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當地時間7月23日當選保守黨黨魁,24日,他將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他勝選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祝賀:“鮑里斯會幹得非常好的!”

當天晚上,特朗普在一場接待保守派高中學生的活動上又把約翰遜和自己做對比,稱他是“英國特朗普”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當地時間7月23日當選保守黨黨魁,24日,他將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他勝選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祝賀:“鮑里斯會幹得非常好的!”

當天晚上,特朗普在一場接待保守派高中學生的活動上又把約翰遜和自己做對比,稱他是“英國特朗普”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街頭壁畫)

然而,從鮑里斯以往的言論中來看,他似乎對特朗普的示好並不買賬,“有一次在紐約街頭,我被一個女孩認成是特朗普,這種感覺太糟糕了”。

無論如何,這兩人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確實很像。

作為在英國“最為動盪時期”上臺的首相,在同僚眼裡“劣跡斑斑”的鮑里斯信誓旦旦地表態,要帶領英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這位自信到讓人有點不敢相信的政客能做到多少?

文 | 李雪 賀鈺涵(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捏造假新聞的“輕狂記者”?

7月24日,鮑里斯將與現任首相特蕾莎·梅在白金漢宮完成交接,之後入主唐寧街10號,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注:根據英國現行法律,現任執政黨黨魁將自動當選為英國首相。

此次大選,讓現年55歲的鮑里斯成為英國史上首位由單一政黨黨員(而非由國會議員或全體選民)選出的首相。

與前任卡梅倫一樣,鮑里斯也出身於書香門第。

1964年,鮑里斯出生在美國紐約,父母都是英國人。其父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母親是一名藝術家。

1977年,鮑里斯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伊頓公學,還拿到了國王獎學金。在這裡,他不僅出色地掌握了拉丁語和古希臘語,還結識了很多來自中上層階級富裕家庭的朋友,比如戴安娜王妃的弟弟、第九代斯賓塞伯爵查爾斯。

1983年,鮑里斯考入牛津大學最古老的貝利奧爾學院,專業為古典學,仍然拿到了獎學金。期間鋒芒畢露,擔任學生辯論社牛津聯盟主席,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

要知道,這個聯盟的師兄師姐們與英國政壇關係密切,有本事坐上主席位置,相當於一隻腳跨進了威斯敏斯特議會!

學生時期逐步積累起來的人脈在日後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畢業後,鮑里斯進入《泰晤士報》,成為一名實習記者。或許是曾經的一帆風順使得這個才華橫溢的初生牛犢犯了一個略顯輕狂的錯誤:

在撰寫一篇關於愛德華二世時期宮殿考古發現的文章中,他把自己的話冠以歷史學家科林·盧卡斯的名號,冒充權威。

失實報道這個醜聞讓鮑里斯丟了工作。

不過,憑藉豐富人脈,他在《每日電訊報》謀得一份差事。很快,掌握多種語言、善於引經據典的鮑里斯吸引了一大批保守的中產階級讀者,因此被提拔為政治專欄第一記者。

1989年,鮑里斯領命負責報道歐盟委員會內容。似乎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抵達布魯塞爾之後,他的“浮誇風”又蠢蠢欲動,比如編織一些不實報道,比如打開了長期抹黑歐盟的閥門,各種亦真亦假的“黑料”從他筆下噴湧而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鮑里斯將歐盟政策描述為“瘋狂的官僚主義”“蝸牛將被定義為魚類”,歐盟將在全歐範圍內推行同樣尺寸的“歐式棺材”,為了讓香蕉大小形狀長得一樣而創立“香蕉警察”等等。

因此,他收穫了一大票差評:不穩重、不誠實、愛編造故事以及故意黑化歐盟。

人品問題暫且不提,有一點是很明確的——

至少在30年前,鮑里斯就已經成了歐盟的鐵桿黑粉,其強硬的“脫歐方針”有跡可循。

2

朝令夕改的“桀驁政客”?

1999年,鮑里斯成為《旁觀者》主編後,不再滿足於媒體的一方天地,開始把觸角伸向政壇。

2001年大選,作為英國牛津郡代表,他如願當選保守黨議員,同時保留媒體人身份——繼續擔任《旁觀者》的主編,為《每日電訊報》和《智族》寫專欄,甚至參加電視劇的製作。

在下議院,他被分配到修改犯罪條例的項目組,在兩屆任期中只出席了一半重要會議。自然,桀驁的鮑里斯再次收穫來自同僚的差評。

2003年時,鮑里斯投票贊同英國加入美國在伊拉克進行的反恐戰爭。耐人尋味的是,戰事失利後,他迅速改變陣營,言之鑿鑿地譴責時任首相布萊爾把英國拖入了“罪行累累”的一場戰爭。這種朝令夕改的態度也成了日後對手抨擊他的重要武器。

2004年,邁克爾·霍華德當選為保守黨黨魁,與之關係緊密的鮑里斯被任命為“影子內閣”藝術副大臣。

注:“影子內閣”指實行多黨制的國家中不執政的政黨為準備上臺執政而設的預備內閣班子,也叫“預備內閣”。在英國,影子內閣往往由下議院中最大的反對黨領袖牽頭,物色下院中有影響的同黨議員,按內閣形式組建而成。

2005年,大衛·卡梅倫當選保守黨黨魁,鮑里斯被任命為高等教育副大臣。在任期間,他贊成當時工黨政府有關增加額外投資保費費用的議案,因此,在英國大學生中擁有較高的支持率,成為最受大學生喜愛的議員之一。

