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世間五倫之中,夫婦最早。談中國當代科學史,沒有辦法離開不世出的楊振寧。而談楊振寧的現實人生,若跳開他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禮,也無法縷清關鍵。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杜致禮(1927 — 2003),陝西米脂縣人,民國名將杜聿明長女

楊振寧,這位35歲就摘取諾貝爾獎的天才人物、一代國際物理學宗師,他28歲以後的人生,所思所行,悲歡離合,乃至名重當世,幾乎都離不開杜致禮這位“賢妻良母”在光環後的夫唱婦隨,任勞任怨,相濡以沫,期於底成。

杜致禮和楊振寧的婚姻持續了53個春秋,琴瑟和鳴,恩愛始終。在此期間,她最重要的使命,是協助夫君楊振寧擺脫俗務桎梏,期在國際物理學界灑然登頂,同時一心撫育兩兒一女——子女們長大成人後,確實也都事業有成。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與杜致禮在普林斯頓舉行婚禮

毫無疑問,杜致禮對於楊振寧來說,是妻子也是知己,即便不是影響最大也定是其中寥寥數人之一。而就傳統中國人的評判標準而言,她當之無愧首先是最成功的那類“賢內助”。


杜致禮比楊振寧年小5歲,本身出身名門。她是民國名將杜聿明的膝下長女,生長優渥,倍極寵溺,但不是那種花瓶式的泛泛之輩。

杜聿明育有三兒三女。他本人雖然以戎裝終其身,但他陝西米脂的杜家祖輩,歷代都是讀書人出身的士紳,到了自己子女輩,他也沒想過讓他們在戰場上拼刀見血,所以在文化教育上著意栽培。他給眾兒女分別取名“禮、義、廉、仁、勇、嚴”,充滿儒家文化味道,也是個例證。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抗日名將杜聿明(1904年-1981),黃埔系骨幹

也因此,杜致禮從小就得到極好的教育,有著良好的教養。陝西米脂自古就是出美女的地方,大概也因此,她不僅相貌端莊可人——在西南聯大附中念中學時就以校花聞名,也多才多藝,尤其喜歡藝術,酷愛文學,對雕刻、音樂等研究深入,是民國時代典型的大家閨秀、高第名媛。這些情況,時賢的記錄、楊振寧自己的回憶文章,都有過表曝。

抗日時期,杜聿明任中國遠征軍副總司令,遠赴緬甸禦敵。杜致禮則考取西南聯大附中,抗戰勝利後畢業考入當時名校輔仁大學中文系。1947年,宋美齡為安撫杜聿明,安排杜致禮赴美,進著名女子學院“衛斯理學院”攻讀英國文學——這所學校也是宋美齡自己及作家冰心的母校。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親密無間時期的楊振寧與李振道夫婦

據說,那年杜聿明決計要以赴美治病為由,帶家人遠離政治。在上海臨登機時,突接蔣校長緊急手諭制止。杜聿明及家人不得已掉頭走下飛機,而杜致禮性情倔強,一心留學念英國文學,遂不回頭孤身前往大洋彼岸。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1949年1月,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被俘,杜致禮的經濟援助幾乎中斷。

為了節省開支,杜致禮自動轉至紐約的免費的聖文森學院。那一年,她22歲。也正是在這一年的聖誕節,彷彿月下老人早有劇本一樣,當她孑然一身在一小鎮中國餐館吃飯時,再度和她中學時代就仰慕不已的數學老師楊振寧邂逅相逢,一段美好姻緣就此牽結,同舟風雨近一個甲子。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楊振寧一家五口——三子女都有所成,現均定居美國

1950年8月26日,楊、杜二人在普林斯頓結婚。這一年,楊振寧28歲,杜致禮23歲。很多年後,那時杜致禮也已經去世了,楊振寧還在回憶文章中,激動地談及這次難以置信的重逢:

“我並不知道杜致禮到了美國,我是無意中走進了那家飯店。我早到或者遲到,都將錯過與杜致禮相見的機會。我們見不上面,也就談不上一輩子的婚姻。可命運之神安排我們在那一天那個地點相聚,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

