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張慧鵬 人民食物主權論壇

"

原創: 張慧鵬 人民食物主權論壇

消失的農家豬

編者按

對於國人來說,“豬”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食來源。曾幾何時,曾農村家家戶戶養豬,健康美味的土豬肉為幾代農家人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與油脂,而“殺年豬”更是充實了多少人美好的童年回憶。然而今天的農村卻難以看到農家小豬的身影了,因為農村的土豬已經消失了。

今天的這篇文章,以點及面,從農戶養豬傳統的消失講起,通過細緻的原因分析,讓我們看到了家庭畜養消失的背後,是農村社會模式、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養豬產業從散戶自由競爭走向資本壟斷,也是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然而資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驅使下,工業化養殖場通過飼料、激素提供的肉製品卻是違背生物規律、危害人們健康的。

不過作者也意識到,退回到一家一戶養鵝養豬的小農年代並不可取。適度的規模化養殖自然有其自身優勢,但是隻有規避掉資本、市場的逐利漩渦的規模養殖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懷念家鄉的土豬肉

我並不是一個典型的肉食動物,一日三餐,無肉不歡,但也忍受不了幾天不知肉味的生活。小時候家裡很窮,一個月能吃頓肉就已經很不錯了,只有過年的時候,家裡殺了豬,連續幾天頓頓純吃肉,才能把一年的饞解掉。因此,過年殺豬吃肉的印象特別特別深刻,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回味起來依然滿滿的幸福感。學生時代,因為家境不好,也不敢亂花錢,平時節衣縮食,自然不能敞開吃肉。直到碩士畢業,參加工作之後,才可以天天吃到肉了,頓時覺得終於熬出頭了,物質生活極大改善。

然而,不久問題又來了,天天吃肉,卻並不覺得肉有多香了。菜市場各式各樣的肉,看起來很誘人的樣子,但買回家炒著吃硬邦邦的,燉著吃又像柴火一樣,總之不夠香。開始以為是自己烹飪技術的問題,再就是自己的心理問題,畢竟物以稀為貴嘛,慾望滿足了就感覺不到幸福了。後來瞭解到,豬本身也有問題,這些養殖場用工業化方式生產出來的飼料豬,肉質肯定不能和農民家裡的土豬比。再後來超市裡開始出現各種品牌的土豬,壹號土豬、安康走地豬等等,價格超出普通豬肉近一倍,這些豬肉是面向高端顧客的,而我這樣的老百姓顯然不在其中。一年中偶爾有那麼一兩次,吃到正宗的農家土豬肉,那真叫一個香。可惜這樣的機會太少了。

如今過年回家,也再吃不到土豬肉了,因為老家的農民已經都不養豬了。而我至今清楚地記得,十幾年前,正是我苦口婆心地勸父母不要再養豬的。當時正在讀高中的我,學了一些市場經濟ABC,自我感覺良好,以為比父母更會算經濟賬,告訴父母自己養豬如何如何不划算。而母親的那些辯解,在當時的我看來是太過迂腐了,感嘆農民的觀念太落後了。時至今日,我意識到當時的我是多麼地盲目自大,目光短淺。

在農村,豬的消失,不僅意味著兒時殺年豬的美好經歷一去不復返,也標誌著農村生活方式、農業生產方式,以及農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重大轉變,而這些轉變影響深遠。因此,這篇短文並不是茶餘飯後的感慨,而是正兒八經地在“論”農村的豬和豬的消失。

農民與豬

我的老家在華北平原,人口稠密,土地稀缺,每家的宅基地都非常侷促。即便如此,在十五二十年前,家家戶戶院子裡都有一個豬圈,每年至少養一頭豬。豬對於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意義重大。

首先,

養豬提供了一家人的肉和油脂,而這並不需要金錢上的投入。

全國各地都有製作臘肉的傳統,華北平原也不例外,只不過和四川不同,我老家的臘肉不是風乾熏製的,而是把豬肉煮了半熟之後,切成半尺見方的方塊,抹上粗鹽,放在缸裡,有時候再封上豬油。這樣的臘肉,可以保存半年之久,從春節一直吃到麥收的時候,節省的家庭甚至可以吃一整年。豬油,加上少量的豆油,可以滿足農民家庭一年的消費,所以,小時候,家裡從未花錢買過食用油。肉和油這兩項,提高了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卻不用為此支付貨幣,也就不構成經濟負擔。

當然,豬也要消耗大量的糧食,但在父母看來,糧食是自家產的,不算賬,也就是說,他們是儘可能遠離市場,儘可能自給自足,父母樸素地認為,凡是花錢買的,一定會被賺錢,一定不划算。這種邏輯不符合現代經濟學專業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論,但仔細想想,對農民維持家庭生計來說,也確實是那麼個理兒。家裡養頭豬,剩菜剩飯都可以餵豬,不會產生浪費。

