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

遺鷗 環境汙染 時政 陝西傳媒網 2017-04-29

作者:肖曉良來源:陝西傳媒網2017年04月28日06:20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鄂爾多斯境內的營盤河及蟒蓋兔河在2006年以後被築壩攔截。這兩條河是紅鹼淖最主要的補水河流,佔其地表徑流量水量的一半以上,直接導致紅鹼淖地表匯水量急劇下降。這是距紅鹼淖8公里上游的營盤河築壩而成的札薩克水庫。

“紅鹼淖近幾年湖面萎縮、水質惡化,對鳥類、魚類的生存造成很大影響,歸結起來還在於一個‘水’字上”。

4月10日,記者在紅鹼淖景區裡的神木縣紅鹼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見到負責人黨亞波,談起紅鹼淖環境治理和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等鳥類保護,黨亞波話語滔滔不絕,掩飾不住擔憂。

紅鹼淖位於陝西與內蒙古交界的神木縣毛烏素沙漠和鄂爾多斯草原交錯處,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世界最大的遺鷗繁殖與棲息地。

有關專家認為:紅鹼淖對毛烏素沙漠和鄂爾多斯高原生態系統的水資源調節及氣候環境的穩定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陝蒙兩省區的“肺”和“腎”,為兩省區的經濟健康發展提供生態支撐。

眾所周知,紅鹼淖生態惡化是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工農業與生態用水增加;礦產資源開發地下水疏乾和主要補給河流上游建壩建庫攔截來水,導致入湖水量減少。

鑑於此,神木縣這幾年在紅鹼淖水量急劇減少的情況下,一是向天上要水,從2012年開始人工增雨工作,當年就見效,年降雨量比以往增加了20%,效果很明顯;二是向河流要水,對省內的主要河流全長25公里的七卜素河進行了治理,用三年時間治理了17.5公里,讓河周圍的水全部匯聚到河道里,對紅鹼淖進行補給,效果明顯,成為紅鹼淖的“救命河”,在中央有關部門和省上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去年上游的鄂爾多斯札薩克水庫開閘放水15天,放了100萬方水,使湖面水位增高3釐米,對紅鹼淖進行了補給,成為兩省區合作良好的開端。三是減少工農業用水,大規模實施節水灌溉改造,紅鹼淖周邊已經節水灌溉全覆蓋,穩定了紅鹼淖湖區地下水位。

生態環境改造方面,神木縣加大投入,繼續在紅鹼淖溼地周邊實施生態修復項目,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今年開始實施移民搬遷,紅鹼淖生態移民搬遷工作涉及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爾林兔鎮葫蘆素村、後爾林兔村和前爾林兔村三個村十一個小組,減少人為對自然保護區影響;採取一些工程性的措施,對紅鹼淖鹼含量高的水質進行治理;對汙染源進行治理,在中雞鎮、爾林兔鎮建了三個汙水處理廠和一個分選垃圾處理廠,保證保護區不受汙染。

2017年1月15日,省長鬍和平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出:加大紅鹼淖保護力度,給省上有關部門和榆林市、神木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木縣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下決心解決好一個“水”字。他們明白,保護好紅鹼淖,也就是拯救了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 (陝西日報記者 肖曉良 圖編 肖曉良 陳丹)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遺鷗做巢繁殖會選擇離湖面50-60公分高、溫度約40-50度、四周環水、視線寬闊的沙地。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從鳥島向遠處望去,距紅鹼淖核心保護區直線距離不足4公里的地方,就是鄂爾多斯馬泰壕煤礦。礦區開採,必然造成地下水隔層結構破壞,使地下水流發生改變,導致紅鹼淖水系進入煤礦採空區,引發地表徑流斷流和水系汙染。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治理後的神木縣境內的七卜素河,目前是紅鹼淖的“救命河”。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為了保護紅鹼淖,改善湖區周邊生態環境,地方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綠化面積近3萬畝,同時積極營造環湖紅柳、沙棗生態林10萬畝。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即將投入使用的中雞鎮垃圾處理廠,日分類處理垃圾近百噸,運營後將為保護紅鹼淖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拯救瀕臨消失的遺鷗“家園”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爾林兔鎮生活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600噸,解決了全鎮生活汙水直排紅鹼淖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