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阿片類止痛藥在美國氾濫,圖為止痛藥oxycodone。圖據美聯社

佛羅里達州裡奇港,一個只有2831名居民的小鎮,為何每個月要訂購多達3271瓶的羥考酮(一種阿片類藥物)?這個問題,讓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s)的員工芭芭拉·馬丁感到困惑不已。

芭芭拉的工作是負責審核全國範圍內的可疑藥品訂單。2011年1月,她在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說實話,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儲存得了這麼多瓶藥。”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12年,美國藥物濫用危機最為嚴重的7年間,多家制藥公司向全美分發了羥考酮、氫可酮等阿片類止痛藥共計760億顆。這一天文數字表明,和裡奇港小鎮一樣,全美沒有一個角落逃過了這場致命的阿片類藥物危機。

是的,致命。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6年至2012年,這場危機導致近10萬人死亡。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阿片類止痛藥在美國氾濫,圖為止痛藥oxycodone。圖據美聯社

佛羅里達州裡奇港,一個只有2831名居民的小鎮,為何每個月要訂購多達3271瓶的羥考酮(一種阿片類藥物)?這個問題,讓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s)的員工芭芭拉·馬丁感到困惑不已。

芭芭拉的工作是負責審核全國範圍內的可疑藥品訂單。2011年1月,她在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說實話,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儲存得了這麼多瓶藥。”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12年,美國藥物濫用危機最為嚴重的7年間,多家制藥公司向全美分發了羥考酮、氫可酮等阿片類止痛藥共計760億顆。這一天文數字表明,和裡奇港小鎮一樣,全美沒有一個角落逃過了這場致命的阿片類藥物危機。

是的,致命。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6年至2012年,這場危機導致近10萬人死亡。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2006年-2012年,美國人均每年服用阿片類藥物數量示意圖。(顏色越深越多)圖劇《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7月19日,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案進入了預熱階段。芭芭拉的這封郵件作為證據之一,與其他來自制藥和醫藥零售業的數千份文件一起,由全美近2000個城市、縣、印第安部落的代表律師團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交。這些城市正尋求向涉及阿片類藥物流行的製藥售藥公司追索數十億美元的賠償,用於應對藥品危機。

根據這些文件,律師們詳細闡述了包括普渡製藥、沃爾格林和沃爾瑪等在內的大型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利益鏈,究竟是如何助長了全美持續近20年的致命阿片類藥物流行。

7年瘋狂傾銷760億顆阿片類止痛藥

上週六下午,俄亥俄州凱霍加縣的傻瓜酒吧內,大家紛紛在議論著毒品危機。更具體地說,是街對面的CVS藥店在7年的時間裡,收到了640萬顆止痛藥,比凱霍加縣任何一家藥店都多。

“當然是地理位置好了,”37歲的邁克·戈爾曼說道。“它就在高速公路附近,從克利夫蘭到那裡很方便。”在那家CVS後面,還有一個無家可歸者的大本營,那裡有很多上癮者。

《華盛頓郵報》對聯邦緝毒局(DEA)資料庫的報告與合併訂單自動化系統(ARCOS)(該系統可以追蹤到每一片止痛藥在美國的銷售路徑,從製造商、經銷商到每個城鎮的藥房都有跡可循)進行分析,發現從2006年至2012年,僅CVS、沃爾格林(Walgreens)、沃爾瑪(Walmart)、麥克森(McKesson)、康得樂(Cardinal Health)和美源伯根(Amerisource Bergen)6家大型連鎖藥店,就賣出了全美75%的阿片類止痛藥。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阿片類止痛藥在美國氾濫,圖為止痛藥oxycodone。圖據美聯社

佛羅里達州裡奇港,一個只有2831名居民的小鎮,為何每個月要訂購多達3271瓶的羥考酮(一種阿片類藥物)?這個問題,讓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s)的員工芭芭拉·馬丁感到困惑不已。

芭芭拉的工作是負責審核全國範圍內的可疑藥品訂單。2011年1月,她在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說實話,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儲存得了這麼多瓶藥。”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12年,美國藥物濫用危機最為嚴重的7年間,多家制藥公司向全美分發了羥考酮、氫可酮等阿片類止痛藥共計760億顆。這一天文數字表明,和裡奇港小鎮一樣,全美沒有一個角落逃過了這場致命的阿片類藥物危機。

