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中踩過的最大的坑!講講我為孩子選幼兒園所經歷的那些血淚教訓

幼兒園 兔子 裝修 睡眠 奮鬥中的多多媽 2017-06-26

養育孩子中踩過的最大的坑!講講我為孩子選幼兒園所經歷的那些血淚教訓

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踩過的最大的坑是什麼?對我而言,便是給孩子選幼兒園了。

當時,眼看著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而我們小區配套的公立幼兒園遲遲沒有結果(出於規劃變更等複雜的原因,幼兒園變沒了......),沒有辦法,只能選擇民辦私立園。

各私立園自然是良莠雜處、參差不齊的,需要花時間親自去考察。

可是,作為職場上升期的媽媽,新工作需要儘快上手:出差各新項目、提案、應對甲方、本部門工作......千頭萬緒、壓力重重,時間本就不夠用。

只能儘量擠時間去考察幼兒園。出於老人接送便利的考慮,我先把視線投向了周邊相對較好一些的民辦私立幼兒園。

周邊有三家全國連鎖的民辦幼兒機構,其中一家是民辦一級園(有一家尚在裝修10月才開始招生,直接pass)。

我擠了點時間請了假,首先去了那家民辦一級園。這是一棟3層的小樓,中間的一條走廊將幼兒園分為左右兩邊,兩邊均是教室。

時值課間休息時分,那個鬧鬨,絕對完勝養雞場!待了幾分鐘,我就被吵得受不了了,腦仁生疼。真是佩服那些能在裡面待上一整天還沒神經衰弱的老師和小孩......

看著密密匝匝的大量小朋友(小班人數嚴重超標),我在內心已經否決了去這家幼兒園的選擇。

後來又去了三家中的另外一家幼兒園。獨門獨院,三層紅磚小樓,環境優美。

印象最深的是,好多的院子!好多的小朋友活動場地!其中一個大院子裡有一些幼兒拓展設施,還長了一些矮矮的野草,幾隻家長送的兔子在裡面歡快地吃草。

教室寬敞明亮、復古洋氣,硬件設施令我很滿意。其他各方面聽老師介紹,也還不錯。如每天有一堂外教課(而先前那家幼兒園每週才1-2次)。

從業主群裡獲悉,我們小區裡也有不少小孩在這裡讀。

從幼兒園出來,看到隔壁國際學校(只招收外籍和港澳臺籍學生)的操場上,不同膚色的小學生在歡快地打曲棍球,追逐嬉戲。而這家國際學校的對面,趣味盎然的童趣塗鴉牆裡,是另一家早期開辦的國際學校(不限國籍)。

這個片區的環境令我折服。便篤定地選了這家幼兒園,很快辦好了入園手續。

好了,噩夢要開始了。

小妞第一天上完幼兒園後,很開心。因為新生入學的第一天,老師是不給她任何限制的,愛摸什麼摸什麼,愛玩什麼玩什麼(而別的小朋友老師則會制止)。新鮮的環境,各種新奇的玩意,把小妞吸引住了。

但從第二天開始,小妞的狀態就越來越不對了:性情大變,本來是活潑開朗、一天到晚嘰嘰喳喳話多、好動的小女孩,現在每天沒有笑容,一副很憂愁的樣子,不怎麼說話。

不讓我們問幼兒園的任何情況。只要有提起幼兒園的苗頭,她便緊張地擺手,趕緊制止:“不能問!不能問!老師說了不能問!”我們只好作罷。

有一天看到她竟然會一個人坐在沙發那裡,端著坐姿,愁容滿面,一動不動。那小小的樣子看起來令人心酸不已。

每天都不願去幼兒園,哭。到了幼兒園,抱著奶奶不肯撒手,一直哭著對奶奶說:“奶奶,我好怕!”

