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牛津閱讀樹是英國80%的小學用的教材,用詞地道精妙,還有英式小幽默。不過既然有英式小幽默,就需要孩子有一點點的英文基礎和語感,這樣讀起來才能體會到這種小幽默。

海尼曼的語言相對中規中矩,以陳述句和祈使句為主,語法嚴絲合縫兒,比較適合我們這樣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媽媽,給孩子讀比較容易上手,自己能看懂,孩子問也能解釋得清楚。

這兩套教材各有特點,組合在一起便是再好不過的啟蒙材料了,全套下來一千塊,可以讀一年,比機構的性價比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牛津閱讀樹是英國80%的小學用的教材,用詞地道精妙,還有英式小幽默。不過既然有英式小幽默,就需要孩子有一點點的英文基礎和語感,這樣讀起來才能體會到這種小幽默。

海尼曼的語言相對中規中矩,以陳述句和祈使句為主,語法嚴絲合縫兒,比較適合我們這樣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媽媽,給孩子讀比較容易上手,自己能看懂,孩子問也能解釋得清楚。

這兩套教材各有特點,組合在一起便是再好不過的啟蒙材料了,全套下來一千塊,可以讀一年,比機構的性價比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穩紮穩打地做好英語啟蒙,分級讀物的閱讀要保證兩點:數量和質量。

首先,數量上,每年要達到450本左右的量。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四百五十本,沒多打一個零。

其實並不難,分級讀物的文字都很少,尤其是最開始的幾十本,打開一頁就一句話: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牛津閱讀樹是英國80%的小學用的教材,用詞地道精妙,還有英式小幽默。不過既然有英式小幽默,就需要孩子有一點點的英文基礎和語感,這樣讀起來才能體會到這種小幽默。

海尼曼的語言相對中規中矩,以陳述句和祈使句為主,語法嚴絲合縫兒,比較適合我們這樣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媽媽,給孩子讀比較容易上手,自己能看懂,孩子問也能解釋得清楚。

這兩套教材各有特點,組合在一起便是再好不過的啟蒙材料了,全套下來一千塊,可以讀一年,比機構的性價比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穩紮穩打地做好英語啟蒙,分級讀物的閱讀要保證兩點:數量和質量。

首先,數量上,每年要達到450本左右的量。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四百五十本,沒多打一個零。

其實並不難,分級讀物的文字都很少,尤其是最開始的幾十本,打開一頁就一句話: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頁數也很少,所以一本書幾分鐘就讀完了,大人和孩子都不會覺得負擔很重。

基本的節奏是每天讀兩本,讀完三天之後複習一天,複習的那一天可以把之前讀過的再讀一遍,孩子如果有特別喜歡哪本書也可以反覆讀。

分級讀物中的單詞都是高頻詞,這本書中出現過的詞和句型,再之後會交叉反覆出現多次,所以,閱讀量提上來了,不停地重複刺激下,孩子的詞彙量自然大大提高。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牛津閱讀樹是英國80%的小學用的教材,用詞地道精妙,還有英式小幽默。不過既然有英式小幽默,就需要孩子有一點點的英文基礎和語感,這樣讀起來才能體會到這種小幽默。

海尼曼的語言相對中規中矩,以陳述句和祈使句為主,語法嚴絲合縫兒,比較適合我們這樣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媽媽,給孩子讀比較容易上手,自己能看懂,孩子問也能解釋得清楚。

這兩套教材各有特點,組合在一起便是再好不過的啟蒙材料了,全套下來一千塊,可以讀一年,比機構的性價比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穩紮穩打地做好英語啟蒙,分級讀物的閱讀要保證兩點:數量和質量。

首先,數量上,每年要達到450本左右的量。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四百五十本,沒多打一個零。

其實並不難,分級讀物的文字都很少,尤其是最開始的幾十本,打開一頁就一句話: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頁數也很少,所以一本書幾分鐘就讀完了,大人和孩子都不會覺得負擔很重。

基本的節奏是每天讀兩本,讀完三天之後複習一天,複習的那一天可以把之前讀過的再讀一遍,孩子如果有特別喜歡哪本書也可以反覆讀。

分級讀物中的單詞都是高頻詞,這本書中出現過的詞和句型,再之後會交叉反覆出現多次,所以,閱讀量提上來了,不停地重複刺激下,孩子的詞彙量自然大大提高。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再來說說質量,英文的分級閱讀要怎麼讀,才能最有效?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有疑問,就那麼直白地讀吧,好像不太有趣,演繹一下吧,有沒那個水平。

後來聽了得到app上範慧萍老師的《如何開發孩子的英語潛力》,才茅塞頓開。

範老師講到了英文繪本閱讀的四步法,我在這裡原樣轉達一下:

