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香餑餑到棄兒 銀行退出網貸資金存管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短短兩年時間,從昔日的“香餑餑”到如今的“棄兒”,銀行對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和民營銀行了解到,考慮到網貸行業風險過高,大部分銀行從去年底今年初開始已經接到窗口指導不能再做這塊業務。

有民營銀行高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他所在的銀行正在逐步退出,接下來也將全面退出。

撤離

近日,新安銀行發佈一則與網貸平臺解除資金存管業務的公告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在這份《關於解除與部分P2P平臺網貸資金存管協議的公告》中,新安銀行表示,由於市場環境變化及平臺自身原因,該行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經與平臺友好協商達成一致,現終止與以下平臺的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分別是合肥聚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聚米科技)、上海鴻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戶部金服)、上海倍貝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乾易貸)、帝華(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帝華創投)、安徽新華億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鑫融貸)、北京雍和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雍和金融),並要求相關平臺立即、完整撤銷與新安銀行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的相關宣傳,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由平臺方自行承擔。

因風險事件不斷髮生,網貸行業整治處於攻堅時刻。今年初下發的《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下稱“175號文”)提出,將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餘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7月初,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明確在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

有深圳網貸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現在政策非常嚴,而且從風向上來講,備案都是一再延後,最終平臺能否繼續經營,大家心裡都沒底。“由於平臺數量下滑,並且隨著監管趨嚴,將持續下滑,銀行存管業務無法達到此前預計規模,是銀行退出該業務的原因。”網貸天眼研究院負責人李鵬飛表示。

而據經濟觀察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和民營銀行了解到,因為太多平臺出了問題,網貸行業風險過高,銀行絕大部分從去年底今年初開始已經接到窗口指導不能再做這塊業務,有民營銀行高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也正在逐步退出,接下來也將全面退出。

根據互金協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已有45家銀行發佈“關於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通過測評聲明”進入銀行存管白名單,但目前上線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僅34家。

“存管銀行需進入存管白名單,現在進入存管白名單的也可能不再做了。因為太多對接的平臺出了問題,會影響銀行的聲譽。”上述深圳網貸人士認為。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目前貴州銀行明確宣佈退出P2P平臺資金存管業務,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恆豐銀行、廣東華興銀行、浙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明顯縮減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深圳一家名為民投金服的網貸機構在今年5月底發佈公告稱平安銀行要求該平臺將在短期內下線存管系統,而後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已經完成了系統下線。這也從側面說明平安銀行也在逐步退出該項業務。

曾經的火爆

“2016年時最火爆的時候我們一直在研究,我們還曾經去過網貸存管業務做的比較多的幾家銀行去學習,最後考慮風險的問題才沒做而已。”一位城商行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描述了當時那波銀行對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時的熱情。

為了保證資金不被挪用,降低網貸平臺的跑路風險,2016年8月監管下發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實行自身資金與出借人和借款人資金的隔離管理,並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到後來監管要求網貸平臺備案才能繼續運營,而資金有銀行存管成為合規備案的重要一環。而後監管下發的“108條”中也明確,P2P平臺應完成與通過測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金存管系統對接,並實現平臺全部業務上線存管系統。

彼時,許多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開始搶灘資金存管業務。上述城商行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這種業務利潤挺高,一般存管費都在業務量規模的1%左右,理論上又不承擔風險,受到銀行的青睞是自然而然的。據記者瞭解,網貸資金存管與證券資金存管、交易資金存管有所區別,銀行開展此類業務需要在內部搭建一套專門的系統。據上述城商行人士回憶,當時網貸資金存管業務進行的如火如荼,還有些軟件廠家主動聯繫他們開發系統。

在監管下發文件之後的一年,據融360當時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6月15日,全國共有268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從銀行方面來看,確定已參與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有36家,實現網貸平臺存管上線的銀行有32家。其中廣東華興銀行上線67家,排在第一位,其後是江西銀行、恆豐銀行和浙商銀行,上線數量均在20家以上,徽商銀行和廈門銀行名列第五和第六位,分別上線了18家和17家。

除了城商行表現搶眼、迅速展業外,民營銀行也虎視眈眈,開展該業務的勢頭非常猛。根據當時媒體報道,新網銀行從宣佈進軍存管業務到目前不到三個月,已經和70多家平臺達成存管合作協議,並且近期已上線了2家存管平臺,業務展開速度非常迅猛;2017年,重慶富民銀行與18家網貸平臺有存管業務,全部為直接存管模式;上海華瑞銀行與16家網貸平臺有存管業務,其中有14家為直接存管模式,2家為銀行直連模式;天津金城銀行與10家網貸平臺有存管業務,也是全部為直接存管模式。

不過,好景不長,網貸風險事件不斷爆發。小草金融在2017年9月份宣佈與重慶富民銀行簽署資金存管協議,並上線資金存管系統,而在緊接著的10月份,小草金融就發生提現困難,不久警方對小草金融立案。還有眾邦銀行,此前與其有合作的晟垣金融在2018年年中公告稱,由於法定代表人因涉嫌刑事犯罪暫被拘留,導致業務運營發生困難,為保證諸位投資人的利益,經慎重考慮後決定暫停營業。不久,眾邦銀行決定終止與晟垣金融的資金存管服務合作。風險事件爆發後,即便連業務發展最為迅猛的民營銀行在2018年也出現了“撤離”的苗頭,如華瑞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在2018年就未出現新增業務。

銀行選擇退出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在上述城商行和民營銀行人士看來損失並不大,因為最初建立存管系統的成本並不高,大約幾十萬,不過對於處於動盪之中的網貸平臺而言成本就增加了。

李鵬飛表示,銀行存管業務的退出,給在合作的網貸平臺增加了一部分成本,需要與新的銀行接洽、系統對接、數據遷移。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45608A1V】獲取授權信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