晚上7點就早早地爬上床非要睡覺(而平常是從不午睡、對睡覺不積極、精力旺盛的小孩),還神叨叨地催眠式地對自己唸叨:“老師說了,不早點睡覺天就不會亮。”

我知道適應幼兒園是每一個新入園的小朋友要面臨的挑戰,可是小妞這種種表現,讓我們生疑,擔心她在幼兒園是不是遭遇了什麼,否則老師沒有理由要警告小孩讓家長不要問,否則孩子不會性情大變。

直接去問老師是不可能得到真實信息的,幼兒園也沒有監控。只能努力引導小妞說出來,那幾天晚上,我都好好地陪著她,不斷安撫,並結合繪本故事,在和她互動良好時,一次次告訴她:什麼樣的行為是壞人的行為,壞人的祕密不能保守;媽媽是值得信任的,會永遠站在你這邊,為你作主等等。

另外,小妞課外讀的英語班的老師,是我的一個朋友,名校兒童心理學專業畢業的碩士。她也建議我:不要直接問她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這樣她的心理壓力會很大,可以把她換成別的角色(例如她最愛的兔子玩偶),這樣她比較容易卸下心理負擔。比如可以問她:女兔子上學了,可是她很不開心,她可能遇到什麼事了呢?這樣她說出的女兔子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

其次,我也多方打聽了解,小朋友萬一在幼兒園遭到虐待,老師可能會有哪些讓家長覺察不到(不傷害小孩身體)的懲罰小孩的方式,便於有技巧地和小妞確認。

一位從事過幼教的熟人告訴我,幼兒園老師有的是辦法對付不聽話的小孩,聽得我寒毛都豎起來了。其中有令我細思極恐的小黑屋方式,即:把不聽話的小孩獨自關到一個暗暗的小屋子反省。

對於有的神經大條的小孩來說,這種方式帶來的傷害可能還沒那麼大。但是對於敏感、尤其是剛離開爸媽來到新環境還在適應期的小孩來說,如果被一個人關在陌生的黑屋子裡,那種驚恐、無助、被老師施加的高壓,可能很容易導致心理陰影,影響深遠。

經過一番努力,綜合比對各種信息,我終於瞭解到:小妞午睡睡不著時,老師會用小棍子戳她腳底板(所以午睡這件事令她心理壓力大、驚恐);出去戶外活動時,她因為好奇動了什麼不該動的東西,被老師大聲呵斥,還被用力推搡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我心底怒火騰起,但還是壓制住了,我最需要確認清楚的是——有沒有我最擔心的小黑屋事件,分時多次確認後,再三確定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幸好。

我再回想起有一次中午去幼兒園送被子時看到的情形,就覺得有點不對勁。

當時,有的小孩在吃飯,有的小孩已經吃完飯,整整齊齊地坐在陽臺上認真看繪本。等到所有小孩吃完飯,老師鋪好了床,小朋友們去午睡。這全程,二三十個小孩,沒有一個小孩打鬧,沒有一個小孩講話,互相沒有交流,沒有互動,全都安安靜靜,只做自己的事情。

這對於只有兩三歲的小班小孩來說,正常嗎?符合他們的天性嗎?而當時不明就裡的我還感嘆:這裡的小孩好乖呀!還以為是老師教得好。

誰也想不到,一個硬件設施這麼好的幼兒園,師資卻這麼差!我也從側面瞭解到,這家幼兒園並不是那個品牌的直屬幼兒園,而只是授權的掛個名而已。這裡不是幼兒園,只是批著教育的外衣以掙錢為目的的企業!

而小區有個媽媽跟我說:她家孩子所在的那個班老師挺好,她不覺得這個幼兒園有什麼問題,讓我把孩子轉到那個班。

我否定了,決定給小妞辦退學。

因為,一個對老師沒有要求的幼兒園(招聘無門檻、號稱老師最容易進的幼兒園),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幼兒園的問題!我們不能只寄希望於遇到有良心的好老師、進好老師的班級,如果以後那位老師離職了怎麼辦?

