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實就是教授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卻美化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學校的課程,還是老師,根本沒有解決學生們從高中到成人這個過渡期存在的問題,沒有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使命。

3

教育系統是罪魁禍首:教育變成了商業交易

以上講的這兩點,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系統。

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嬰兒潮,時間為1946年到1964年,這段時間,大學的學生長了4倍,老師長了3倍,但之後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的數量開始緊缺,國家開始提供學生貸款和學生助學金,使得學校運營的教育模式變成了消費者驅動的市場模式。

於是大學就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機構,誰有錢誰就可以上,誰沒錢就上不了。學生成了消費者,學校成了供應商,簡直噁心。

學生的消費者心態也會認為,學校給自己一個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學校不敢讓學生不通過,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率,影響自己的大學排名。

學校為了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降低了教授的授課時長,聘用大量的兼職人員和臨時的教學人員,不用說,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實就是教授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卻美化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學校的課程,還是老師,根本沒有解決學生們從高中到成人這個過渡期存在的問題,沒有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使命。

3

教育系統是罪魁禍首:教育變成了商業交易

以上講的這兩點,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系統。

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嬰兒潮,時間為1946年到1964年,這段時間,大學的學生長了4倍,老師長了3倍,但之後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的數量開始緊缺,國家開始提供學生貸款和學生助學金,使得學校運營的教育模式變成了消費者驅動的市場模式。

於是大學就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機構,誰有錢誰就可以上,誰沒錢就上不了。學生成了消費者,學校成了供應商,簡直噁心。

學生的消費者心態也會認為,學校給自己一個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學校不敢讓學生不通過,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率,影響自己的大學排名。

學校為了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降低了教授的授課時長,聘用大量的兼職人員和臨時的教學人員,不用說,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商業型的教育運作模式,目的只有兩個,一是為了滿足學生最直接的需求——就業,二是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想方設法讓學生取得好看的成績,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犧牲了學生的長遠利益。

4

學生應該從學校獲得什麼

作者認為,首先是要學會獨立思考。

這種獨立思考,不是為一個方程式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不是跨學科的工作能力,而是對一切事物持懷疑的態度。

在媒體的各種口號的宣傳下,人們越來越缺乏自知之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媒體的宣傳本來就是捕風捉影,迎合大眾的口味,很多時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真正的優質教育應該是讓學生主動挑戰常識,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認識事物,用辯論的思維審視自己的觀點,剖析出自己的想法,檢驗自己的思想,培養出全新的理智思維,而不是隨波逐流,追求別人希望他獲得的目標。

大學應該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夠讓學生遠離自己的家庭影響,又能夠暫時避開社會職場的紛擾,以乾淨純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實就是教授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卻美化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學校的課程,還是老師,根本沒有解決學生們從高中到成人這個過渡期存在的問題,沒有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使命。

3

教育系統是罪魁禍首:教育變成了商業交易

以上講的這兩點,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系統。

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嬰兒潮,時間為1946年到1964年,這段時間,大學的學生長了4倍,老師長了3倍,但之後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的數量開始緊缺,國家開始提供學生貸款和學生助學金,使得學校運營的教育模式變成了消費者驅動的市場模式。

於是大學就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機構,誰有錢誰就可以上,誰沒錢就上不了。學生成了消費者,學校成了供應商,簡直噁心。

學生的消費者心態也會認為,學校給自己一個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學校不敢讓學生不通過,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率,影響自己的大學排名。

學校為了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降低了教授的授課時長,聘用大量的兼職人員和臨時的教學人員,不用說,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商業型的教育運作模式,目的只有兩個,一是為了滿足學生最直接的需求——就業,二是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想方設法讓學生取得好看的成績,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犧牲了學生的長遠利益。

4

學生應該從學校獲得什麼

作者認為,首先是要學會獨立思考。

這種獨立思考,不是為一個方程式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不是跨學科的工作能力,而是對一切事物持懷疑的態度。

在媒體的各種口號的宣傳下,人們越來越缺乏自知之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媒體的宣傳本來就是捕風捉影,迎合大眾的口味,很多時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真正的優質教育應該是讓學生主動挑戰常識,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認識事物,用辯論的思維審視自己的觀點,剖析出自己的想法,檢驗自己的思想,培養出全新的理智思維,而不是隨波逐流,追求別人希望他獲得的目標。

大學應該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夠讓學生遠離自己的家庭影響,又能夠暫時避開社會職場的紛擾,以乾淨純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次,大學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人生的意義,鑄造自己的生命靈魂。

