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史學界公認的大英帝國崛起,大概是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的這個節點上。光榮革命發生在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大英帝國忽然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成為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國。英國不僅在那幾年裡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用一套法律把權力裝進籠子裡面去。

是不是光榮革命能夠解釋大英帝國的崛起呢?我們先看光榮革命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當時的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想要在英國推行天主教,這件事在英國激起了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尤其是當時的貴族反對的最厲害。他們特別希望把詹姆斯二世趕走,於是就製造了一場假的宮廷政變來嚇唬他。

英國在當時已經經歷過一次內戰,所以這國王很機靈,一看大事不好,調頭就跑。貴族們就把詹姆斯二世的女兒和女婿從荷蘭接來。這個女婿叫威廉,是荷蘭的執政官(荷蘭當時是民主制度,沒有君主,只有一個執政官)。

於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兒和女婿就做了雙頭國王,兩個人都是國王。同時,貴族們還強迫瑪麗和女婿威廉接受了英國一套新的法律,叫做《嗣位法》。這個《嗣位法》規定,任何一代英國國王都不準信天主教,並且由議會來決定國王繼承人是否有資格做國王。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光榮革命之後,威廉、瑪麗夫婦成為雙王

很多人都說,光榮革命很偉大,讓英國人學會了不流血發動政變。國王如果不得人心那就換,換了還不行就繼續換。這個事件對英國有什麼整體上的影響呢?很難說。

我想說的是,光榮革命毋庸置疑確實使英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但它並不是一個起點,而是相反恰恰,光榮革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作為英國漫長曆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正是它宣告了過去140多年的宗教內戰的結束。因此,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終點”的角度來理解光榮革命,或許對於理解大英帝國的崛起可以找到一個新的角度。

光榮革命是一個終點,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因為它宣告了過去的140多年的宗教內戰的結束。

一、一場離婚引發的血案

有結束就肯定有開始。這個開始從哪開始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亨利八世。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英國畫家霍爾拜因繪製的亨利八世像

英國作家希拉里·曼特爾的熱銷歷史小說《狼廳》(Wolf Hall)和第二部《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還有前兩年熱播的英劇《都鐸王朝》,都使亨利八世的故事在中國火了起來。

《都鐸王朝》這部劇特別像中國的宮鬥劇,受到很多英劇迷的追捧。亨利八世一生娶了6任王后,到處都是關於他的傳記八卦和野史。如果你有機會去英國旅行,隨便走進一家書店,向最顯眼的架子上望去,上面肯定有一本是關於亨利八世的。有時候要是趕上《都鐸王朝》這部電視劇正在熱映的時候,書架上基本會鋪滿了關於亨利八世的野史。

拋開這些野史不談,亨利八世在位期間對英國的整體社會結構帶來了可能是英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折。雖然他之前估計沒有想到自己會徹底改變英國的社會結構,他確實有意無意地放出了一個魔鬼,這個魔鬼把英國拖進了另外一條歷史軌道。英劇《都鐸王朝》劇照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英劇《都鐸王朝》劇照

亨利八世的原配王后,是位西班牙的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凱瑟琳為亨利八世生育的幾個兒子都沒有活下來,很早就夭折了,最後只剩一個公主瑪麗,就是後來著名的血腥瑪麗。

亨利八世還是特別想要一個兒子傳位,雖然他也有女兒瑪麗可以繼承王位,但瑪麗去世之後,都鐸家族就得被迫讓位給其他家族。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中國就很好解決了,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總有能生出兒子的。

但是在英國這樣的天主教國家,國王要奉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如果他跟一個不是原配王后的女人生了孩子,只能作為私生子,是沒有繼承權的。