是的,致命。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6年至2012年,這場危機導致近10萬人死亡。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2006年-2012年,美國人均每年服用阿片類藥物數量示意圖。(顏色越深越多)圖劇《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7月19日,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案進入了預熱階段。芭芭拉的這封郵件作為證據之一,與其他來自制藥和醫藥零售業的數千份文件一起,由全美近2000個城市、縣、印第安部落的代表律師團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交。這些城市正尋求向涉及阿片類藥物流行的製藥售藥公司追索數十億美元的賠償,用於應對藥品危機。

根據這些文件,律師們詳細闡述了包括普渡製藥、沃爾格林和沃爾瑪等在內的大型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利益鏈,究竟是如何助長了全美持續近20年的致命阿片類藥物流行。

7年瘋狂傾銷760億顆阿片類止痛藥

上週六下午,俄亥俄州凱霍加縣的傻瓜酒吧內,大家紛紛在議論著毒品危機。更具體地說,是街對面的CVS藥店在7年的時間裡,收到了640萬顆止痛藥,比凱霍加縣任何一家藥店都多。

“當然是地理位置好了,”37歲的邁克·戈爾曼說道。“它就在高速公路附近,從克利夫蘭到那裡很方便。”在那家CVS後面,還有一個無家可歸者的大本營,那裡有很多上癮者。

《華盛頓郵報》對聯邦緝毒局(DEA)資料庫的報告與合併訂單自動化系統(ARCOS)(該系統可以追蹤到每一片止痛藥在美國的銷售路徑,從製造商、經銷商到每個城鎮的藥房都有跡可循)進行分析,發現從2006年至2012年,僅CVS、沃爾格林(Walgreens)、沃爾瑪(Walmart)、麥克森(McKesson)、康得樂(Cardinal Health)和美源伯根(Amerisource Bergen)6家大型連鎖藥店,就賣出了全美75%的阿片類止痛藥。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加州檢察長貝塞拉說,已向普度製藥公司提訟,指控該公司及前總裁塞克勒行銷,促成美國藥物濫用危機。圖據美聯社

與此同時,高達91%的售出止痛藥是由SpecGx、Actavis Pharma、Par Pharmaceutical與普度製藥這四家制藥企業生產。原告律師指出,這場阿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的始作俑者,正是於1990年代推出奧施康定的普度製藥。

七年間,阿片類止痛藥銷售量激增,從2006年的84億片躍升至2012年的126億片。

2000多個地方城鎮聯合起訴

如今,由全美將近2000個地方城市、城鎮與縣,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出共同訴訟,被告包括上述4家制藥企業、6家經銷連鎖商及其他十幾家相關業者。原告們稱,這些廠商共謀向全美國傾銷類鴉片止痛藥。他們表示,多家醫藥巨頭製造了一個“公害”——阿片類危機,嚴重危及了居民健康。然而,即使他們知道,或應該知道,一些阿片類藥物流向了非法市場,卻依然不控制藥物流出。

在這場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中,俄亥俄州的凱霍加縣與鄰近的薩米特縣,即將成為先驅者。兩縣提起的訴訟將最先進行審理,除非達成和解,訴訟將於今年10月開庭審理。

為了支持這一論點,原告律師們提供了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統計數據。2016年,凱霍加縣的阿片類藥物死亡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26倍。2017年,全縣急診室共收治吸毒相關健康問題患者9191人,較上年增長21%。

在薩米特縣,受影響最大的是亞克朗市,藥物濫用導致的死亡人數猛增,以至於縣法醫在2017年不得不引入了一個移動停屍房來處理屍體。阿片類藥物成癮嬰兒的出生率從2004年-2008年間的2.9‰上升到2011年-2015年的13.6‰。

連鎖藥店像“毒品快遞員”

被告方的製藥行業公司也於7月19日提交了簡報。製藥企業辯稱,這場阿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起源於醫生開具止痛藥處方箋太浮濫、消費者濫用藥物,並強調他們只是生產處方藥以滿足急需止痛的病患需求。

連鎖藥店則辯稱,原告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他們分銷的阿片類藥物被非法轉移。他們還表示,許多原告的訴訟是無效的,因為訴訟時效已過。然而,原告律師指出,阿片類藥物通過藥店流出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在薩米特縣克朗市,一位婦科醫生阿道夫·哈珀因非法開處方藥被捕,並判處10年監禁。

《紐約時報》報道稱,當哈珀醫生的病人需要購買阿片類藥物時,往往會前往位於哈珀醫生診所附近的Rite Aid藥店。據悉,哈珀的診所曾開出了數十萬粒止痛藥,包括奧施康定、羥考酮和奧帕納等。儘管至少有8名患者先後因服藥過量而死亡,但哈珀醫生仍在繼續這麼做,直到被捕。

