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一戰 武器 射擊 戰爭論 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2019-05-09

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塹壕戰為主,防禦的力量大於進攻,符合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論述的防禦是較強的作戰方式。我們通過示意圖來分析一下塹壕戰和衝鋒的關係,這也適用於其他類似的衝鋒作戰。

防禦一方在防禦陣地,使用火槍射擊衝鋒的敵人,當防禦方最前排有戰友死亡時,後一排的士兵進行補缺,繼續進行射擊。進攻方一邊持槍射擊,一邊向敵人衝鋒,第一排的士兵可以看做是第二排士兵的盾牌,當進攻方衝進防禦方陣地進行近距離火拼時,則表示進攻方衝鋒成功。我們假設進攻方第一排距離防禦方的距離為y,兩排的間距為d,進攻方前進速度v為b米/分。防禦方的射擊速度為a發/分,平均c發子彈打死一個敵人(如圖1所示)。

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圖1 防禦和進攻初始狀態

那麼進攻方最前排的生存時間t為c/a分鐘,第一排前進的距離s=vt=b×c/a米,由於第一排此時已經陣亡,第二排變成第一排,整支軍隊的前進距離h=s-d米,所以每一排的士兵的陣亡可以換取整支部隊前進h米,而敵對兩軍相距y米,就需要陣亡y/h排士兵才能衝鋒成功。每排士兵的生存時間是c/a,那麼衝鋒需要的時間T=y/h×(c/a)分。

進攻方衝鋒需要陣亡y/h排的士兵,才能衝鋒成功,我們希望儘可能減少衝鋒方的傷亡,那麼就需要根據不同各種因變量來確定策略。y/h=y/(s-d)=y/(b×c/a-d),為了使y/h最小化,我們需要減少分子和增加分母。y表示雙方的距離,這個距離一般為防禦方的火槍射程,防禦方的火槍射程越遠,進攻方需要付出的傷亡代價越大。分母為b×c/a-d,其中d表示2排的間距,間距越小越好,但是間距太小會影響兩排之間的行動,所以d有一個最優值,在不影響前後排行動自由的前提下,越小越好。b×c/a越大,則分母越大,傷亡越小,其中b表示進攻方的前進速度,這個速度越快,相同時間內運動的距離越遠,越接近敵人防禦前線,所以以前的衝鋒都是以騎兵為主,因為騎兵的速度遠大於步兵。c表示防禦方多少發子彈可以打死一個進攻方,c越大,進攻方可以生存的時間就越長,運動的距離就越遠。b表示防禦方火槍發射子彈的速度,速度越快,進攻方生存的時間就越短,前進的距離就越小。所以為了使y/h最小化,我們希望兩軍距離y、兩排距離d和子彈速度b最小化,而進攻方的前進速度b和可以承受的子彈數量c最大化(如圖2所示)。

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圖2 防禦和進攻過程

對於兩軍距離y,該如何減少呢?(1)通過隱蔽自己來接近敵人。比如通過草叢,迷彩服等的方式進行偽裝,逐步接近敵人,敵人發現的越晚,則兩軍的距離y就會越小。在一戰中,有一個偽裝的反例,法軍穿著鮮豔的紅褲子,非常容易被敵人發現,成了敵人的活靶子。(2)通過挖地道的方式來接近敵人,也可以減少兩軍的距離y,這一點在一戰中也有使用。(3)通過地形接近敵人。比如在特殊的地形上,比如兩軍之間有一個丘陵,進攻方接近丘陵,利用丘陵進行掩護,也可以減少進攻方的衝鋒距離。(4)從防禦方的角度來說,如何增加進攻方的衝鋒距離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這道戰壕後邊再挖幾道戰壕。當進攻方佔領第一道戰壕後,防禦方放棄第一道戰壕,退到第二道戰壕進行防禦,不斷的增加進攻方的衝鋒距離。所以在一戰中,防禦方的戰壕都是有多條平行的戰壕的。戰壕不是直線而是彎曲的原因是為了降低炮彈的殺傷力。敵人的炮彈打到彎曲的戰壕裡,會由於戰壕的彎曲減少炮彈向兩側的爆炸衝擊力(如圖3所示)。

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圖3 塹壕戰配置圖

關於進攻方的前進速度b,進攻方和防禦方都可以進行優化調整。(1)進攻方可以選擇較為平坦的地形進行衝鋒,這樣可以增加前進的速度,當然這樣的地形因為沒有地形阻擋,也更容易被擊中。(2)選擇坐在有防護的汽車裡進行衝鋒,這樣可以提高步兵的衝鋒速度。選擇汽車來代替馬,汽車裝有防護來代替盾牌,這是沿襲之前騎兵和盾牌最簡單的方法,一戰中卻很少使用。(3)防禦方可以通過障礙來降低進攻方的衝鋒速度,比如使用鐵絲網。

對於進攻方兩排之間的距離d,只有進攻方可以進行調整,防禦方則調整不了。這個距離越大,越不利於進攻方的衝鋒,但是太小又會影響兩排之間的行動,所以應該在不影響前後兩排行動的情況下越小越好。

