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1964年2月7日,披頭士登陸美國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披頭士開創了英倫入侵,讓美國年輕人奉若神明 。圖/wikipedia

如果要讓李皖來選擇,他認為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潛在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很強大。”

“比如你要問價值觀,大家都會覺得健康地活著最好、快樂最重要。

“這叫什麼價值觀呢?那你反對什麼呢?誰反對你健康,誰又反對你快樂呢?你就失去了對立面。

“當然你可以反對這種無力的一切,因為這讓人很無力。一個人總感覺虛無會怎樣?你會抑鬱,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當對立面沒有了,搖滾就失去了力量,因為沒有值得強烈反對的東西,不管如何用力,都像是拳頭打進棉花裡,直至無聲無息、全無迴應。

李皖認為,這不是一次耗散的過程,不是精疲力竭的窮途末路;這是另外一種萬事無常的寓言:當人們滿懷激情奔向事物的高潮和頂點時,發現頂點就是結束,高潮就是潰散。

事實上,大眾也厭憎你去深究所謂“精神概念”——不需要什麼“精神”“概念”或“價值”,不需要什麼“自我批判”與“全力以赴”,小民生活、飲食男女,開心開心就好。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1964年2月7日,披頭士登陸美國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披頭士開創了英倫入侵,讓美國年輕人奉若神明 。圖/wikipedia

如果要讓李皖來選擇,他認為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潛在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很強大。”

“比如你要問價值觀,大家都會覺得健康地活著最好、快樂最重要。

“這叫什麼價值觀呢?那你反對什麼呢?誰反對你健康,誰又反對你快樂呢?你就失去了對立面。

“當然你可以反對這種無力的一切,因為這讓人很無力。一個人總感覺虛無會怎樣?你會抑鬱,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當對立面沒有了,搖滾就失去了力量,因為沒有值得強烈反對的東西,不管如何用力,都像是拳頭打進棉花裡,直至無聲無息、全無迴應。

李皖認為,這不是一次耗散的過程,不是精疲力竭的窮途末路;這是另外一種萬事無常的寓言:當人們滿懷激情奔向事物的高潮和頂點時,發現頂點就是結束,高潮就是潰散。

事實上,大眾也厭憎你去深究所謂“精神概念”——不需要什麼“精神”“概念”或“價值”,不需要什麼“自我批判”與“全力以赴”,小民生活、飲食男女,開心開心就好。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武漢草莓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於2009年創辦,現在是摩登天空最主要的音樂節品牌之一。圖/圖蟲創意


於是,這個時代的音樂不再產生強烈的社會信息,音樂人大量生產感性,娛樂產業看起來繁榮而熱鬧。

然而,李皖認為,娛樂音樂近年來的顯著進展不是體現在作品上,而是在配樂上;不是作品力量,而是精美包裝;不是藝術進步,而是口味轉換。

這樣的娛樂生產線大量地催生千篇一律和平庸的精美,鼓勵並助長著即餐即用即樂即棄的藝術消費劣習。

在此之上生長起來的新一代人的缺血和人格低弱,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1964年2月7日,披頭士登陸美國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披頭士開創了英倫入侵,讓美國年輕人奉若神明 。圖/wikipedia

如果要讓李皖來選擇,他認為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潛在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很強大。”

“比如你要問價值觀,大家都會覺得健康地活著最好、快樂最重要。

“這叫什麼價值觀呢?那你反對什麼呢?誰反對你健康,誰又反對你快樂呢?你就失去了對立面。

“當然你可以反對這種無力的一切,因為這讓人很無力。一個人總感覺虛無會怎樣?你會抑鬱,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當對立面沒有了,搖滾就失去了力量,因為沒有值得強烈反對的東西,不管如何用力,都像是拳頭打進棉花裡,直至無聲無息、全無迴應。