儘管哈伯醫生不斷開出了大量阿片類藥物處方,但Rite Aid藥店卻未將這些處方認為是可疑訂單。相反,Rite Aid加大了供貨量,以滿足哈珀診所激增的訂單需求。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阿片類止痛藥在美國氾濫,圖為止痛藥oxycodone。圖據美聯社

佛羅里達州裡奇港,一個只有2831名居民的小鎮,為何每個月要訂購多達3271瓶的羥考酮(一種阿片類藥物)?這個問題,讓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s)的員工芭芭拉·馬丁感到困惑不已。

芭芭拉的工作是負責審核全國範圍內的可疑藥品訂單。2011年1月,她在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說實話,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儲存得了這麼多瓶藥。”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12年,美國藥物濫用危機最為嚴重的7年間,多家制藥公司向全美分發了羥考酮、氫可酮等阿片類止痛藥共計760億顆。這一天文數字表明,和裡奇港小鎮一樣,全美沒有一個角落逃過了這場致命的阿片類藥物危機。

是的,致命。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6年至2012年,這場危機導致近10萬人死亡。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2006年-2012年,美國人均每年服用阿片類藥物數量示意圖。(顏色越深越多)圖劇《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7月19日,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案進入了預熱階段。芭芭拉的這封郵件作為證據之一,與其他來自制藥和醫藥零售業的數千份文件一起,由全美近2000個城市、縣、印第安部落的代表律師團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交。這些城市正尋求向涉及阿片類藥物流行的製藥售藥公司追索數十億美元的賠償,用於應對藥品危機。

根據這些文件,律師們詳細闡述了包括普渡製藥、沃爾格林和沃爾瑪等在內的大型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利益鏈,究竟是如何助長了全美持續近20年的致命阿片類藥物流行。

7年瘋狂傾銷760億顆阿片類止痛藥

上週六下午,俄亥俄州凱霍加縣的傻瓜酒吧內,大家紛紛在議論著毒品危機。更具體地說,是街對面的CVS藥店在7年的時間裡,收到了640萬顆止痛藥,比凱霍加縣任何一家藥店都多。

“當然是地理位置好了,”37歲的邁克·戈爾曼說道。“它就在高速公路附近,從克利夫蘭到那裡很方便。”在那家CVS後面,還有一個無家可歸者的大本營,那裡有很多上癮者。

《華盛頓郵報》對聯邦緝毒局(DEA)資料庫的報告與合併訂單自動化系統(ARCOS)(該系統可以追蹤到每一片止痛藥在美國的銷售路徑,從製造商、經銷商到每個城鎮的藥房都有跡可循)進行分析,發現從2006年至2012年,僅CVS、沃爾格林(Walgreens)、沃爾瑪(Walmart)、麥克森(McKesson)、康得樂(Cardinal Health)和美源伯根(Amerisource Bergen)6家大型連鎖藥店,就賣出了全美75%的阿片類止痛藥。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加州檢察長貝塞拉說,已向普度製藥公司提訟,指控該公司及前總裁塞克勒行銷,促成美國藥物濫用危機。圖據美聯社

與此同時,高達91%的售出止痛藥是由SpecGx、Actavis Pharma、Par Pharmaceutical與普度製藥這四家制藥企業生產。原告律師指出,這場阿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的始作俑者,正是於1990年代推出奧施康定的普度製藥。

七年間,阿片類止痛藥銷售量激增,從2006年的84億片躍升至2012年的126億片。

2000多個地方城鎮聯合起訴

如今,由全美將近2000個地方城市、城鎮與縣,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出共同訴訟,被告包括上述4家制藥企業、6家經銷連鎖商及其他十幾家相關業者。原告們稱,這些廠商共謀向全美國傾銷類鴉片止痛藥。他們表示,多家醫藥巨頭製造了一個“公害”——阿片類危機,嚴重危及了居民健康。然而,即使他們知道,或應該知道,一些阿片類藥物流向了非法市場,卻依然不控制藥物流出。

在這場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中,俄亥俄州的凱霍加縣與鄰近的薩米特縣,即將成為先驅者。兩縣提起的訴訟將最先進行審理,除非達成和解,訴訟將於今年10月開庭審理。

為了支持這一論點,原告律師們提供了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統計數據。2016年,凱霍加縣的阿片類藥物死亡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26倍。2017年,全縣急診室共收治吸毒相關健康問題患者9191人,較上年增長21%。