好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個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不顧別人的評論,而不是僅僅為了增長國家的GDP。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有著自我意識的合格公民,在他的自我意識裡,擁有自己的力量來源而產生安全感,能自主管理自己的行為,能夠發揮創造力,能夠獲得快樂。

有人會反對,搞這些虛的有什麼用呢?最後不都要工作嗎?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企業主認為,他們更看重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比學校背景和專業更重要。

可是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有前提的。首先需要你向內挖掘自己人生的價值,自己在這世上的定位,找到真正喜歡,能支撐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力量來源,然後才能讓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與你融為一體。

任何一個人活著的前提,是因為他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麼。不是隻會說,我要上名校,我要地位,我要錢,要大房子。給誰看呢?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實就是教授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卻美化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學校的課程,還是老師,根本沒有解決學生們從高中到成人這個過渡期存在的問題,沒有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使命。

3

教育系統是罪魁禍首:教育變成了商業交易

以上講的這兩點,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系統。

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嬰兒潮,時間為1946年到1964年,這段時間,大學的學生長了4倍,老師長了3倍,但之後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的數量開始緊缺,國家開始提供學生貸款和學生助學金,使得學校運營的教育模式變成了消費者驅動的市場模式。

於是大學就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機構,誰有錢誰就可以上,誰沒錢就上不了。學生成了消費者,學校成了供應商,簡直噁心。

學生的消費者心態也會認為,學校給自己一個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學校不敢讓學生不通過,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率,影響自己的大學排名。

學校為了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降低了教授的授課時長,聘用大量的兼職人員和臨時的教學人員,不用說,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商業型的教育運作模式,目的只有兩個,一是為了滿足學生最直接的需求——就業,二是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想方設法讓學生取得好看的成績,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犧牲了學生的長遠利益。

4

學生應該從學校獲得什麼

作者認為,首先是要學會獨立思考。

這種獨立思考,不是為一個方程式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不是跨學科的工作能力,而是對一切事物持懷疑的態度。

在媒體的各種口號的宣傳下,人們越來越缺乏自知之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媒體的宣傳本來就是捕風捉影,迎合大眾的口味,很多時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真正的優質教育應該是讓學生主動挑戰常識,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認識事物,用辯論的思維審視自己的觀點,剖析出自己的想法,檢驗自己的思想,培養出全新的理智思維,而不是隨波逐流,追求別人希望他獲得的目標。

大學應該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夠讓學生遠離自己的家庭影響,又能夠暫時避開社會職場的紛擾,以乾淨純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次,大學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人生的意義,鑄造自己的生命靈魂。

好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個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不顧別人的評論,而不是僅僅為了增長國家的GDP。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有著自我意識的合格公民,在他的自我意識裡,擁有自己的力量來源而產生安全感,能自主管理自己的行為,能夠發揮創造力,能夠獲得快樂。

有人會反對,搞這些虛的有什麼用呢?最後不都要工作嗎?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企業主認為,他們更看重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比學校背景和專業更重要。

可是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有前提的。首先需要你向內挖掘自己人生的價值,自己在這世上的定位,找到真正喜歡,能支撐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力量來源,然後才能讓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與你融為一體。

任何一個人活著的前提,是因為他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麼。不是隻會說,我要上名校,我要地位,我要錢,要大房子。給誰看呢?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第三,教授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教育的本意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為了灌輸知識、技能,線上教育和兼職老師更像是一種任務型的教學,而不是培養時代的精英。

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嚴謹思維,在學生寫論文的時候,老師應該輔助學生選擇觀點清晰的論文主題,檢查邏輯結構上的錯誤、論證論據的不足以及反對觀點的預見等等。

課堂也不是老師一個一個勁的講,應該是一種開放式的合作,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髮散自己的思維,挑戰常識,進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從思想的碰撞中明白事物的真諦。

以上3點,才應該是學生從象牙塔中得到的東西,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學分,進行毫無目的的學習,在畢業時期,用一個面試指導應付了事。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實就是教授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卻美化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學校的課程,還是老師,根本沒有解決學生們從高中到成人這個過渡期存在的問題,沒有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使命。

3

教育系統是罪魁禍首:教育變成了商業交易

以上講的這兩點,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系統。

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嬰兒潮,時間為1946年到1964年,這段時間,大學的學生長了4倍,老師長了3倍,但之後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的數量開始緊缺,國家開始提供學生貸款和學生助學金,使得學校運營的教育模式變成了消費者驅動的市場模式。