李皖認為,這不是一次耗散的過程,不是精疲力竭的窮途末路;這是另外一種萬事無常的寓言:當人們滿懷激情奔向事物的高潮和頂點時,發現頂點就是結束,高潮就是潰散。

事實上,大眾也厭憎你去深究所謂“精神概念”——不需要什麼“精神”“概念”或“價值”,不需要什麼“自我批判”與“全力以赴”,小民生活、飲食男女,開心開心就好。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武漢草莓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於2009年創辦,現在是摩登天空最主要的音樂節品牌之一。圖/圖蟲創意


於是,這個時代的音樂不再產生強烈的社會信息,音樂人大量生產感性,娛樂產業看起來繁榮而熱鬧。

然而,李皖認為,娛樂音樂近年來的顯著進展不是體現在作品上,而是在配樂上;不是作品力量,而是精美包裝;不是藝術進步,而是口味轉換。

這樣的娛樂生產線大量地催生千篇一律和平庸的精美,鼓勵並助長著即餐即用即樂即棄的藝術消費劣習。

在此之上生長起來的新一代人的缺血和人格低弱,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與物質、與資本、與消費主義纏繞著共存


在消費主義和物質至上的年代,如何找到搖滾樂和精神力量的位置?

就像歷史上任何一支經典的搖滾樂隊,他們關注的不是某一類人群、某一個概念或某一種情感,而是活著的大音樂,是現世的拍案驚奇,是歷史正在新生、萌動、變化的過程;他們是社會批判、揭開虛偽的力量;他們需要得到大眾的呼應,否則就不是我們說的那種搖滾樂。

這相當困難,但並非沒有樂隊能做到。

在李皖看來,“草東沒有派對”這支臺灣樂隊的努力基本奏效了。

他們發現了今天的反叛者那無比可笑的姿態,看到了那無處可逃的迷局。

他們無情地嘲笑自己的醜、頹、沒用、無望和荒唐,在一攤爛泥中找到了搖滾樂的立足點。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1964年2月7日,披頭士登陸美國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披頭士開創了英倫入侵,讓美國年輕人奉若神明 。圖/wikipedia

如果要讓李皖來選擇,他認為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潛在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很強大。”

“比如你要問價值觀,大家都會覺得健康地活著最好、快樂最重要。

“這叫什麼價值觀呢?那你反對什麼呢?誰反對你健康,誰又反對你快樂呢?你就失去了對立面。

“當然你可以反對這種無力的一切,因為這讓人很無力。一個人總感覺虛無會怎樣?你會抑鬱,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當對立面沒有了,搖滾就失去了力量,因為沒有值得強烈反對的東西,不管如何用力,都像是拳頭打進棉花裡,直至無聲無息、全無迴應。

李皖認為,這不是一次耗散的過程,不是精疲力竭的窮途末路;這是另外一種萬事無常的寓言:當人們滿懷激情奔向事物的高潮和頂點時,發現頂點就是結束,高潮就是潰散。

事實上,大眾也厭憎你去深究所謂“精神概念”——不需要什麼“精神”“概念”或“價值”,不需要什麼“自我批判”與“全力以赴”,小民生活、飲食男女,開心開心就好。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武漢草莓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於2009年創辦,現在是摩登天空最主要的音樂節品牌之一。圖/圖蟲創意


於是,這個時代的音樂不再產生強烈的社會信息,音樂人大量生產感性,娛樂產業看起來繁榮而熱鬧。

然而,李皖認為,娛樂音樂近年來的顯著進展不是體現在作品上,而是在配樂上;不是作品力量,而是精美包裝;不是藝術進步,而是口味轉換。

這樣的娛樂生產線大量地催生千篇一律和平庸的精美,鼓勵並助長著即餐即用即樂即棄的藝術消費劣習。

在此之上生長起來的新一代人的缺血和人格低弱,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與物質、與資本、與消費主義纏繞著共存


在消費主義和物質至上的年代,如何找到搖滾樂和精神力量的位置?

