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朋友圈」:擴容與進化 | 馨金融

在銀行「朋友圈」擴容的同時,它自身也在不斷進化為一個新物種。

——馨金融

洪偌馨/文

1

開放銀行的概念熱了一年多,最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開放」的力量。

昨天,我在西安參加了渤海銀行主辦的一場行業論壇,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這家偏安天津一隅的股份行,它的「朋友圈」已經那麼龐大了——連接了超過75家有B2C、B2C場景的互聯網平臺,並且與360金融、螞蟻金服、平安壹賬通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在零售金融、公司金融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銀行「朋友圈」:擴容與進化 | 馨金融

無獨有偶,幾天前,中國銀行也與汽車產業互聯網平臺大搜車簽署了戰略協議,計劃在綜合授信、融資租賃風控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合作。還有前幾天我們寫到百信銀行和中信產業基金的戰略合作,也是類似的案例。

如果說早期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是以大行和互聯網巨頭為開端,那麼,現在我們開始看到更多元化和多層次的合作案例。銀行「朋友圈」的擴容不只是合作方數量的增加,而是合作深度和價值的轉變。

關於銀行生態圈戰略的含義,麥肯錫在此前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有著更明確的定義:生態圈戰略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化+對外合作,其精髓是通過金融+場景的方式服務客戶端到端的金融相關需求。

這在根源上,是銀行思維和姿態轉變,它們走出了相對固化和獨立的發展模式,開始擁抱更廣闊的商業世界和多元生態。在經營理念上,轉為一種全新的「銀行即服務」(Bank as Service)的思路。

銀行與合作伙伴,不只是過去授信與被授信的「點贊之交」,與金融科技公司的關係也並非是相互競爭,而是真正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生協同效應。

2

過去幾年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關於銀行業轉型甚至如何「重構銀行」的討論層出不窮。

從國外銀行家提出的用「第一性原理」重新思考銀行業,到國內銀行都在尋找的「第二增長曲線」,核心其實都是幫助銀行在新的市場環境、新的用戶需求和新的技術手段下尋求轉型與突破。

僅僅從國內的行業變化來看,傳統業務模式陷入增長瓶頸、營收增長乏力、Roe持續下滑,而過去幾年新金融的快速崛起使得用戶習慣迅速變化,都是銀行力求轉型的原因。

而銀行構建自己的生態圈,恰恰是其在這樣的背景下,轉型求生、獲得下一階段市場競爭入場券的一種手段。

前述麥肯錫報告提到,生態圈戰略對於銀行經營帶來兩大核心價值:

一是依託多元場景與海量數據,激活存量客戶、獲取新客戶,為用戶提供更長生命週期的服務;

二是價值鏈端到端數據打通,通過獲得更精準和海量的數據信息,從而訓練風險模型獲得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風險預測情報,提升風險的經營能力。

在中國銀行業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當下,轉型路徑的選擇對於許多中小銀行的意義更為重大。

以前述渤海銀行為例,其在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到,金融科技的突破,使渤海銀行初步具備了「開放型銀行」的基本條件,通過API端口開放,封裝整合多類型金融服務模塊,連接各類外部平臺和非銀行服務場景,形成開放共生的生態圈。

具體來看,渤海銀行通過建設「雲賬本」基礎賬戶服務體系構建起金融科技輸出的能力。一方面為互聯網公司搭建底層賬戶體系,通過為眾信旅遊、航班管家等頭部旅遊、出行平臺提供跨行金融解決方案切入B2C場景;另一方面,也深入互聯網貨運、醫療、物流、電力、三農、政務等 B2B場景,撬動產業升級和政務升級。

在這樣的戰略下,渤海銀行的小微金融和零售業務均實現了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末,渤海銀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 90.61 億元,增速達26.23%;零售銀行客戶數同比增長109%。

而隨著銀行金融科技能力的不斷增強,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成,B端和C端的場景、業務逐漸成熟、產生聯動,渤海銀行的整個生態圈建設戰略也在逐步升級,從最初的單點突破過渡到貫通各個平臺、連接不同業務線的更大範疇的生態圈。

銀行「朋友圈」:擴容與進化 | 馨金融

3

這也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銀行到底如何選擇生態圈。

即便是對於大型商業銀行而言,隔行如隔山,通吃一切產業和生態也是不現實的問題,因此我們會發現,近幾年表現突出的一些「生態圈」銀行反而都是在做減法。

典型如平安銀行,在推進生態化經營的過程中,主要是與集團場景優勢相協同,切入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和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另一家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業也是如此,主要專注於智能製造業。

因此,對於銀行而言,「朋友圈」的擴容固然重要,但如何精選「朋友圈」,最大程度地發揮朋友圈的協同價值,才是生態圈戰略的關鍵所在。

而在銀行有的放矢地拓展生態圈的同時,金融科技公司、產業巨頭如何能夠打入銀行「朋友圈」則是另外一個重要環節。畢竟對於監管、展業都相對審慎的銀行業而言,開放合作雖然是趨勢,但是門檻依然很高。

以前述360金融與渤海銀行的合作為例,雙方的合作從2017年就已經起步,彼時渤海銀行正在加大對於消費金融業務的投入力度,不斷優化整合產品組合、上線創新產品,投建線上化、智能化、自動化的風控系統。

而360金融之所以能成為渤海銀行朋友圈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通過自己的數據優勢、技術優勢幫助渤海銀行解決了一些難以內部消化的問題,不僅使得相關業務快速增長,而且幫助銀行獲得了能力的提升。

360金融CEO徐軍在論壇上提到,公司主要做了三件事情:智能獲客、智能風控和智能客服。

以智能獲客為例,360金融主要是通過大數據進行種子投放,建立AI獲客模型,進而輸出精準畫像,實現精準營銷。通過這種精準投放,360金融幫助合作機構將線上獲客成本下降了50%以上。

而在智能風控方面,通過360金融的基於自己的安全基因以及深度的數據挖掘,積累了千萬級別的黑名單和數億的白名單庫,在與渤海銀行聯合建模的過程中,這些數據和技術優勢都發揮了巨大價值。

在這一次簽約之後,360金融與渤海銀行的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展至公司金融、小微金融等領域,這也意味著雙的合作深度和廣度都進一步增加。

這也是銀行業轉型升級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一個縮影——經過一個週期的磨合與檢驗之後,協作模式逐漸成熟,雙方在業務增長、財務表現等方面實現共贏。這使得生態內的合作更加緊密,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未來的發展空間。

推薦閱讀

銀行業4.0|公募基金20年|虛擬銀行|零售銀行

民營銀行|小微金融|信用卡|開放銀行

銀行「朋友圈」:擴容與進化 | 馨金融

在這個信息氾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的價值,相信優質內容的力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聯繫我們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