話印象深刻。

但同時,文中也強調:

今年初,十幾位高管聚集在北京阿里中心30層大會議室。在這個會上,大家因為一個話題爭論了起來,持續了數個小時的衝突點在於——優酷到底是內容公司還是科技公司。 這似乎是組織形態複雜的阿里永遠在探討的靈魂問題。作為“政委”,孫曉光專門向菜鳥與螞蟻金服取經,因為過去,螞蟻金服同樣在金融公司與科技公司兩種定位間存在分歧,菜鳥亦如是。 實際上,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上,每個領域都會有這樣的分歧。而體現在管理中,則是相當實際的困難:外行如何領馭內行。 或者說,科技還是內容,答案並不是唯一的。更有意義的探討是,優酷能夠給影視行業帶來什麼價值。“現在不會那麼強調我到底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內容公司,我們是一家希望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革,而推動內容行業進步的一家公司”,孫曉光稱。 跟著淘寶體系一路走來的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大文娛CTO兼優酷COO莊卓然,堅定地認為優酷是一家科技公司,但他同樣表示問題不重要,關鍵在於如果優酷繼續做一個播出平臺,只是單純的採買內容,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市面上不缺這樣的公司,我們也不是這樣的基因,今天優酷的選擇是兩條腿都要”。

這彷彿就是劇中徐賓對自己的定位一樣。在上司李必和聖人眼裡,他只是一個做本職工作的八品小吏,但徐賓卻堅定認為自己有“宰相之才”。

優酷:十二時辰之後

可這樣的人物,卻也並不迷信大案牘術,而是相信自己對世道人心的把握。如果說一個數據統治的世界,無論對人、對事還是對物的看法都是一堆數據的集合的話,那麼《長安》一劇的結局,則頑強地把數據邏輯又重新改換為“人心”。到底該信哪一個?我們不知道。

網絡上很多人在討論《長安》是否爛尾了。還有人很堅定地認為背後還有大BOSS,徐賓只是被編劇抬出來強行終了劇情。

其實這些不太重要,無論情節多麼轉折多麼燒腦,最終也只是編劇的腦洞,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它試圖讓我們相信什麼。

我們看到的是,一切復歸塵土,而歷史的車輪仍在前進。

優酷:十二時辰之後

長安十二時辰已結束,優酷十二時辰剛剛開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