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實的葉問,為人低調,從沒打過日本人

乾淨的高樓,湛藍的天空,通暢的街道,彷彿整個城市都透露著仙氣。

廣東佛山,一個因佛而立的城市,但在其悠久的歷史中,武術之鄉才是它最有名的來源。曾幾時起,這座城市承載了多少武術家的世代傳承,在佛山這片土地上,更出過黃飛鴻、梁贊、陳華順等武術宗師。也正是在佛山之上,一代詠春拳大師葉問揮灑熱血,那一年,他七歲。

1983年,佛山一戶葉姓的名門望族迎來一個小生命的到來,父母給這位新生兒取名葉繼問,而他更是以葉問聞名佛山乃至世界武術界。

歷史真實的葉問,為人低調,從沒打過日本人

小時候的葉問家庭背景雄厚,也算是當地有名的富二代,雖說有這個光環在,但葉問的教育可一個也沒少,不僅接受了家庭嚴謹的儒家教育,更在七歲跟隨陳華順武術宗師學得了詠春拳武術。

相傳詠春拳源於清朝,由五枚師太創立後傳於嚴二、嚴詠春父女。這嚴詠春雖為女流之輩,但磊落有丈夫氣,她將拳術進一步改進完善。因此,此拳也因其名命為詠春拳。此拳雖只有三套拳法,但實戰性非常強,適合近攻,在接近對手之時,可以以最小的力量進而發揮出超強的攻擊。

7歲拜得陳華順為師,這位和葉問相差幾十歲的師傅也對這位小徒弟疼愛有加,自從收了葉問為徒,陳華順再也沒收過其他高徒,再加上葉問從小天資聰明,且勤奮好學,不僅是師傅,就連大師兄吳仲素也常常指點葉問的武功。

九年後,葉問的功力大有長進。但這也迎來了葉問需要離開佛山,前往香港上學的年紀。

一位英氣少年,聽從家裡的安排踏上了香港學習外文的讀書之途,但詠春拳並未從此和葉問分崩離析。在求學期間,葉問有幸認識了“南海拳王”梁贊的兒子樑壁,也算是葉問詠春拳師爺的兒子。這般緣分之下,葉問跟隨著樑壁深造詠春拳將近四年,這武技突飛猛進地進步。

學成歸來,葉問第一份工作便從事了教拳的工作,不僅廣泛和各大武術家接觸,平日閒來無事便是交流和切磋武技,其中更多次得到武術家的指點,這葉問的名氣也算是在佛山武術界傳開。

歷史真實的葉問,為人低調,從沒打過日本人

與此同時,日本人看上了葉問過人的功夫,於是便邀請了葉問擔任日本軍隊的武術教官,可葉問心心念著武術,不願為日本人效力,直接拒絕了邀請。

說到這裡,需要闢謠一點的是,葉問一生並沒有和日本人交手,更沒有打過外國人,所以並不存在葉問一人打十個日本人的事實發生,葉問的兒子葉準回憶道。

不僅如此,同影視劇形象不同的是,葉問反倒是武術界少有的儒雅人士,在他的一生人,打打殺殺是很難出現的,沒有擂臺挑戰,也沒有同日本人交手,唯一的便是同武界朋友和弟子互相切磋武藝交流,其中講手王黃淳樑就曾承認敗於葉問武功之下。

雖說歷史上無法從比武中得知葉問的武功真實實力,但從其弟子回憶中可知,七十歲的葉問依然寶刀不老。在當時那個年代,香港的治安依然很混亂,曾有一日,在夜間散步的葉問就碰上了半路搶劫的劫匪。這劫匪分明就是衝著晚間散步的老者,認為好下手。誰知,他們碰上的偏偏是有兩把刷子的葉問,只見他以快如閃電的詠春拳發出進擊,沒幾下便將兩名彪悍大漢打在地上直喊爹孃。要知道除去影視劇高大偉岸的形象,歷史上的葉問身高僅僅一米六三,身材較為瘦小。

這眼前的老者不被常人認出,除去他的外形之外,低調還是一大原因。我們都知武術中人多有定要和他們比出高低的決心,並以此定下江湖地位,但神懷一身武功的葉問就不同,他並不主動爭出高低,說他是歷史上最低調的武術家在合適不過了。人來閒適,平日和好友弟子飲茶打麻將,甚至一心鑽研武學,少去了許多轟烈的事蹟,更沒有可供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以致於在相關影視劇出世之前,對廣大普通民眾來說,葉問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但也是這份低調成就了他,一生得精力全投注於武功之上,並進一步將詠春拳發揚廣大,在葉問門下,經過葉問指點,除了許多傑出的弟子,除了著名的澳大利亞的詠春拳大師張卓慶、香港的“講手王”黃淳樑,便是聞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龍,雖自創出截拳道,但這門武功的背後更離不開葉問所教授的詠春拳。就如截拳道中,其迅速出擊的特點正是取詠春拳所長,進一步創新和昇華。

值得一說的是,葉問並不像其他武術教頭一般,禁止弟子學習本門以外的武功。當時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就曾向其展示了自身另學的武功,這葉問一看,一眼就認出是演藝界一位武術家的功夫。但他並不認為弟子這是離經叛道,反倒認為此武功雖用於演藝之用,但也算是傳統武術延伸出來,仍然有其可取之處。這般博大,實在佩服。

歷史真實的葉問,為人低調,從沒打過日本人

再次追蹤詠春拳的傳承之途,同其他武術一般,詠春拳因具有隻傳內不傳外的傳承特點,使得該拳法成為廣東地方性拳法,但葉問,為了將詠春拳發揚廣大,廣泛開設拳館,在他人生的二十年間,努力將詠春拳推廣到香港甚至全世界。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葉問同弟子在香港創辦了詠春國術會,以一人之力推動多人傳播拳術,既讓後人見證了詠春拳的魅力,更進一步降低了詠春拳失傳的危機。

現今,詠春拳除了中國地區以外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地區多有蹤跡,全球學習詠春拳弟子更多發兩百多萬人,這和葉問的功勞是分不開的。

這一份低調下,他遠離了江湖是非,一心撲在詠春拳,並推動詠春拳從一個地方性拳種形成全世界知名的武術拳法。直至1972年,79歲的他終能放心離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