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領域獲進展

乙肝 肝硬化 動物 科普 科學網 2017-05-04

4月26日,Hepat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傅陽心課題組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基於乙肝病毒(hepatitis B,HBV)包膜蛋白preS1區域作為疫苗治療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研究,為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近2.4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所導致的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國,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約佔人口總數的7.18%,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脅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雖然在HBV預防性疫苗廣泛使用後,乙肝病毒新發感染率有了顯著下降,但是針對已經建立慢性感染的乙肝患者,目前為止,仍舊缺乏有效的治療策略。

HBV只能感染人和高等的靈長類動物,動物模型的缺乏限制了HBV致病機理及其治療策略的研究。在研究中,傅陽心課題組利用AAV-HBV1.3病毒構建了穩定的HBV耐受小鼠模型,該模型具有和CHB患者相同的病毒學和免疫學表症。作者首先系統地研究了乙肝包膜蛋白preS1區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他們發現,乙肝病毒的包膜蛋白preS1區域和HBsAg存在不同的耐受狀態。HBsAg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是誘導免疫耐受的主要原因,以其作為疫苗不能夠在HBV耐受模型中引起免疫應答,而以preS1區域作為疫苗能夠在HBV耐受模型體內引起較強的CD4+ T細胞免疫反應,其誘導的anti-preS1抗體能夠清除血液中preS1抗原和HBV病毒。同時,體外實驗表明血清中產生的anti-preS1抗體能夠有效地阻斷HBV感染肝臟細胞。在研究過程中,作者發現preS1疫苗免疫能夠部分恢復HBsAg的抗體免疫反應,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聯合preS1疫苗和HBsAg疫苗,最終能夠在HBV耐受小鼠中,誘導HBsAg-HBsAb的血清學轉化,同時在肝臟中誘導一定的免疫應答,從而降低肝內的乙肝病毒感染。該研究為治療性乙肝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點。

傅陽心課題組助理研究員邊英傑是論文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在傅陽心和副研究員彭華的指導下,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302醫院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該研究中HBV 體外感染實驗得到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文輝的幫助。該工作得到了中國科技部十二五重大專項、中科院先導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