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邦銀行李耀:立足小微,開放銀行要做到六個突破 | 兵器譜訪談錄'

"

Fintech正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金融行業的生態,各家機構都在數字化轉型中快速邁進。針對這一轉型大潮,Fintech公司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助力金融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創新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正如一件件提升效率的“兵器”。

基於此,零壹財經推出零壹兵器譜項目,調研和報道那些走在創新前沿的Fintech公司。

隨著國內數字生態建設的日漸完善,開放銀行概念迅速升溫,各銀行主動擁抱客戶與生態,推出開放銀行發展計劃。

在各類銀行之中,天然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民營銀行,在開放銀行戰略上更顯積極。2018年10月18日,武漢眾邦銀行推出“眾邦銀行開放平臺”。眾邦銀行開放平臺除了提供傳統的H5/API對接方式外,還提供場景融入形式的SDK服務。開放平臺的服務範圍已經覆蓋了供應鏈金融、投資、融資、錢包支付、公共服務等總計180多個接口。截至目前,眾邦銀行已經對接數十家B2B場景平臺和近百家互聯網平臺。

眾邦銀行於2016年12月6日獲批籌建,2017年5月18日正式開業,是全國已獲批開業的第11家民營銀行。

作為一家以互聯網模式運營的交易銀行,眾邦銀行致力於服務小微企業,第一大控股股東卓爾控股旗下的卓爾智聯是目前全國最大的B2B供應鏈管理平臺,眾邦銀行藉助股東優勢,依託產業生態圈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眾邦銀行開放平臺的架構是怎樣的?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銀行在開放銀行模式探索中面臨哪些問題?國內的開放銀行模式和國外又有何不同?近日,眾邦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李耀接受了零壹財經的專訪。

他表示開放銀行是銀行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是銀行將服務開放、賦能給合作伙伴的一種形式。在開放銀行發展過程中,銀行需要在戰略定位、組織架構、產品設計、市場營銷、運營能力和技術能力上進行突破。

提問者|零壹財經

受訪者|李耀

一、眾邦銀行:打造B2B2C金融服務開放平臺

零壹財經:您能否解釋一下眾邦銀行線上線下交互運營的模式?線下運營是以風控為主嗎?

李耀:眾邦銀行選擇的賽道是服務於小微企業,為行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我們的定位是互聯網交易銀行。我們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交易平臺,交易平臺完整的業務模式並不是百分之百都存在於線上。我們在服務合作伙伴的過程中,除了線上的能力,也必須要有線下的能力。這個賽道比toC的賽道更復雜一些,需要更高的資源整合和協調能力。線上線下交互運營的模式也主要是基於這種業務特徵來說的。

線下運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交易平臺上的倉儲管理、物流管理等都會採取一些線下的方法,然後再通過物聯網的手段將線下的數據收集上來。

零壹財經:請問眾邦銀行的開放銀行平臺架構是怎樣的?

李耀:眾邦銀行的開放銀行平臺架構分為四層。最下面的一層是傳統金融服務,即銀行的存、貸、匯等核心能力;第二層是互聯網交易銀行服務,我們將銀行的能力產品化、服務化、組件化,以適合互聯網的方式組合和展現;第三層是開放平臺,通過H5/API/SDK等方式,能夠去對接合作夥伴的能力;第四層是合作伙伴。

零壹財經:請問眾邦銀行開放平臺的接入情況如何?

李耀:眾邦銀行開放平臺於2018年7月試運行,10月正式發佈。在數量上,目前接入機構已接近100家,基本覆蓋了國內頭部的互聯網平臺;在類別上,主要提供負債類、資產類、賬戶類和支付類服務,每天的交易筆數已達千萬級別。

零壹財經:請問眾邦銀行如何吸引合作伙伴加入到眾邦銀行開放平臺中?

