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清世宗雍正畫像

撰文:趙立波

雍正二年(1724),在收臣下滿保呈遞的奏摺後,雍正叫他物色人才,並頗為動情地說:“朕之難處惟有蒼天及朕皇考、諸天神洞見而已。屬一等難事,若能遇一名賢能之人,乃朕如得活寶矣,將欣喜若狂。”

在繼位不久,雍正發現大清乏才之患非常明顯,由於長期處於潛邸不能與外界交接,在成為帝國當家人之後,越發覺得需要把多人才充實進來才能做一番事情。

在13年間,雍正成了清朝皇帝中最善於發掘人才,並大膽破格使用人才的一位,從而為清朝的“康乾盛世”打下重要基礎。在給大臣鄂爾泰的批示中,雍正以不乏氣魄的的筆調說:“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餘皆枝葉事耳。”《硃批諭旨》就是說,用人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只要人選對了,其他事情自然好辦。對於用人,雍正但凡有重要契機都要發表一下看法。雍正四年,(1726)他對諸王大臣說:“從古帝王之治天下,皆言理財、用人,朕思用人之關係,更在理財之上,果任用得人,又何患財之不理,事之不辦乎?”《上諭內閣》

在任命尹繼善為江蘇巡撫後,雍正在其奏摺上批示道:“朕之責任,不過擢用汝等數員督撫而已。”《尹繼善奏摺》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批示

以此可見,雍正在登基的前五年,對選人用人給予了最全面的關注,無時不刻不強調用人的極端重要性。作為雍正最親密的大臣鄂爾泰經常通過奏摺與他探討用人理論。鄂爾泰的用人觀點是:“人有強柔短長,用違其才,雖能者亦難以自效,雖賢者亦或致誤公”。對此雍正贊同並強調用人不僅一定要公正得當,更要要因事擇人,堅決不能使用如朱元璋所說的“以無知役有知”,就是要杜絕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也不能因人派事。並將下邊的一句話轉發給田文鏡:“可信者非人何求,不可信者非人而何。”、“不明此理不可以言用人也,朕實以此法用人,卿等當法之,則永不被人愚矣。”最後他告誡鄂爾泰和田文鏡在發現人才是要“凡有才具之員,當惜之,教之。朕意雖魑魅魍魎,亦不能逃我範圍,何懼之有?”最後他又闡述說:“如果這些人才教育了卻不聽話,有真憑實據時,處之以法,這是他自取,有什麼擔心的?你們做封疆大臣,只要留心用人最為關鍵,如果庸碌安分,潔身自好的沽名釣譽,對人才不進行管束,最後只能誤事。要不怕耗費精力,才能讓人才服氣,如果是無能的大員,還不如用忠厚老實人。”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書法

鄂爾泰對雍正用人思想非常瞭解,與此同時,對雍正說,國家用人出發點就在於幹事,尤其不能養閒人,對於有缺陷的人才要加強教育,對不能辦事的“老好人”或調換職務,或離職賦閒,讓出位子給有能力的人來幹。雍正非常讚賞他的觀點“實可開拓人之胸襟”。

當雍正選人與過去制度有所衝突時,往往他會予以破格選用:“唯期要缺得人,何論升遷之遲速,則例之合否耶!”《硃批田文鏡奏摺》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影視形象

在當時科舉出身屬於“正途”,而這些官員在雍正看來,他們說得多,做得少,對於非科甲出身的人,雍正不遺餘力予以選用。他曾對此說過:“國家用人,但論其賢否,不當限以出身……自古以來,名臣良輔,不從科甲出身者甚多,而科甲出身之人,亦屢見有蕩儉逾閒者。”《上諭內閣》可以說,雍正用人的確做到“五湖四海”。與此同時他破格提拔了以田文鏡、李衛等敢作敢為的大臣。雍正性格多面,選擇用人更是多面,對他知心不給他丟臉肯幹事的人,雍正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真性情,讓後人讀到相關批語,還能感受到一種溫暖。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畫像

雍正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雍正七年(1729),“命京官學士、侍郎以上,外官布、按以上,各人密保一人”並說:“將其人可勝督撫之任,或可勝藩臬之任,據實奏明。不必據定滿漢,亦不限定資格,即府縣等員,官階尚遠者,果有真知灼見,信其可謂封疆大僚,亦準列於薦牘之內。”《清世宗實錄》這段話簡單概括就是,雍正讓清朝中高級官員每人都祕密保舉人才,哪怕是縣令級別的,如果真有才能可以迅速提升為地方督撫,這種對人才渴求的批示,在歷朝歷代都相當罕見。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和門