2008年,鮑里斯成功當選倫敦市長,當月發佈首個政策倡議: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飲酒。

2012年,鮑里斯成功擊敗對手利文斯,連任倫敦市長。

在就任倫敦市長期間,鮑里斯政績可圈可點:

曾在北京奧運期間訪問北京,就修建高鐵和中英貿易等事宜向北京政府人員溝通請教;

改進了倫敦巴士制度,讓紅色雙層巴士成為倫敦城標誌性的風景線;

親自披掛上陣為倫敦奧運代表隊做宣傳,雖然由於滑索設備問題一不小心卡在了半空中……

這位帶著傲氣、不拘小節的官員贏得了倫敦市民的支持和喜愛。任期結束時,“YouGov”民調網站顯示,52%的倫敦人認為鮑里斯的市長做得“很好”,只有29%認為他“糟糕”。

3

從旁觀者升級為掌舵人

2015年,他再次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在1年後的脫歐公投中,鮑里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他昔日同窗好友、卡梅倫的對立面,支持英國脫歐。

卡梅倫宣佈辭職後,很多人認為鮑里斯會“接棒”。然而,在正式競選開始之前,鮑里斯就退出了。時任環境事務國務祕書的邁克爾·戈夫稱,“鮑里斯不能提供保守黨目前所需要的團結力量”。

2016年,特蕾莎·梅成為英國首相,鮑里斯被任命為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

兩年後,梅姨表示:內閣成員已在脫歐問題上達成一致立場,並將向歐盟提出在脫歐後設立“英國-歐盟貨物自由貿易區”的建議,鮑里斯為此表達不滿,辭職。

鮑里斯主張和布魯塞爾劃清界限,擁護“加拿大”模式,是硬脫歐派的代表人物。

梅姨宣佈將辭去首相一職後,5月16日,鮑里斯公開向媒體承認,他將參與保守黨黨魁一職的角逐。

6月12日,鮑里斯正式組建自己的競選團隊,他在演講中提到:“消磨了三年時光,錯過了兩次最後期限,這一次我們必須在10月31日之前離開歐盟。我們必須拿出比現在這個被否決三次的方案更好的方案”。

鮑里斯還建議取消脫歐協議中涉及在北愛爾蘭設立邊界圍牆的事情,並威脅稱如果歐盟拒絕修改英國退出歐盟的協議,英國將拒絕向歐盟支付此前已經達成一致的脫歐費用——390億英鎊分手費。

如此強硬的畫風與他的兩位前任完全不搭,可是,在漫長的“拖歐”鬧劇中,感到厭煩的民眾迫切需要一位能“快刀斬亂麻”的領導人帶領他們走出目前的迷局。

6月13日民調顯示,鮑里斯的支持率一路上漲,在之前議會進行的5輪投票中,其票數大幅領先其他兩位競爭者。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當地時間7月23日當選保守黨黨魁,24日,他將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他勝選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祝賀:“鮑里斯會幹得非常好的!”

當天晚上,特朗普在一場接待保守派高中學生的活動上又把約翰遜和自己做對比,稱他是“英國特朗普”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街頭壁畫)

然而,從鮑里斯以往的言論中來看,他似乎對特朗普的示好並不買賬,“有一次在紐約街頭,我被一個女孩認成是特朗普,這種感覺太糟糕了”。

無論如何,這兩人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確實很像。

作為在英國“最為動盪時期”上臺的首相,在同僚眼裡“劣跡斑斑”的鮑里斯信誓旦旦地表態,要帶領英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這位自信到讓人有點不敢相信的政客能做到多少?

文 | 李雪 賀鈺涵(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捏造假新聞的“輕狂記者”?

7月24日,鮑里斯將與現任首相特蕾莎·梅在白金漢宮完成交接,之後入主唐寧街10號,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注:根據英國現行法律,現任執政黨黨魁將自動當選為英國首相。

此次大選,讓現年55歲的鮑里斯成為英國史上首位由單一政黨黨員(而非由國會議員或全體選民)選出的首相。

與前任卡梅倫一樣,鮑里斯也出身於書香門第。

1964年,鮑里斯出生在美國紐約,父母都是英國人。其父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母親是一名藝術家。

1977年,鮑里斯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伊頓公學,還拿到了國王獎學金。在這裡,他不僅出色地掌握了拉丁語和古希臘語,還結識了很多來自中上層階級富裕家庭的朋友,比如戴安娜王妃的弟弟、第九代斯賓塞伯爵查爾斯。

1983年,鮑里斯考入牛津大學最古老的貝利奧爾學院,專業為古典學,仍然拿到了獎學金。期間鋒芒畢露,擔任學生辯論社牛津聯盟主席,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

要知道,這個聯盟的師兄師姐們與英國政壇關係密切,有本事坐上主席位置,相當於一隻腳跨進了威斯敏斯特議會!

