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即將消失的“關外樓蘭”,只有農忙時才能見到年輕人
微言薄語
1/14 開陽堡位於河北省陽原縣縣城東南20公里處,地處燕山山脈與陰山山脈交匯處,據載,開陽堡即戰國時期趙國代郡之安陽邑;趙主父—武靈王封長子章為代郡安陽君;西漢東漢時稱為東安陽縣,治所即開陽堡。後有說其“先有開陽堡,後有陽原城”之說,故改名開陽,宋代以前非常繁華,尤其是在唐代初期更是達到鼎盛。而現在開陽古堡卻如一位耄耋老人,已步入遲暮之年,如今整個古堡大概還有居民六十餘人,絕大多數為老人。
2/14 開陽堡鼎盛於唐初,作為茶馬古道上貫通南北的交通要衝,堡內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被譽為“關外樓蘭”,至清咸豐年間,由於治所撤銷,村莊商業低迷,集市廢棄,人口銳減。開陽堡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是周邊環境遭到破壞。漢唐以前開陽堡附近森林廣袤,水源充沛。在北宋年間和明代,陽原縣成為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衝突和戰爭的前沿,森林大量被砍伐,水源枯竭,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開陽堡逐漸開始沙漠化。
3/14 一位後生站在開陽古堡的房簷下,但他不知道腳下的土地曾經是多麼的繁榮。
4/14 現在整個古堡大概還有居民六十多人人左右,絕大多數為老人,年輕人都已經搬到縣城或出外打工了,只有到農忙或重大節日才能見到年輕人的身影。現在正是秋收時節,很多年輕人都返回古堡之中幫助家裡收秋。
5/14 這位老先生開著拖拉機在壓場,身後就是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家。
6/14 在老先生壓場的時候,家裡其餘的人就直接坐在地上拉家常,他們也是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
7/14 爸爸開著拖拉機在壓場,小女兒就那麼靜靜的靠在媽媽身上,等待著爸爸幹完活。
8/14 小女孩今年10歲了,上學都是在縣城,這次回來就是和媽媽、爸爸一起回來體驗下鄉村生活,由於等待的時候是最不耐煩的,好動的小女孩就拿起自帶的玩具,跳起了皮筋
9/14 兩個小朋友躲在麥秸堆的一個小坑裡,一人手裡抱著一個大向日葵,這也是它們家地裡自己種的,他們說這是他們最好吃的零食。
10/14 一匹騾子正地頭悠閒地吃著草,遠處是主人的一家子在幹活。
11/14 一輛牛車拉著一車剛剛收割完的莊稼,緩慢的走在並不寬城古道之上。
12/14 “殘陽如血”,夕陽下的開陽古堡。
13/14 日落前放牧的牧羊人趕著自己打羊群,從山坡上走過。
14/14 太陽完全落山之後,開陽古堡變得異常安靜,一輛汽車行駛過開元古堡,關注微信公眾號“微言薄語”,瞭解更多老百姓的生活。
2017-09-25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