我終於明白:挑選幼兒園,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它的教育理念和師資。不僅幼兒園,選擇小學中學大學,選擇早教機構、課外班莫不如此。

所謂教育理念,是創辦者及管理者對於早教的認識和主張:

——相較於傳統教育中老師的高高在上及粗暴無禮,他們對待孩子是不是更為尊重?是不是可以蹲下來,尊重每一個小小的個體,尊重他們的差異,鼓勵每一個獨有的進步?

——相較於知識灌輸與普遍的超前學習,他們是不是更注重培養孩子的品格與能力(如自理及獨立生存能力、專注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不是更注重學科的啟蒙、激發孩子的興趣,為孩子後續正式進入學習階段的起跑打下堅實基礎?

——是不是緊緊圍繞著教育理念,來設置相應的教學安排、配備有相應執業資格的老師?

而不是圈錢至上,沒有理念,只有依葫蘆畫瓢!

我們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記得曾瞭解過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硬件配備號稱媲美歐美的早教機構,但是,在他們華麗的外衣裡面,隱藏的是空洞得不相匹配的理念。

後來,我們去那家幼兒園辦了退學手續,和孩子爸爸一起去的。爸爸很想讓孩子把相關肇事老師指認出來,揍一頓解恨!被我制止了。當著小妞和這麼多小朋友的面,怎麼可能做這樣的事情?再說,我們沒有證據,只憑小孩所說,她們完全可以有她們的說辭。

辦手續的全程,小妞自始至終都緊緊地趴在我懷裡,抱著我不敢動彈,不敢出聲......帶她一起來的目的,是想讓她親眼看到:我們是站在她這一邊的!從此以後,不用再來這裡!

再擇園,我把視線放在了全市,不管路程遠近,理念與師資優先,所以決定去我所認可的蒙特梭利幼兒園。

真正的蒙氏幼兒園(非掛羊頭賣狗肉那種),收費自然不菲,在我們這個二線城市,價格在每月5000-9100元不等。

我在其中選定了一家比較合適、又承受得起的,勝在師資還不錯(蒙氏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大家都知道),雖然幼兒園硬件和環境普通(否則價格就要上天了)。

他們的蒙氏授課老師是取得國際蒙特梭利機構認證的,外籍主教老師也是取得國外教師從業資格(而不是隻會說英語不懂教育的老外)的,且考慮到發音的正宗,英語主教老師必須是英美國人。每個班都是最多18個人的小班制,配備1名主教老師、1名助教、1名生活老師。

在這裡,我能感受到傳統教育體系所缺乏的老師對孩子的尊重。

在這裡,對調皮孩子的懲罰是相對溫和的Time-out,即歐美教育中常用的計時罰坐。

在這裡,除了圍圈時間,小朋友們有很多時間可以自主安排,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或在生活技能區練習用夾子夾小球、用特有的教具練習系各種釦子、開各種不同的鎖(有的鎖我都沒見過)、擦玻璃、擦皮鞋,或者做調顏色的小實驗等等;

或者,去別的區域選擇玩感官教具(聽音筒、嗅覺筒、觸覺板等)、數學啟蒙教具(幾何組、紡錘箱、掛珠等)、語言與文化啟蒙教具等等。老師更多起到的,只是觀察、記錄,從旁指導的作用。

他們只需挑選一張小工作毯,墊在地板上,便可享受不被打擾的獨自探索時光。當然,也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合作(蒙氏的所有教具只提供一套)。

所以,讀蒙氏的小孩專注力、自主能力都很強。

在這裡,我能感受到什麼是“有規矩的自由”。圍圈時,老師問什麼,小朋友們的狀態是活潑的、踴躍的、真實的,童言童語、洋溢著歡笑聲。偶有動來動去放飛自我、姿勢奔放的小朋友,助教老師或生活老師也只是輕輕走過去,幫他調整到合適的坐姿。

因為新的幼兒園離家裡比較遠,老人沒辦法接送,所以我辭去了工作。

對於一個媽媽來說,沒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

所幸,孩子在這裡很快樂,很快從先前的陰影中走出來了,適應得很好,各項能力也發展得很好。雖然,先前踩了個大坑,但是,給她辦退學換到蒙氏,也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