就像歷史上任何一支經典的搖滾樂隊,他們關注的不是某一類人群、某一個概念或某一種情感,而是活著的大音樂,是現世的拍案驚奇,是歷史正在新生、萌動、變化的過程;他們是社會批判、揭開虛偽的力量;他們需要得到大眾的呼應,否則就不是我們說的那種搖滾樂。

這相當困難,但並非沒有樂隊能做到。

在李皖看來,“草東沒有派對”這支臺灣樂隊的努力基本奏效了。

他們發現了今天的反叛者那無比可笑的姿態,看到了那無處可逃的迷局。

他們無情地嘲笑自己的醜、頹、沒用、無望和荒唐,在一攤爛泥中找到了搖滾樂的立足點。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格拉斯頓伯裡當代表演藝術節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音樂節、表演藝術節。圖/wikipedia


“他們顯然是反物質主義者,但又覺得反叛沒什麼意義,這個反叛也非常醜陋。於是他們通過放大自己的那種尷尬姿態,強烈地表達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一切都是虛無。我認為這個表達很真實、很強烈。”李皖說。

還有“聲音碎片”,李皖也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2002年以來最重要的中國搖滾樂隊——以近乎默默無聞的方式。”

在這個穩固的東西瓦解了、“只有情歌”的時代,“聲音碎片”一直站在瓦礫上高昂地唱著歌。

歌唱什麼呢?這支樂隊如此歌唱搖滾樂失語後的境況:“經過一個村莊之後/我們突然失去了語言/經過一座城市之後/我們刻意丟棄了聲音/一切表達都是多餘/溫暖不了某個夜晚/唯有情歌貌似單純/會唱的人卻已沉默。”(《情歌而已》)

然而,赫胥黎試圖在《美麗新世界》中告訴我們,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裡,造成精神毀滅的敵人更可能是一個滿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讓人心生懷疑和仇恨的人。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1964年2月7日,披頭士登陸美國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披頭士開創了英倫入侵,讓美國年輕人奉若神明 。圖/wikipedia

如果要讓李皖來選擇,他認為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潛在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很強大。”

“比如你要問價值觀,大家都會覺得健康地活著最好、快樂最重要。

“這叫什麼價值觀呢?那你反對什麼呢?誰反對你健康,誰又反對你快樂呢?你就失去了對立面。

“當然你可以反對這種無力的一切,因為這讓人很無力。一個人總感覺虛無會怎樣?你會抑鬱,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當對立面沒有了,搖滾就失去了力量,因為沒有值得強烈反對的東西,不管如何用力,都像是拳頭打進棉花裡,直至無聲無息、全無迴應。

李皖認為,這不是一次耗散的過程,不是精疲力竭的窮途末路;這是另外一種萬事無常的寓言:當人們滿懷激情奔向事物的高潮和頂點時,發現頂點就是結束,高潮就是潰散。

事實上,大眾也厭憎你去深究所謂“精神概念”——不需要什麼“精神”“概念”或“價值”,不需要什麼“自我批判”與“全力以赴”,小民生活、飲食男女,開心開心就好。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武漢草莓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於2009年創辦,現在是摩登天空最主要的音樂節品牌之一。圖/圖蟲創意


於是,這個時代的音樂不再產生強烈的社會信息,音樂人大量生產感性,娛樂產業看起來繁榮而熱鬧。

然而,李皖認為,娛樂音樂近年來的顯著進展不是體現在作品上,而是在配樂上;不是作品力量,而是精美包裝;不是藝術進步,而是口味轉換。

這樣的娛樂生產線大量地催生千篇一律和平庸的精美,鼓勵並助長著即餐即用即樂即棄的藝術消費劣習。

在此之上生長起來的新一代人的缺血和人格低弱,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與物質、與資本、與消費主義纏繞著共存


在消費主義和物質至上的年代,如何找到搖滾樂和精神力量的位置?

