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音樂 蕭友梅 藝術 中央音樂學院 百年巨匠 2017-03-27

“中國現代音樂之父”蕭友梅,是《百年巨匠》音樂篇講述的人物之一,分二集為觀眾詳細解讀他的音樂之路。人民政協報以《中國首位音樂博士蕭友梅》為題,解構這位為中國專業音樂教育做出貢獻的巨匠。

《百年巨匠》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以百集的規模記錄43位巨匠的藝術人生。該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中國民生銀行、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斗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音樂篇講述了蕭友梅、劉天華、賀綠汀、黃自、冼星海、聶耳,全篇將於2017年製作完成。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五四,五四!

愛國的血和淚,

灑遍亞東大陸地!

雄雞一唱天下白,

同聲擊賊賊膽悸!

愛國俱同心,

壯哉此日!

壯哉五四!

……

這是我國第一首直接歌頌“五四”愛國運動的歌曲。1924年5月4日,“五四”運動5週年紀念日。當天,北京《晨報副鐫》第3版刊出這首《五四紀念愛國歌》簡譜歌曲,標註“趙國鈞作歌,蕭友梅制譜。”就在這一天,蕭友梅將其編成由管絃樂隊伴奏的合唱曲,在北京青年會國民音樂大會上親自指揮歌唱。

在中央音樂學院的校園裡,有一座由著名美術家劉開渠先生創作的半身銅像,那就是被稱為“中國現代音樂之父”的蕭友梅的雕塑。

蕭友梅是中國音樂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1884年1月出生於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父親是清末秀才,以塾師為生。蕭友梅自幼隨父學習古文,1889年又隨父移居澳門,學習英文和日文。孫中山於1892年在澳門開業行醫時,與蕭家相鄰;他們又是自小熟識的世交,所以過從甚密。蕭家近鄰有一葡萄牙神甫常在家裡彈奏風琴,這使蕭友梅頗受薰陶。1899年,蕭友梅考入廣州時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唱歌”也是正式課程之一。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中國第一位音樂博士

1901年,蕭友梅從時敏學堂畢業後自費去日本留學,在東京高等師範附屬中學學習之餘,又在東京帝國音樂學院選修鋼琴及聲樂,實現了他童年時代學習音樂的願望。

當時,蕭友梅是一位熱血青年,信仰孫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1906年,他經人介紹加入了孫中山組織的同盟會。為了掩護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他把自己的寓所提供出來,供革命黨人作為祕密會議的地點。孫中山舉行會議時,蕭友梅常常帶著廖仲愷的孩子在屋外玩耍,實際上是在給開會的人放哨,一有動靜就可立即通知他們。

在長年的交往中,孫中山覺得蕭友梅是一位十分信得過的人,對他很器重。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任命蕭友梅為總統府祕書,從此他們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雖然已經從政,雖然與孫中山有著深厚的友誼,但蕭友梅心中念念不忘的是音樂。當他聽說有赴歐洲學習音樂的機會,就毅然辭掉了總統府的職務,於1913年奔赴德國學音樂,曾在萊比錫國立音樂學院學理論作曲。

1916年,他以長篇論文《17世紀以前中國管絃樂隊的歷史的研究》獲哲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獲此種學位的音樂家。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音樂教育的拓荒者

1920年3月,蕭友梅回到北京。他以其淵博的學識和早年的革命經歷及同國內政界高層人士的關係,要謀得一個薪位高的職務並不困難;但是他決定實現自己的理想,毅然選擇了開創音樂教育事業的艱苦道路。當時,音樂專業並不受重視,在高等學校裡不過是附庸,有的與美術合在一起稱為圖音系,有的與體育合在一起稱為音體系,有的更是大雜燴稱為圖工操練。蕭友梅於1920年9月被聘為教育部編審員,兼任北京高等師範(北師大前身)附設實驗小學主任。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很器重蕭友梅的為人和才能,蕭友梅也很贊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於是應邀擔任了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音樂講師兼該校音樂研究會導師。

蕭友梅聲譽日隆,吸引了許多學生來學習音樂。他還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管絃樂隊並親任指揮。這個樂隊的前身是清末民初海關稅務局的管絃樂隊,一共只有17個人。樂隊雖小,但從1922年底到1927年將近5年的時間,卻開過40餘次音樂會,演奏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大師的作品,為北京群眾介紹了不少西方音樂藝術知識。

1920年9月,蕭友梅與楊仲子共同創辦了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體育專修科,後經蕭建議分成兩個專科。1922年8月,經蕭友梅提議,北大音樂研究會改組為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以養成樂學人才為宗旨,一面傳習西洋音樂,一面保存中國古樂,發揚而光大之”。傳習所由校長蔡元培兼任所長,蕭友梅做教務主任負責實際工作。

