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標題下方“富強的方向”關注本號,閱讀往期和未來的文章)

今天,一條並不起眼的消息,卻深藏玄機,道出了美國未來戰爭的形態——孤軍奮戰。

這條消息是什麼呢?

6月26日至27日,北約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成員國防長會議。

我們來看看“北約防長會議”的幾個要點:

——埃斯帕表示,中東局勢使我們需要將問題國際化,並讓我們的盟友和夥伴與我們合作,讓伊朗回到談判桌並討論未來的道路。英國路透社26日評論稱,歐洲領導人就美國對伊朗採取的極限施壓方式“不感冒”,埃斯帕這次想要說服北約盟友難免“碰釘子”。

——隨著美國與伊朗間的對抗持續升溫,埃斯珀本週在會見北約同行時,正試圖拉攏北約成員站在美國一邊。他在27日的閉門會議後與記者交談時表示,北約盟國需要公開譴責伊朗的“不良行為”,並聲稱這將有助於推動雙方遠離“軍事軌道”。埃斯珀還呼籲北約國家參加在波斯灣的海上巡邏。他認為,這些巡邏“將阻止針對油輪的進一步攻擊”。

——在會議期間,埃斯珀曾被法國防長警告“不要讓北約聯盟參與海灣地區的任何軍事任務”。不僅如此,德國、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都強調了伊核協議的重要性,並呼籲美國維護這一協議。土耳其官員則告訴埃斯珀,與伊朗“展開對話比制裁更好”。也有外交人士透露,歐洲國家在會議上指出希望看到美國和伊朗緩和緊張局勢,並表示將支持所有的外交努力。

請注意,“要點”之中的幾個狀況:

第一,美國關於把“伊朗問題國際化”的主張,歐洲國家“不感冒”,無人支持。

第二,美國要求北約盟國“公開譴責伊朗的不良行為”,只是美國的主張,沒有得到響應。

第三,埃斯珀反而還被法國防長警告“不要讓北約聯盟參與海灣地區的任何軍事任務”。

第四,除此之外,北約最重要的成員國德國、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都強調了伊核協議的重要性,並呼籲美國維護這一協議。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美國長期以來的“聯手圍毆他國”的時代已經開始在終結。

回想一下最近三十年美國或發動、或擔任主角、或參與的戰爭,有哪一場少了“盟友”的參與?僅有兩場,一是格林納達戰爭,二是巴拿馬戰爭,是美國獨立對付的小到不能再小的國家。其他各位耳熟能詳的戰爭,如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哪一場不是美國帶領北約成員國乾的?

但突然,對於伊朗問題,美國長期的“鐵桿盟友”態度變了,大變了。美國在北約已經不是一呼百應的狀態了。

這又是為何?

特朗普同志上臺以後,頻頻“退群”,一直不懈努力地破壞美國的“向心力”和“吸引力”,美國在盟友的眼裡漸行漸遠,與諸多盟友關係急速生疏,與其他國家關係也在不斷下滑。

一句話,特朗普上臺以來,沒有和一個國家鞏固和發展關係,立案朝鮮也不算是改善了關係,只不過是朝鮮在中國的影響下做出來一點“正在走向無核化”的樣子。

1、上任剛3天,為了體現自己與“過去的無能總統們”的不同,和他自己在競選期間的幼稚承諾,以樹立其“說話算話”的形象,2017年1月23日,簽署的第一項重大行政命令,就是丟掉奧巴馬苦心經營快要成功的、制約中國的殺手鐗——“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宣佈美國正式TPP,把日本等國急紅了眼也沒用,最終這一圍堵中國的國際經濟大戰略無可奈何地流產。

2、才過了5個月,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又宣佈退出全世界各國公認(170多個國家)的、保護地球大氣環境的《巴黎協定》,引發世界公憤。

3、過了3個月,2017年10月12日,特朗普竟然以大家“對以色列有偏見”為藉口,退出了190多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重要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無異於對美國的國際形象以及干預世界的能力產生重大削弱。

4、才過了2個月不到,2017年12月2日,特朗普又退出成員國多達190多個的《全球移民協議》,全世界一下子看清了美國所謂關注人道主義的假面目。

5、隔了5個月,2018年5月8日,特朗普聲稱《伊核協議》“無法阻止伊朗繼續發展彈道導彈項目,支持恐怖主義”,“該協議是一個巨大的謊言”,“史上最吃虧的協議”,“存在災難性缺陷”,“它在支持恐怖主義的同時還把錢給了伊朗。”退出了這一個歐盟等國際組織高度肯定的《伊核協議》

6、僅僅相隔一個月,特朗普完成了美國極為重要的一次退群。2018年6月19日,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這個機構,是美國幾十年來對中國等不待見的國家進行打壓的“外交主戰場”,也是美國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重要渠道。特朗普就因為認為“對以色列存在偏見”、“無法有效保護人權”,說退就退了。

7、4個月之後的2018年10月3日,特朗普又以“對巴勒斯坦將美國告上國際法院的迴應”為由,退出了國際法院管轄範圍的《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而這個機構也是美國原來掌控的、用以採取“國際法手段制裁他國”的平臺組織之一。

不僅如此,目前美國已經啟動了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已經聲明或者威脅即將退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世界貿易組織(WTO)

特朗普政府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背信棄義”的典型表現。正是特朗普政府的這些舉動,使得美國這個原本“一呼百應”的超級大國,逐漸走向孤家寡人,這是美國在拋棄世界,也是世界在拋棄美國的過程。

是什麼想法,讓特朗普決定這樣乾的呢?