於是大學就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機構,誰有錢誰就可以上,誰沒錢就上不了。學生成了消費者,學校成了供應商,簡直噁心。

學生的消費者心態也會認為,學校給自己一個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學校不敢讓學生不通過,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率,影響自己的大學排名。

學校為了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降低了教授的授課時長,聘用大量的兼職人員和臨時的教學人員,不用說,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商業型的教育運作模式,目的只有兩個,一是為了滿足學生最直接的需求——就業,二是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想方設法讓學生取得好看的成績,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犧牲了學生的長遠利益。

4

學生應該從學校獲得什麼

作者認為,首先是要學會獨立思考。

這種獨立思考,不是為一個方程式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不是跨學科的工作能力,而是對一切事物持懷疑的態度。

在媒體的各種口號的宣傳下,人們越來越缺乏自知之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媒體的宣傳本來就是捕風捉影,迎合大眾的口味,很多時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真正的優質教育應該是讓學生主動挑戰常識,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認識事物,用辯論的思維審視自己的觀點,剖析出自己的想法,檢驗自己的思想,培養出全新的理智思維,而不是隨波逐流,追求別人希望他獲得的目標。

大學應該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夠讓學生遠離自己的家庭影響,又能夠暫時避開社會職場的紛擾,以乾淨純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次,大學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人生的意義,鑄造自己的生命靈魂。

好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個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不顧別人的評論,而不是僅僅為了增長國家的GDP。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有著自我意識的合格公民,在他的自我意識裡,擁有自己的力量來源而產生安全感,能自主管理自己的行為,能夠發揮創造力,能夠獲得快樂。

有人會反對,搞這些虛的有什麼用呢?最後不都要工作嗎?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企業主認為,他們更看重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比學校背景和專業更重要。

可是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有前提的。首先需要你向內挖掘自己人生的價值,自己在這世上的定位,找到真正喜歡,能支撐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力量來源,然後才能讓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與你融為一體。

任何一個人活著的前提,是因為他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麼。不是隻會說,我要上名校,我要地位,我要錢,要大房子。給誰看呢?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第三,教授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教育的本意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為了灌輸知識、技能,線上教育和兼職老師更像是一種任務型的教學,而不是培養時代的精英。

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嚴謹思維,在學生寫論文的時候,老師應該輔助學生選擇觀點清晰的論文主題,檢查邏輯結構上的錯誤、論證論據的不足以及反對觀點的預見等等。

課堂也不是老師一個一個勁的講,應該是一種開放式的合作,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髮散自己的思維,挑戰常識,進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從思想的碰撞中明白事物的真諦。

以上3點,才應該是學生從象牙塔中得到的東西,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學分,進行毫無目的的學習,在畢業時期,用一個面試指導應付了事。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5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贖

整個畸形、令人噁心的教育系統塑造出來的精英,是缺乏目標感的。他們本來應該為社會服務的,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的,但是這些精英根本不懂底層人民的生活,他們更不知道怎樣去實現人民的幸福。他們的工作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賺更多錢,獲得名利,建立一個同質化的圈子,進行體內繁殖。

你會看到很多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只能接受排名靠前的學校的學生,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像我的母校這樣的好學校,才能培養出像我這樣的優秀學生,這是真是一種高度自戀。

這種腐敗的精英教育還有沒有救呢?

首先,作者建議美國的學生,儘量選擇公立學校,和一些不錯的文理學院。因為這個公立學校和文理學院,不僅收費更低,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教學質量也並不比私立大學差,尤其是文理學院,更注重人文教育。

其次,作者還提倡國家在教育上要平等一點,給全美的中小學提供同樣的經費,給低收入家庭更多的幫助,減弱貧富差距。讓更多優秀的學生接受優質的教育,不要限定階層。

最後,學校應該限制學生在簡歷上列舉的活動數量,因為有很多活動是他們通過父母的背景得到的,而應該注重學生曾經在高中的失敗的事情。國家未來的領導人,應該是更能承受挫折,更有精神獨立,更有創造力,敢於冒險也願意嘗試錯誤。

因為一味地提高GPA,只會招來苦哈哈的拼命三郎,每個人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必須集中精注意力,才能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不可能所有的領域都擅長。時代已經變了,社會時刻在發生變化,國家需要截然不同的管理思路。

"

一提起教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國內的高考,還有美國的私立學校這樣的頂級教育。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就是一種應試教育,為了考出高分而死記硬背,培養出了大量沒用的書呆子,而美國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方面的發展,造就了一批內外兼修的精英人士。