1926年,蕭友梅又兼任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的音樂系主任。蕭友梅十分重視由師生共同參與的、定期的音樂會。這些活動不僅大大豐富了當時北京的社會音樂活動,而且對中國新音樂文化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1927年6月,北洋軍閥的教育部以“有傷社會風化”“浪費國家錢財”為由,下令停辦北京所有國立院校的音樂系科。蕭友梅苦心經營了5年的北大音樂傳習所也被迫解散。蕭友梅憤而辭職,隨蔡元培南下去尋求發展。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創辦國立音樂院

1927年10月,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學院(後改為教育部)院長。經他力爭,政府通過了蕭友梅提出的關於創辦國立音樂院的計劃。這個中國第一所正規的高等專業音樂教育機構於同年秋在上海正式成立,並立即開始公開招生。蕭友梅最初任教務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同年12月被任命為代理院長,1928年9月被正式任命為院長。

1929年,國立音樂院改名為“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蕭友梅被任命為該校校長。他按照自己的理想盡力推進中國的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經過數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使國立音專成為具有相當規模和國際水準的中國最高音樂學府,為中國培養出不少優秀的音樂人才。這些人才中的大多數後來成為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發展的骨幹力量。

蕭友梅憑藉自己淵博的學識和藝術才華,編撰了一大批音樂教材、論著,並創作有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其中,著名的紅色歌曲就有:1928年,寫出了《國恥》等3首歌曲,是中國最早的抗日歌曲之一。1931年“九一八”之後,寫出了《從軍歌》,是我國第一批以救亡為題材的愛國歌曲之一。1922年寫出了《問》。“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悽惶的淚?”點明瞭“問”的主題是對於當時軍閥混戰,山河殘破的祖國深沉的憂慮。

1940年12月31日,因結核菌侵入腎臟,蕭友梅在上海體仁醫院病逝,享年56歲。人走了,他的歌曲作品還活著,他對中國音樂文化事業做出的卓絕貢獻將永遠為後人銘記。

來源:人民政協報

人物簡介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蕭友梅(1884—1940),字思鶴,又名雪明。1901年留學日本,在東京高等師範附屬中學學習,後轉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東京音樂學校。1906年,經孫中山介紹加入同盟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蕭友梅被任命為總統祕書。1912年作為公派生赴德國入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教育學,1916年獲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在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和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任教並擔任領導。1927年與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所專業音樂學院——上海國立音樂院,後改建為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並主持校政。他是中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理論家、作曲家

剪影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百年巨匠》音樂篇顧問、《百年巨匠》宣傳片代言人傅庚辰,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賈磊磊,中國民生銀行社會責任管理委員會副祕書長喬榕,《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音樂篇開機儀式揭幕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百年巨匠》音樂篇顧問、《百年巨匠》宣傳片代言人傅庚辰,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賈磊磊,中國民生銀行社會責任管理委員會副祕書長喬榕,《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音樂篇開機儀式揭幕▲ 中宣部原副部長、《百年巨匠》總顧問龔心瀚,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百年巨匠》音樂篇顧問傅庚辰,江蘇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楊企鵬,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周鐵根,《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共同為《百年巨匠——劉天華》開機揭幕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百年巨匠》總顧問王文章,《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百年巨匠》音樂篇顧問傅庚辰,頒發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等單位聯合攝製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音樂篇顧問聘書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2014年11月18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主辦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音樂篇創作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2015年11月13日,《百年巨匠》音樂篇攝製組採訪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葉小鋼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百年巨匠》音樂篇攝製組採訪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劉天華侄子劉育熙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 2015年12月7日,《百年巨匠》音樂篇攝製組採訪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仲呈祥

編輯/萬芳

關於我們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中國民生銀行獨家贊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斗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以百集的規模拍攝40餘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傑出代表——

美術篇: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張大千、潘天壽、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劉海粟、吳作人、關山月、吳冠中、李苦禪、蔣兆和、石魯、黃胄;

書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舒同、趙樸初、啟功;

京劇篇: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

話劇篇:歐陽予倩、田漢、焦菊隱、金山;

音樂篇:蕭友梅、劉天華、賀綠汀、黃自、冼星海、聶耳;

文學篇: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巨匠軼事|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之父

《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一部、第二部已在央視一套、三套、九套、十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法語、俄語、西語、阿語)、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三沙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等二十餘家省級衛視,天津電視臺文藝頻道、重慶電視臺科教頻道、廣州電視臺、安徽電視臺人物頻道、上海教育電視臺、武漢教育電視臺、安慶電視臺、漳州電視臺、江陰電視臺等地方頻道,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江蘇國際頻道等國內外40餘家電視臺播出。紀錄片《百年巨匠》播出平臺,遍佈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華南各大行政區。自《百年巨匠》播出以來,屢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受到廣泛好評。目前,《百年巨匠》已獲得五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作為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教材,連續兩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發放到全國近300所承接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員網”,也將《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一部紀錄片和書籍作為視頻教材和知識講座內容。

紀錄片《百年巨匠》已連續兩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還是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資助和扶持項目。2016年,《百年巨匠》正式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2016年,《百年巨匠》獲中央電視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