答案其實不散複雜。主要原因只有兩個:

第一個:是因為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和執政理念就是“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強大”。

本來,發起“國際建群活動”的大多提案都是出自於美國,“建群”的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強國優勢,從多個方面左右其他國家乃至世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多極格局的構成,國家不分大小主權一律平等,大國小國的投票具有同等份量的情況不斷出現,“群主”的主導性越來越弱。特朗普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上述那些“國際群”的群規太多,在制約其他國家的同時,更制約了美國的方方面面,當群主或者群員,都必須接受群規,遵守群規,這就不能實現“美國優先”的國家原則。

第二個:是因為特朗普是大商人出生的總統,“商人思維”決定了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特朗普雖然貴為總統,但作為經商四十多年的他,70歲才開始競選總統併成功當選,幾十年的職業生涯早已在他腦子裡刻上了深深的商人烙印。但他並不算是真正的企業家,充其量就是一個成功的地產商人,遠不如中國的王石和王健林。地產商做事最基本的習慣性思維和行為方式,就是三點:一是一切以贏利為目的,不擇手段,也儘量規避各類條條框框的限制。二是項目週期要短,“短平快賺錢”,省得夜長夢多。三是一定要壓縮成本,控制成本,賣價要高,爭取最大化的利潤空間。

因此,特朗普快速退群,就是典型的商人行為模式,而不是政治家(政客)模式。我才不管你人權不人權,人道不人道,我才不會為了達到目的繞那麼多遮人耳目的彎彎,我需要的就是“吹糠見米”來得快的“賺錢生意”。只要某個“商業協會”的規章約束了我,那我退出,就不會受到約束了不說,我還大大節約了成本,不用繳納“會員費”了。

所以,特朗普不會考慮什麼長遠大計,他習慣性地把國際事務當成生意做,做成一單是一單,做不成拉到,反正我也沒有什麼大的投資,做不成也不會吃虧到哪去。

正式這種思維模式下,特朗普對於中國,幾乎放棄了對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政治體制、人權、民主、自由等方面的指責以及干預,而是集中精力進行策劃之後,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也對其他國家發起了貿易戰。

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是難以置信的急功近利,簡直就像搶劫一樣:利用中美兩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他只要增加關稅,就直接就從1000億美元裡搶走200億,從5000億美元裡搶走1000億。如果在能逼迫中國的人民幣升值20%,那就可以直接讓美國減少了2000多億美元的債務。

所以,特朗普與多國發動貿易戰,目的就是一個——來錢最快!

但這並不等於特朗普只管賺錢,為了“讓美國再次強大”,還必須確保軍隊霸權,確保“地區對美安全”、確保能源安全等等。

而伊朗恰恰是中東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區——“三洲三海結合區”(亞洲、歐洲、非洲,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裡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最“不聽招呼”的敵對國家,“控制中東必須先解決伊朗”就成了美國在中東乃至世界範圍內的重大戰略目標。

美國剩下的問題是:到底打還是不打?大打還是小打?怎樣打?

總之,美國對伊朗,不管打還是不打,都需要設法爭取傳統盟友的支持,尤其是北約國家的支持。

現在看來,美國如果發動波斯灣戰爭,北約成員國再次成為盟友,像以往那樣多國聯手“圍毆”一個國家的情況,恐怕不太可能了。

因為美國的“退群”,讓盟友們感覺美國不再可靠,“美國優先”的國策,違背了全世界公認的“合作共贏”基本法則,讓美國失去了盟友的信任,也受到了美國或多或少的傷害。

沒有共同利益,哪來的盟友?

這種情況下,“盟友”將會逐漸成為過去式了。如果美國再次發動戰爭,唯一還可能繼續支持它的北約成員國恐怕只有正在脫歐的英國了,而且也很難。

更何況,伊朗距離歐洲,只有1500公里的距離,僅僅隔著一個土耳其和並向通往東歐的黑海。美國真要對伊朗動武,北約成員國如果加盟,恐怕歐洲就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此外,還有敘利亞、利比亞的難民湧入教訓擺在眼前,已經對一些歐洲國家造成了巨大而長遠的困擾,甚至威脅到了一些歐洲國家的穩定和安全。如果美伊戰爭爆發起來,歐洲又將成為很大的受害者。

反正難民是不會偷渡強闖美國的 ,因為太遠了,這就是美國從來不怕戰爭的原因。但這次,歐洲是害怕的,至少是顧慮很大的。

因此,如果美國再次發動戰爭,再加上念於中國俄羅斯不明程度的介入,美國的盟友們更護投鼠忌器,那就只有孤軍奮戰了。

思考、梳理和發文真心不易。看完了覺得不錯的話,請動動手指多多轉發和喜歡一下作者以資鼓勵。新讀者別忘了關注本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