1 先不要讀,從頭到尾翻一遍繪本中的圖畫,讓孩子藉助圖片猜猜意思,孩子不論說什麼,都要用英文迴應,比如“Yes, this is milk”。

2 爸媽讀給孩子聽。語速要慢,不要連讀,每個字吐字清晰即可。每一頁讀完之後,稍稍停頓,給孩子一個反應的時間,讓孩子把聽到的信息,對應上圖片的意思,建立初步的聽力理解。

3 再讀一遍,邊讀邊指。最初指圖片,一兩年後可以指讀文字。理解為先,不要著急認單詞,先積累聽力詞彙。

4 引導孩子說一說,加深理解。最開始回答簡單問題,一兩年後,引導孩子複述故事。

真乃高手啊!範老師的課程鏈接我貼在文後的“閱讀原文”中了,想深入學習英語啟蒙的小夥伴可以買來聽聽,19.9元,很有收穫的~

"

之前寫過一篇聊英語啟蒙的文章,回答了幾個常見問題,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說了兩個具體操作:重視日常英語和讀分級讀物。

但好像還是不夠具體,好像是販賣了焦慮,但並沒有給這焦慮一個出口。

這可不好,在這個世界當爸媽已經很不容易啦,喜寶娘怎麼能再給大家添負擔呢~

所以,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地說一說3-6歲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做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為什麼是3-6歲而不是1-6歲呢?學英語不是越早越好嗎?

的確,學英語越早越好,但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家長想起來英語這件事情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3歲了,這時孩子的中文已經是強勢母語了,再學英語,其過程跟1歲的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而且相對於1-3歲來說,3-6歲孩子的英語啟蒙更迫切一些,所以就分開年齡段吧,今天寫3-6歲,擇日再寫寫小寶寶階段的操作。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馬上就是黨的生日了,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英語啟蒙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以提高聽力詞彙為基礎;

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啟蒙階段需要完成1000個聽力詞彙的積累,這並非傳統英語學習中的“詞彙量”,很多人詞彙量很大,七八千甚至上萬,但仍然覺得聽力很費勁。原因就在於其大量的詞彙是眼睛認識,而不是耳朵認識,嘴巴就更說不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當然不能讓孩子也學習啞巴英語了,所以從啟蒙階段開始積累的就應該是聽力詞彙,而非單純的“詞彙量”,只有聽懂了,才是真的學會了。

那麼,該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兩個基本點:堅持親子共讀,堅持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個一個來說昂:

日常英語場景

說到底,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互動和反饋,如果能夠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那麼對孩子來說,英語就不是在機構或學校裡學的“知識”,而成為了能夠跟最愛的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手段。

當爸爸媽媽說的英文孩子能接上,孩子說的英文爸爸媽媽能有反應,TA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自然會大增!

當然,日常英語對爸爸媽媽們的要求很高,因為咱們沒學過啊!甭說過四六級了,就是英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所受的英語教育中也沒有日常英語的部分,所以如果想在家裡創造英文環境的話,只有華山一條路:從!頭!學!起!

啊,想想頭好大,畢業N年,工作中完全都用不上了,為了娃還要學英語!真是枉費了那些年跟英語老師的鬥智鬥勇啊。。。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陪著背單詞啃語法,更麻煩,還是基礎打打好吧。。。

日常英語的內容沒有捷徑,只能靠爸媽們自己一點一點學會,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自己提高,也推動孩子水漲船高。

不過好消息是日常用語並不難,不會說並不是英文水平不夠,而是不接觸、不知道,比如“你要尿尿嗎?”這句話,只靠學校教育的話考過六級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說。但稍微一查,就知道是“Do you want to pee?”,馬上就能運用在實際場景中。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吃飯、起床、洗澡、穿衣服、刷牙洗臉、玩耍、睡覺等等等等。

甚至逛逛市場,都能學英語: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別看簡單,一個一個查的話還真的很耗時間和精力,也很難成體系,往往查著查著就失去耐心,勸自己佛繫了。。

於是喜寶娘就想試試做這個整理的工作,將日常生活場景中能反覆多次說到的英文整理出來,寫在BaMa English這個公眾號裡,同時做了英語啟蒙陪伴營,每天推送學習卡片、錄製音頻並要求打卡,目前兩期下來,反應都不錯。

下圖是陪伴營中每天推送的卡片的一部分(可以右滑查看多張圖片)。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想報名參加陪伴營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不想入群的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英語,用起來就可以啦!

