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在蘇打綠《冬未了》數字專輯在QQ音樂上發行售賣一年後,網易雲音樂上的《冬未了》專輯才終於可以在線收聽並下載。然而近些天,這張專輯再次變灰,並且連帶著蘇打綠其他專輯也顯示為“因合作方要求,該資源暫時無法使用”。

類似的情況在網易雲音樂上不是少數,原因只在於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對網易雲音樂的部分版權轉授到期,新的談判還在進行之中。8月10日,網易雲音樂官方聲明稱,此次下架的曲庫佔比1%,大約有10萬首。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混亂時期。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佈《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音樂版權才開始規範化。

2015年,QQ音樂向網易雲音樂轉授150萬首音樂版權。此後兩年,兩個平臺沒有了版權紛爭,都按自己的節奏發展:QQ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為騰訊音樂,擴大市場份額;網易雲音樂深耕音樂社區,創造行業用戶最快增速,用戶規模突破3億。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今年8月,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在版權上的和諧關係突然被打破,騰訊兩次起訴網易雲音樂侵權。網易雲音樂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酷我音樂進行兩次起訴。

對於侵權,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如果法院認為我們確實存在這些問題,而且我們有責任,我們也不推諉。

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為什麼突然又打起了版權戰?

騰訊音樂正在尋求融資,為獨立上市做準備

QQ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目標就是獨立上市。現在,他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今年4月,香港媒體報道稱,騰訊音樂正在準備上市。9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騰訊音樂正在尋求IPO前的新一輪融資,估值100億美元。

此前在騰訊集團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當有小股東問及騰訊音樂上市傳聞時,騰訊總裁劉熾平迴應稱,騰訊音樂暫無上市時間表,但承認有可能性,若有決定會再作溝通。

騰訊音樂正在經歷一個關鍵時期:需要向資本市場講一個好故事,既要有對業務發展方向的規劃、可行的商業模式,還要有競爭對手無法匹及的優勢——這些都要證明一件事,騰訊音樂配得上100億美元的估值。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在業務發展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吳偉林在去年“億起聽 新聲態”的產業論壇媒體分享會上表示,將通過不斷的佈局戰略,建立“生態矩陣”,實現音樂全景生態鏈。“幫助明星創作更多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出來,比如王力宏的歌曲,會幫他們延伸到有可能是做遊戲,有可能是周邊產品,或者到演唱會。在MUSIC+的計劃裡面,在今年會跟王力宏、TFBOYS有陸陸續續MUSIC+的計劃推出,利用明星IP把資源推到其它周邊的產品裡。

在商業化上,騰訊音樂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付費會員和數字音樂專輯的銷售,並已經實現盈利。

在版權上,騰訊音樂佔有絕對優勢,擁有了索尼、華納、環球、福茂等數家大型唱片公司的獨家音樂版權。

一切看似完美,但騰訊音樂在上市的道路上有個躲不開的對手——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今年上半年完成了7.5億元的A輪融資,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戰略領投,芒果文創(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中金佳泰基金參投。此輪融資後,網易雲音樂估值為80億元,也有獨立上市的可能。有了充足的資金以及資源之後,網易雲音樂在數字音樂專輯、付費會員上都與騰訊音樂進行正面競爭。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即使在用戶量級上雙方還有著較大的差距,但網易雲音樂在一些方面的表現已經衝擊到了騰訊音樂。比如,謝春花《知非》等數字專輯在網易雲音樂的銷量超過了QQ音樂或者酷狗音樂的銷量。

騰訊音樂怕什麼?