在薩米特縣,受影響最大的是亞克朗市,藥物濫用導致的死亡人數猛增,以至於縣法醫在2017年不得不引入了一個移動停屍房來處理屍體。阿片類藥物成癮嬰兒的出生率從2004年-2008年間的2.9‰上升到2011年-2015年的13.6‰。

連鎖藥店像“毒品快遞員”

被告方的製藥行業公司也於7月19日提交了簡報。製藥企業辯稱,這場阿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起源於醫生開具止痛藥處方箋太浮濫、消費者濫用藥物,並強調他們只是生產處方藥以滿足急需止痛的病患需求。

連鎖藥店則辯稱,原告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他們分銷的阿片類藥物被非法轉移。他們還表示,許多原告的訴訟是無效的,因為訴訟時效已過。然而,原告律師指出,阿片類藥物通過藥店流出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在薩米特縣克朗市,一位婦科醫生阿道夫·哈珀因非法開處方藥被捕,並判處10年監禁。

《紐約時報》報道稱,當哈珀醫生的病人需要購買阿片類藥物時,往往會前往位於哈珀醫生診所附近的Rite Aid藥店。據悉,哈珀的診所曾開出了數十萬粒止痛藥,包括奧施康定、羥考酮和奧帕納等。儘管至少有8名患者先後因服藥過量而死亡,但哈珀醫生仍在繼續這麼做,直到被捕。

儘管哈伯醫生不斷開出了大量阿片類藥物處方,但Rite Aid藥店卻未將這些處方認為是可疑訂單。相反,Rite Aid加大了供貨量,以滿足哈珀診所激增的訂單需求。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Rite Aid大型連鎖藥店。圖劇《紐約時報》

律師稱,在阿片類藥物危機爆發後的多年裡,包括Rite Aid、沃爾格林和CVS在內的大型連鎖藥店,以及沃爾瑪,幾乎沒有履行監督可疑訂單的法律職責。他們本應阻止此類訂單,並向美國緝毒局(DEA)發出警告,但他們卻很少這樣做。

律師表示:“未能識別可疑訂單是他們的商業模式。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稱自己只負責‘送貨’,卻對自己送的貨或送貨對象不負責任,就像街上的毒品快遞員一樣。”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譯報道

編輯 張尋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阿片類止痛藥在美國氾濫,圖為止痛藥oxycodone。圖據美聯社

佛羅里達州裡奇港,一個只有2831名居民的小鎮,為何每個月要訂購多達3271瓶的羥考酮(一種阿片類藥物)?這個問題,讓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s)的員工芭芭拉·馬丁感到困惑不已。

芭芭拉的工作是負責審核全國範圍內的可疑藥品訂單。2011年1月,她在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說實話,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儲存得了這麼多瓶藥。”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12年,美國藥物濫用危機最為嚴重的7年間,多家制藥公司向全美分發了羥考酮、氫可酮等阿片類止痛藥共計760億顆。這一天文數字表明,和裡奇港小鎮一樣,全美沒有一個角落逃過了這場致命的阿片類藥物危機。

是的,致命。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6年至2012年,這場危機導致近10萬人死亡。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2006年-2012年,美國人均每年服用阿片類藥物數量示意圖。(顏色越深越多)圖劇《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7月19日,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案進入了預熱階段。芭芭拉的這封郵件作為證據之一,與其他來自制藥和醫藥零售業的數千份文件一起,由全美近2000個城市、縣、印第安部落的代表律師團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交。這些城市正尋求向涉及阿片類藥物流行的製藥售藥公司追索數十億美元的賠償,用於應對藥品危機。

根據這些文件,律師們詳細闡述了包括普渡製藥、沃爾格林和沃爾瑪等在內的大型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利益鏈,究竟是如何助長了全美持續近20年的致命阿片類藥物流行。

7年瘋狂傾銷760億顆阿片類止痛藥

上週六下午,俄亥俄州凱霍加縣的傻瓜酒吧內,大家紛紛在議論著毒品危機。更具體地說,是街對面的CVS藥店在7年的時間裡,收到了640萬顆止痛藥,比凱霍加縣任何一家藥店都多。

“當然是地理位置好了,”37歲的邁克·戈爾曼說道。“它就在高速公路附近,從克利夫蘭到那裡很方便。”在那家CVS後面,還有一個無家可歸者的大本營,那裡有很多上癮者。