李耀:通過開放銀行平臺,眾邦銀行已經聚集了很多能力。這些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為合作伙伴賦能。同時,我們正在不斷增強產品的設計能力,不同的互聯網平臺會有不同的訴求,最主要的是做滿足客戶的訴求的產品,解決客戶的痛點,這是做開放銀行非常關鍵的一點。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能力上持續開放,產品上不斷投入,根據不同平臺的需求,設計一些能夠解決他們痛點的解決方案,然後再去做好的營銷和推廣。

零壹財經:有人說眾邦銀行的股東特色不明顯,請問在探索第三方應用場景上是否會遇到一些問題?

李耀:相較於其它同類銀行,眾邦銀行的股東特色反而是比較明顯的,尤其在toB方面,我們是做得比較好的。眾邦的股東是國內名列前茅的供應鏈管理集團,我們已對接十幾家垂直的B2B電商平臺。基於這種天然稟賦優勢,我們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已經在生態圈的合作平臺孵化成熟,並對外市場化輸出。

眾邦銀行依託股東優勢,基於區塊鏈、物聯網底層技術,圍繞供應鏈上下游打造“N+1+N”的信用融資模式,推出一款綜合供應鏈金融產品“眾鏈貸”,目前已與中農網在“繭絲”項目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在傳統的繭絲產業供應鏈中,處於供應鏈最底層的繭農通常要忍受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的賬期,這無形中增加了繭農從事繭絲生產的資金壓力,阻礙了整個產業效率的提升。眾邦銀行通過與中農網的合作,開發智慧蠶繭收購鏈,在這一模式下,每位繭農手裡都有一張IC卡,能詳細記錄各繭農住址、勞力、桑葉面積、蠶房面積,以及每次出售的蠶繭數量、等級、價格、成交金額等數據。繭戶憑IC卡到繭站完成繭絲交易,並通過IC卡將相關數據傳送到中農網後臺,同時被標識過的蠶繭也會進入中農網的監管倉。眾邦銀行依託中農網提供的完整數據及實物動態監管保證,為繭絲採購商進行融資,並將採購貨款直接打入與IC卡對應的繭農銀行賬戶內,繭農的賬期從以前的半年變成2小時。

“眾鏈貸”這套可推廣、可複製、低成本的模式,讓眾邦銀行的金融服務覆蓋到產業生態供應鏈上下游的第三圈層甚至第四圈層,有效降低了產業生態的整體運營成本,提升了運營效率。

二、開放銀行:通過開放平臺開放銀行服務

零壹財經:目前,銀行業有開放銀行、智慧銀行、直銷銀行等不同提法,對這一問題您怎麼看?開放銀行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方向嗎?

李耀:這些不同的提法是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從不同角度提出的。直銷銀行主要涉及銀行渠道的改變,之前的服務方式是線下櫃檯,後來轉向了通過手機銀行、直銷銀行服務廣大互聯網用戶;智慧銀行是通過人工智能的手段使銀行的決策更加智能;開放銀行是通過開放的能力使銀行能夠對外提供更多的服務。這些提法是基於不同角度提出的,但都屬於數字化銀行的不同組成部分。

大型銀行在自有產品、自有渠道等方面的能力較強,可能會更加強調智慧銀行、直銷銀行的建設;中小型銀行在自有渠道上的能力沒有那麼強,就會更加註重開放銀行的發展。在不同銀行的生態中,這些部分所佔的比重可能不太一樣,但是一個方向。

開放銀行是銀行的一個必然發展方向。銀行通過自有渠道提供的服務相對來說是比較低頻的,如果止步於此,和客戶接觸的機會會越來越少,客戶黏性也會越來越差。開放銀行的發展目的就是使銀行的服務能夠延伸出去。所以開放銀行模式是銀行服務客戶的一個必然手段。

零壹財經:請問銀行在開放銀行模式探索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是否存在一些技術門檻?