學生時期逐步積累起來的人脈在日後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畢業後,鮑里斯進入《泰晤士報》,成為一名實習記者。或許是曾經的一帆風順使得這個才華橫溢的初生牛犢犯了一個略顯輕狂的錯誤:

在撰寫一篇關於愛德華二世時期宮殿考古發現的文章中,他把自己的話冠以歷史學家科林·盧卡斯的名號,冒充權威。

失實報道這個醜聞讓鮑里斯丟了工作。

不過,憑藉豐富人脈,他在《每日電訊報》謀得一份差事。很快,掌握多種語言、善於引經據典的鮑里斯吸引了一大批保守的中產階級讀者,因此被提拔為政治專欄第一記者。

1989年,鮑里斯領命負責報道歐盟委員會內容。似乎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抵達布魯塞爾之後,他的“浮誇風”又蠢蠢欲動,比如編織一些不實報道,比如打開了長期抹黑歐盟的閥門,各種亦真亦假的“黑料”從他筆下噴湧而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鮑里斯將歐盟政策描述為“瘋狂的官僚主義”“蝸牛將被定義為魚類”,歐盟將在全歐範圍內推行同樣尺寸的“歐式棺材”,為了讓香蕉大小形狀長得一樣而創立“香蕉警察”等等。

因此,他收穫了一大票差評:不穩重、不誠實、愛編造故事以及故意黑化歐盟。

人品問題暫且不提,有一點是很明確的——

至少在30年前,鮑里斯就已經成了歐盟的鐵桿黑粉,其強硬的“脫歐方針”有跡可循。

2

朝令夕改的“桀驁政客”?

1999年,鮑里斯成為《旁觀者》主編後,不再滿足於媒體的一方天地,開始把觸角伸向政壇。

2001年大選,作為英國牛津郡代表,他如願當選保守黨議員,同時保留媒體人身份——繼續擔任《旁觀者》的主編,為《每日電訊報》和《智族》寫專欄,甚至參加電視劇的製作。

在下議院,他被分配到修改犯罪條例的項目組,在兩屆任期中只出席了一半重要會議。自然,桀驁的鮑里斯再次收穫來自同僚的差評。

2003年時,鮑里斯投票贊同英國加入美國在伊拉克進行的反恐戰爭。耐人尋味的是,戰事失利後,他迅速改變陣營,言之鑿鑿地譴責時任首相布萊爾把英國拖入了“罪行累累”的一場戰爭。這種朝令夕改的態度也成了日後對手抨擊他的重要武器。

2004年,邁克爾·霍華德當選為保守黨黨魁,與之關係緊密的鮑里斯被任命為“影子內閣”藝術副大臣。

注:“影子內閣”指實行多黨制的國家中不執政的政黨為準備上臺執政而設的預備內閣班子,也叫“預備內閣”。在英國,影子內閣往往由下議院中最大的反對黨領袖牽頭,物色下院中有影響的同黨議員,按內閣形式組建而成。

2005年,大衛·卡梅倫當選保守黨黨魁,鮑里斯被任命為高等教育副大臣。在任期間,他贊成當時工黨政府有關增加額外投資保費費用的議案,因此,在英國大學生中擁有較高的支持率,成為最受大學生喜愛的議員之一。

2008年,鮑里斯成功當選倫敦市長,當月發佈首個政策倡議: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飲酒。

2012年,鮑里斯成功擊敗對手利文斯,連任倫敦市長。

在就任倫敦市長期間,鮑里斯政績可圈可點:

曾在北京奧運期間訪問北京,就修建高鐵和中英貿易等事宜向北京政府人員溝通請教;

改進了倫敦巴士制度,讓紅色雙層巴士成為倫敦城標誌性的風景線;

親自披掛上陣為倫敦奧運代表隊做宣傳,雖然由於滑索設備問題一不小心卡在了半空中……

這位帶著傲氣、不拘小節的官員贏得了倫敦市民的支持和喜愛。任期結束時,“YouGov”民調網站顯示,52%的倫敦人認為鮑里斯的市長做得“很好”,只有29%認為他“糟糕”。

3

從旁觀者升級為掌舵人

2015年,他再次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在1年後的脫歐公投中,鮑里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他昔日同窗好友、卡梅倫的對立面,支持英國脫歐。

卡梅倫宣佈辭職後,很多人認為鮑里斯會“接棒”。然而,在正式競選開始之前,鮑里斯就退出了。時任環境事務國務祕書的邁克爾·戈夫稱,“鮑里斯不能提供保守黨目前所需要的團結力量”。

2016年,特蕾莎·梅成為英國首相,鮑里斯被任命為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

兩年後,梅姨表示:內閣成員已在脫歐問題上達成一致立場,並將向歐盟提出在脫歐後設立“英國-歐盟貨物自由貿易區”的建議,鮑里斯為此表達不滿,辭職。

鮑里斯主張和布魯塞爾劃清界限,擁護“加拿大”模式,是硬脫歐派的代表人物。

梅姨宣佈將辭去首相一職後,5月16日,鮑里斯公開向媒體承認,他將參與保守黨黨魁一職的角逐。

6月12日,鮑里斯正式組建自己的競選團隊,他在演講中提到:“消磨了三年時光,錯過了兩次最後期限,這一次我們必須在10月31日之前離開歐盟。我們必須拿出比現在這個被否決三次的方案更好的方案”。

鮑里斯還建議取消脫歐協議中涉及在北愛爾蘭設立邊界圍牆的事情,並威脅稱如果歐盟拒絕修改英國退出歐盟的協議,英國將拒絕向歐盟支付此前已經達成一致的脫歐費用——390億英鎊分手費。

如此強硬的畫風與他的兩位前任完全不搭,可是,在漫長的“拖歐”鬧劇中,感到厭煩的民眾迫切需要一位能“快刀斬亂麻”的領導人帶領他們走出目前的迷局。

6月13日民調顯示,鮑里斯的支持率一路上漲,在之前議會進行的5輪投票中,其票數大幅領先其他兩位競爭者。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BBC統計數據)