《華盛頓郵報》對聯邦緝毒局(DEA)資料庫的報告與合併訂單自動化系統(ARCOS)(該系統可以追蹤到每一片止痛藥在美國的銷售路徑,從製造商、經銷商到每個城鎮的藥房都有跡可循)進行分析,發現從2006年至2012年,僅CVS、沃爾格林(Walgreens)、沃爾瑪(Walmart)、麥克森(McKesson)、康得樂(Cardinal Health)和美源伯根(Amerisource Bergen)6家大型連鎖藥店,就賣出了全美75%的阿片類止痛藥。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加州檢察長貝塞拉說,已向普度製藥公司提訟,指控該公司及前總裁塞克勒行銷,促成美國藥物濫用危機。圖據美聯社

與此同時,高達91%的售出止痛藥是由SpecGx、Actavis Pharma、Par Pharmaceutical與普度製藥這四家制藥企業生產。原告律師指出,這場阿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的始作俑者,正是於1990年代推出奧施康定的普度製藥。

七年間,阿片類止痛藥銷售量激增,從2006年的84億片躍升至2012年的126億片。

2000多個地方城鎮聯合起訴

如今,由全美將近2000個地方城市、城鎮與縣,共同向克利夫蘭聯邦地區法院提出共同訴訟,被告包括上述4家制藥企業、6家經銷連鎖商及其他十幾家相關業者。原告們稱,這些廠商共謀向全美國傾銷類鴉片止痛藥。他們表示,多家醫藥巨頭製造了一個“公害”——阿片類危機,嚴重危及了居民健康。然而,即使他們知道,或應該知道,一些阿片類藥物流向了非法市場,卻依然不控制藥物流出。

在這場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大的民事訴訟中,俄亥俄州的凱霍加縣與鄰近的薩米特縣,即將成為先驅者。兩縣提起的訴訟將最先進行審理,除非達成和解,訴訟將於今年10月開庭審理。

為了支持這一論點,原告律師們提供了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統計數據。2016年,凱霍加縣的阿片類藥物死亡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26倍。2017年,全縣急診室共收治吸毒相關健康問題患者9191人,較上年增長21%。

在薩米特縣,受影響最大的是亞克朗市,藥物濫用導致的死亡人數猛增,以至於縣法醫在2017年不得不引入了一個移動停屍房來處理屍體。阿片類藥物成癮嬰兒的出生率從2004年-2008年間的2.9‰上升到2011年-2015年的13.6‰。

連鎖藥店像“毒品快遞員”

被告方的製藥行業公司也於7月19日提交了簡報。製藥企業辯稱,這場阿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起源於醫生開具止痛藥處方箋太浮濫、消費者濫用藥物,並強調他們只是生產處方藥以滿足急需止痛的病患需求。

連鎖藥店則辯稱,原告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他們分銷的阿片類藥物被非法轉移。他們還表示,許多原告的訴訟是無效的,因為訴訟時效已過。然而,原告律師指出,阿片類藥物通過藥店流出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在薩米特縣克朗市,一位婦科醫生阿道夫·哈珀因非法開處方藥被捕,並判處10年監禁。

《紐約時報》報道稱,當哈珀醫生的病人需要購買阿片類藥物時,往往會前往位於哈珀醫生診所附近的Rite Aid藥店。據悉,哈珀的診所曾開出了數十萬粒止痛藥,包括奧施康定、羥考酮和奧帕納等。儘管至少有8名患者先後因服藥過量而死亡,但哈珀醫生仍在繼續這麼做,直到被捕。

儘管哈伯醫生不斷開出了大量阿片類藥物處方,但Rite Aid藥店卻未將這些處方認為是可疑訂單。相反,Rite Aid加大了供貨量,以滿足哈珀診所激增的訂單需求。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 Rite Aid大型連鎖藥店。圖劇《紐約時報》

律師稱,在阿片類藥物危機爆發後的多年裡,包括Rite Aid、沃爾格林和CVS在內的大型連鎖藥店,以及沃爾瑪,幾乎沒有履行監督可疑訂單的法律職責。他們本應阻止此類訂單,並向美國緝毒局(DEA)發出警告,但他們卻很少這樣做。

律師表示:“未能識別可疑訂單是他們的商業模式。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稱自己只負責‘送貨’,卻對自己送的貨或送貨對象不負責任,就像街上的毒品快遞員一樣。”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譯報道

編輯 張尋

7年狂銷760億顆止痛藥 多家藥廠面臨美史上最大民事訴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