不僅如此,在天主教勢力裡面,離婚也不行。其實直到今天,很多天主教下屬的小教派依舊不許信徒離婚。

美劇《傲骨賢妻》有一個情節挺有意思的。有一集女主角Alicia遇到了一個競選對手,離婚很多年都沒結婚。很多贊助人都懷疑這人是同性戀,不願意給他錢。後來Alicia才明白,這個人是耶穌會士,耶穌會是天主教下的一支,嚴格奉行天主教的教規。耶穌會士有規定,一輩子只能娶一個妻子,如果離了婚之後再娶就屬於通姦。可見倒退幾百年前,亨利八世想和凱瑟琳離婚更是行不通的。

就算行得通,他也不能隨便休了凱瑟琳,因為她的孃家背景太厲害了。凱瑟琳是誰中國人可能不太知道,但說起她的父母,就比較有名了。1492年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出海就是西班牙贊助的。

當時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很強悍,剛剛統一了整個西班牙半島,又因為常年和穆斯林地區戰鬥,軍事力量非常強大。凱瑟琳就是她的女兒。所以亨利八世也不敢和王后孃家明著撕破臉。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其實非要離婚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請教皇親自寫一封休書,宣稱這個婚姻從一開始就不被上帝認可。其實亨利八世心裡也知道,教皇憑什麼答應你的條件呢?

西班牙當時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天主教國家,對教皇非常忠誠,教皇犯不著為了一個英國和西班牙撕破臉。教皇肯定也不會答應。

在當時歐洲有一個制度,叫紅衣主教制度。小說《三個火槍手》裡面,有一個紅衣主教黎塞留。紅衣主教是什麼?在那個時代,每一個國王的行政權都只有一半,另一半權力其實是被教皇享有的。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紅衣主教托馬斯·沃爾西

首先,國王想要登基,必須有教皇加冕,教皇不加冕,國王就是不合法的。第二,教皇會給每一個國家派幾個紅衣主教,這些紅衣主教其實是雙料間諜,既是教皇的信史,也是國王的人。

有一天,某位紅衣主教如果工作幹得好,可以到羅馬來,有機會去選下一任教皇。紅衣主教被派遣到各個國家,國王一般都會給教皇面子,把紅衣主教任命為樞機大臣,相當於首相那樣一個位置。

亨利八世手底下也有這麼一紅衣主教:托馬斯·沃爾西。亨利八世的離婚大事堪憂,就去找沃爾西商量:如果都鐸王朝以後絕嗣了怎麼辦?

沃爾西想了個辦法:“您不能直接跟教皇去說,您跟教皇這麼一說,教皇他老人家一不同意,這事咱就掰不回來了。我給您支一招,咱先把生米煮成熟飯。我在國內,給您張羅,號召英國上上下下的這些教室,開一大會投票。大家都認為這個婚姻不合法,生米就煮成熟飯了。到時候再跟教皇說,教皇應該勉強就認可了。”

這就只剩下一個問題了:怎麼論證這樁婚姻不合法。

沃爾西確實對亨利八世異常效忠,他回去之後就開始冥思苦想,翻遍了《聖經》,終於找到了幾個證據。凱瑟琳王后在嫁給亨利八世之前,跟亨利八世的哥哥亞瑟·都鐸訂過一次婚。但在還沒有見到亞瑟的時候,亞瑟就死了。這段故事後面我們還會講到。

簡言之,當時的老國王亨利七世是都鐸王朝的創始人,王位不穩,特別想與西班牙結盟,那麼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亞瑟和凱瑟琳沒圓房,凱瑟琳也還是處女之身,就讓凱瑟琳嫁給了亨利八世。所以才有了今天這個婚姻。

沃爾西翻遍了《聖經》發現,《聖經》裡有一句話叫做,如果弟弟娶了哥哥的未婚妻,也就是娶了嫂子,很有可能會沒有後代。沃爾西一看,這個藉口不錯。於是亨利八世緊急召集全國上下有決策權的教士,組織宗教會議。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亨利八世的原配:阿拉貢的凱瑟琳

幾番磋商,大部分的教士都覺得沒必要為這麼點事得罪國王,而且這都是沃爾西操辦的,很愉快地表決順利通過。

但是亨利八世萬萬沒想到,這個消息到了教皇那兒,教皇他老人家看了之後呵呵一笑,“不行!在我這不管用。”