當地時間7月23日,保守黨1922委員會宣佈的投票結果:鮑里斯·約翰遜以66%的支持率和92153張選票的成績,戰勝對手傑里米·亨特,成功當選為保守黨下一任黨魁,並將成為英國下一任首相。

昔日的專欄記者,今日的黨魁候選人。經過了漫長的30年歲月,鮑里斯終於從幕後走到臺前,從旁觀者一步步升級為掌舵人。

4

這屆英國人最關注兩件大事

當地時間23日下午,獲勝的鮑里斯發表演說:

“國家與人民信任我們可以領導英國脫歐,我也認為我們能辦好(脫歐)這件事情。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會領導英國脫歐,團結國內力量,打敗傑里米·科爾賓(工黨領袖)”。

在演講過程中,他再次表現出自信到讓人有點不敢相信的個人風格:

“夥計們,我們將會重新讓英國煥發活力,脫歐這件事會在10月31日之前結束”。

從7月24日起,英國將正式開啟“鮑里斯”時代。那麼,鮑里斯將給英國帶來什麼變化呢?

我們先來看脫歐問題。

鮑里斯一直是非常強硬的脫歐派,主張“無協議脫歐”。對照就職演說來看,鮑里斯治下的英國似乎不會再像前任政府一樣優柔寡斷、尋求多方平衡,很可能選擇“無協議脫歐”,這一點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共識。

但實際上,繞過議會強行“無協議脫歐”這條路,已經被英國議會堵死了。

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一直是“脫歐”的難點。7月中旬,下議院以315:274比例通過了一份修正案,規定:即使是在休會期間,議會也要在10月31日之前的幾周內保持開放,討論北愛爾蘭事務。這就意味著,新首相無法關閉議會“硬脫歐”。

在英國,議會與首相意見相左時,首相往往會選擇休會來迫使議會以達到目的。不過,這要得到女王的首肯才能執行,休會時間通常為1個月。

在脫歐進展緩慢的背景下,在這麼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如果鮑里斯想以退為進、為了休會把王室牽扯進來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他的黨內支持率。目前,鮑里斯的執政盤已經非常脆弱,即使只有幾個成員倒戈,也可能對新政府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當然,修正案並不能表明下議院會完全否決“硬脫歐”,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議會將會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阻止新首相“任性”強推“無協議脫歐”。

況且,歐盟領導人已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他們不會重新開啟談判,與梅姨談判兩年達成的600頁脫歐方案是他們唯一接受的方案。換句話,即使鮑里斯的團隊能在10月31日之前拿出一份不含北愛爾蘭事宜的脫歐方案,歐盟方面也不會接受。

《紐約時報》說得很直白,“鮑里斯·約翰遜先生認為更好的準備和更堅決的態度就能換回歐盟對英國更友好的政策,這個希望比較渺茫。”

還有英國人最關心的國際問題。

在大選結果公佈之前,BBC曾列舉未來英國首相要面臨的五大問題。出乎吃瓜者意料的是,排名首位的居然不是脫歐事宜,而是如何修復英美關係。可見在英國民眾的心目中,與美國的外交任務是英國外交的重中之重。

這對昔日的鐵桿盟友現在卻處於“冷戰”的狀態中。

英國前駐美大使達羅克(Sir Kim Darroch)曾在發回國的電報中抱怨現任美國政府是一個“無能且有缺陷的政府”。該言論被媒體披露後,引發白宮強烈反彈:特朗普連發數條推特,怒斥梅姨及英國外交部門,並下了逐客令,將這位大使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二戰”後,在國際事務上,英國一直緊隨美國的腳步。近兩年來,關於美國對伊朗、對華政策,英國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似有要和美國翻臉的架勢。因此,指派一位合適的英國駐美大使,將是鮑里斯面臨的第一外交難題。

有趣的是,大概源於做派相似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特朗普本人對鮑里斯印象不錯。梅姨當政時期,特朗普就曾誇獎鮑里斯“有做下一任首相的潛力”,稱“鮑里斯是我的朋友”。他勝選後,特朗普發推特祝賀:“鮑里斯會幹得非常好的!

然而,從鮑里斯以往的言論中來看,他似乎對特朗普的示好並不買賬,“有一次在紐約街頭,我被一個女孩認成是特朗普,這種感覺太糟糕了”。

話說回來,這些也就能當成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說到底,這些職業政客的嘴並不那麼可靠,國家利益取向才是決定兩國關係走向的根本因素。

5

說大話容易,做起來難

眼下,英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妥善處理脫歐事宜,而普通民眾最期待的是新首相的國內政策。

3年前,在脫歐困境中臨危上任的梅姨,曾經被稱為英國“第二位撒切爾夫人”,被寄予厚望。在競選成功後,她也曾滿懷壯志地對國民做出過諸多承諾,比如解決英國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如收入不平等、缺少經濟適用房、社會福利水平低等危機等)。

但是“脫歐”問題幾乎佔據了她整個首相生涯,導致她在任期內幾乎沒留下一點事關國計民生的政績。

在就職演說中,吸取教訓的鮑里斯提出一系列政策,包括:

移民

希望推行澳大利亞式的移民積分系統,將移民的工作穩定程度、英語能力等納入移民指標考核;

取消之前推行的把每年淨移民人數控制在10萬以下的目標;

稅收

鮑里斯大力推行減稅計劃,他承諾把個人所得稅40%稅率起徵點門檻從5萬英鎊提高到8萬英鎊;

提高工人所得稅起徵點;

重新考慮“不健康食品稅”,例如軟飲料的含糖稅;

教育與醫療

希望提高中小學生的培養預算,對中學生的投入將會達到5000英鎊/人;

降低學生貸款利率;

公共問題和國民醫療

將廢止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付費,讓國民醫療系統對所有人免費開放;

提高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收入;

在2022年前增加2萬名警察;

……

這些政策看起來都是惠及民眾的好主意,問題在於,要實施這些計劃,需要一筆鉅款,錢從哪來?