這種結論很片面。應試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美國的素質教育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一位在耶魯大學執教10+年的教授稱,這些天之驕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們內心空虛,缺少關愛,孤獨焦慮,對未來感到迷茫。即使是優異的考試成績、擅長體育、熟悉多種樂器,還為貧困地區做過援助項目,也沒能填充內心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度過大學時光,不知道怎麼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知道為怎樣的目標而奮鬥。他們選擇這所名校,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這位教授叫做威廉·德雷謝維奇,他在看到學生們的真實樣子之後,辭掉了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的職位,寫下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討論當代頂級大學學生以及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閱讀量超過100萬。

隨後,德雷謝維奇教授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寫成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的這本振聾發聵的暢銷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踏進頂尖大學的大門

考進常春藤這樣的頂尖大學,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頂尖大學設立的門檻非常高,不僅需要優異成績,還需要一定高度的藝術造詣,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還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擅長社交,這可以通過面試和推薦信來體現,還需要展現自己的服務精神,就像貴族對底層人士的施捨那樣,最後還需要學生們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展現“儲君”似的身份。

這些標準就是根據上流社會的孩子設計的,中下層家庭根本沒有時間和足夠的資本來培養貴族氣質。頂尖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和極高的申請要求,讓學生們壓力巨大,感到繁忙、惶恐不安。

如果說這個競爭還不夠激烈,那麼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全美大學排名,就把這一場瘋狂的遊戲推向了巔峰。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錄取數據代表了自己的聲譽,如果數據不好看,聲譽就會降低,而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錄取要求越高,學生的資質也越好。

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學校不得不提高錄取要求,只有這兩類人會被錄取:全能型的冠軍和偏才,這個偏才得足夠偏,比如你的音樂才能打動了耶魯大學的音樂系,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理科生。

學生們越來越繁忙,他們拼命爭取時間。假設一個孩子不喜歡微積分,也必須要修這門課,目的是提高課程難度來提高在學校的排名,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那麼他同時也得學會幾門樂器,還得要建立自己的俱樂部,把自己裝扮成超人,超越更多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核武器競賽一樣,當你有19000顆炸彈的時候,我就必須擁有20000顆。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殘酷又瘋狂的角逐,讓學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他們學會了隨波逐流,卻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

2

頂尖大學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努力上名校,只是為了世人口中的“這個學校很好,上了這個學校就有前途”,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輕鬆點,可是當這些幸運兒走入頂尖大學的時候,學校會給他們指引方向嗎?

並不會。

第一,因為學校根本意識不到學生的問題,他們在高中階段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學校也沒辦法幫他們糾正。

學校當然有優秀的導師,但這些導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獲得更高的學分,如果學生告訴老師他有疑問,老師只會讓學生去尋求心理諮詢。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院)前院長的一段話很扎心:

很多大學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為學生承擔的更大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應有的使命。哈佛大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第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零散的,沒有連貫性。必修課程不過是很多單個科目的拼湊而已,輔修課程也只是為了避免專業的衝突而達成的共識。

這種課程設計是有歷史原因的。南北戰爭之前,美國教育推崇的是英式的傳統教育,以文學名著為主,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教育方式就轉向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德式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為主。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缺乏廣度,很多課程也沒有緊密的銜接性,學生們只能像撿石頭一樣,東撿一個西撿一個,來滿足自己的學分要求。

第三,教授的重心,不在於教學,而在於做科研。

教授不在乎學生能學到什麼,他只在乎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否有成就,所以他的授課,主要圍繞的是自己的課題研究展開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是有助於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嗎?

可是學生交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得到老師應該付出的教學,就好像你去醫院交了錢,還要拼命爭取才能得到應該有的治療,這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實就是教授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卻美化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學校的課程,還是老師,根本沒有解決學生們從高中到成人這個過渡期存在的問題,沒有引導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己的使命。

3

教育系統是罪魁禍首:教育變成了商業交易

以上講的這兩點,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系統。

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嬰兒潮,時間為1946年到1964年,這段時間,大學的學生長了4倍,老師長了3倍,但之後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的數量開始緊缺,國家開始提供學生貸款和學生助學金,使得學校運營的教育模式變成了消費者驅動的市場模式。

於是大學就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機構,誰有錢誰就可以上,誰沒錢就上不了。學生成了消費者,學校成了供應商,簡直噁心。

