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國頁岩油 這是國際油價上漲面臨的新威脅

油價 石油 美國 能源 界面新聞 2017-05-21

在市場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美國原油增產如何抵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減產之際,全球另外五大產油國整體預期的增產,也對歐佩克試圖通過減產來提振油價的努力構成威脅。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5家石油研究機構和投資銀行所做的調查,除美國和去年年底簽署減產協議的24個產油國(包括歐佩克13個產油國和11個非歐佩克產油國)外,剩下的五大產油國——加拿大、巴西、英國、挪威、中國在2017年預計一共將增產30萬桶/天。

隨著計劃已久的項目上線,今年,加拿大(全球第七大石油供給國)和巴西(全球第十大石油供給國)將成為美國以外增產最快的兩個國家。而挪威和英國今年的產油量也將增加,不過幅度要比加拿大和巴西小。五大產油國中,只有中國預期將下降。

調查顯示,加拿大今年的石油產出預期將創下470萬桶/天的歷史高位,也就是每天約增加20萬桶。而巴西的石油產出預期將增加21.2萬桶/天,至280萬桶/天。

雖然短期來看,30萬桶/天的增產總量對於9600萬桶/天的全球石油產量來說只是一小部分。不過目前,對於希望穩定原油價格的產油國來說,即便產量只額外多出一桶也會成為問題。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資本市場(CIBC Capital Markets)的研究主管莫里森(Jon Morrison)說,較長時間內,要使加拿大和巴西增產,原油價格必須升至60美元/桶或以上。

本週一(5月15日),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宣佈同意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3月。科威特、伊拉克和委內瑞拉隨後也都表示支持。為平衡油市、提高原油價格,歐佩克和俄羅斯等11個非歐佩克產油大國於去年底達成協議,同意在今年上半年減產大約180萬桶/天。

歐佩克成員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將於下週四(5月25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正式決定是否繼續減產。

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摩爾斯(Ed Morse)說,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有60%-70%的可能將增加減產幅度。摩爾斯認為,他們會在目前180萬桶/天的基礎上再減產30萬桶至50萬桶/天。

原油期貨週二收盤由漲轉跌,因對美國原油進口強勁的擔心,抵消了稍早圍繞全球最大一些產油國延長減產協議的樂觀情緒。

截至北京時間19日17:20,紐約商交所6月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期貨報49.95美元/桶,漲1.22%。ICE 7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報53.12美元/桶,漲1.1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