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藝術 國畫 美術 花鳥畫 藝術名家 2017-08-02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近影

解文豪,1991年生於山東,現於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導師於光華教授。2014年本科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並獲學士學位。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紫雲生暉》入選“榮寶齋中國畫雙年展·2016,獲最高獎,於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國美術家協會)

《晨曲》入選“萬年浦江”2016全國中國畫花鳥畫作品展,獲最高獎。(中國美術家協會)

《靜待春去春又來》入選“逐夢·威海衛”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冷秋》入選第三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春意融融》入選“翰墨青州”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幽蘭清韻》入選“高潔品性 蘭蕙人生” 2015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醉秋吟》入選“水墨彭城”2015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春江水暖》入選“高潔品性 蘭蕙人生”2015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亂吹紫雪灑闌干》入選中國第六屆中國畫節。(中國畫學會)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繪畫作品《幽蘭清韻》

中國畫的純粹與激情——兼評解文豪的中國畫

常江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生導師,日內瓦大學博士後)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如今的中國人對中國古典繪畫反而不及西方繪畫熟悉,這大抵是清末“西風東漸”以來歐洲文藝思想全面捲入東方文化構成的一個體現。無論在美學表現還是文化意涵上,東西方繪畫皆有本質的不同。中國畫善於寓情於景,以山水、花鳥見長,並不建立於古希臘形而上學體系的模仿論或再現論之基礎上,以“得意忘形”為極高境界。也正因如此,中國畫成了“高語境”的文化樣式,對鑑賞者的知識底蘊和人生閱歷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法國詩人瓦雷裡所言:中國畫是一種以哲學為目的的繪畫。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傳統中國畫在宋元明清四代極大繁榮,這既是歷史演進的必然規律,也與中華文明結束漢唐盛世之後全面走向沉思與內斂相關。在經濟騰飛、“大國崛起”的當下,中國畫所包孕的自省與隱忍多少與時代風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極少數專業人士的禁臠。但令人欣慰的是,隨著傳統美術教育的復甦和覺醒,以及日漸繁榮的書畫市場對創作行為的“培育”,越來越多的年輕畫家開始以融合傳統與當下的激進姿態投身於中國畫的創作,為這門古老藝術的復興開拓新的空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我的摯友,青年畫家解文豪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成為近期國內書畫業十分關注的對象。他的成長,有賴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青州作為中國書畫業最為發達之地的文化土壤的滋養,二是源於父親的深厚家學的傳承,三是在我國美術最高學府中央美術學院接受了前沿美術教育。正因擁有這般獨特的成長環境,他才得以年少成名,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而他的成功也折射出一個多少令人有些無奈的現象:一流的中國畫藝術與人才的哺育,需要美學傳統、自由市場與現代教育三者的結合,缺一不可;缺少了這些必要的條件,哪怕再天賦異稟的年輕人,也往往無法成功躋身這一領域。從這個意義上看,解文豪無疑是相當幸運的。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他的畫作,一方面嚴格傳承了宋元諸家、青藤白陽、八大、海派的傳統,形象清麗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既有沉穩老練之風,也有不拘一格之處;另一方面,又有限度地吸納了西方美學的一些思路,尤其注重經營畫面構成元素間的位置關係,尤以留白構圖最為擅長,給人極為流暢的審美體驗。可以說,他的山水花鳥,尤其花鳥畫,是當代青年國畫家中屈指可數的實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傑出作品。這體現了美學史論功底深厚在國畫家成長的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技巧上模仿得再栩栩如生,也終究是給本已虛浮的書畫界平添幾分匠氣而已,中國畫這門古老而陌生的技藝需要的是年輕人對其進行從理念到實踐的全面革新。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我與文豪相熟多年,算是其作品最早、最忠實的評論者之一。從觀者的角度而言,解作給人留下最深刻的體驗在於其看似靜謐悠遠的符號結構之中,其實包孕著噴薄欲出的激情和活力。比如我個人最欣賞的那幅《冰融早春 情寄山河》,古藤昏鴉本應是毋庸置疑的主體,但背景中若隱若現的山溪冰破才是此畫最強勁的生命力所在。解文豪從來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畫匠,他是一個狡黠的藝術家。他筆下的花總是不那麼情願地自由綻放,他筆下的鳥也總是顯得心事重重。他將一種現代主義語境下的情感、思維和倫理的複雜性融入了古老的中國畫,使其在寄情山水與花鳥寫意之間,與日常生活有了更加親密的關係。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畫是最直白也是最深邃的,它所承載的乃是一種關於存在的最純粹的狀態。清初畫僧漸江曾這樣形容自己作畫的狀態:“林雪上凝,終日對之不倦。”實在是對中國畫的氣質和意涵的最佳註腳。中國畫並不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性格和僅存在於閃電般片刻中的思想,但正如德國美學家本雅明所評論的那樣:“中國畫所固定的,只是流雲的固定性,他們真正的和謎樣的材質便是變化,正如生命本身。”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我只早年在歐洲學過一些藝術史的皮毛,後來又陰差陽錯地放棄了去美院任教的機會,與這個美好的領域擦肩而過。所以,這篇文章完全談不上專業的或本質的評論,其內更多包含著我對摯友的支持與肯定,以及我作為一個業餘評論者對國畫藝術的感慨。這個極為古老又極富生機的藝術樣式,需要更多像解文豪這樣的年輕人去敬畏,去振興。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藝術

青年畫家解文豪的繪畫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