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在披荊斬棘路上,創始人劉作虎和他的一加團隊遇到了新的問題。

“依然品控翻車,打開包裝就有磕痕,聽筒兩邊都溢膠,攝像頭偏移,一加7 Pro準備坐擁年度翻車王稱號嗎?作為4000元+的手機,技術就那麼難攻克嗎?”

"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在披荊斬棘路上,創始人劉作虎和他的一加團隊遇到了新的問題。

“依然品控翻車,打開包裝就有磕痕,聽筒兩邊都溢膠,攝像頭偏移,一加7 Pro準備坐擁年度翻車王稱號嗎?作為4000元+的手機,技術就那麼難攻克嗎?”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6月3日下午,在劉作虎承諾質量聲明的微博發佈幾天後,一個微博名為“Cyrus-chen-”的一加7 Pro用戶提出了上述質疑。

劉作虎的官方聲明中,承認一小部分產品在生產控制環節出現了問題,同時表態勒令生產線加強管控。

然而和“現在的產線已經正常生產爬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財經網翻閱一加7 Pro京東購買評論時發現,關於其“鬼畜屏”(即手機屏幕在不操作時,會自己產生亂點現象)、攝像頭進灰、屏幕溢膠等問題的反饋依然比比皆是。


"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在披荊斬棘路上,創始人劉作虎和他的一加團隊遇到了新的問題。

“依然品控翻車,打開包裝就有磕痕,聽筒兩邊都溢膠,攝像頭偏移,一加7 Pro準備坐擁年度翻車王稱號嗎?作為4000元+的手機,技術就那麼難攻克嗎?”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6月3日下午,在劉作虎承諾質量聲明的微博發佈幾天後,一個微博名為“Cyrus-chen-”的一加7 Pro用戶提出了上述質疑。

劉作虎的官方聲明中,承認一小部分產品在生產控制環節出現了問題,同時表態勒令生產線加強管控。

然而和“現在的產線已經正常生產爬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財經網翻閱一加7 Pro京東購買評論時發現,關於其“鬼畜屏”(即手機屏幕在不操作時,會自己產生亂點現象)、攝像頭進灰、屏幕溢膠等問題的反饋依然比比皆是。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面對競爭日益殘酷的智能手機市場,面對美圖、錘子等一波小眾品牌的相繼倒下,劉作虎和“不將就”的一加的內心起了漣漪。

鋒芒畢露時

2014年4月23日,北京五棵松萬事達中心,劉作虎帶著他精心打磨的一加手機初代正式亮相,打出了“不將就”的旗號,初代一加搭載2.5GHz主頻的高通驍龍801和3GB運行內存,16GB版本定價1999元。在當時,高級的配置、適當的定價,加上安卓全球定製之父Steve Kondik為操作系統的背書,讓一加手機打響了頭炮。

憑著這一場戰役,一加贏得了諸多科技媒體“小而美”的評價,紐約時報更將其列為最值得關注的明星級獨角獸公司,和Uber、Airbnb比肩。

在中國智能手機發展史上,與一加同期成立的還有努比亞、IUNI、榮耀和ZUK等。它們有著相似的創立背景,都是傳統手機廠商應對互聯網手機始祖小米而催生出的嬰兒。

從銷售表現上來看,榮耀最為成功,誕生後的第二年銷售額便達24億美元,而如今已經相當於再造出的另一個華為終端業務。對比之下,更多品牌如金立和它的IUNI早已淡然離場。在那個智能手機市場還未達到天花板的黃金年代,一加每年的出貨量不足300萬部,在這場硬仗中勉強得以存活。

但一加又足夠特殊,不同於華為與榮耀的共生關係,一加雖然與母系OPPO脫不開關係,但又顯得更為獨立。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對財經網解釋道:“OPPO並未對一加控股,只是在產業鏈上幫忙,實際上兩家在市場上還是競爭對手。”

背靠OPPO強大的產業鏈,一加的產品有著獨特的品牌精神,從一加首代竹質版的設計便可見一斑。劉作虎一直強調手機要做出“品質感”,為了達到最舒適的手握感,他可以反覆改模具一百多遍。在當時,業界稱一加為手機圈中最追求生活品質的“無印良品”。