對此,財政大臣哈蒙德曾發出警告:

“無協議脫歐”會給英國財政帶來300億英鎊的損失,讓政府根本沒有能力來兌現新首相上臺後的承諾。

除了財政上的入不敷出,鮑里斯的執政基本盤也因為脫歐事宜上的諸多分歧而搖搖欲墜。

保守黨內部早已分化出“硬脫歐”和“軟脫歐”兩派。鮑里斯進入最終黨魁決賽後,多位內閣重要大臣先後發表聲明稱,如果鮑里斯當選,會立即辭職來表示自己並不支持他的政策。

我們看下這份長長的辭職名單,就會發現這事不是鬧著玩的。

現任財政大臣飛利浦·哈蒙德(Philip Hammond)

直接在BBC節目上宣佈,因為不願意“無協議脫歐”,約翰遜當選首相後,他會和梅姨一道辭職。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大臣阿蘭·鄧肯(Alan Duncan)

在投票結果出爐的前一天就已經辭職,稱鮑里斯的當選會是“政府的災難”。

教育部部長安妮·米爾頓(Anne Milton)

在鮑里斯當選後辭職,稱“如果我們的政府準備無協議脫歐,我表示深切的擔憂”。

穆斯林保守論壇主席穆罕默德·阿敏(Mohammed Amin)

他表示,如果鮑里斯當選自己將會辭職,原因是鮑里斯曾經將穆斯林女性的黑色長袍比作“搶銀行劫匪的頭套”。他認為,“這位政治人物不具備最基本的同理心和道德,不適合擔任首相一職”。

司法大臣大衛·高格(David Gauke)

在鮑里斯當選後宣佈辭職,原因也是“無協議脫歐將是英國最大的恥辱”。

除了黨內隊友紛紛罷工之外,盟友的態度也讓保守黨的執政根基不穩。上文提到,北愛爾蘭邊界問題是脫歐的重點難題。目前,保守黨議員數量在下議院中並不佔絕對優勢,全憑爭取到了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的支持,才在上次大選中避免了“懸浮內閣”的尷尬場景。

麻煩的是,如果鮑里斯強行推進“硬脫歐”,很可能會導致保守黨失去北愛爾蘭盟友,不再佔據多數優勢,進而提前觸發英國大選。

面對支離破碎的黨內支持、岌岌可危的盟友關係和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鮑里斯面臨的困境尤勝梅姨。

作為在英國“最為動盪時期”上臺的首相,他面臨的困境,同樣是英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脫歐、民生、外交等多項“大考”輪番擺在這位新首相面前,他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參考資料:

1. 買套房就能賺近200萬英鎊的鮑里斯,成了呼聲最高的梅姨接班人?| 英倫房產圈,2019.7.23

2. 心機Boy鮑里斯·約翰遜是如何煉成的?| 鳳凰網,2019.7.23

3. Boris Johnson wins race to be Tory leader and PM | BBC, 2019.7.23

4. Brexit Under Boris Johnson: Deal or No Deal? | The New York Times, 2019.7.23

5. 剛剛,約翰遜當選英國新首相!看完要接手的爛攤子,笑不出| 華聞派,2019.7.23

6. Boris Johnson’s most controversial comments – from his burka ‘letterbox’ jibe to racism allegations | 英國太陽報,2019.7.23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庫叔薦書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當地時間7月23日當選保守黨黨魁,24日,他將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他勝選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祝賀:“鮑里斯會幹得非常好的!”

當天晚上,特朗普在一場接待保守派高中學生的活動上又把約翰遜和自己做對比,稱他是“英國特朗普”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英國街頭壁畫)

然而,從鮑里斯以往的言論中來看,他似乎對特朗普的示好並不買賬,“有一次在紐約街頭,我被一個女孩認成是特朗普,這種感覺太糟糕了”。

無論如何,這兩人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確實很像。

作為在英國“最為動盪時期”上臺的首相,在同僚眼裡“劣跡斑斑”的鮑里斯信誓旦旦地表態,要帶領英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這位自信到讓人有點不敢相信的政客能做到多少?

文 | 李雪 賀鈺涵(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捏造假新聞的“輕狂記者”?