就像歷史上任何一支經典的搖滾樂隊,他們關注的不是某一類人群、某一個概念或某一種情感,而是活著的大音樂,是現世的拍案驚奇,是歷史正在新生、萌動、變化的過程;他們是社會批判、揭開虛偽的力量;他們需要得到大眾的呼應,否則就不是我們說的那種搖滾樂。

這相當困難,但並非沒有樂隊能做到。

在李皖看來,“草東沒有派對”這支臺灣樂隊的努力基本奏效了。

他們發現了今天的反叛者那無比可笑的姿態,看到了那無處可逃的迷局。

他們無情地嘲笑自己的醜、頹、沒用、無望和荒唐,在一攤爛泥中找到了搖滾樂的立足點。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格拉斯頓伯裡當代表演藝術節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音樂節、表演藝術節。圖/wikipedia


“他們顯然是反物質主義者,但又覺得反叛沒什麼意義,這個反叛也非常醜陋。於是他們通過放大自己的那種尷尬姿態,強烈地表達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一切都是虛無。我認為這個表達很真實、很強烈。”李皖說。

還有“聲音碎片”,李皖也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2002年以來最重要的中國搖滾樂隊——以近乎默默無聞的方式。”

在這個穩固的東西瓦解了、“只有情歌”的時代,“聲音碎片”一直站在瓦礫上高昂地唱著歌。

歌唱什麼呢?這支樂隊如此歌唱搖滾樂失語後的境況:“經過一個村莊之後/我們突然失去了語言/經過一座城市之後/我們刻意丟棄了聲音/一切表達都是多餘/溫暖不了某個夜晚/唯有情歌貌似單純/會唱的人卻已沉默。”(《情歌而已》)

然而,赫胥黎試圖在《美麗新世界》中告訴我們,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裡,造成精神毀滅的敵人更可能是一個滿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讓人心生懷疑和仇恨的人。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7月31日,英國布裡斯托爾,“Upfest”街頭塗鴉藝術節中的約翰·列儂形象塗鴉。由約翰·列儂擔任主唱的披頭士樂隊是20世紀60年代“反傳統文化運動”的重要推動者。圖/Dalens


一位圈內人士表示:“上節目之前,某年輕樂隊的出場費是1.5萬元,上節目之後,出場費直接漲到了30萬元。”

當“野生”“貧窮”這些搖滾樂隊共有的恆久的標籤逐漸被資本蝕落,無論是“草東沒有派對”“聲音碎片”,還是更多已經或可能通過大眾媒體進入主流視野的搖滾樂隊,從地下走上地上,他們的路比前輩的更難走。

李皖對此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被資本吃掉的人比比皆是,但也有藉助資本的力量飛翔起來的人,比如披頭士和滾石樂隊。

“你處在一個資本的世界,你就不能否定資本——你否定資本,就相當於你拒絕了生存和發展的可能。”

於是你會看到,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身在其中,一邊與之纏繞與妥協,一邊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十足霸道”。


本文首發於《新週刊》第545期

✎作者 | 阿餅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圖/Joe Vandello


這個夏天,一批搖滾樂隊突然“出圈”。

新褲子、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他們是一支樂隊,也是一種態度、一波回憶、一個消費品。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李皖)

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沉默,最後是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霸道十足”。

搖滾搖滾,搖而不滾了。

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黑豹不會去迎合時代,但我們也不是一成不變。你得與時俱進,或者改變過去那種慣性思維。別把自己放到1991年《無地自容》那個時代,還活在那個時候,你就完蛋了。”(李彤)

在今天,你聽你的新褲子,我愛我的海龜先生;你喜歡搖滾和朋克,我覺得雷鬼和斯卡更合胃口;你傾心於旅行團樂隊輕暖的流行曲風,我更陶醉在Click#15節奏動感的放克中。

無論愛當年的黑豹、唐朝、面孔、指南針、花兒、鮑家街43號、二手玫瑰,還是愛港臺的Beyond、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抑或是非披頭士、槍與玫瑰、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恐怖海峽等西方經典樂團不聽的樂迷,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之上,做人吶,最緊要就是開心。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浮出“地表”。