一位已經從OPPO離職的老員工對財經網表示,步步高建立初期沒有優勢,從DVD到智能手機,憑什麼取得一席之地?只能將材質做得比別人好一點、縫隙做得比別人小一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工匠精神吧。

秉承著這種工匠精神,劉作虎的一句名言在行業裡流傳:“如果一加突然死了,那一定是產品出了問題。”

轉變悄然開始

手機市場風雲變幻,藍海變紅,也就是三四年的時間。

與2014年的一帆風順相比,2015年一加走得步履蹣跚,根本原因在於團隊急於求成,錯誤地擴張線下門店,直接導致全球出貨量未達預期,市場表現的落差猶如當頭棒喝,也給了他人崛起的契機。

這三四年間,同為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宣告崛起,憑藉良好的營銷口碑發酵和全生態的線上線下渠道,兩兄弟一舉闖入中國智能手機TOP5廠商。

此時的一加只能思考自己的擴張失敗,2015年11月23日,劉作虎發佈題為《聚焦,再出發》的內部郵件,反思一加這一年遇到的種種困難,稱核心問題是不夠聚焦。

當Uber斬下高估值之際,一加的放緩,使它並沒有如期盼般成為改變世界的科技大鱷,就連戲劇性的成長故事,一加也從未書寫。

為了實現聚焦,一加整理了自己的產品線,面向線上高端,每年只推出兩款旗艦產品。這種轉變,首先體現在產品的外在感官上,一加想要差異化,卻讓設計靈魂變得無處安放。

從一加5開始,所謂的新旗艦並未帶來革命性功能,更讓人不解的是酷似OPPO R11的造型設計。由於背靠同一產業鏈,它們的屏幕相同、攝影配置相同、生物識別相同,唯一的不同只能在CPU和操作系統上體現。隨後的一加5T和OPPO R11s繼續“撞機”,兩者採用了相同的全面屏設計,連雙攝都統一為雙大光圈攝像頭,主打暗光拍攝,直到2018年的一加6、6T也未能脫俗,一加的產品備受詬病。

“遮蓋住Logo,你甚至分不清一加和OPPO。雖然有難處,但這種趨同讓市場的反饋並不理想。”上述內部人士如此表示。

OPPO成就了一加,也限制了一加。

“如果一加突然死了,那一定產品出了問題。這句話,Pete(筆者注:劉作虎英文名)應該已經記不清了吧。”這位內部人士不無遺憾地說道。

市場的反差

“活下去,活得更好”,劉作虎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如此對媒體表示。

無暇顧及產品的品質,如今的一加手機小心翼翼地想要講好“小而美”的故事,卻始終失意與高歌並存。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佈的2018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統計報告顯示,當前,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等頭部廠商佔據了全球近70%的市場份額,自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出現首度下滑以來,存量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5G尚未完全爆發之際,智能手機廠商要想保持增長,也越來越困難。


"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在披荊斬棘路上,創始人劉作虎和他的一加團隊遇到了新的問題。

“依然品控翻車,打開包裝就有磕痕,聽筒兩邊都溢膠,攝像頭偏移,一加7 Pro準備坐擁年度翻車王稱號嗎?作為4000元+的手機,技術就那麼難攻克嗎?”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6月3日下午,在劉作虎承諾質量聲明的微博發佈幾天後,一個微博名為“Cyrus-chen-”的一加7 Pro用戶提出了上述質疑。

劉作虎的官方聲明中,承認一小部分產品在生產控制環節出現了問題,同時表態勒令生產線加強管控。

然而和“現在的產線已經正常生產爬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財經網翻閱一加7 Pro京東購買評論時發現,關於其“鬼畜屏”(即手機屏幕在不操作時,會自己產生亂點現象)、攝像頭進灰、屏幕溢膠等問題的反饋依然比比皆是。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面對競爭日益殘酷的智能手機市場,面對美圖、錘子等一波小眾品牌的相繼倒下,劉作虎和“不將就”的一加的內心起了漣漪。