教皇本來就跟沃爾西關係沒那麼好。而且當時西班牙還發生了一些大事。凱瑟琳王后的兩位家長去世了,她的外甥查理五世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查理五世是個很會玩手段的人,他通過各種辦法,硬是讓德國人選他做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轄區主要是今天的德國,雖然這個國家沒有什麼軍事實力,內部權力分散,但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面積很大,比今天德國的面積還要大很多,還包括奧地利、瑞士等等中歐國家。

事實上,西班牙加上神聖羅馬帝國已經佔了歐洲的天主教勢力的絕大部分了。所以教皇怎麼會得罪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聯合體呢?於是兩邊相互示好,在當時就進入了蜜月期。教皇回信告訴亨利八世和沃爾西:想休了人家西班牙的公主,這事絕對不行。

亨利八世一看,這回可鬱悶了。他又找沃爾西想辦法,沃爾西說:“我也沒招了,您還是自己想辦法吧。”

亨利八世越想越鬱悶,就在這時候出軌了。出軌的對象是凱瑟琳王后底下一個侍女,叫安·波琳。並且兩個人不僅很快好上了,還懷孕了。這就麻煩了,如果離婚的事一直拖著,安·波琳這孩子就出生了,不也成了私生子了嗎?所以亨利八世就催著沃爾西,無論也要想個辦法出來。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美人心計》裡的安·波琳

這個時候安·波琳也著急得不行。他勸亨利八世:“您別等沃爾西這老頭了。老頭現在也不管用了,您給它扒拉開我來吧。您可以讓教士出臺一個法案,國王自己做這個國家的宗教領袖,這樣的話您以後也不用再看教皇的臉色了。咱直接把離婚再結婚這事在英國給辦了,不就好了?”

亨利八世仔細一想,或許這還真是一辦法。1534年,亨利八世在英國強力推行了一個《至尊法案》,宣佈在英國統治範圍之內所有的人必須效忠英國國王,宣誓國王就是上帝的代理人。

當時的天主教只承認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亨利八世的意思就是說,今後大家不用承認教皇了,承認我就行了,我也是上帝的代理人。亨利八世不費很大功夫就廢黜了教皇。教皇沒有辦法,只能先將他開除教籍。

這其實在英國就是個制度創新了,做了一個宗教秩序內部的調整,在當時歐洲大陸上因為馬丁·路德改革影響,很多國家也都是這麼做的,不算是多大的一次變革。但是誰都沒想到,亨利八世這一衝動給英國惹下了一個140年的大災。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二、宗教改革,人頭滾滾

亨利八世擺脫了教皇影響之後,順利地和安·波琳結婚了。

可問題來了,擺脫教皇對紅衣主教沃爾西影響還是很大的。推翻教庭的神權意味著沃爾西在英國失去了地位。一旦其承認國王的合法地位,那沃爾西今後。對於紅衣主教來說,奮鬥一生,就為了將來有機會去競選教皇。因為這事教皇一封信接一封信的譴責他,說他縱容國王胡來。

沃爾西這時候左右為難,裡外不是人。沃爾西大動作不敢有,就只能在英國國內搞一些小破壞。站在亨利八世的角度看,沃爾西其實也沒什麼用了,既然他起不到好作用,還搗亂,不如干脆把他殺了。亨利八世大半夜派人把沃爾西從床上抓出來,送進了倫敦塔。

沃爾西很快就死了,在被抓走的時候,他留下一句很著名的話:“假如我當初像侍奉亨利八世那樣侍奉上帝,上帝肯定不會在我頭髮花白的時候把我拋棄。”

沃爾西的手下有很多有理想的人,他們反對亨利八世胡來反對得更激烈。比如說,沃爾西有個學生,著名的《烏托邦》的作者托馬斯·莫爾。

托馬斯·莫爾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也非常有行政能力。他跟亨利八世還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但托馬斯·莫爾是個堅定的天主教徒,他寧死也不會承認國王是宗教代理人。

