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嬰兒睡眠 新生兒 黃疸 痤瘡 華大母嬰 華大母嬰 2017-09-19

新生兒的降臨,會給家庭帶來喜悅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焦頭爛額的煩惱,但對缺乏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一切都是“不明覺厲”的,甚至會被嚇到。

下面就是常見的一些症狀,家長不需要太擔心。

1、新生兒肚子大

這是由於腹肌發育不完善,腹壁比較鬆弛而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造成的。有的家長常常把寶貝的腹部膨隆誤認為是腹脹,其實是正常現象。

雖然寶寶容易因為啼哭、吃奶等容易吸入更多空氣,但月嫂只要觀察寶寶能吃能睡精神狀態良好肚子摸起來軟軟,就不用擔心。

不過當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時也會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但通常還會伴隨皮膚過敏、腹瀉等其他不適症狀,這時媽媽就要排查並對症處理。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2、黑色胎便

大部分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12到24小時內第一次排便,稱為胎便,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洩物,為墨綠色粘稠狀。

媽媽懷孕20周以上時,胎兒腸道中便存在有胎便,其中85%~95%為混合著腸壁上皮細胞、胎毛、胎脂、膽汁黏液及所吞嚥羊水中的部分固體成分。

3、吐奶、溢奶

新生兒寶寶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吃奶過多、過急,很容易溢奶或者吐奶,是常見的現象。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建議寶媽儘量採用坐喂、半臥位等姿勢哺乳,防止嬰兒吸入大量的空氣。餵奶後,及時拍隔,宜採取左側臥位,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左右逐漸改善。

4、生理性黃疸

大約70%以上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5天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現象,在一週內左右逐漸消退,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約持續一個月。這是正常現象,稱作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但如果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嚴重,或消退後又反覆,寶寶精神不好、吃奶不好都屬於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

5、頭瘤(產瘤、先鋒頭)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頭部可觸摸到一個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軟,壓之有凹陷,這種“包”叫產瘤。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產瘤的發生是由於新生兒的頭在通過母親產道時受到擠壓,局部的血液循環受阻,造成頭先通過產道的部位皮下水腫,這種情況無需特殊處理,幾天後會自然消失。單純的產瘤和皮下血腫並不會影響智力。

也有一些產瘤或水腫可能會硬化,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才能消失。

6、痤瘡

在鼻尖、鼻翼、頰、顏面等處,常可見到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嬰兒痤瘡。因產後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痤瘡既不疼也不癢,不需治療。媽媽千萬不要用手去擠,以免引發感染。一般在寶寶出生後數週到半年就會自然消失。

7、胎脂

足月的初生兒皮膚上會覆蓋一層灰白色的皮脂,能夠保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這些胎脂的分佈並不均勻,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自然消失,不需要刻意擦拭。

8、生理性脫皮

新生寶寶出生幾天或幾周後會開始出現臉部和全身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脫皮期間,可以塗抹潤膚油/霜,以保持皮膚滋潤。其次,不要撕寶寶的蛻皮,存在感染的危險,等待自然脫落。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注意: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徵,需要就診。

9、口腔內白點(馬牙、上皮珠)

在新生寶寶口腔的上顎中線附近會看到針頭或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小點,叫上皮珠,上皮珠是細胞脫落不完全所致;在寶寶牙齒牙齦邊緣也會有白色小珠或灰白色硬塊,看起來好像萌出的牙齒,俗稱“板牙”或“馬牙”。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上皮珠和馬牙對寶寶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不必做任何處理,會自然消失。

10、吸吮小泡/脫皮

吸吮小泡指的是嬰兒上下嘴脣中間部位出現的小泡,是因為吸吮動作所致,和餵養方式以及“上火”無關,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須為此擔心。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寶寶稍大些,吃奶時間隔拉長,便不再出現。

11、生理性抖動(自己把自己嚇醒)