鋒芒畢露時

2014年4月23日,北京五棵松萬事達中心,劉作虎帶著他精心打磨的一加手機初代正式亮相,打出了“不將就”的旗號,初代一加搭載2.5GHz主頻的高通驍龍801和3GB運行內存,16GB版本定價1999元。在當時,高級的配置、適當的定價,加上安卓全球定製之父Steve Kondik為操作系統的背書,讓一加手機打響了頭炮。

憑著這一場戰役,一加贏得了諸多科技媒體“小而美”的評價,紐約時報更將其列為最值得關注的明星級獨角獸公司,和Uber、Airbnb比肩。

在中國智能手機發展史上,與一加同期成立的還有努比亞、IUNI、榮耀和ZUK等。它們有著相似的創立背景,都是傳統手機廠商應對互聯網手機始祖小米而催生出的嬰兒。

從銷售表現上來看,榮耀最為成功,誕生後的第二年銷售額便達24億美元,而如今已經相當於再造出的另一個華為終端業務。對比之下,更多品牌如金立和它的IUNI早已淡然離場。在那個智能手機市場還未達到天花板的黃金年代,一加每年的出貨量不足300萬部,在這場硬仗中勉強得以存活。

但一加又足夠特殊,不同於華為與榮耀的共生關係,一加雖然與母系OPPO脫不開關係,但又顯得更為獨立。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對財經網解釋道:“OPPO並未對一加控股,只是在產業鏈上幫忙,實際上兩家在市場上還是競爭對手。”

背靠OPPO強大的產業鏈,一加的產品有著獨特的品牌精神,從一加首代竹質版的設計便可見一斑。劉作虎一直強調手機要做出“品質感”,為了達到最舒適的手握感,他可以反覆改模具一百多遍。在當時,業界稱一加為手機圈中最追求生活品質的“無印良品”。

一位已經從OPPO離職的老員工對財經網表示,步步高建立初期沒有優勢,從DVD到智能手機,憑什麼取得一席之地?只能將材質做得比別人好一點、縫隙做得比別人小一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工匠精神吧。

秉承著這種工匠精神,劉作虎的一句名言在行業裡流傳:“如果一加突然死了,那一定是產品出了問題。”

轉變悄然開始

手機市場風雲變幻,藍海變紅,也就是三四年的時間。

與2014年的一帆風順相比,2015年一加走得步履蹣跚,根本原因在於團隊急於求成,錯誤地擴張線下門店,直接導致全球出貨量未達預期,市場表現的落差猶如當頭棒喝,也給了他人崛起的契機。

這三四年間,同為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宣告崛起,憑藉良好的營銷口碑發酵和全生態的線上線下渠道,兩兄弟一舉闖入中國智能手機TOP5廠商。

此時的一加只能思考自己的擴張失敗,2015年11月23日,劉作虎發佈題為《聚焦,再出發》的內部郵件,反思一加這一年遇到的種種困難,稱核心問題是不夠聚焦。

當Uber斬下高估值之際,一加的放緩,使它並沒有如期盼般成為改變世界的科技大鱷,就連戲劇性的成長故事,一加也從未書寫。

為了實現聚焦,一加整理了自己的產品線,面向線上高端,每年只推出兩款旗艦產品。這種轉變,首先體現在產品的外在感官上,一加想要差異化,卻讓設計靈魂變得無處安放。

從一加5開始,所謂的新旗艦並未帶來革命性功能,更讓人不解的是酷似OPPO R11的造型設計。由於背靠同一產業鏈,它們的屏幕相同、攝影配置相同、生物識別相同,唯一的不同只能在CPU和操作系統上體現。隨後的一加5T和OPPO R11s繼續“撞機”,兩者採用了相同的全面屏設計,連雙攝都統一為雙大光圈攝像頭,主打暗光拍攝,直到2018年的一加6、6T也未能脫俗,一加的產品備受詬病。

“遮蓋住Logo,你甚至分不清一加和OPPO。雖然有難處,但這種趨同讓市場的反饋並不理想。”上述內部人士如此表示。

OPPO成就了一加,也限制了一加。

“如果一加突然死了,那一定產品出了問題。這句話,Pete(筆者注:劉作虎英文名)應該已經記不清了吧。”這位內部人士不無遺憾地說道。

市場的反差

“活下去,活得更好”,劉作虎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如此對媒體表示。

無暇顧及產品的品質,如今的一加手機小心翼翼地想要講好“小而美”的故事,卻始終失意與高歌並存。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佈的2018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統計報告顯示,當前,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等頭部廠商佔據了全球近70%的市場份額,自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出現首度下滑以來,存量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5G尚未完全爆發之際,智能手機廠商要想保持增長,也越來越困難。