莫爾又不願意跟亨利八世翻臉,於是就躲回了鄉下不出來了。亨利八世自封宗教代理人需要高官要員宣誓效忠,有一天他翻遍了名單,發現莫爾不在裡面,就問身邊的人托馬斯·莫爾怎麼不宣誓?手下沒辦法遮掩,就把實情告訴了亨利八世。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托馬斯·莫爾爵士

亨利八世讓人把托馬斯·莫爾抓回來,問他為什麼不宣誓。莫爾說,“我得堅持我的理想,作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我是絕對不能做這種事情的。”亨利八世一左右為難,他捨不得殺莫爾,莫爾實在太有才華了。

但他改革伊始,如果自己的高官都和自己頂風作案,將來怎麼讓百姓服氣?亨利八世最後把托馬斯·莫爾押送泰博恩廣場大卸八塊,據說他一邊哭一邊做的這個決定。

不管怎樣吧,亨利八世好像終於可以跟安·波琳愉快地生活了。他盼星星盼月亮等著安·波琳把孩子生下來,結果卻是一名女孩。這個女孩名叫伊麗莎白,就是後來著名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亨利八世對於安·波琳十分不滿,他不需要女兒。安·波琳甚至還不如凱瑟琳,後來幾個孩子都沒生下來就流產了。關鍵是,安·波琳又讓自己得罪了教皇。

他思前想後,覺得不如把安·波琳也給廢掉算了。這個時候,誰來幫他做這白手套呢? 亨利八世就又從身邊找了一個得力干將,著名的托馬斯·克倫威爾。

在今天倫敦泰晤士河邊的英國議會大廈門口,矗著一尊騎馬的雕像,那是著名的護國公奧利弗·克倫威爾,是這位托馬斯·克倫威爾的一個遠房後代。前面提到的暢銷小說《狼廳》寫的就是托馬斯·克倫威爾的。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曼特爾女士的歷史小說《狼廳》

克倫威爾一直很得亨利八世信任,《至尊法案》就是他親筆擬出來的。亨利八世讓他想辦法把安·波琳給處理掉,他也欣然應允。

這時候想休妻肯定不能再靠離婚了,之前和凱瑟琳離婚的時候,亨利八世還能說這是為了堅持他的理想和道德標準,現在想要廢掉這個他親手戴上王冠的王后肯定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太打臉。

托馬斯·克倫威爾給亨利八世出主意,準備給這個安·波琳王后羅織一些罪名,用刑法來廢后。他最後羅織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說安·波琳跟他哥哥亂倫,還說她在嫁給亨利八世之前有好幾個情人,根本就不是處女。最後安·波琳被判了死罪,被公開斬首。

這個時候對於亨利八世來說,最重要的事還是再找王后再生兒子。克倫威爾也很給力,給亨利八世無色了一個叫簡·西摩爾的年輕貴族女兒。簡長得不僅漂亮,而且還特別溫柔可人,不像凱瑟琳王后那麼強勢,也不像安·波琳那樣潑辣。

簡·西摩爾不負眾望,很快就給亨利八世生了兒子,就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馬克·吐溫有個名著《王子與貧兒》,寫的就是這個愛德華六世。在王后臨盆的日子,倫敦城萬眾歡騰。教堂內響起讚美頌,城裡點燃篝火,慶祝著愛德華小王子的誕生。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電影《王子與貧兒》劇照

所有英國人都在想,總算是不再折騰了。本來大家原來都是信天主教的,相信教皇代表上帝,突然就不讓承認教皇了,必須承認國王代表上帝,這個過程很痛苦。亨利八世有了兒子,也就不會再折騰了。

可是誰都想錯了,天下沒有就此太平。 問題就出在克倫威爾身上了。

克倫威爾是一個清教徒,他的家族一直以來都是信仰新教的。清教和信奉教皇的天主教,以及亨利八世搞的國教,是有本質區別的。清教不承認任何權威,國王也好,教皇也好,都一概不承認。