將英語融入日常英語這個方法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給一些英文輸入,爸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共同提高,慢慢地就能用英文交流了,由簡到難,也是很美妙的體驗呢。

而其實爸媽們的英文水平提高,受益的並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回饋於自己,幫助打開新世界大門。有了英文這個助力,再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流、接待國外客戶,就都不在話下啦!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親子共讀

3歲之後,正經的英文啟蒙就算是開始了,繪本的閱讀也需要系統起來,這時,分級讀物就要擺上檯面了。

現在市面上的分級讀物很多,大體上都差不多,從高頻詞和簡單句開始,交叉反覆,通過不同的主題強化,提升孩子聽力詞彙量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比較出名的分級讀物有培生系列、紅火箭、RAZ、大貓、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廖彩杏等等。隨便選一套,按照級別和順序一本一本讀下來就可以了。

關於分級讀物的比較有不少大V仔細地做過,比如“三個媽媽六個娃”的這篇,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花時(yin)間(zi)買來比較了。

說說我自己的操作吧,我個人比較推薦兩套搭著來: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牛津閱讀樹是英國80%的小學用的教材,用詞地道精妙,還有英式小幽默。不過既然有英式小幽默,就需要孩子有一點點的英文基礎和語感,這樣讀起來才能體會到這種小幽默。

海尼曼的語言相對中規中矩,以陳述句和祈使句為主,語法嚴絲合縫兒,比較適合我們這樣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媽媽,給孩子讀比較容易上手,自己能看懂,孩子問也能解釋得清楚。

這兩套教材各有特點,組合在一起便是再好不過的啟蒙材料了,全套下來一千塊,可以讀一年,比機構的性價比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穩紮穩打地做好英語啟蒙,分級讀物的閱讀要保證兩點:數量和質量。

首先,數量上,每年要達到450本左右的量。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四百五十本,沒多打一個零。

其實並不難,分級讀物的文字都很少,尤其是最開始的幾十本,打開一頁就一句話: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頁數也很少,所以一本書幾分鐘就讀完了,大人和孩子都不會覺得負擔很重。

基本的節奏是每天讀兩本,讀完三天之後複習一天,複習的那一天可以把之前讀過的再讀一遍,孩子如果有特別喜歡哪本書也可以反覆讀。

分級讀物中的單詞都是高頻詞,這本書中出現過的詞和句型,再之後會交叉反覆出現多次,所以,閱讀量提上來了,不停地重複刺激下,孩子的詞彙量自然大大提高。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再來說說質量,英文的分級閱讀要怎麼讀,才能最有效?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有疑問,就那麼直白地讀吧,好像不太有趣,演繹一下吧,有沒那個水平。

後來聽了得到app上範慧萍老師的《如何開發孩子的英語潛力》,才茅塞頓開。

範老師講到了英文繪本閱讀的四步法,我在這裡原樣轉達一下:

1 先不要讀,從頭到尾翻一遍繪本中的圖畫,讓孩子藉助圖片猜猜意思,孩子不論說什麼,都要用英文迴應,比如“Yes, this is milk”。

2 爸媽讀給孩子聽。語速要慢,不要連讀,每個字吐字清晰即可。每一頁讀完之後,稍稍停頓,給孩子一個反應的時間,讓孩子把聽到的信息,對應上圖片的意思,建立初步的聽力理解。

3 再讀一遍,邊讀邊指。最初指圖片,一兩年後可以指讀文字。理解為先,不要著急認單詞,先積累聽力詞彙。

4 引導孩子說一說,加深理解。最開始回答簡單問題,一兩年後,引導孩子複述故事。

真乃高手啊!範老師的課程鏈接我貼在文後的“閱讀原文”中了,想深入學習英語啟蒙的小夥伴可以買來聽聽,19.9元,很有收穫的~

聊|家庭英語啟蒙的具體操作方法

其實還有第三點,就是分級讀物和英文繪本的讀物必須親力親為。

我理解大家的顧慮,有的媽媽覺得自己的英文水平不行,怕帶跑偏了孩子,再加上現在手機上的資源實在是豐富,於是乾脆打開“喜馬拉雅”,讓英文主播來讀吧。

但真相是,任何純正地道的音頻,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親切溫暖。

語言需要互動和反饋,尤其在讀英文繪本的時候,孩子接觸一門新語言是沒有安全感的,而爸爸媽媽的陪伴是孩子最大的支持,當TA需要求助或者探討的時候,身旁的媽媽就是最好的對象,主播念得再好,也沒辦法交流啊?

還有,爸爸媽媽學習英語的努力看在孩子眼裡,不就是最好的榜樣?

至於口音問題,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的英文輸入來解決。而且之前文章中我也有寫過,相比於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和跟外國人交流時能夠達到的深度來說,口音真的不值一提。

大膽說起來讀起來吧,希望英文能夠給大家痛並快樂著的育兒過程帶來新的體驗和成就感!


BaMa English希望能親切溫暖地陪孩子們度過整個英語啟蒙的過程~


本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但歡迎點贊評論和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