杜致禮與楊振寧早相識於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大學賺生活費時兼職代課班上的學生。而此時的杜致禮,單衣紅粉,飄零海外,孤苦無依,有一個弟弟同在美國但還只是箇中學生;楊振寧這位16歲就考入西南聯大的奇才,彼時則尚是籍籍無名窮學生一枚,整天呆在實驗室,從未談過戀愛,親友阻隔,四海為家。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1957年摘取諾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登上該獎臺

他們的結合,是天作良緣,也是患難夫妻。不難想見,這樣的愛情,在家國亂離中,會給予彼此生命以力量和意義吧。


從李政道、李敖、陳方正等人的追述中,我們知道,杜致禮喜歡文學藝術,論性情細膩溫柔,同時又有非常要強、強勢、高傲的一面。

而楊振寧呢,雖然國文素養極好——這是他那眼空四海的聯大老同學許淵衝回憶錄《逝水年華》裡著重強調的,但到底是個科學家,忙碌起來沒日沒夜,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日常事務不能說是通達的,交遊之類的人際往來更是疲於應對。這一些,都有賴杜致禮在背後支撐。所以,在楊振寧功成名遂之後,在港臺的媒介報端中,她屢屢被譽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偉大女人”。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1973年毅然回國探親——當時最早分量最重的歸國學者,國際轟動

婚後,杜致禮一方面在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中文,一方面全力承擔了全部家務和撫育孩子的繁瑣事務。楊振寧此後的生活,不僅得以泰然無慮於物理事業,人生幾乎所有重大時刻與重要決定都有杜致禮在背後籌算的身影。比如,為了不干擾楊的工作,杜致禮幾乎全力承擔了所有家庭事務,很是辛苦。回憶文章中舉例說,有此兒子打球受傷傷到了脾臟,流血不止,送進醫院開刀,杜致禮怕他分心都沒告訴他;她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引導楊振寧對於文藝的感悟;

1971年,作為諾貝爾獎得主的楊振寧要回“國”探親,是先往大陸還是臺灣探親備受國際關注,是杜致禮鼓勵他排除顧慮,毅然回到北京;後來楊振寧利用自身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擔負起溝通海峽兩岸的責任,據李敖說裡面也有杜致禮的心意等等。當然,她的強勢參與也讓一些事情成為遺憾。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夫唱婦隨

比如,從楊振寧回憶看,他和李政道後來的分道揚鑣,杜致禮作為枕邊人,未必不起催化作用。據楊說,杜致禮根據“女人的第六感”,怕夫君吃虧,屢次出面阻止他和李政道的合作,說李政道這人是上海“小開”,不值得信任云云。


2003年10月,在結縭53載之後,杜致禮身罹絕症去世。隔年,鰥寡狀態的垂暮老人楊振寧孤身回國,並在隨後不久,以82歲高齡迎娶28歲的翁帆。忘年之戀,世人大譁。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網上紛傳的杜致禮與翁帆對比照

有人覺得楊振寧忘恩負義,妻子屍骨未寒就另覓新歡,進而引發持續至今的人身攻擊。在我看來,這些輿論完全沒有必要,且充滿非理性的惡意。戀愛、婚姻自由選擇時代,一個願嫁,一個能娶,外人無從置喙——也許,你自己的婚姻也就剩下年齡相當這一點可以誇耀了吧!我也從來堅持認為,再無聊八卦一點看,杜致禮在楊心中,實是無可取代的——不信,去看看翁帆和杜致禮的對比照片。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楊振寧與翁帆

1982年,楊振寧尚在海外,他整理出版了一本《楊振寧論文集》。在此書英文版引言中,他特意引用了杜甫的一句詩,“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次,我偶然翻書看到,還挺感懷。霍金故去以後,他實際已經是全世界範圍內資格最高的物理學家了,還有人說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那種高處深寒煢煢孑立之感,應該是我們所難體味的吧。

談杜致禮:她到底怎樣一個人,和楊振寧又有著怎樣的夫妻情感?

落葉歸根,回到清華園的楊振寧

說的遠一點,楊振寧也好,杜致禮也好,翁帆也罷了,圍繞他們的是是非非,都不過是俗世百相罷了。逝者已矣,生者當如斯,作為一個八卦者,我剩下的心意,唯是祝福。

午前,閒談幾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