新教徒一方面信仰上帝,另一方面主張因信稱義,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讀《聖經》。他們其實認為自己就是上帝的代言人,《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怎麼理解《聖經》和任何權威的解釋都沒有關係。這是當時歐洲大陸從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宗傳到英國的一派,逐漸也滲透到英國的貴族中間。

由於亨利八世很強勢地推行國教,克倫威爾的新教徒身份不能公開,也只能在宮裡邊搞點小動作,種點小種子,希望在亨利八世死後能讓愛德華王子接受新教,也算實現他的個人理想了。

克倫威爾一手操辦的亨利八世和西摩爾的婚姻維持了沒有多久。新王后在小王子出生之後,身體過於虛弱,很快去世了。這時候克倫威爾突然覺得機會好像又來了,假如能從當時信仰新教的國家裡找到一個公主和亨利八世結婚,最好再生一個兒子,那這不就等於是這是個信奉新教的王子了嗎?

克倫威爾還真從一個德國小諸侯國裡面找到一位安妮公主,給接到英國來了。但克倫威爾沒想到的是,娶媳婦這事可算是亨利八世的雷區了,他越了亨利八世的雷池。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克利夫斯的安妮

亨利八世一看見安妮公主就覺得很不喜歡她的長相,說人家公主長得像馬一樣,特別生氣。安妮公主的畫像今天依然可以找到,她長得一點都像馬,不知道亨利八世哪根筋搭錯了。

那段時間克倫威爾還因為一些小事得罪了亨利八世,亨利八世看這公主更是越看越不滿意,最後把她送到一個小城堡裡養著,就是不肯承認她是王后。

克倫威爾還沒反應過來,亨利八世就已經派人過來把他給抓走,也送去泰博恩廣場處死了。

克倫威爾是個很有悲劇色彩的權臣。《狼廳》那本書裡面就寫道,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宮廷四周遍佈了殺機,還覺得自己是一個權臣,結果如此輕易的就被當做了替罪羊。

三、四分五裂的英格蘭

從1525年亨利八世想要休掉凱瑟琳王后開始,一直到1540年處死克倫威爾,只有短短的15年,這中間英國的政治高層一直在發生政變,政客人頭滾滾,王宮喪喜不斷。

但更精彩的地方不在宮廷,而是在民間。亨利八世的改革一捅到底,改變了每一個英國人的生活。

國教改革不只是逼著所有人宣誓就行了。宣誓很簡單,可以嘴上承認國王代表上帝,誰反對直接拉出去斬首就行了。但是宗教這件事牽扯的可不只是一句宣誓,而是和國家的產業和經濟有很大的關係。教會在歐洲本來就是一個經濟組織和社會團體,牽一髮必然動全身。

雖然最開始教皇不樂意搭理亨利八世,但是等他回過味之後,就開始在英國國內製造事件,給英國教士寫信,譴責他們不道德。很多教士看完之後也是鼻涕一把了一把,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很多教士內心裡還是認同教皇的。這些教士就開始暗中勾結教皇,在英國搞小破壞了。

教皇還不止有這種手段,他還可以動用外交手段。這個時候亨利八世眼睛只盯著西班牙了,萬萬沒想到早就想惦記著英國的法國這次逮著個好藉口,主動向教皇請纓,向英國宣戰了。

亨利八世打仗沒錢,竟然想出來沒收天主教的教產,賣給貴族。很多底層教士最開始只是心裡有點彆扭,這下徹底沒法活了,就煽動老百姓一起造反,既然大家現在連做禮拜的地方都沒有了,再這樣下去我們也就沒有活路了。

這時候北方的一些貴族、教會勢力也跟著揭竿而起。他們一路從北往南打,勢如破竹,喊的口號就是“清君側”。中國人都知道,“清君側”就是要把皇上身邊的小人除了,但其實每次提出這種口號都是針對國王去的,哪裡是針對小人。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亨利八世正因為跟法國打仗,焦頭爛額。看到國內起義了,只能暫時與法國媾和,草草收場回國鎮壓起義。