7月24日,鮑里斯將與現任首相特蕾莎·梅在白金漢宮完成交接,之後入主唐寧街10號,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注:根據英國現行法律,現任執政黨黨魁將自動當選為英國首相。

此次大選,讓現年55歲的鮑里斯成為英國史上首位由單一政黨黨員(而非由國會議員或全體選民)選出的首相。

與前任卡梅倫一樣,鮑里斯也出身於書香門第。

1964年,鮑里斯出生在美國紐約,父母都是英國人。其父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母親是一名藝術家。

1977年,鮑里斯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伊頓公學,還拿到了國王獎學金。在這裡,他不僅出色地掌握了拉丁語和古希臘語,還結識了很多來自中上層階級富裕家庭的朋友,比如戴安娜王妃的弟弟、第九代斯賓塞伯爵查爾斯。

1983年,鮑里斯考入牛津大學最古老的貝利奧爾學院,專業為古典學,仍然拿到了獎學金。期間鋒芒畢露,擔任學生辯論社牛津聯盟主席,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

要知道,這個聯盟的師兄師姐們與英國政壇關係密切,有本事坐上主席位置,相當於一隻腳跨進了威斯敏斯特議會!

學生時期逐步積累起來的人脈在日後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畢業後,鮑里斯進入《泰晤士報》,成為一名實習記者。或許是曾經的一帆風順使得這個才華橫溢的初生牛犢犯了一個略顯輕狂的錯誤:

在撰寫一篇關於愛德華二世時期宮殿考古發現的文章中,他把自己的話冠以歷史學家科林·盧卡斯的名號,冒充權威。

失實報道這個醜聞讓鮑里斯丟了工作。

不過,憑藉豐富人脈,他在《每日電訊報》謀得一份差事。很快,掌握多種語言、善於引經據典的鮑里斯吸引了一大批保守的中產階級讀者,因此被提拔為政治專欄第一記者。

1989年,鮑里斯領命負責報道歐盟委員會內容。似乎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抵達布魯塞爾之後,他的“浮誇風”又蠢蠢欲動,比如編織一些不實報道,比如打開了長期抹黑歐盟的閥門,各種亦真亦假的“黑料”從他筆下噴湧而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鮑里斯將歐盟政策描述為“瘋狂的官僚主義”“蝸牛將被定義為魚類”,歐盟將在全歐範圍內推行同樣尺寸的“歐式棺材”,為了讓香蕉大小形狀長得一樣而創立“香蕉警察”等等。

因此,他收穫了一大票差評:不穩重、不誠實、愛編造故事以及故意黑化歐盟。

人品問題暫且不提,有一點是很明確的——

至少在30年前,鮑里斯就已經成了歐盟的鐵桿黑粉,其強硬的“脫歐方針”有跡可循。

2

朝令夕改的“桀驁政客”?

1999年,鮑里斯成為《旁觀者》主編後,不再滿足於媒體的一方天地,開始把觸角伸向政壇。

2001年大選,作為英國牛津郡代表,他如願當選保守黨議員,同時保留媒體人身份——繼續擔任《旁觀者》的主編,為《每日電訊報》和《智族》寫專欄,甚至參加電視劇的製作。

在下議院,他被分配到修改犯罪條例的項目組,在兩屆任期中只出席了一半重要會議。自然,桀驁的鮑里斯再次收穫來自同僚的差評。

2003年時,鮑里斯投票贊同英國加入美國在伊拉克進行的反恐戰爭。耐人尋味的是,戰事失利後,他迅速改變陣營,言之鑿鑿地譴責時任首相布萊爾把英國拖入了“罪行累累”的一場戰爭。這種朝令夕改的態度也成了日後對手抨擊他的重要武器。

2004年,邁克爾·霍華德當選為保守黨黨魁,與之關係緊密的鮑里斯被任命為“影子內閣”藝術副大臣。

注:“影子內閣”指實行多黨制的國家中不執政的政黨為準備上臺執政而設的預備內閣班子,也叫“預備內閣”。在英國,影子內閣往往由下議院中最大的反對黨領袖牽頭,物色下院中有影響的同黨議員,按內閣形式組建而成。

2005年,大衛·卡梅倫當選保守黨黨魁,鮑里斯被任命為高等教育副大臣。在任期間,他贊成當時工黨政府有關增加額外投資保費費用的議案,因此,在英國大學生中擁有較高的支持率,成為最受大學生喜愛的議員之一。

2008年,鮑里斯成功當選倫敦市長,當月發佈首個政策倡議: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飲酒。

2012年,鮑里斯成功擊敗對手利文斯,連任倫敦市長。

在就任倫敦市長期間,鮑里斯政績可圈可點:

曾在北京奧運期間訪問北京,就修建高鐵和中英貿易等事宜向北京政府人員溝通請教;

改進了倫敦巴士制度,讓紅色雙層巴士成為倫敦城標誌性的風景線;

親自披掛上陣為倫敦奧運代表隊做宣傳,雖然由於滑索設備問題一不小心卡在了半空中……

這位帶著傲氣、不拘小節的官員贏得了倫敦市民的支持和喜愛。任期結束時,“YouGov”民調網站顯示,52%的倫敦人認為鮑里斯的市長做得“很好”,只有29%認為他“糟糕”。

3

從旁觀者升級為掌舵人

2015年,他再次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在1年後的脫歐公投中,鮑里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他昔日同窗好友、卡梅倫的對立面,支持英國脫歐。

卡梅倫宣佈辭職後,很多人認為鮑里斯會“接棒”。然而,在正式競選開始之前,鮑里斯就退出了。時任環境事務國務祕書的邁克爾·戈夫稱,“鮑里斯不能提供保守黨目前所需要的團結力量”。