那個備受熱議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評人李皖聽說了,但沒有看。早在多年前,他就曾在評論裡表態:

“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徵。”

他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黑豹樂隊,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搖滾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之一。圖/www.discogs.com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MV開始,李皖就開始思索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與娛樂媒介的角色問題。

在他看來,無論是MV還是音樂秀,其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二者的比例是經過調整的。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那些音樂秀節目,在大眾的描述中,是一個名字、一把聲音、一場言論、一些故事、一種態度或一波回憶,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是一支樂隊,卻也是一個產品、一次消費與一股資本。

“它最終是一個秀、一個把戲,裡邊沒有真實。”

李皖說:“我們可以問這個問題:音樂秀的作者是誰?是電視製作人。是他在決定請誰來、誰在臺上、把誰踢出去,其他人都是配合完成的表演者。”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引發了一股搖滾懷舊潮。圖/《樂隊的夏天》

真實性,是李皖對音樂的最高評價。在他看來,音樂既不能用來比賽,也不能變成把戲,因為它是真實的生命。

然而,一旦投身於音樂秀的“狂歡派對”,樂隊們試圖在音樂和歌詞裡表達的真實,就逃不過被剪輯與被操控,變成一種符合大眾娛樂訴求的真實——越戲劇化就越能鼓動人,越危險就越能把遊戲玩下去,越成功就越能產生利潤——金錢表達終將替代敘事表達。

不過,李皖內心又是糾結的,他並不全盤否認音樂秀的價值。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這樣的娛樂綜藝平臺,樂隊也無法上電視、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被丟在某個角落裡,只能提供給一小部分人欣賞。

例如九連真人,李皖很欣賞他們在聲音藝術以外的表現,那種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人的氣質,經由聲音的現場擊中了他。

只是在這個被互聯網擊垮的唱片工業時代,這些樂隊只能作為“零部件”苟活著——馬不停蹄地“走穴”於各個城市的livehouse、參加音樂節;或者與某家音樂廠牌簽約,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裡廉價賣掉,獲得一點點利益,獲得一點點表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波西米亞狂想曲》描述了皇后樂隊及其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所以,李皖還是贊成樂隊多展露自己——即便“上電視”在地下或小眾音樂愛好者看來很俗氣,即便他們將失去一大批曾在他們默默無聞時搖旗吶喊的聽眾。

美國作家保羅·弗裡德蘭德在著作《搖滾:一部社會史》中把“搖滾樂”(rock and roll)定義為“搖滾流行樂”(rock/pop),這反映了這種音樂的雙重特徵:

一是從經典搖滾與時代繼承而來的音樂根性和抒情根性(搖滾的一面);二是在必須面對的來自唱片生產業的壓力下,這種音樂作為一種商品的本性(流行的一面)。

“跟人一樣,樂隊、作品、藝術,其實永遠都身處在一些矛盾中。因為有矛盾,你創作的東西才能有意思。

只不過,在選擇投入這場“狂歡派對”、遵守那些“娛樂至死”的遊戲規則之前,樂隊們或許需要再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那些外在表現,我就是聲音,能不能抵達一種藝術高度?”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跳水”,就像吃飯不用嘴。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現場(live)的音樂,

是生命(life)


如同嘻哈、街舞、滑板、塗鴉等一類源自地下、街頭的亞文化,搖滾樂的最大特點也並非只是單純的音樂。

“它並不斤斤計較於未來,並不計較在藝術的演進史上會不會佔據一席之地,並不計較其智性、技巧是不是很高,並不計較技藝化體系化的歷史會怎樣審判它,並不計較會不會成為莊稼或像莊稼一樣目標明確、對人有用,它計較的是現實,是正在呼吸的生命,是這生命正經歷的疼痛。正是這一系列非體系化立場,給體系化的文化帶來了衝擊。”李皖說。