這次叛亂雖然被血腥鎮壓下去了,但英國社會這時候可徹底分裂了。

有一些老百姓稀裡糊塗地效忠亨利八世,成為國教一派。有一些很懷念亨利八世沒開始折騰,跟天主教關係好的時候,想回到以前的狀態,成為天主教一派。還有一派,就是克倫威爾的清教這派,他們覺得應該往前再走一步,把這個國家變成一個徹底的新教國家。

反正現在教產也都沒收了,沒地方做禮拜,那乾脆搞家庭教會算了。今天在韓國、美國有很多這種小家庭教會,也不用去教堂,幾個親戚朋友在家裡一起念念《聖經》,開個party,唱唱歌,也挺好。

從此之後,英國人永遠的分成了這三派勢力,再也沒有重新合到一起過。此時亨利八世年紀也大了,身體也不好,腿上長瘡,每天疼的不行。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這時候他又娶了一個新王后:凱瑟琳·帕爾,是一位貴族的寡婦。作為亨利八世的最後一任王后,凱瑟琳·帕爾雖然非常賢良和聰明,但亨利八世此前已經殘暴到休了兩任王后,殺了兩任王后,她作為最後一任,能不活在恐懼之中嗎?

她為了自保,儘可能地想辦法讓亨利八世喜歡上自己。她看亨利八世被國家分裂折磨,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只要按這個方法辦,所有的問題都能一掃而光。

這個時候要做大改革肯定是行不通了,只能小規模地做一些政策改動。為了穩住其他兩派的人,亨利八世就只能在繼承權問題上下手。

亨利八世自己是國教領袖,所以他要有繼承人,要確保國教能夠長期存在。這時候他也有兒子了,所以他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就是愛德華六世。他的兩個女兒其實已經被剝奪繼承權了。

瑪麗是凱瑟琳王后的女兒,凱瑟琳王后和亨利八世的婚姻已經被宣佈不合法了,瑪麗的繼承權就等於沒有。伊麗莎白是安·波琳的女兒,安·波琳王后因為通姦罪被處死了,在亨利八世這看,她應該也沒有繼承權了。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亨利八世的大女兒:血腥瑪麗

凱瑟琳·帕爾說服亨利八世承認了瑪麗和伊麗莎白這個孩子的繼承權。這個辦法有兩個好處:

一方面,瑪麗和伊麗莎白基本上能穩定住天主教勢力和新教勢力。

另一方面,兩個孩子成為國王的可能性很小。只有愛德華自己沒有子嗣,瑪麗才有可能會上臺。當時亨利八世年歲已高,愛德華六世卻還小,正常來說他肯定會有兒子的,瑪麗的繼承權就是擺在那給大家看,穩定人心用的。伊麗莎白也是同樣的道理。

凱瑟琳·帕爾擺的這麼一個龍門陣讓三派人都有覺得自己這一派有機會崛起,這種方法最開始確實能穩定住人心。雖然希望渺茫,但是有希望總比沒有強。人不就是活個希望嗎?

當然凱瑟琳·帕爾當時多少還是有點私心的。她自己也是克倫威爾這一派清教徒,她不敢公開不承認國王,也不敢否認天主教教皇的權威。

凱瑟琳·帕爾王后又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女性,寫過很多的書,是半個哲學家,有點像中國古代的才女李清照,文章寫得特別好。但是亨利八世卻有點看不上她這一點。因為當時的歐洲也是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凱瑟琳·帕爾太有才華,平時還總是教訓國王,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凱瑟琳·帕爾沒辦法只能把自己的政治主張全部收了起來,把希望就是寄託在小伊麗莎白身上,其實她成功的概率很小,伊麗莎白排在第三順位,繼位可能性幾乎沒有。

這場血案到此算是暫告一段落,然而,這不是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更大的動盪不久就會到來。

看完之後記得收藏哦。

這是我的新書,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一場離婚混引發的血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