2016年,特蕾莎·梅成為英國首相,鮑里斯被任命為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

兩年後,梅姨表示:內閣成員已在脫歐問題上達成一致立場,並將向歐盟提出在脫歐後設立“英國-歐盟貨物自由貿易區”的建議,鮑里斯為此表達不滿,辭職。

鮑里斯主張和布魯塞爾劃清界限,擁護“加拿大”模式,是硬脫歐派的代表人物。

梅姨宣佈將辭去首相一職後,5月16日,鮑里斯公開向媒體承認,他將參與保守黨黨魁一職的角逐。

6月12日,鮑里斯正式組建自己的競選團隊,他在演講中提到:“消磨了三年時光,錯過了兩次最後期限,這一次我們必須在10月31日之前離開歐盟。我們必須拿出比現在這個被否決三次的方案更好的方案”。

鮑里斯還建議取消脫歐協議中涉及在北愛爾蘭設立邊界圍牆的事情,並威脅稱如果歐盟拒絕修改英國退出歐盟的協議,英國將拒絕向歐盟支付此前已經達成一致的脫歐費用——390億英鎊分手費。

如此強硬的畫風與他的兩位前任完全不搭,可是,在漫長的“拖歐”鬧劇中,感到厭煩的民眾迫切需要一位能“快刀斬亂麻”的領導人帶領他們走出目前的迷局。

6月13日民調顯示,鮑里斯的支持率一路上漲,在之前議會進行的5輪投票中,其票數大幅領先其他兩位競爭者。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BBC統計數據)

當地時間7月23日,保守黨1922委員會宣佈的投票結果:鮑里斯·約翰遜以66%的支持率和92153張選票的成績,戰勝對手傑里米·亨特,成功當選為保守黨下一任黨魁,並將成為英國下一任首相。

昔日的專欄記者,今日的黨魁候選人。經過了漫長的30年歲月,鮑里斯終於從幕後走到臺前,從旁觀者一步步升級為掌舵人。

4

這屆英國人最關注兩件大事

當地時間23日下午,獲勝的鮑里斯發表演說:

“國家與人民信任我們可以領導英國脫歐,我也認為我們能辦好(脫歐)這件事情。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會領導英國脫歐,團結國內力量,打敗傑里米·科爾賓(工黨領袖)”。

在演講過程中,他再次表現出自信到讓人有點不敢相信的個人風格:

“夥計們,我們將會重新讓英國煥發活力,脫歐這件事會在10月31日之前結束”。

從7月24日起,英國將正式開啟“鮑里斯”時代。那麼,鮑里斯將給英國帶來什麼變化呢?

我們先來看脫歐問題。

鮑里斯一直是非常強硬的脫歐派,主張“無協議脫歐”。對照就職演說來看,鮑里斯治下的英國似乎不會再像前任政府一樣優柔寡斷、尋求多方平衡,很可能選擇“無協議脫歐”,這一點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共識。

但實際上,繞過議會強行“無協議脫歐”這條路,已經被英國議會堵死了。

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一直是“脫歐”的難點。7月中旬,下議院以315:274比例通過了一份修正案,規定:即使是在休會期間,議會也要在10月31日之前的幾周內保持開放,討論北愛爾蘭事務。這就意味著,新首相無法關閉議會“硬脫歐”。

在英國,議會與首相意見相左時,首相往往會選擇休會來迫使議會以達到目的。不過,這要得到女王的首肯才能執行,休會時間通常為1個月。

在脫歐進展緩慢的背景下,在這麼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如果鮑里斯想以退為進、為了休會把王室牽扯進來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他的黨內支持率。目前,鮑里斯的執政盤已經非常脆弱,即使只有幾個成員倒戈,也可能對新政府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當然,修正案並不能表明下議院會完全否決“硬脫歐”,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議會將會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阻止新首相“任性”強推“無協議脫歐”。

況且,歐盟領導人已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他們不會重新開啟談判,與梅姨談判兩年達成的600頁脫歐方案是他們唯一接受的方案。換句話,即使鮑里斯的團隊能在10月31日之前拿出一份不含北愛爾蘭事宜的脫歐方案,歐盟方面也不會接受。

《紐約時報》說得很直白,“鮑里斯·約翰遜先生認為更好的準備和更堅決的態度就能換回歐盟對英國更友好的政策,這個希望比較渺茫。”

還有英國人最關心的國際問題。

在大選結果公佈之前,BBC曾列舉未來英國首相要面臨的五大問題。出乎吃瓜者意料的是,排名首位的居然不是脫歐事宜,而是如何修復英美關係。可見在英國民眾的心目中,與美國的外交任務是英國外交的重中之重。

這對昔日的鐵桿盟友現在卻處於“冷戰”的狀態中。

英國前駐美大使達羅克(Sir Kim Darroch)曾在發回國的電報中抱怨現任美國政府是一個“無能且有缺陷的政府”。該言論被媒體披露後,引發白宮強烈反彈:特朗普連發數條推特,怒斥梅姨及英國外交部門,並下了逐客令,將這位大使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二戰”後,在國際事務上,英國一直緊隨美國的腳步。近兩年來,關於美國對伊朗、對華政策,英國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似有要和美國翻臉的架勢。因此,指派一位合適的英國駐美大使,將是鮑里斯面臨的第一外交難題。

有趣的是,大概源於做派相似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特朗普本人對鮑里斯印象不錯。梅姨當政時期,特朗普就曾誇獎鮑里斯“有做下一任首相的潛力”,稱“鮑里斯是我的朋友”。他勝選後,特朗普發推特祝賀:“鮑里斯會幹得非常好的!