我家養的豬,不但供自己吃,還要分給在城裡居住的大姨、二姨、舅舅。世紀之交的時候,大姨下崗,家裡生活困難,我家的豬肉就成為父母能夠提供的最大的物質支持,讓他們一家能過個年。

其次,

養豬是農民家庭重要的收入來源

小時候,我家每年都會養一頭豬,但過年殺了豬,並不能全部留著自己吃,一半要賣掉,四分之一送親戚,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自己的。靠著賣主的錢,家裡可以置辦一些年貨,給孩子們買件新衣服。如果不賣那半頭豬,這個年就會過得比較難。

第三,

養豬提供了農業生產所必需的有機肥料

今天,有機農業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高大上的新生事物,但就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前,中國的農業基本上還都是有機農業。傳統有機農業離不開種養結合的生產方式,馬、牛、羊、豬、狗、雞六畜之中,豬能夠提供的肥料最多。國家曾經大力鼓勵農民養豬。毛主席就曾經說過,一頭豬就是一個小型有機肥料工廠,產生的有機肥比化肥好十倍。豬的胃口很大,產生很多尿和糞便,同時豬在豬圈裡拱啊刨啊,把雜草、玉米秸稈、人畜糞尿等材料充分踩踏、攪拌,使其更好地腐爛漚肥。所以,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很深的大豬圈。每隔一段時間,豬圈快被填滿了,肥料也漚得差不多了,就要起圈。這是很髒很累的活兒,都是家裡壯勞力在幹。我家一直是父親在做,從未讓我幹過,這是對我的嬌慣。我同齡的小夥伴們,很多都有起圈的經歷。從豬圈挖出的肥料,還不能直接用在大田裡,而是要積攢起來,在三伏天把圈肥和小麥秸稈均勻地攪合在一起,堆在地頭,外面糊上稀泥,高溫發酵,這叫堆肥,是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事情。雖然80年代化肥已經開始大量使用了,但化肥見效快,持續時間短,通常只是用作追肥,而農家肥效力更持久,底肥還是要用農家肥。並且,化肥需要花錢買,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農民寧可費時費力,能省就省。

第四,

養豬還解決了農村的生活垃圾問題

在每家每戶都有豬圈的年代,村裡的垃圾是很少的,農民自己就進行了垃圾分類,樹葉、爛菜葉等等所有可降解的垃圾都被丟進豬圈,轉化成了肥料,很方便的就實現了廢物利用,極大地減輕了環境壓力。最近這幾年生活在廣州,政府在大力提倡垃圾分類,但效果很差。那些剩菜剩飯和果皮菜葉,很快就塞滿了垃圾桶,而這些在農村都可以就地轉化成有機肥。看到這些,母親總是感嘆不已。相比之下,老家當年的豬圈真是環保。

豬在農村的消失

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老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養豬了。豬在農村消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表面上來看,這是農民自主的決定,沒有人強迫農民一定要養豬,也沒有人禁止農民養豬,養不養都是農民自己的事。中國農業大學的陳義媛老師提醒我,農民看似自主的行為,其實受到國家政策、市場經濟體制等多種宏觀因素的深刻影響。

1

農民單家獨戶養豬在經濟上越來越不划算了

農村改革之後,村裡開始出現專業養豬戶,我的小學同學家,就在地裡建了養豬場,常年養著十幾頭豬。同樣一頭豬,養豬場通過飼料養殖,不到半年就可以出欄,而家庭飼養至少要一年時間。養殖時間長,意味著更高的消耗。

以前,地裡的野草是豬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打豬草是孩子們放學後的工作任務,後來隨著除草劑的普及,農田裡的雜草越來越少了,這也意味著豬對糧食的消耗增加。算下來,農戶家庭養豬成本要高出養殖場至少一倍以上。農戶放棄養豬,省下來的糧食賣了錢,能在市場上買到更多的豬肉。

除了物質消耗大,家庭養豬的人工成本也很高。家庭養豬,總要有人負責一日三餐按時餵豬。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一家人外出走親戚,總是要晚去早回,早上餵飽了豬才能出門,下午又要早點回來餵豬。不然,豬餓了,就會嗷嗷叫,吵得四鄰不得安生,更糟糕的是還會把豬圈拱爛,維修起來很麻煩。早些年,農民沒有其他就業機會,勞動力不值錢,農民勤快一些,多投入一些勞動,也是划算的,後來,非農就業機會多了起來,相應地提高了養豬這種勞動的機會成本。

大概在2000年初的時候,國家開始大力鼓勵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每年都安排一定的經費扶持規模化養殖場,與此同時,一些大的資本集團也看到養豬有利可圖,大舉進入養豬行業,動輒幾千頭甚至上萬頭豬。這些大型養豬場用工業化的方式養豬,豬隻是食品公司賺錢的工具,為了利潤最大化,公司把各種資源的效用發揮到極限,用最野蠻的方式對待豬,各種飼料和添加劑、激素、抗生素……從而使養豬的成本降到最低。