學生的消費者心態也會認為,學校給自己一個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學校不敢讓學生不通過,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率,影響自己的大學排名。

學校為了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降低了教授的授課時長,聘用大量的兼職人員和臨時的教學人員,不用說,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這種商業型的教育運作模式,目的只有兩個,一是為了滿足學生最直接的需求——就業,二是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想方設法讓學生取得好看的成績,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犧牲了學生的長遠利益。

4

學生應該從學校獲得什麼

作者認為,首先是要學會獨立思考。

這種獨立思考,不是為一個方程式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不是跨學科的工作能力,而是對一切事物持懷疑的態度。

在媒體的各種口號的宣傳下,人們越來越缺乏自知之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媒體的宣傳本來就是捕風捉影,迎合大眾的口味,很多時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真正的優質教育應該是讓學生主動挑戰常識,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認識事物,用辯論的思維審視自己的觀點,剖析出自己的想法,檢驗自己的思想,培養出全新的理智思維,而不是隨波逐流,追求別人希望他獲得的目標。

大學應該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夠讓學生遠離自己的家庭影響,又能夠暫時避開社會職場的紛擾,以乾淨純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其次,大學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人生的意義,鑄造自己的生命靈魂。

好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個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不顧別人的評論,而不是僅僅為了增長國家的GDP。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有著自我意識的合格公民,在他的自我意識裡,擁有自己的力量來源而產生安全感,能自主管理自己的行為,能夠發揮創造力,能夠獲得快樂。

有人會反對,搞這些虛的有什麼用呢?最後不都要工作嗎?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企業主認為,他們更看重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比學校背景和專業更重要。

可是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有前提的。首先需要你向內挖掘自己人生的價值,自己在這世上的定位,找到真正喜歡,能支撐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力量來源,然後才能讓批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與你融為一體。

任何一個人活著的前提,是因為他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麼。不是隻會說,我要上名校,我要地位,我要錢,要大房子。給誰看呢?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第三,教授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教育的本意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為了灌輸知識、技能,線上教育和兼職老師更像是一種任務型的教學,而不是培養時代的精英。

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嚴謹思維,在學生寫論文的時候,老師應該輔助學生選擇觀點清晰的論文主題,檢查邏輯結構上的錯誤、論證論據的不足以及反對觀點的預見等等。

課堂也不是老師一個一個勁的講,應該是一種開放式的合作,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髮散自己的思維,挑戰常識,進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從思想的碰撞中明白事物的真諦。

以上3點,才應該是學生從象牙塔中得到的東西,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學分,進行毫無目的的學習,在畢業時期,用一個面試指導應付了事。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5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贖

整個畸形、令人噁心的教育系統塑造出來的精英,是缺乏目標感的。他們本來應該為社會服務的,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的,但是這些精英根本不懂底層人民的生活,他們更不知道怎樣去實現人民的幸福。他們的工作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賺更多錢,獲得名利,建立一個同質化的圈子,進行體內繁殖。

你會看到很多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只能接受排名靠前的學校的學生,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像我的母校這樣的好學校,才能培養出像我這樣的優秀學生,這是真是一種高度自戀。

這種腐敗的精英教育還有沒有救呢?

首先,作者建議美國的學生,儘量選擇公立學校,和一些不錯的文理學院。因為這個公立學校和文理學院,不僅收費更低,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教學質量也並不比私立大學差,尤其是文理學院,更注重人文教育。

其次,作者還提倡國家在教育上要平等一點,給全美的中小學提供同樣的經費,給低收入家庭更多的幫助,減弱貧富差距。讓更多優秀的學生接受優質的教育,不要限定階層。

最後,學校應該限制學生在簡歷上列舉的活動數量,因為有很多活動是他們通過父母的背景得到的,而應該注重學生曾經在高中的失敗的事情。國家未來的領導人,應該是更能承受挫折,更有精神獨立,更有創造力,敢於冒險也願意嘗試錯誤。

因為一味地提高GPA,只會招來苦哈哈的拼命三郎,每個人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必須集中精注意力,才能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不可能所有的領域都擅長。時代已經變了,社會時刻在發生變化,國家需要截然不同的管理思路。

什麼樣的學生能被常春藤錄取?耶魯教授批判美國教育:功利又噁心

6

好的教育,是人們一談起它,就能想到教育帶給人類的幫助,幫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一提起教育,就想到它只是幫我們提高學歷,賺更多錢,過上“物質富裕、精神空虛”的生活這種膚淺的功利作用。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什麼?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美國應該重新思考,我們也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