這種求賢若渴的理念貫穿其一生,在雍正十二年(1734)時候,贛南道缺位,雍正命署理兩江總督趙弘恩推薦人選,“無論越銜與否,擬定一員”。對推薦一些年老病的官員,雍正責備說:“此等人員留於部內,不但於部務無益,且礙後進之階。”於是命他們原品致仕,同時傳諭給各部院衙門,如“章京、筆粘式內有此等年老衰邁、人平常者即行奏聞。”

兩廣總督上疏雍正推薦一個叫宋瑋的“才守兼優”,恰命其赴京面試後,突然得病,雍正知道後批示說:“切勿任伊勉強扶病而行,免得杆路把他拖垮了。”《硃批諭旨》

在剛繼位時,忙於料理康熙喪事,把這項工作讓王大臣去做,並叮囑說:“各省副參以下,千總以上題補引見到部人員,著查明具奏。從前皇考引見武職官員,其甚不堪者頗少。朕今值皇考大事,未得引見。應派王大臣驗看,將人才可用、與例相符者具奏補授,令其到任。其人才永庸劣者,指名具奏。如此則案件不至堆積,而到京人員亦無守候之苦。”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行樂圖

此後數年,雍正接見了來自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和福建六省官員。雍正心細,有時候注重細節讓許多臣下都倍感溫暖,體貼他們道路偏遠,很細緻地安排行程, “仍只需照常計程行走,不比因令馳驛,過於急速,如有欲自備夫馬,不願馳驛者,各隨其便。”《上諭內閣》正因為對人才的渴望和重視,雍正全面實行了“引見制度”,特別認真的觀察官員舉止和甄別他們的道德和能力。從雍正二年到去世,其一生引見全國各地官員近6000名,對於一時看不透的官員,有的甚至是數次面試。在引見各類官員時,對印象好的會“記名”、“特用”。

當他看到山東青州知府李根雲時,覺得長相端正還透漏著一絲靈氣:“聰明人,因其伶透,著暗記名補青州”,對後補知縣石傑的評語更是“人著實明白,好端方相貌,人似平和,有氣度的。”、“人著實去得,……相貌有福澤。”福建南安縣知縣,被雍正看後大加讚賞:“人好聰明,好相貌,著實明白,去得……”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行樂圖

在看了宿遷縣知縣劉正遠後,雍正形容他:“紅臉、黃鬍子、好相貌,將來可望成人。”簡單幾筆的勾畫,讓人馬上能想象出這個人的形象來,雍正形容下的筆調不可謂不生動而又簡潔。不僅對長相好的印象格外好,對那些器宇軒昂或是不同尋常的相貌非常感興趣,往往給出高分:“黑赤紅臉,胖子,相貌好”、“軒昂相貌”這種較為抽象的形容,說明了雍正面試時不僅看長相,也看氣質。他甚至認為高大威猛的體型的官員都要格外關注並適當時予以重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的官員被雍正面試後非常欣賞,並委以重任,在地方卻逐漸膨脹起來。當時廣東的知府陳鴻熙“蒙朕恩連詞拔擢至此任,遂覺志氣盈滿,狂妄時作,間嘗將督撫皆任意呼名,不似從前敬慎。”最後如前文所說,雍正對人才缺點“教育”,剎住膨脹心理,對這個陳鴻熙:“汝等即經保留在任,當切加訓誡,勛其遷改,將此旨傳諭令伊知之。《硃批諭旨》

雍正為何成了清朝皇帝中最重視人才的一位?親自組織面試、考核

雍正書法

在雍正對人才的選拔和約束下,一時之間,大力推動了康熙後期的倦怠局面,也讓後人看到了雍正之所以是清代作為最大者之一的主要原因。

遺憾的是,自乾隆之後,清朝再次陷入“乏才之患”。原因是乾隆、嘉慶、道光後期的選人機制進一步僵化。曾國藩在鴉片戰爭之前便明確提出,“人才循循規矩準繩之中”並總結出當時清朝人才存在的四大弊病,最後警告說:“有此四者,習俗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求振作有為,將來一有艱鉅,國家必有乏才之患。”由此曾國藩引領了清朝的用人潮流,大力推動人才建設梯隊,在那個僵化的時代留下一抹亮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