這些工業化的飼料豬,跟農民養的生態豬,本質上是不同的產品,但是,在市場上,兩種豬卻並沒有被區分。於是,農民養豬當然不划算了。現在,老家那些養了二十幾年豬的專業戶也慢慢退出了市場。比起那些動輒幾百頭甚至上千頭的大型養殖場,他們這些散兵遊勇,規模太小,裝備水平太低,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這是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農民開始覺得養豬不衛生

在我的老家,農民的院子一直既是生活空間,也是生產空間,養豬是副業,可以充分利用農業的剩餘材料和農民的剩餘時間,人們並不介意院子裡放一個豬圈。並且,豬圈是跟廁所連在一起的,人的大小便也排在豬圈裡,成為肥料。(後來有專家說這種圈廁一體的模式不衛生,所以主張圈廁分離。但在我的老家,至少當時的農民沒有這種觀念)

但是,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80後一代長大成人,年輕人都覺得養豬太髒了。隨著80後進入談婚論嫁的年齡,老家也開始了新一輪建房高潮,多少有了點積蓄的鄉親們,開始模仿城市的生活方式,修建漂亮的洋樓,內部格局也模仿城市,設計出許多套間,還包括室內廁所和浴室。為了儘可能地增加室內生活空間,院子被儘可能壓縮。院子很小了,再放一個豬圈,就顯得很擁擠,並且與漂亮的房子很不協調。院子越來越成為一個純粹的生活空間。

凡是建了新房的人,都把豬圈填了。豬圈沒了,廁所怎麼辦呢?人的糞尿向哪裡排放呢?農村不像城市,沒有下水道。農民發明了旱井,在地上挖一個直徑半米,深3-4米的井,上面蓋上水泥蓋子,作為糞坑,廁所則改成抽水馬桶。農村的自來水不方便,農民就在廁所放一個水桶。如今,這種山寨版的抽水馬桶廁所在老家已經普及了。

農業生產不再依賴農家肥

雖然農民知道農家肥很重要,是化肥替代不了的,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對於農戶來說,農業本身的重要性下降了,農民不再一天到晚守著一畝三分地,指望那點糧食。農業成了兼業。農民只願意用最省時省力的辦法種地。化肥取代農家肥,雖然多花點錢,但節省了勞動時間,省下的時間可以打工掙錢。

國家強制生豬定點屠宰,散戶養豬屠宰難

國家強制生豬定點屠宰,農戶養豬變得非常不方便。農民本來養豬意願就不高,現在連屠宰都要運到定點屠宰場,不但增加了成本,也讓手續變得繁瑣,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沒有了豬的農村

大約十年前,我的老家已經沒有人養豬了,如今恐怕豬圈也已經絕跡了。豬的消失,標誌著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極大地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像城裡人了。比起二十年前,農村的環境要乾淨整齊很多,農民家庭的衛生狀況也好了很多。但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帶給農民的並不都是正面效應。

一是農業生產越來越依賴農藥、化肥,這些都要從市場上購買,農民自己能夠掌握的生產資料變得非常有限。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越來越高,擠壓了農戶原本並不算多的利潤,國家的支農補貼也被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抵消掉了。

二是農民生活中需要的肉、食用油等都要從市場上購買,農民收入低,買東西只看價格,不看品質,那些來源不明的劣質食用油在農村非常暢銷。從這一點上來說,農民的生活品質其實是大幅下降了。

三是原有的生態循環鏈條被打破了,農村的生活垃圾不能轉化成有機肥。現在的老家並不是美麗的田園風光,而是垃圾成堆。

四是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更多的貨幣支出,掙錢的壓力更大了。華北平原,農業生產條件很好,旱澇保豐收,老家的人守著幾畝土地,雖然不夠富裕,但也衣食無憂,沒有生存壓力,人們不願背井離鄉外出闖蕩。但這些年,生存壓力越來越大,錢總是不夠花,農業的收入不足以養家餬口了,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

餘論

小農不養豬了,地主卻開始養豬。去年在廣東農村調研,住在一個大戶家裡,他從農民手裡流轉了500多畝土地,成了村裡最大的地主。他在自己的農場裡養了幾十頭豬,種養結合,發展生態農業。他的豬肉運到廣州,可以賣到30多塊錢一斤。這樣的生態豬,農民恐怕再也吃不到了。

在養豬的事情上,資本徹底打敗了小農。兒時的記憶,只能成為茶餘飯後的浪漫懷舊。退回到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既不可能,也不可取。適度規模化養殖有自身的優勢,環境更加衛生,綜合成本更低。只是,在現有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司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為了追逐利潤,可以不顧生物規律,可以不顧人民的身體健康。美國紀錄片《食品工廠》中的現象,也正在中國成為主流。在資本主導的農業發展模式下,豬的命運很悲慘,人的命運也很悲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