騰訊系版權數量壓制競爭對手之後,月活看起來也相當可觀,但騰訊在版權上的行動顯示出它仍舊忌憚網易雲音樂這個對手。

網易雲音樂的優勢在於對音樂愛好者內心的精準把握。網易雲音樂的定位與騰訊系的QQ音樂等不同,更注重社交屬性和音樂情懷,這種感性的能力很容易俘獲大批音樂熱愛者的心。無處不在的個性化推薦和容易產生社交共鳴感的評論功能,所有的設計都服務於熱愛音樂的用戶。

網易雲音樂的成功與管理層懂音樂有很大關係。目前的管理層大多有過音樂行業的從業經驗,對音樂愛好者的內心有著精準的把握,後來地鐵歌詞營銷都印證了網易雲音樂對自己用戶心理的把握能力。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這一點上,恰恰是騰訊系的弱點。儘管月活早早破億,但酷狗音樂、酷我音樂、QQ音樂等仍舊難以擺脫自身在用戶心裡“音樂播放器”的標籤。儘管QQ音樂在功能多元化上日益完善,逐漸推出了個性電臺、彈幕功能、K歌等,但比起網易雲音樂能“讀懂人心”的個性推薦,QQ音樂在讀懂音樂愛好者內心世界的能力上仍舊不足。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這樣的差距最終都會體現在商業化能力上。騰訊音樂的用戶規模大,但大量對音樂無感的用戶是不願意為音樂支付過多費用的。網易雲音樂聚集的都是音樂發燒友,他們懂音樂、熱愛音樂,願意為音樂節、小型音樂現場付費,能夠開發的付費空間更強。

相比之下,QQ音樂不是在深耕音樂本身,更像是做粉絲經濟。QQ音樂沒有李宗盛,但是卻有吳亦凡、TFBOYS的獨家數字專輯,利用粉絲經濟一張專輯上線不到12小時就能賣出了100萬張。儘管年輕的粉絲群體消費能力強大,但這部分消費群體並未轉化成QQ音樂的忠實用戶,能夠吸引粉絲的是偶像並非QQ音樂的產品品質。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網易雲音樂有一批忠實的用戶,騰訊音樂很可能面臨偶像過氣之後粉絲們的流失。如果網易雲音樂的用戶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騰訊音樂市場份額的優勢也將不那麼明顯。

依靠版權,騰訊音樂正在給網易雲製造麻煩

面對網易雲音樂迅猛發展的勢頭,騰訊音樂手裡握著的主動權就是版權。

騰訊系在2013年前瞻性地預見到了音樂版權的重要性,與當時的海洋音樂集團(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控股方)聯手先後獲得了華納、索尼等國內外唱片公司的音樂授權。2015年7月,騰訊集團和中國音樂集團(即原海洋音樂集團)共同宣佈,對雙方數字音樂業務進行合併,成立如今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新成立的TME包含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老牌在線音樂平臺,騰訊系的版權進一步擴大。

目前,騰訊娛樂音樂集團擁有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1700萬首版權曲目,其中包括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的全部獨家版權。阿里音樂則擁有滾石、華研、BMG、寰亞等獨家版權,網易雲音樂與日本最大的娛樂集團愛貝克思達成合作,太合音樂手握海蝶、亞神、大石等版權。在版權數量上騰訊系已經佔據了優勢,隨著在線音樂市場規模逐漸固定,版權優勢更加凸顯。

騰訊音樂版權戰背後:再不阻擊網易雲音樂就晚了

有媒體報道稱,騰訊正在利用版權給網易雲音樂施壓,騰訊音樂企圖利用版權為網易雲音樂新功能的上線、後續的發展設限。

不過,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利用版權鉗制其他平臺,對歌曲本身的傳播並不是好事。丁磊在“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上的演講中曾說:“本來應該要廣泛傳播的正版資源,卻被逐漸地限縮在了獨家供給的模式裡……獨家版權甚至取代了產品創新和用戶體驗,成了行業的主要競爭壁壘。”

目前看來,騰訊音樂不會輕易放棄獨家版權的優勢,而且有持續佔有獨家版權的趨勢。彭博社報道稱,騰訊音樂將會把3%的股份出讓於戰略投資者,這當中包括三大唱片公司。這意味著,騰訊想從資本上尋求與唱片公司的綁定,佔據版權優勢。

不過事情可能有轉機。近日,國家版權局前副局長的閻曉宏也公開表示:“音樂版權不能太過於獨家,否則影響音樂作品的傳播。

如果國家版權局對音樂獨家版權購買、分銷做一些細化的規定,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競爭將會回到產品賽道,這將是騰訊音樂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