一加手機的“青春期”煩惱


在行業集中化的趨勢下,每年1000萬部出貨量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的分水嶺,這是業內的共識,而一加手機作為數據上的“Others”,自2017年後並未公佈過銷量情況,據財經網諮詢分析機構瞭解到的情況顯示,其出貨量遠遠未及1000萬臺,在與三星、小米的激烈對抗中,面向中高端的一加顯得過於安靜,缺少爆款、價格不夠親民,導致無法掙脫“小眾”。

更多時候,一加也只能“活下去”,失意也正來自於此。國內市場的幾經鎩羽,讓一加反覆審視自己的步伐,無奈之下,劉作虎將聚焦鏡頭調整至海外市場。

為了迅速在海外造出聲勢,一加曾策劃過一場名為“粉碎過去”的營銷活動。遊戲規則是:用戶報名,一加從報名者中選出100名,這100名消費者錄製將舊手機徹底粉碎的視頻上傳,就可以以一美元購買一部一加手機。但是活動開始後情勢急轉直下,很多人沒有看清遊戲規則,還沒有被選中就先把手機砸了……

熱衷於營銷裂變的一加,最愛的場景莫過於國外用戶排隊購買一加手機的火爆場景,這在部分國家的海外社交媒體上幾乎無人不知。

話題度迅速在海外擴散,一路高歌。

在過去的2018年,一加將銷售國家和地區拓展到38個,同年11月,一加又與運營商T-Mobile達成合作,進入美國主流高端市場,這也是首個進入美國市場並與運營商合作的高端手機品牌。

一加在國際市場逐漸建立起品牌聲勢,在一眾國外極客人士的熱捧下,一加逐漸輕視國內市場。

該內部人士對財經網表示,一加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大約在30%左右,而海外市場的銷量佔比則達到了70%。正是因為海外市場的銷量佔大頭,一加不會將備貨重心放在國內市場。現在的團隊,更注重海外市場和營銷活動。

輕視的直接後果,是無法及時洞察用戶的需求,由於未能預判一加7 Pro發佈所帶來的關注度,一加的產能問題無法及時疏解,讓供貨顯得尤為緊俏。

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劉作虎曾接連發布三條微博迴應一加7 Pro的供貨不足。

5月22日,他發佈微博稱,的確很抱歉,這次有點判斷失誤,12+256高配版準備不足,已經安排緊急加單,請給我點時間。

5月24日,他再度發聲,正在努力調整我們的生產計劃,重新分配各個區域的貨源,以最快的速度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

4天后,劉作虎表示總算可以給大家一個交代,多個版本的一加7 Pro可以在一週之內發貨並送達至參加了官網老用戶專場的消費者手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產能的彌補下,卻帶來了品控的缺失。

“一加的產能一直是短板,但在備貨的重壓之下,是否意味著就可以出現品控問題?”IT分析師孫永傑在接受財經網採訪時表示。在他看來,作為一款高端旗艦機,這樣的問題出現在向來強調品質的一加身上,實屬不應該。一加共享OPPO的產業鏈,相較於其他手機廠商,已經不需要操心供貨商難題,且出貨量有限,卻做不好品控,這是不該犯得錯。

成立五年,一加走入“青春成熟期”,歷經的卻是手機市場通信技術換季的真空期,市場規則逐漸透明化、頭部效應更加凸顯,在每個手機廠商都將手感和觀感做到最頂級時,再也不會有一款自吹自擂的流水線產品便打動消費者的情況出現,多少前車之鑑都在印證,資本的急迫、機會的易逝和競爭的加劇,都將讓態度不端者率先洗牌出局。

紅色是一加的品牌色,在如同火山熔岩逐漸冷卻凝固的背景臺上,劉作虎曾說它象徵著熱愛和希望。其實,那是心火噴發的斑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