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抑鬱症 藥品 音樂 二級心理諮詢師阿秋 2019-08-15
"

文/阿秋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療愈抑鬱的道路很漫長,患上這個該死的疾病,做好持久戰是必須的,事實上這是每個患者別無選擇的事情。

因為你越是對抗,那麼它越是逼著你往痛苦的懸崖裡跳,對抗似乎只會加重自己的症狀,而過於著急,同樣會使自己痛苦不堪。

面對它,似乎我們只能妥協?

是的,妥協!

唯有妥協!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它!

但是妥協並不是代表消極和不重視,而是使自己妥協後,真正去接納自己的這些症狀,比如抑鬱症的人,最大的症狀是:

“情緒低落、絕望、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和人、甚至消極到想輕生,並伴隨著軀體症狀,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頸椎腰椎不定點的痠痛等等。”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療愈抑鬱的道路很漫長,患上這個該死的疾病,做好持久戰是必須的,事實上這是每個患者別無選擇的事情。

因為你越是對抗,那麼它越是逼著你往痛苦的懸崖裡跳,對抗似乎只會加重自己的症狀,而過於著急,同樣會使自己痛苦不堪。

面對它,似乎我們只能妥協?

是的,妥協!

唯有妥協!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它!

但是妥協並不是代表消極和不重視,而是使自己妥協後,真正去接納自己的這些症狀,比如抑鬱症的人,最大的症狀是:

“情緒低落、絕望、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和人、甚至消極到想輕生,並伴隨著軀體症狀,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頸椎腰椎不定點的痠痛等等。”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說抑鬱症是對人精神上最大的摧毀,一點也不為過。

這種摧毀,往往比生理的病痛更加可怕,因為,你想想,如果一個人活著連喜怒哀樂都被剝奪、靈魂不再是自己的、且還伴隨這樣那樣的心境障礙和軀體症狀,能不使人痛苦萬分嗎?

由此,我真的建議那些對抑鬱症不瞭解的人,千萬千萬不要拿常人的思維去對待他們,應該是以:“溫柔、尊重、理解、友善地去對待,當他們不想說話、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幹擾了,你只告訴他們:“請你需要我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隨時呼叫我!”這就足夠了。”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旁觀者包括家屬的做法,卻常常違背了這個核心的宗旨,陪伴上過度關心、過度嘮叨與干擾、焦慮不安、不尊重患者,造成患者的心境更加的惡劣與嚴重。這,本可以避免的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療愈抑鬱的道路很漫長,患上這個該死的疾病,做好持久戰是必須的,事實上這是每個患者別無選擇的事情。

因為你越是對抗,那麼它越是逼著你往痛苦的懸崖裡跳,對抗似乎只會加重自己的症狀,而過於著急,同樣會使自己痛苦不堪。

面對它,似乎我們只能妥協?

是的,妥協!

唯有妥協!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它!

但是妥協並不是代表消極和不重視,而是使自己妥協後,真正去接納自己的這些症狀,比如抑鬱症的人,最大的症狀是:

“情緒低落、絕望、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和人、甚至消極到想輕生,並伴隨著軀體症狀,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頸椎腰椎不定點的痠痛等等。”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說抑鬱症是對人精神上最大的摧毀,一點也不為過。

這種摧毀,往往比生理的病痛更加可怕,因為,你想想,如果一個人活著連喜怒哀樂都被剝奪、靈魂不再是自己的、且還伴隨這樣那樣的心境障礙和軀體症狀,能不使人痛苦萬分嗎?

由此,我真的建議那些對抑鬱症不瞭解的人,千萬千萬不要拿常人的思維去對待他們,應該是以:“溫柔、尊重、理解、友善地去對待,當他們不想說話、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幹擾了,你只告訴他們:“請你需要我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隨時呼叫我!”這就足夠了。”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旁觀者包括家屬的做法,卻常常違背了這個核心的宗旨,陪伴上過度關心、過度嘮叨與干擾、焦慮不安、不尊重患者,造成患者的心境更加的惡劣與嚴重。這,本可以避免的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而回到抑鬱症患者本人身上,我們都應該知道,當抑鬱症爆發初期時,都會有一個急性期階段,而這個急性期階段就是所有症狀最明顯的階段,也是最痛苦、最痛苦的階段。這個階段在抑鬱症爆發初期的那兩三個月內,患者往往是生不如死的,情緒更是跌落到了谷底的,這個時候,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應該明白這一點,並牢記在心中,當你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不管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會理性地去告訴自己:“積極治療的同時,挺過去就好了”。

