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癲癇兒童:治療應選藥物還是手術?

藥品 癲癇 健康 中日友好醫院田宏主任 2017-06-14

兒童癲癇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此症狀群表現為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嚥肌、口脣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兒童患上癲癇疾病讓很多家長都操碎了心,家長諮詢如何治療兒童癲癇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絕大多數癲癇發作可通過藥物和外科治療得到控制。癲癇的主要治療手段為藥物治療,外科手術等手段。

家有癲癇兒童:治療應選藥物還是手術?

藥物治療癲癇的首要目標是控制發作,包括減少發作次數和減輕發作程度。在控制發作的同時,還應注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癲癇患者,尤其是難治性癲癇患者治療的目標應定位在控制發作和減少不良反應,尤其是在運動功能改善及提高生活質量上找到最佳點。

一般癲癇診斷成立即應開始抗癲癇藥物治療,具體病人的治療應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抗癲癇藥物主要有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奧卡西平、妥泰、開浦蘭等。

藥物治療週期三五年

開始治療時選用單藥,對60%~70%的患者有效。因此,對於初診的癲癇患者提倡使用單一藥物治療,反對濫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對於需要聯合用藥的病人,應注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儘量減少不良反應。大部分抗癲癇藥的不良反應在用藥早期出現,初始階段逐漸加量可明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抗癲癇藥物的治療週期較長,通常需要3~5年的時間。一旦確立診斷並開始治療,應堅持長期規則服藥,定期到專科醫生處隨訪,直到減量、停藥。服藥前,病兒家長應詳細瞭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療程、可能的副作用及服藥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保證患兒服藥的依從性。

藥物不能控制應手術

對於藥物難治性的顳葉癲癇患者,外科手術治療前需要準確定位癲癇發作的起源部位。而SEEG技術記錄顳葉癲癇有很大的優勢:由於SEEG無需開顱,保存了顱骨的完整性,使SEEG電極在非同質容積導體上記錄深部放電更容易被檢出,完整的顱骨對信號的衰減作用反而擴大了深部電活動對錶淺皮質的影響,更加有助於確定大腦的深部電活動。

家有癲癇兒童:治療應選藥物還是手術?

此外,SEEG技術可以將電極精準地送到靶點,真正做到了清晰的可視化,精度高、損傷小,且患者術後狀態好。在實施手術切除時,SEEG可以起到引導手術路徑的作用,術者可順沿電極的走向順利找到肉眼難辨的致癇組織,精準地切除致癇組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