然而,從鮑里斯以往的言論中來看,他似乎對特朗普的示好並不買賬,“有一次在紐約街頭,我被一個女孩認成是特朗普,這種感覺太糟糕了”。

話說回來,這些也就能當成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說到底,這些職業政客的嘴並不那麼可靠,國家利益取向才是決定兩國關係走向的根本因素。

5

說大話容易,做起來難

眼下,英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妥善處理脫歐事宜,而普通民眾最期待的是新首相的國內政策。

3年前,在脫歐困境中臨危上任的梅姨,曾經被稱為英國“第二位撒切爾夫人”,被寄予厚望。在競選成功後,她也曾滿懷壯志地對國民做出過諸多承諾,比如解決英國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如收入不平等、缺少經濟適用房、社會福利水平低等危機等)。

但是“脫歐”問題幾乎佔據了她整個首相生涯,導致她在任期內幾乎沒留下一點事關國計民生的政績。

在就職演說中,吸取教訓的鮑里斯提出一系列政策,包括:

移民

希望推行澳大利亞式的移民積分系統,將移民的工作穩定程度、英語能力等納入移民指標考核;

取消之前推行的把每年淨移民人數控制在10萬以下的目標;

稅收

鮑里斯大力推行減稅計劃,他承諾把個人所得稅40%稅率起徵點門檻從5萬英鎊提高到8萬英鎊;

提高工人所得稅起徵點;

重新考慮“不健康食品稅”,例如軟飲料的含糖稅;

教育與醫療

希望提高中小學生的培養預算,對中學生的投入將會達到5000英鎊/人;

降低學生貸款利率;

公共問題和國民醫療

將廢止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付費,讓國民醫療系統對所有人免費開放;

提高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收入;

在2022年前增加2萬名警察;

……

這些政策看起來都是惠及民眾的好主意,問題在於,要實施這些計劃,需要一筆鉅款,錢從哪來?

對此,財政大臣哈蒙德曾發出警告:

“無協議脫歐”會給英國財政帶來300億英鎊的損失,讓政府根本沒有能力來兌現新首相上臺後的承諾。

除了財政上的入不敷出,鮑里斯的執政基本盤也因為脫歐事宜上的諸多分歧而搖搖欲墜。

保守黨內部早已分化出“硬脫歐”和“軟脫歐”兩派。鮑里斯進入最終黨魁決賽後,多位內閣重要大臣先後發表聲明稱,如果鮑里斯當選,會立即辭職來表示自己並不支持他的政策。

我們看下這份長長的辭職名單,就會發現這事不是鬧著玩的。

現任財政大臣飛利浦·哈蒙德(Philip Hammond)

直接在BBC節目上宣佈,因為不願意“無協議脫歐”,約翰遜當選首相後,他會和梅姨一道辭職。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大臣阿蘭·鄧肯(Alan Duncan)

在投票結果出爐的前一天就已經辭職,稱鮑里斯的當選會是“政府的災難”。

教育部部長安妮·米爾頓(Anne Milton)

在鮑里斯當選後辭職,稱“如果我們的政府準備無協議脫歐,我表示深切的擔憂”。

穆斯林保守論壇主席穆罕默德·阿敏(Mohammed Amin)

他表示,如果鮑里斯當選自己將會辭職,原因是鮑里斯曾經將穆斯林女性的黑色長袍比作“搶銀行劫匪的頭套”。他認為,“這位政治人物不具備最基本的同理心和道德,不適合擔任首相一職”。

司法大臣大衛·高格(David Gauke)

在鮑里斯當選後宣佈辭職,原因也是“無協議脫歐將是英國最大的恥辱”。

除了黨內隊友紛紛罷工之外,盟友的態度也讓保守黨的執政根基不穩。上文提到,北愛爾蘭邊界問題是脫歐的重點難題。目前,保守黨議員數量在下議院中並不佔絕對優勢,全憑爭取到了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的支持,才在上次大選中避免了“懸浮內閣”的尷尬場景。

麻煩的是,如果鮑里斯強行推進“硬脫歐”,很可能會導致保守黨失去北愛爾蘭盟友,不再佔據多數優勢,進而提前觸發英國大選。

面對支離破碎的黨內支持、岌岌可危的盟友關係和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鮑里斯面臨的困境尤勝梅姨。

作為在英國“最為動盪時期”上臺的首相,他面臨的困境,同樣是英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脫歐、民生、外交等多項“大考”輪番擺在這位新首相面前,他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參考資料:

1. 買套房就能賺近200萬英鎊的鮑里斯,成了呼聲最高的梅姨接班人?| 英倫房產圈,2019.7.23

2. 心機Boy鮑里斯·約翰遜是如何煉成的?| 鳳凰網,2019.7.23

3. Boris Johnson wins race to be Tory leader and PM | BBC, 2019.7.23

4. Brexit Under Boris Johnson: Deal or No Deal? | The New York Times, 2019.7.23

5. 剛剛,約翰遜當選英國新首相!看完要接手的爛攤子,笑不出| 華聞派,2019.7.23

6. Boris Johnson’s most controversial comments – from his burka ‘letterbox’ jibe to racism allegations | 英國太陽報,2019.7.23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庫叔薦書

他,英國新首相!會是下一個特朗普嗎?

《親歷滇緬公路》

天地出版社

發掘西方圖書館塵封史料,

拓荒式填補歷史研究空白,

全景式記錄1930年至1941 年間

滇緬公路的歷史風貌。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