即,我們常說的帶著症狀去生活,這個階段哪怕你什麼也幹不了了,那就休息,而休息就是在把症狀熬過去,熬過了這個急性期,那麼後面的症狀就會慢慢減弱了。

當然在這個熬地過程中,是你已經同時在接受正規地治療中了,你可別理解是不去就醫治療,就這樣熬下去,那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且不一定熬得過去的。

這裡的意思是:“就醫+然後帶著症狀熬過那兩三個月,因為即便你使用了藥物,藥物也沒那麼快見效的,且還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症狀依舊會持續在你身上繼續呈現,甚至是蔓延加重,但是不要驚慌,先堅持治療,定期複診即可。”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療愈抑鬱的道路很漫長,患上這個該死的疾病,做好持久戰是必須的,事實上這是每個患者別無選擇的事情。

因為你越是對抗,那麼它越是逼著你往痛苦的懸崖裡跳,對抗似乎只會加重自己的症狀,而過於著急,同樣會使自己痛苦不堪。

面對它,似乎我們只能妥協?

是的,妥協!

唯有妥協!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它!

但是妥協並不是代表消極和不重視,而是使自己妥協後,真正去接納自己的這些症狀,比如抑鬱症的人,最大的症狀是:

“情緒低落、絕望、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和人、甚至消極到想輕生,並伴隨著軀體症狀,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頸椎腰椎不定點的痠痛等等。”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說抑鬱症是對人精神上最大的摧毀,一點也不為過。

這種摧毀,往往比生理的病痛更加可怕,因為,你想想,如果一個人活著連喜怒哀樂都被剝奪、靈魂不再是自己的、且還伴隨這樣那樣的心境障礙和軀體症狀,能不使人痛苦萬分嗎?

由此,我真的建議那些對抑鬱症不瞭解的人,千萬千萬不要拿常人的思維去對待他們,應該是以:“溫柔、尊重、理解、友善地去對待,當他們不想說話、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幹擾了,你只告訴他們:“請你需要我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隨時呼叫我!”這就足夠了。”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旁觀者包括家屬的做法,卻常常違背了這個核心的宗旨,陪伴上過度關心、過度嘮叨與干擾、焦慮不安、不尊重患者,造成患者的心境更加的惡劣與嚴重。這,本可以避免的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而回到抑鬱症患者本人身上,我們都應該知道,當抑鬱症爆發初期時,都會有一個急性期階段,而這個急性期階段就是所有症狀最明顯的階段,也是最痛苦、最痛苦的階段。這個階段在抑鬱症爆發初期的那兩三個月內,患者往往是生不如死的,情緒更是跌落到了谷底的,這個時候,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應該明白這一點,並牢記在心中,當你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不管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會理性地去告訴自己:“積極治療的同時,挺過去就好了”。

即,我們常說的帶著症狀去生活,這個階段哪怕你什麼也幹不了了,那就休息,而休息就是在把症狀熬過去,熬過了這個急性期,那麼後面的症狀就會慢慢減弱了。

當然在這個熬地過程中,是你已經同時在接受正規地治療中了,你可別理解是不去就醫治療,就這樣熬下去,那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且不一定熬得過去的。

這裡的意思是:“就醫+然後帶著症狀熬過那兩三個月,因為即便你使用了藥物,藥物也沒那麼快見效的,且還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症狀依舊會持續在你身上繼續呈現,甚至是蔓延加重,但是不要驚慌,先堅持治療,定期複診即可。”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急性期是可怕的,也是摧毀人意志力的,我相信這一點,所有中、重度的抑鬱症患者,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和感受吧!帶著症狀熬下去,是一種積極的理念,事實上這個理念是科學和正確的,熬過了這幾個月的急性期,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會由衷地感謝自己:辛虧自己挺住了!

說到這個帶著症狀去生活的理念和意義是非凡的,當你有了這樣的一個理念和積極對待症狀的心態,我想你很快就可以打敗這條黑狗,即便過了急性期,這種理念和心態仍舊要堅持下去,因為這隻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樂觀向上。

除此之外,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還得自律去安排自己每天的事務,即在療愈中自律起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恢復健康似乎就在你眼前了。

如何自律?這裡提供一些參考給大家。

建議抑鬱症患者每天都積極地逼迫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律起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地恢復健康。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療愈抑鬱的道路很漫長,患上這個該死的疾病,做好持久戰是必須的,事實上這是每個患者別無選擇的事情。

因為你越是對抗,那麼它越是逼著你往痛苦的懸崖裡跳,對抗似乎只會加重自己的症狀,而過於著急,同樣會使自己痛苦不堪。

面對它,似乎我們只能妥協?

是的,妥協!