多數新生寶寶在淺睡眠狀態中當遇到聲音、光亮、震動時常會出現出現四肢或身體無意識、短暫不協調的抖動,被稱為新生兒睡眠驚跳,是種正常的生理表現。跟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家長不必緊張。

12、體重減輕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會在出生5天內體重減輕,一般會減輕5%~10%,這是因為這段時間寶寶進食量少,呼吸和皮膚流失一些水分、臍帶乾燥、胎脂脫落及尿液和胎便的排洩而引起的體重減輕,屬於生理性體重減輕。

一般到第10天就會恢復到出生時體重,10~14天體重開始增加。

13、一吃就拉

新生寶寶常會一吃就拉,但這並不是消化不良。而是胃裡進入食物後,對腸道從上到下產生刺激,形成胃———結腸反射。有些寶寶會持續這種情況到幾個月。母乳餵養的寶寶會更為明顯,甚至每一次吃完奶或吃奶時都會排便。

14、乳房增大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後,常會出現乳房的乳腺腫脹現象。這是胎兒在母體內受媽媽雌激素影響的結果,隨著來自母體雌性激素的逐漸消失,腫脹的乳房也會漸漸恢復自然,所以不需要擔心。

請不要隨意去擠壓寶寶乳頭,如果感染髮炎嚴重甚至會引起敗血症,女性寶寶如果發生乳腺炎造成乳腺管堵塞,還會影響成年後的乳汁分泌。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15、紅色尿

有些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排出的尿液總會看見淡淡的紅色,這是因為新生兒白細胞分解過多,造成尿中的尿酸鹽排洩過多引起,屬正常現象,幾天後會自行消失,這不是病態,無需擔心。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16、女寶陰道出血

部分媽媽會發現新生女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有少量血液從陰道排出,好似來“月經”。新生女寶出生時體內存在一定的雌激素,主要是胎兒期媽媽由胎盤傳給胎兒,出生後雌激素來源突然中斷不斷下降,7天左右時降至最低,變出現了陰道增值充血的細胞脫落的“假月經”現象。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17、喉喘鳴(嗓子呼嚕呼嚕)

新生寶寶呼吸時,常會聽到喉嚨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這並不是感冒了,也並不是喉嚨有痰,而是因為新生兒喉嚨軟骨發育未完善造成,隨著生長當柔軟的喉頭慢慢變硬,一般在半歲到1歲時呼嚕呼嚕的聲音就會自動消失。

如果寶寶候鳴非常嚴重,持續時間很長,懷疑其他疾病時才需要看醫診療。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18、腸鳴(肚子咕嚕咕嚕)

有些新生寶寶肚子裡會常發出咕咕的響聲,而寶寶肚子並沒有餓,其實,這是寶寶的腸鳴聲。是因寶寶腹壁薄,腸蠕動快產生的,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19、斜視或對眼

新生兒早期眼睛常一會內斜,一會外斜,這屬於眼肌調節功能不良的生理性斜視,3個月後便會逐漸改善穩定。

注意:如6個月後,寶寶眼睛看起來還是有內斜或外斜,就應重視就醫診療。

新生兒有時看東西好像有“對眼”,這多是寶寶看近距離物體表現出來的。可把物體放離孩子遠一些,情況就會改變。

平時也要注意改變孩子睡覺的位置,不要長期偏向一側;還可定期用帶響聲顏色鮮豔的玩具變換位置搖動吸引孩子追看,鍛鍊眼肌動作的協調。

新生兒這20種症狀可能會嚇壞爸媽!但卻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

20、腿彎

胎兒在子宮內因為空間限制,四肢呈屈曲狀,出生後雖然可以自由伸展,但小腿會延續之前的輕度彎曲所以呈“O”型,屬於正常的生理性彎曲,不必包蠟燭包來強行“糾正”。

如果你是新手爸媽,當你碰見新生寶寶出現這些情況時,再也不必慌張哦!提前學習瞭解多些,育兒路上會更從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