1994年12月7日,“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演出嘉賓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的那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它給搖滾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有人說,“以為這只是中國搖滾史的開端,結果卻已是巔峰”。李皖認可這個說法。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04年,唐朝樂隊在西安表演。圖/wikipedia


從音樂技術角度,當時的技術遠比不上今天,現在學音樂的那些藝術家什麼都能幹——會演奏十幾種樂器,還會錄音與製作,水平都很高,“隨便拎個小孩兒都能把當年那幫老傢伙打得屁滾尿流”。

但相對這些“光滑的、複雜的、繁文縟節的、注重裝飾的音樂”,李皖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代表抗爭精神的搖滾樂和樂隊們,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現場即是這種精神的實體化——不是網絡屏幕或電視熒幕,也不是唱片磁帶的“罐頭”聲音,而是樂手、觀眾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和地點,產生一種互動的聲樂交流。

在李皖心目中,這樣的搖滾樂現場才是最好的搖滾樂。在這樣的時刻,樂隊的外在表現——外表造型與心路歷程——並不有損於其音樂,也不能否定音樂是其主體。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不代表反叛,自由不妥協才是它的精髓。圖/unsplash

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的現場表現也是有限的,“無非就是彈琴、唱、有點表情,僅限於此”,其他的都是附屬物。

而那些衝去搖滾現場的人,也不是為了去看樂隊的“表演”或“脫口秀”。《搖滾與文化》一書的作者大衛·沙姆韋(David R.Shumway)把搖滾視為某個歷史階段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

觀眾前來,為的是參與一個事件,並與其中的角色建立起某種聯繫。這就是搖滾樂聽眾一般都要樂隊跟著一起唱、叫喊、吹口哨、跺腳和拍手的原因——他們認為和搖滾樂手一樣,他們也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音樂是真的,人們的激情是真的,樂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是真的,而且是極為熱烈的。

“因為現場(live)的音樂,是生命(life)。”李皖說。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現場不僅讓樂迷感受自由,也讓其尋找同類。圖/unsplash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搖滾樂是一種對立面的藝術,

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


在思想、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搖滾樂充任了大變局中最敏感、最大聲、最大眾化的載體,這是搖滾樂造成轟動的原因。

“這一點極為詭異,以致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搖滾樂的強大,依附在對立面的強大之上。

在李皖看來,搖滾樂並不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恰恰是主流文化的倒影,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它就越成功;反之,就越疲軟。

1995年之後,國家全面開放,社會轉向致富和經濟發展,物質主義興起和坐大,人們投向審美和享樂主義的懷抱,精神追求失去了玩味的對象,於是,搖滾從咆哮變成了低吟,從低吟變成了淺唱,最後是沉默。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1964年2月7日,披頭士登陸美國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披頭士開創了英倫入侵,讓美國年輕人奉若神明 。圖/wikipedia

如果要讓李皖來選擇,他認為虛無主義是當今搖滾樂的對手:“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潛在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很強大。”

“比如你要問價值觀,大家都會覺得健康地活著最好、快樂最重要。

“這叫什麼價值觀呢?那你反對什麼呢?誰反對你健康,誰又反對你快樂呢?你就失去了對立面。

“當然你可以反對這種無力的一切,因為這讓人很無力。一個人總感覺虛無會怎樣?你會抑鬱,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當對立面沒有了,搖滾就失去了力量,因為沒有值得強烈反對的東西,不管如何用力,都像是拳頭打進棉花裡,直至無聲無息、全無迴應。

李皖認為,這不是一次耗散的過程,不是精疲力竭的窮途末路;這是另外一種萬事無常的寓言:當人們滿懷激情奔向事物的高潮和頂點時,發現頂點就是結束,高潮就是潰散。

事實上,大眾也厭憎你去深究所謂“精神概念”——不需要什麼“精神”“概念”或“價值”,不需要什麼“自我批判”與“全力以赴”,小民生活、飲食男女,開心開心就好。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武漢草莓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於2009年創辦,現在是摩登天空最主要的音樂節品牌之一。圖/圖蟲創意


