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失”的廉價藥,想說用你不容易

藥品 華中科大 健康 藥盾公益 藥盾公益 2017-09-14

據央視新聞報道,海口市一位“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吃了30多年青黴胺片突然買不到了,而這藥“一頓”不吃就會導致病情惡化。其實,廉價藥出現“藥荒”已經不是新鮮話題,早在2011年,心臟手術用藥“魚精蛋白”出現全國性緊缺;今年上半年,心外科用藥“地高辛片”斷供。近年來不少小眾藥、廉價藥常出現短缺,甚至停產,且這樣現象愈演愈烈。廉價藥斷了“供”,病重的他們怎麼辦?

“被消失”的廉價藥,想說用你不容易

廉價藥是什麼?


廉價藥,又稱基本藥物,是指能夠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保證供應、基層能夠配備,並公平獲得的藥品;具有安全、必需、有效、價廉等特點。

廉價藥的現狀


全國政協委員雷後興表示,新一輪醫改取消了廉價藥最高零售限價,但並沒有改變廉價“特效藥”的現狀,每年仍然至少有十幾種藥消失。尤其是廉價“救命藥”的缺失,危害甚大。不少患者因為“無藥可用”,導致手術延遲、治療中斷,甚至錯過了最佳搶救期、治療期。有些只能選擇價格高几百倍的藥物替代,一些病人面臨著“用不起藥”的情況。

廉價藥都去哪兒了?

1、沒利潤,藥企不願生產

廉價藥利潤縮小,有些藥企為了保持一定的增幅,只能把廉價藥淘汰掉。

2、市場需求量少,原料受限

某些藥物原料的短缺,也會造成該藥品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短缺。

3、藥品管理機制不完善

在利潤過低的情況下,藥廠乾脆停產,或者換新包裝再漲價。


此外,藥品定價雖然放開,但按照現行政策,基本藥物實行省級集中採購,並實行零加成。不少企業為打開銷路會以廉價藥作為“敲門磚”擠入採購目錄,藥企在拿到“入場券”後就大力推高價藥,以獲取利益。最終導致的結果還是廉價藥生產規模縮小。

“被消失”的廉價藥,想說用你不容易

如何保證廉價藥不斷檔?


1、建立完善短缺藥品信息採集、報送、分析、會商制度,統籌採取定點生產、藥品儲備、應急生產、協商調劑等措施確保藥品市場供應。

2、建立重點監控藥品目錄,選定廉價藥的定點生產企業,計劃性做好貨源儲備,保障停產後供應銜接。

“被消失”的廉價藥,想說用你不容易

廉價藥短缺,急需的他們怎麼辦?


1、對於因原料藥限制或生產其他環節引起廉價藥短缺問題,建議去當地規模完善的醫院尋求。

2、對於生產廠家停產的廉價藥,應積極的詢問醫生或藥師,尋找其他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案的替代來緩解病情的進展。

@所有人:

說說您熟悉的,且好用的廉價藥,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和藥師互動。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藥學部 劉秀蘭

一審專家:李娟

二審專家:杜光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PSM藥盾公益(PSMChina),獲取更多安全用藥信息。

關於藥盾公益:由PSMChina(藥品安全合作聯盟)發起組織,以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為宗旨,開展老少邊窮地區百姓的藥品捐贈和知識宣傳、資助受到藥品不良反應傷害的患者,資助公眾藥品安全宣教活動和倡導藥品安全政策完善等活動,致力人民健康公益事業,打造公眾用藥安全盾牌的公益性組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