李耀:技術門檻是做開放銀行過程中最後去突破的一點。總的來說,做開放銀行有六個需要突破的方面。第一是戰略定位,需要銀行從戰略層面上去擁抱開放銀行的發展,把開放當做一種戰略;第二是組織架構,銀行在將能力服務化,再開放給外部合作伙伴的過程中,會涉及組織的優化、流程的再造等,需要一個合適的組織架構來支持開放銀行的發展;第三是產品設計,互聯網背景下產品為王,一個好的產品需結合銀行金融能力和合作夥伴能力,將各方面優勢疊加在一起;第四是市場營銷,產品設計出來以後能否通過合適的渠道推送給合適的客戶群體;第五是運營能力,優秀的產品需要快速試錯、快速迭代,快速提升用戶體驗,滿足市場需求,這對銀行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最後才是技術能力。

技術能力上需要從三個方面去突破。一是銀行的技術架構是否有ABCD的能力,是否支持分佈式、高可用;二是在應用架構上,銀行能否將應用產品化、產品服務化、服務組件化,能否和合作夥伴的產品契合;三是在研發模式上,是否敏捷高效,能否支持隨時交付。這是銀行在技術上需求去突破的三個方面。

零壹財經:國內的開放銀行模式和國外一樣嗎?

李耀:國內的開放銀行模式是銀行通過開放平臺將服務能力開放出去,而國外的開放銀行更加註重數據的交換,比如持卡人數據的交換。相較於國外,國內的開放銀行模式更加註重服務,更加註重賦能。銀行希望把服務變成一種可輸出的能力,使合作伙伴能夠將金融能力加到自身的生態圈建設中,提高服務客戶的粘性,達到雙贏的效果。

零壹財經:您認為開放銀行模式會削弱銀行的存在感嗎?

李耀:這一問題需要從不同角度去看。從物理的形式看,現在我們基本很少去銀行辦理業務,這件事情是不可逆轉的,銀行的物理存在感減弱了;但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所有的資金仍在銀行,銀行提供的服務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重要,但這不是從物理形式表現出來的,而是通過線上虛擬的方式來實現的,這樣看銀行的存在感越來越強。

開放銀行模式非但不會削弱銀行的存在感,反而會加強和客戶之間的聯繫。銀行會通過線上的方式增加更多的存在感,但前提是通過開放的方式和更多的合作伙伴去合作,通過合作伙伴使銀行的服務能夠高頻的進入消費者、小微企業的生活。

零壹財經:在國外會經常去銀行辦業務,而在國內我們很久沒有去銀行辦業務,也很少打開銀行App、網銀界面,是不是開放銀行在國內早就實現了?

李耀:相對於國外銀行,可以說國內銀行很早就把一部分服務輸出出去了,比如支付能力,常見的消費、信用卡還款等都可以不通過銀行。不同的是,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的時候,銀行的這部分能力其實是被動開放的,而目前的開放銀行模式,是銀行主動將服務開放出去。

第二點,之所以把2018年定義為開放銀行元年,是因為整個互聯網生態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開放模式就水到渠成了。之前這個體系並不成熟,銀行可能有開放的想法,但前端能力、渠道能力、技術能力等都沒有到達這個地步。

零壹財經:在開放銀行模式下做數據共享可能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您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李耀:我認為完整的開放銀行生態體系包括六個參與方。第一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第二是科技企業;第三是生態平臺。這三部分是通常意義上的參與者。但開放銀行的發展還需要監管機構的參與,因為開放銀行有很多模式上的創新,比如做數據交換,就涉及客戶信息安全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的參與。因此,整體上來看,開放銀行模式下數據標準的制定可能需要在監管機構主導下,這六個部分的積極參與。

在科技賦能金融的大潮之下,5000+金融科技公司誰能脫穎而出?零壹財經推出金融科技兵器譜訪談錄,以挖掘、記錄和傳播行業中的優秀企業案例。

歡迎相關企業自薦或專業人士推薦,我們將甄選符合條件的公司進行訪談,並有機會入選零壹財經金融科技兵器譜榜單。

【金融科技兵器譜訪談錄案例徵集】

徵集聯繫人:阿是

電話:18917362618

郵箱:[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