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金融危機何時來?這些都是風險點

銀行 經濟 金融 投資 雷曼兄弟 第一財經 2018-12-03

或許在這一輪金融危機餘波尚未完全平復之前探討下一次金融危機何時到來有些為時過早,然而,當我們提及下一波金融危機時,其實是在探討如何避免它的到來。

20世紀以來,全球共發生過6次大型金融危機,儘管距離最近一次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10年的時間,但這次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超出想象,並深入改變了全球的經濟格局。

近日,在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5屆全球年會上,多國政要、專家學者聚在一起,探討下一波金融危機可能到來的時間、因何而來,以及如何應對。

下一次金融危機何時來?這些都是風險點

危機到來之時

2006年之前,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之較低的利率水平,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此後,隨著住房市場降溫、短期利率提高,還款利率大幅上升,大量次貸借款人不能如期還款,銀行收回房屋但賣不出高價,房市大面積下跌引發了次貸危機。

2007年8月,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和美林公司被收購,標誌著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

“2008年秋天的時候,雷曼兄弟崩盤,可以說,雷曼兄弟的倒塌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引爆點。我記得第二天早上,我們央行負責流動性的官員跟我說,現在根本沒有流動性了,各家銀行都動不了資產,我們就召開了一個戰略委員會的會議,決定放寬流動性的門檻,向金融體系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也臨時調整了從央行借款的規則和條例。這樣我們才可以滿足流動性的需求。”阿聯酋中央銀行前行長蘇瓦迪回憶說。

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宋敏認為,金融危機的本質是債務危機,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根源是美國的家庭債務,也就是次貸的持有人,家庭高槓杆的債務風險在整個金融體系裡發酵,再通過產品創新向全球金融體系傳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同樣也是債務危機。

為應對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各國作出了諸多努力,危機也直接催生了G20的誕生,“G20成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最重要的多邊平臺之一。當年看到這麼多國家的領導人攜手合作,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未來還有這麼一個危機,希望我們還能夠重新找到這種合作的精神。”IFF聯合主席、韓國前總理、第56屆聯大主席韓昇洙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感慨良深。

在韓昇洙看來,這次金融海嘯帶給全球四個教訓:第一是社會凝聚力是經濟調整的關鍵;第二是宏觀經濟和金融的連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的關係;第四點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

這些都是風險點

現如今,世界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那麼,下一次金融危機可能出現的風險點會在哪裡?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曹莉認為,應該關注全球跨境資本的流動。她認為,如今全球跨境資本的流動呈現出四大特點:一是銀行間的跨境貸款在減少;二是市場上被動型的投資越來越多,特別是ETF,這就導致市場上的資金呈現出同步的大規模進出狀態;第三是全球資產管理越來越集中,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第四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發行了更多以美元計值的債券,導致他們對美國貨幣市場條件的變動高度敏感。

“美國市場的變化會立即導致新興市場出現非常大的資產的波動。”她說。

法國前財長、歐洲50集團主席愛德蒙·阿爾方戴利也在擔心,過去的10年,美聯儲採取的量化寬鬆治理了上一輪的金融危機,現如今,美聯儲又在提高利率,導致全球美元開始迴流,這可能激發下一輪金融危機到來。

中國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認為,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抬頭已經成為一大風險點。

朱光耀認為,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已經危害了多年來形成的全球供應鏈,直接表現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球供應鏈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另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對以規則為基礎的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的衝擊,這個貿易體制是以WTO為中心的;同時,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也妨礙了國與國之間人民的交流,特別是學生、研究人員的交流。

“單邊主義只強調一個國家的利益,使得這種多邊的協調受到阻礙,使世界的發展,更廣義上說是世界上的和平與發展受到了衝擊。”他說。

“展望未來有沒有新的金融危機的跡象?我認為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清理的工作,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比很多年前要好很多了,雖然還有一些遺留的不良貸款,但是總體上還是不錯的,沒有太多的熱錢,也沒有像雷曼兄弟等這些能夠產生巨大沖擊力的機構,所以我們暫時不會有全球的金融危機,但可能會有一些區域性的,因為貿易摩擦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平衡,會產生一些困難。”蘇瓦迪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