對於子彈的速度a,防禦方和進攻方均有調整的空間。武器的發射的速度越快,單位時間發射的子彈數量越多,可以殺傷的敵人越多。(1)以前使用的武器是半自動步槍,每分鐘能射出十幾發子彈,好的步槍最多也就是幾十發子彈。而一戰中馬克沁機槍每分鐘可以打出600發子彈,武器性能有了數量級的進步,所以導致一戰時的塹壕戰非常難以被進攻方突破。(2)增加使用的槍支數量也相當於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火力密度,比如原來防禦方第一排是每10米/人,增加到每5米/人,從進攻方的角度來看,防禦方的槍的速度加倍了,也就是火力加倍了。(3)進攻方增加武器性能,增加殺傷敵人的能力,那麼防禦方傷亡之後需要頻繁更換生力軍,更換的這個間隔是不能發射子彈的,相當於防禦方的平均射擊速度降低了。但是在一戰中的馬克沁機槍重達27.2kg,不方便步兵攜帶進行衝鋒,所以機槍快速射擊的優點基本上只能被防禦方佔有。《戰爭論》認為防禦比進攻的作戰方式強,而機槍的使用增加了防禦方的力量,加強了防禦和進攻的對比,使得防禦變得更強。(4)進攻方通過火炮來遠程攻擊對方的防禦陣地來增加防禦方的傷亡,也相當於降低了敵人的平均射擊速度,所以很多衝鋒都是以火炮攻擊在先,步兵衝鋒在後。這一點在一戰中被廣泛使用。(5)進攻方使用毒氣武器,將防禦方趕出戰壕或者使防禦方死亡,也可以降低防禦方的平均射擊速度。一戰中使用了氯氣、芥子氣和光氣等毒氣武器。

關於子彈的殺傷力c,表示防禦方平均c發子彈就能打死一個進攻的敵人,這個c發子彈表示的不是c發子彈都打在進攻方的身上,而是平均向前方射擊c發子彈,就有一個進攻方的敵人身亡。(1)那麼防禦方增加子彈的命中率,比如之前是40發子彈,命中率為10%,即4發子彈射中敵人並使敵人致命。現在防禦方的命中率增加到20%,那麼平均20發子彈就能打死一個敵人,相當於防禦方的力量加強了。(2)增加每發子彈的殺傷力,也相當於增加了防禦方的力量。比如以前進攻方命中4發子彈身亡,增加每顆子彈的殺傷力,2顆子彈就能殺死一個敵人,也就是平均20發子彈就能打死一個敵人。以前子彈是從槍筒裡直線射出的,殺傷力不強,後來子彈是從槍筒裡旋轉著射出的,殺傷力大大增加。同樣進攻方也可以對c進行優化。(1)減少自己被射擊的面積,比如匍匐前進比跑著前進的暴露面積要小,被射中的概率大大減少。(2)增加防護,比如手持後盾牌進行衝鋒,也可以使得敵人需要更多子彈才能殺死一個衝鋒的人。(3)躲在有防護的汽車後邊進行衝鋒,汽車可以有效阻擋子彈。坦克就是集衝鋒所需的速度,持槍射擊的火力和盾牌防護於一身的進攻性武器。不過坦克的發明是需要時間的,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火力的裝甲車沒有首先發明出來用於衝鋒,因為這是和盾牌的性質最為接近的,可以有效阻擋子彈。

由於是以每排的傷亡來換取向前的推進距離,衝鋒成功需要傷亡y/h排的兵力,那麼減少每排的人數也可以有效降低傷亡人數,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儘可能的減少自己的進攻正面,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自身衝鋒的傷亡。選擇點來進行突破,而不是全線進行突破。

我們只討論了進攻方的傷亡因素,對於防禦方也是類似的,降低敵人的命中率就可以有效降低自己的傷亡。(1)通過挖戰壕,在戰壕中進行射擊,使得自己的身體大部分被戰壕隱蔽,減少了被擊中的概率。(2)在戰壕前堆起沙袋,將槍壓在沙袋中間,使自己的身體完全被沙袋隱蔽,大大降低了自己被射中的概率。只是這樣沙袋也阻擋了自己的視線,降低了自己的命中率,一戰中通過使用木質潛望鏡來觀察敵人,這樣就既能隱蔽自己,又不會降低自己的命中率(如圖4所示)。

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圖4 塹壕戰內的防禦士兵

與之前的戰爭相比,一戰的塹壕戰是一戰的主要特點,而三種工具則是塹壕戰的主要工具,包括鐵鍬、鐵絲網和機槍。鐵鍬用來挖戰壕來隱蔽自己,降低自己被射中的概率。鐵絲網用來降低進攻方的衝鋒的平均速度,這樣進攻方就很難突破防禦陣地。機槍增加了子彈的發射速度,大大增加了進攻方的傷亡。另外,之前的單線防禦演變成多線防禦,多條戰壕平行佈置,增加了進攻方的衝鋒距離。

塹壕戰和衝鋒的量化分析


《可以量化的軍事學》全書結構

讓一億人學會物理學的思維方式,減少人們獲取知識的成本!

使用物理學分析經濟學、管理學和軍事學,讓它們從藝術變為科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