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油畫 畢加索 美術 藝術 水彩畫 素描彩鉛愛好者 2019-02-26

與許多偉大畫家窮了一輩子,死後畫才變得值錢不同,畢加索活著的時候就靠賣自己的畫掙錢掙到手軟了。但是你知道嗎?一輩子沒怎麼缺過錢的畢加索也有過冬天沒錢買火爐取暖,竟然要靠燒畫取暖的日子。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巴勃羅·畢加索

當你感到傷心難過的時候,會怎麼做讓自己走出來呢?

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這樣的:躲起來大哭一場,向家人朋友尋求幫助,買買買、吃吃吃、喝喝喝……

對於這個問題,畢加索卻有一個奇葩的答案——畫藍色的畫。畢加索就是不走尋常路啊,他這一悲傷就悲傷了四年,在這期間他的畫無一例外主色調都是藍色的。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老吉他手》1903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Desemparats》1903


1903年的冬天,畢加索來到巴黎,寒氣逼人,畢加索連取暖的錢都沒有。為了抵禦夜間的寒冷,畢加索不得不燒畫取暖。熊熊的火焰吞噬了畢加索的素描和水彩畫,也吞噬了畢加索的自信。他曾懷疑自己作品的價值,懷疑自己所走的道路。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詩人薩巴特的肖像》1902


他住在克里希大街的寓所裡。陋室太小,生活起居和工作都在其中,而他的靈感卻沒因此消失。《藍室》就在這間屋裡誕生的,和其他幾幅相同色調的油畫一起揭開了畢加索"藍色"時期的序幕。當時,藍色是他的最愛,不僅衣著,甚至連思考事物與觀察外界都是藍色;畢加索更認為藍色是“顏色中的顏色”。日後藝術史家統稱他這一時期繪畫作品為“藍色時期”。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抱臂的女人》1902

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 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簡化(《熨燙衣服的人》),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世界的印象(《兩姐妹》)。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湯》1903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畫家後來的作品大多具有這種富於表現力的線條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從觀察人的動作和姿勢中得到的。這一時期也是畢加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群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

至於為什麼畢加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響,認為這種色調加強了畫面中的詩意成分。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 La Vie》1903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畢加索之所以偏愛藍色是因為它代表著憂鬱。也就在那片單色的淺藍、粉藍、深藍、湛藍中,畢加索開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藍色時期藍色主宰了作品,背景簡化,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的印象。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用於呈現消瘦、孤獨、窘迫的形象,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

畢加索的畫拿去燒,他為什麼這麼做?


當時,藍色是他的最愛,不僅衣著,甚至連思考事物與觀察外界都是藍色;畢加索更認為藍色是“顏色中的顏色”。日後藝術史家統稱他這一時期繪畫作品為“藍色時期”。

在當時,對畢加索而言,痛苦和創作幾乎是不可分離的,正如他的好友薩巴蒂斯所說:“藝術是哀愁與歷史的產物。”

更多的藝術作品欣賞和教程歡迎關注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