唯有妥協!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它!

但是妥協並不是代表消極和不重視,而是使自己妥協後,真正去接納自己的這些症狀,比如抑鬱症的人,最大的症狀是:

“情緒低落、絕望、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和人、甚至消極到想輕生,並伴隨著軀體症狀,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頸椎腰椎不定點的痠痛等等。”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說抑鬱症是對人精神上最大的摧毀,一點也不為過。

這種摧毀,往往比生理的病痛更加可怕,因為,你想想,如果一個人活著連喜怒哀樂都被剝奪、靈魂不再是自己的、且還伴隨這樣那樣的心境障礙和軀體症狀,能不使人痛苦萬分嗎?

由此,我真的建議那些對抑鬱症不瞭解的人,千萬千萬不要拿常人的思維去對待他們,應該是以:“溫柔、尊重、理解、友善地去對待,當他們不想說話、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幹擾了,你只告訴他們:“請你需要我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隨時呼叫我!”這就足夠了。”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旁觀者包括家屬的做法,卻常常違背了這個核心的宗旨,陪伴上過度關心、過度嘮叨與干擾、焦慮不安、不尊重患者,造成患者的心境更加的惡劣與嚴重。這,本可以避免的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而回到抑鬱症患者本人身上,我們都應該知道,當抑鬱症爆發初期時,都會有一個急性期階段,而這個急性期階段就是所有症狀最明顯的階段,也是最痛苦、最痛苦的階段。這個階段在抑鬱症爆發初期的那兩三個月內,患者往往是生不如死的,情緒更是跌落到了谷底的,這個時候,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應該明白這一點,並牢記在心中,當你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不管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會理性地去告訴自己:“積極治療的同時,挺過去就好了”。

即,我們常說的帶著症狀去生活,這個階段哪怕你什麼也幹不了了,那就休息,而休息就是在把症狀熬過去,熬過了這個急性期,那麼後面的症狀就會慢慢減弱了。

當然在這個熬地過程中,是你已經同時在接受正規地治療中了,你可別理解是不去就醫治療,就這樣熬下去,那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且不一定熬得過去的。

這裡的意思是:“就醫+然後帶著症狀熬過那兩三個月,因為即便你使用了藥物,藥物也沒那麼快見效的,且還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症狀依舊會持續在你身上繼續呈現,甚至是蔓延加重,但是不要驚慌,先堅持治療,定期複診即可。”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急性期是可怕的,也是摧毀人意志力的,我相信這一點,所有中、重度的抑鬱症患者,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和感受吧!帶著症狀熬下去,是一種積極的理念,事實上這個理念是科學和正確的,熬過了這幾個月的急性期,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會由衷地感謝自己:辛虧自己挺住了!

說到這個帶著症狀去生活的理念和意義是非凡的,當你有了這樣的一個理念和積極對待症狀的心態,我想你很快就可以打敗這條黑狗,即便過了急性期,這種理念和心態仍舊要堅持下去,因為這隻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樂觀向上。

除此之外,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還得自律去安排自己每天的事務,即在療愈中自律起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恢復健康似乎就在你眼前了。

如何自律?這裡提供一些參考給大家。

建議抑鬱症患者每天都積極地逼迫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律起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地恢復健康。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幫大家制定一個自律參考計劃,大家可以照著去做哦!

1首先,你得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按照時間順序列出來,把一整天的計劃排滿你的時間表裡。例如

早上7點起床

8點去健身或者辦事又或者去走公園

10點回家準備做些飯菜自己吃

12點到14點午休

15點到17點聽聽音樂,看看書

17點到18點跑步

18點30早餐……這樣子。

2然後按照計劃去做,做不到就要責備下自己,以此給自己打氣,久而久之自律的習慣就養成了。

3多想想美好的事情,讓正能量充斥你的大腦,把負面的都杜絕在門外,融入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你才會越來越積極向上

4給自己時間來療愈進步,任何事情都要清醒的告訴自己: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而學習,向他人取經是你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自負,謙虛謹慎為人為事。

-END-

作者簡介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一本集治癒方法與心靈療愈的健康讀物。

"

文/阿秋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了。

對於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與體會,我想這一輩都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並非懼怕它,而是我要記住它的模樣,在今後的道路上如何去預防它,記住它的模樣,如何把自己改造起來,以此對抗復發的咒語。

不過,我再也不怕它了,因為我重生了,改造了自己大腦的思維,再也不會被一些困境給打敗,而再次陷入到情緒的困擾中了,因為抑鬱的世界,我再也不想去體會了。

所以,不管前面再大的風雨,在我看來都沒有比抑鬱症可怕了......