於是,這個時代的音樂不再產生強烈的社會信息,音樂人大量生產感性,娛樂產業看起來繁榮而熱鬧。

然而,李皖認為,娛樂音樂近年來的顯著進展不是體現在作品上,而是在配樂上;不是作品力量,而是精美包裝;不是藝術進步,而是口味轉換。

這樣的娛樂生產線大量地催生千篇一律和平庸的精美,鼓勵並助長著即餐即用即樂即棄的藝術消費劣習。

在此之上生長起來的新一代人的缺血和人格低弱,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與物質、與資本、與消費主義纏繞著共存


在消費主義和物質至上的年代,如何找到搖滾樂和精神力量的位置?

就像歷史上任何一支經典的搖滾樂隊,他們關注的不是某一類人群、某一個概念或某一種情感,而是活著的大音樂,是現世的拍案驚奇,是歷史正在新生、萌動、變化的過程;他們是社會批判、揭開虛偽的力量;他們需要得到大眾的呼應,否則就不是我們說的那種搖滾樂。

這相當困難,但並非沒有樂隊能做到。

在李皖看來,“草東沒有派對”這支臺灣樂隊的努力基本奏效了。

他們發現了今天的反叛者那無比可笑的姿態,看到了那無處可逃的迷局。

他們無情地嘲笑自己的醜、頹、沒用、無望和荒唐,在一攤爛泥中找到了搖滾樂的立足點。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格拉斯頓伯裡當代表演藝術節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音樂節、表演藝術節。圖/wikipedia


“他們顯然是反物質主義者,但又覺得反叛沒什麼意義,這個反叛也非常醜陋。於是他們通過放大自己的那種尷尬姿態,強烈地表達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一切都是虛無。我認為這個表達很真實、很強烈。”李皖說。

還有“聲音碎片”,李皖也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2002年以來最重要的中國搖滾樂隊——以近乎默默無聞的方式。”

在這個穩固的東西瓦解了、“只有情歌”的時代,“聲音碎片”一直站在瓦礫上高昂地唱著歌。

歌唱什麼呢?這支樂隊如此歌唱搖滾樂失語後的境況:“經過一個村莊之後/我們突然失去了語言/經過一座城市之後/我們刻意丟棄了聲音/一切表達都是多餘/溫暖不了某個夜晚/唯有情歌貌似單純/會唱的人卻已沉默。”(《情歌而已》)

然而,赫胥黎試圖在《美麗新世界》中告訴我們,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裡,造成精神毀滅的敵人更可能是一個滿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讓人心生懷疑和仇恨的人。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2017年7月31日,英國布裡斯托爾,“Upfest”街頭塗鴉藝術節中的約翰·列儂形象塗鴉。由約翰·列儂擔任主唱的披頭士樂隊是20世紀60年代“反傳統文化運動”的重要推動者。圖/Dalens


一位圈內人士表示:“上節目之前,某年輕樂隊的出場費是1.5萬元,上節目之後,出場費直接漲到了30萬元。”

當“野生”“貧窮”這些搖滾樂隊共有的恆久的標籤逐漸被資本蝕落,無論是“草東沒有派對”“聲音碎片”,還是更多已經或可能通過大眾媒體進入主流視野的搖滾樂隊,從地下走上地上,他們的路比前輩的更難走。

李皖對此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被資本吃掉的人比比皆是,但也有藉助資本的力量飛翔起來的人,比如披頭士和滾石樂隊。

“你處在一個資本的世界,你就不能否定資本——你否定資本,就相當於你拒絕了生存和發展的可能。”

於是你會看到,當整個世界變得商業化、物質化、消費化、娛樂化,搖滾樂身在其中,一邊與之纏繞與妥協,一邊自嘲著高歌,“唱得軟弱又暴虐,低聲下氣又十足霸道”。


本文首發於《新週刊》第545期

✎作者 | 阿餅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娛樂時代,當搖滾不再咆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