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絕對安全?揭祕理財經理不願告訴你的5大真相!

2018年的理財新規讓保本保息的投資理財成為歷史,也表明了有關部門打破剛兌的決心。即使新規明確的規定,普通百姓潛意識裡仍然認為銀行財力雄厚,選擇銀行理財會比其他平臺更安全。

尤其是一些以保本為目的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對銀行的理財經理深信不疑,事實上這些理財經理並非全部出於為客戶著想的目的,而是出於業績壓力或其他原因,容易把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引入誤區。

銀行理財絕對安全?揭祕理財經理不願告訴你的5大真相!

所以銀行理財不是絕對安全的,想要在理財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下面的5個真相有必要了解一下:

1.模糊收益率

普通百姓在挑選投資理財產品時,首選的參考指標之一就是收益率。在本金相對安全的基礎上,收益率越高越受歡迎。

但是大家需要弄清楚兩個詞的區別: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預期收益率也稱為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確定的條件下,預測的某資產未來可實現的收益率;而實際收益率是理財產品到期後所獲得的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通常會更高一些,銀行理財經理為了把理財產品成功銷售出去,會盡力告訴我們預期收益率有多高,但往往只是未來的一個估值。真正的到期收益率伴隨很多波動和不確定性。理財經理如果沒有做到足夠的風險提示,就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有數據顯示,72%的受訪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受到不同程度的銷售誤導。所以小編建議大家購買銀行理財時擦亮眼睛,做足理財功課,識別有關於收益率的真相。

銀行理財絕對安全?揭祕理財經理不願告訴你的5大真相!

2. 風險評測走“形式”

在購買具體的銀行理財產品之前,會有一次風險評估測試。風險評估的問題一般包括年齡、年收入、可支配金融資產、可投資金額佔金融資產的比例、對各種不同風險投資案例的選擇等。

風險評測的結果會明確我們屬於哪類投資者。一些投資者明明是屬於保守型的投資者,但是為了購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就誇大資產和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如果這時理財經理沒有核查也不進行風險提示,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就會有虧損的風險。

除了親自做風險測評以外,一些理財經理為了快速促成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會告訴投資者風險測評只是形式,甚至引導投資者將風險測評這件事全權交由自己來做,以便“幫助”投資者購買更高收益的產品。

在此小編也提醒大家,風險測評一定要親力親為,且實事求是,才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抗風險能力,保護自己的資產安全。

3. 忽略理財風險等級劃分

做完風險測評以後,就要選擇與測評結果相匹配的理財產品了。如果你是理財小白,更不能只聽信理財經理的一面之詞,要了解一下銀行理財等級劃分的規則。

根據產品風險特性,一般銀行將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到高分為R1-R5共5個等級:R1(謹慎型或低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本金和收益相對安全,風險很低;R2(穩健型或較低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相對較小;R3(平衡型或中等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適中;R4(進取型或較高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較大;R5(激進型或高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極大。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理財產品全部不保本,但是本金越安全的收益越低。一般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不願意承受過高風險,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注意產品說明書中所標示的產品風險等級,從自己風險偏好和理財目標出發,而不是隻看到高收益,忽略高風險和風險等級劃分的重要性。

銀行理財絕對安全?揭祕理財經理不願告訴你的5大真相!

4. 募集期延長導致收益縮水

每一款銀行理財產品在開始發售時都會有募集期,募集完成才會去做投資或者資產配置。募集期有長有短,從兩天到半個月不等。

在募集的這段時間,相當於把錢存為活期,只能獲得活期存款的利息。如果募集期過長,平均到每天的實際收益率會很低,和你購買這款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會有很大差距。

這種情況在一些短期理財產品表現的更加明顯。比如一款期限為30天的理財產品,從6月6日起開始發售,但是6月16日募集才結束,所以6月17日才會開始算利息。而從6月6日到16日的這段時間利息很少,只能按照活期的0.35%算。這樣下來即使投資期也就是17日以後利息很高,但是整體的收益會被攤薄,導致收益縮水。

鑑於這種情況,小編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購買相對長期的理財產品,購買之前向理財經理問清楚募集期的長短,募集期越短越好。影響理財收益的關鍵因素不止有收益率,還有時間。

5. 注意銀行代銷理財產品

銀行的存貸款業務和其中一些理財產品是自主發行的,除了這些以外,銀行還會幫助第三方機構代銷產品。比如基金、債券、信託或者保險等公司。銀行擁有巨大的客戶量,這些業務可以幫助銀行賺取佣金。

一些理財經理就會背上銷售這些第三方理財產品的任務。投資者要注意的是,銀行只是負責銷售,不承擔其他責任。這些產品往往披上高收益的外衣,加上理財經理的勸說和推薦,投資者很容易因為心動而忽略風險。

第三方理財產品的靠譜性往往不能確定,比如說會存在債務違約或者基金虧損等風險。而且第三方機構出現任何問題,投資者本金都有可能收不回來。所以購買理財產品時,也要問清楚或者仔細辨別是否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產品。多問多觀察,不能只聽理財經理的一面之詞。

除了上述的一些理財的坑不要踩以外,還要重點注意的就是籤合同要仔細看條款和簽章,以及和理財經理對話時注意保留證據,以免日後出事銀行推卸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