所以,我脫胎換骨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療愈抑鬱的道路很漫長,患上這個該死的疾病,做好持久戰是必須的,事實上這是每個患者別無選擇的事情。

因為你越是對抗,那麼它越是逼著你往痛苦的懸崖裡跳,對抗似乎只會加重自己的症狀,而過於著急,同樣會使自己痛苦不堪。

面對它,似乎我們只能妥協?

是的,妥協!

唯有妥協!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它!

但是妥協並不是代表消極和不重視,而是使自己妥協後,真正去接納自己的這些症狀,比如抑鬱症的人,最大的症狀是:

“情緒低落、絕望、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和人、甚至消極到想輕生,並伴隨著軀體症狀,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頸椎腰椎不定點的痠痛等等。”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說抑鬱症是對人精神上最大的摧毀,一點也不為過。

這種摧毀,往往比生理的病痛更加可怕,因為,你想想,如果一個人活著連喜怒哀樂都被剝奪、靈魂不再是自己的、且還伴隨這樣那樣的心境障礙和軀體症狀,能不使人痛苦萬分嗎?

由此,我真的建議那些對抑鬱症不瞭解的人,千萬千萬不要拿常人的思維去對待他們,應該是以:“溫柔、尊重、理解、友善地去對待,當他們不想說話、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幹擾了,你只告訴他們:“請你需要我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隨時呼叫我!”這就足夠了。”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旁觀者包括家屬的做法,卻常常違背了這個核心的宗旨,陪伴上過度關心、過度嘮叨與干擾、焦慮不安、不尊重患者,造成患者的心境更加的惡劣與嚴重。這,本可以避免的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而回到抑鬱症患者本人身上,我們都應該知道,當抑鬱症爆發初期時,都會有一個急性期階段,而這個急性期階段就是所有症狀最明顯的階段,也是最痛苦、最痛苦的階段。這個階段在抑鬱症爆發初期的那兩三個月內,患者往往是生不如死的,情緒更是跌落到了谷底的,這個時候,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應該明白這一點,並牢記在心中,當你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不管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都會理性地去告訴自己:“積極治療的同時,挺過去就好了”。

即,我們常說的帶著症狀去生活,這個階段哪怕你什麼也幹不了了,那就休息,而休息就是在把症狀熬過去,熬過了這個急性期,那麼後面的症狀就會慢慢減弱了。

當然在這個熬地過程中,是你已經同時在接受正規地治療中了,你可別理解是不去就醫治療,就這樣熬下去,那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且不一定熬得過去的。

這裡的意思是:“就醫+然後帶著症狀熬過那兩三個月,因為即便你使用了藥物,藥物也沒那麼快見效的,且還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症狀依舊會持續在你身上繼續呈現,甚至是蔓延加重,但是不要驚慌,先堅持治療,定期複診即可。”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急性期是可怕的,也是摧毀人意志力的,我相信這一點,所有中、重度的抑鬱症患者,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和感受吧!帶著症狀熬下去,是一種積極的理念,事實上這個理念是科學和正確的,熬過了這幾個月的急性期,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會由衷地感謝自己:辛虧自己挺住了!

說到這個帶著症狀去生活的理念和意義是非凡的,當你有了這樣的一個理念和積極對待症狀的心態,我想你很快就可以打敗這條黑狗,即便過了急性期,這種理念和心態仍舊要堅持下去,因為這隻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樂觀向上。

除此之外,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還得自律去安排自己每天的事務,即在療愈中自律起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恢復健康似乎就在你眼前了。

如何自律?這裡提供一些參考給大家。

建議抑鬱症患者每天都積極地逼迫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律起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地恢復健康。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我幫大家制定一個自律參考計劃,大家可以照著去做哦!

1首先,你得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按照時間順序列出來,把一整天的計劃排滿你的時間表裡。例如

早上7點起床

8點去健身或者辦事又或者去走公園

10點回家準備做些飯菜自己吃

12點到14點午休

15點到17點聽聽音樂,看看書

17點到18點跑步

18點30早餐……這樣子。

2然後按照計劃去做,做不到就要責備下自己,以此給自己打氣,久而久之自律的習慣就養成了。

3多想想美好的事情,讓正能量充斥你的大腦,把負面的都杜絕在門外,融入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你才會越來越積極向上

4給自己時間來療愈進步,任何事情都要清醒的告訴自己: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而學習,向他人取經是你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自負,謙虛謹慎為人為事。

-END-

作者簡介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一本集治癒方法與心靈療愈的健康讀物。

“帶著症狀去生活加上自律”,是療愈抑鬱症的一種積極的心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