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藝術 美術 中國美術學院 博物館 庫藝術 2017-05-15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

“以抽象的名義”是《庫藝術》學術研究部舉辦的一次青年抽象藝術家選拔活動,在九位學術顧問和《庫藝術》學術研究部共同甄選之後,其中的TOP20正式進入公眾視野,現在即將通過網絡投票,從中選出最受大眾喜愛的前五名。

從5月9日起, 我們每天會在《庫藝術》公眾微信平臺陸續推出這20位入選藝術家的詳細資料(按姓名首字母排序),本頁面為您呈現的藝術家即是其中之一,如果你喜歡並認可他的作品和創作理念,請點擊藝術家頭像或下方“點擊投票”按鍵,(關注更多藝術家請點擊文末鏈接,閱讀原文)投上你寶貴的一票。

你的決定,或許將改變他(她)的命運。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小華

XIAOHUA

1986年 生於蘇州,中國

工作和生活在柏林,德國

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自由藝術碩士及大師班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作者自述

關於我的作品

我的作品是我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也是我對一個單純世界的夢想。作品裡沒有政治,沒有大情懷,更多的只是我自己的主觀表達和自言自語。我想知道這個變化過快的世界在發生什麼, 所以我也關注潮流,但我本身對它並沒有興趣。我努力做簡單明瞭的作品,通常不加文字闡述。 創作對我來說,就像寫日記,非常私人化。我的作品與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每一張作品 的產生,都是一個必然的發生。幵始“縫”我的作品,與我自己過往的經歷有關,也與柏林有關,柏林的夏天不夠酣碭淋漓,冬天悽悽陰雨這個二戰城市對我來說一直處在一個相同的溫度上,它處處有裂痕,但也不沉重。“縫”有這種隱喻,表面看上去好好的,但揭開來會疼一 下。這是我們共同有的經驗,且與我們所處的東方或西方世界沒有關係,它是人們共有的普遍經驗,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觸動到你內心深處被隱藏起來的那一部分。

Weakness is strength,and strong is nothing.(弱是一種強,而強很多時候什麼也不是)

——小華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1x3,紙上綜合材料及縫補,56cmx77cm(each),2016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從1到1000米No.20,29.7cm x 21cm,紙板綜合材料及縫補2014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從1到1000米No.45,21cm x 29.7cm,紙板綜合材料及縫補,2014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從1到1000米No.59,21cm x 29.7cm,紙板綜合材料及縫補,2014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里爾克的灰II,綜合材料及縫補,25 x 15 cm(each),2016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無題,28cmx37.5cm,手工紙上蠟,粉筆,2015-2016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無題,28cmx37.5 cm,手工紙上墨水及縫補,2015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布上玫瑰色,20cmx30cm,布上綜合材料及縫補,2016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我的名字叫紅,160cmx140cm,布上炳烯及縫補,2016

“以抽象的名義”青年藝術家TOP20|小華

drawing of myself,with a blue sky,140cmx190cm,布上綜合材料及縫補,2016

藝術家簡歷

2013-2016 柏林藝術大學自由藝術碩士畢業及大師班畢業

2012-2013 中國美術學院中德學院,繪畫碩士班

2007-2011 雜誌編輯,其後辭職獨自揹包遊歷全國各省及一些亞洲國家

2000-2005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個展

2016

時間,人和河流 |十方藝術空間,臺北

不怕 |Tabula Rasa Gallery,北京,中國

2015

候鳥計劃 II: 在抽象及空畫框之間| 候鳥計劃/中畫廊,柏林,德國

群展

2017

Art Central HK|十方藝術空間,香港

2016

初新 — 年代青年藝術展”|年代美術館,溫州,中國

ART 021|十方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科隆藝術博覽會| 十方藝術空間,科隆,德國

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 Tabula Rasa gallery,巴黎,法國

現成品繪畫|盈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中國線|年代美術館,溫州,中國

Art Central HK|季節畫廊,香港

2015

黑度—奧爾弗斯的凝視| 盈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季節畫廊,臺灣

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之中國當代墨線藝術|南京,中國

院長的房間|柏林藝術大學,柏林,德國

交錯|Jordan/Seydoux 畫廊,柏林,德國

來自中國及德國的年輕藝術家|ShiFang Fine Art,杜塞爾多夫,德國

對話 — 藝術與設計|3812 畫廊,香港

展覽#2_234 米|RAUER 20不萊梅,德國

2014

一點點|Stella A. 畫廊,柏林,德國

museum FLUXUS+Studis 2014|FLUXUS 博物館,波茨坦,德國

2013

BOOM HangZhou|環球雅葵畫廊,杭州,中國

2012

不止這些|中國美術學院,杭州,中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