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我的心瞬間開悟!

亞瑟·叔本華 經濟 悟禪心語 2019-04-05

在《人生的智慧》第二章,叔本華和我們探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取決於一個人幸福的關鍵因素是什麼?這個因素是怎麼產生或導致的?作者認為,一個人自身的個性比起這個人所擁有的財產或他所帶給別人的表象都更能帶給他幸福。說白了,就是一個人本身所具備的東西,才是這個人幸福的關鍵所在。因為一個人的個性從開始到結束會一直伴隨著他,無論他經歷何種事情,遇到哪種人,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他自己。

他接著闡述道:如果一個人的自身個性相當低劣,那麼他所有的趣味都會變味,都是低級和庸俗的,就算他擁有鉅額財富,也改變不了他的低劣追求,這就像把價值不菲的美酒倒進了被膽汁弄的苦澀難受的嘴裡一樣。因此,一個人的自身是什麼,他的自身素質到底如何,簡而言之,他的個性及其價值,才是唯一直接和他的幸福相關的,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只是間接發揮作用。為了鞏固自己的這一觀點,他還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話“我們能夠依靠的只是我們的本性,而不是金錢”,之後他進一步具體化了他的論點,他認為對於人的幸福起著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的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讀完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我的心瞬間開悟!

如果叔本華的觀點是對的,如果我們試著按照他的觀點去生活或觀察生活,那麼我們就會輕易的發現,時下的中國,當下的我們,正處在一種遠離自身幸福的危險之地。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相比於20或30年前,我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的精神呢?在這裡,太想簡單的問一句:我們幸福嗎?

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把宗教信仰看的很重,以至於護照和證件上經常被要求這一欄為必填項,但是作為東方人的中國人真的不需要信仰麼?尤其是在物慾橫流,言必稱錢的時代,要知道西方在基督教的薰陶下,在人善良本性的促使下,很多高貴的品格和傳統被繼承了下來,英國人講的貴族和紳士並不是他有多少財產,而是擁有一份高貴的血統和品格,而反觀時下的我們,有太多的人只顧金錢和利益的索取,誰還在乎這些在他們眼裡被認為毫無價值的東西呢?我們的先人或前輩,把美好和高貴的東西作為一種看不見的財富留給了我們,我們卻幾乎快要遺失殆盡了。朱自清先生為我們做的氣節表率,恐怕現在難有幾人能夠做到,因為我們從心底裡認為這種氣節過時了,認為它毫無價值和可取之處。在我看來,這真是一種諷刺。

讀完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我的心瞬間開悟!

而智力我們是有的,而且有過剩的傾向,但並不是叔本華在書中說的那種良好的智力,去促使整個人類進步的智力,我們現在擁有的智力是一種膚淺、短見和毀滅式的“小心眼”,這種“小心眼”只會使我們變得自私,無情和各自為戰。良好的智力在我看來,在時下的社會裡,少之又少。人們都想著如何掙更多的錢,如何讓自己出名,都在想著如何運用自己的“智力”,誰還去考慮它是否良好不良好呢?

愉悅的性情就更別說了,因為處在這種焦慮的心態和不斷競爭的狀態下,人們是很難做到愉悅的。除非我們不去關注社會和外界,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全都糊上,“兩耳不聞窗外事”。讓我們無法做到愉悅或者更準確說讓我們總是處於焦慮的根本問題是: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的各種生活方式和觀念上的巨大改變,以及由此帶來的深刻的社會問題(不平等、愛的缺失、外來文化的影響等等),衝突,矛盾,競爭的市場……這些是很難讓我們聯想到愉悅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焦慮,倒是農耕時代能培養出更多的愉悅的性情之人。當然,這點不能全怪我們,因為誰都無法逃出自己的時代,而去生活在真空裡。

讀完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我的心瞬間開悟!

最後一點:健康的體魄,按正常的思維來說,我們的經濟發達了,社會和科技力量強大了,各種生活用品和食品被巨量的生產出來,我們的身體應該很自然地更加健康,但是結果卻是出乎預料的。相反,我們的身體沒有變的更好,而是出現了更多的疾病和亞健康狀況,想去解開這個問題真的是要去做一個統計學或調查學的學習和研究了,食品安全問題,個人生活飲食及鍛鍊問題,中國的醫療問題,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甚至遺傳問題等等,都要被納入進去了,不過這點,並不是叔本華所要強調的獲取幸福的關鍵因素,健康的體魄只是一個前提,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好了,以上4點,你都具備了麼?最後,想問你一句:你幸福嗎?你在什麼樣的時刻或狀態下感受到了幸福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