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

第二句是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的: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

第二句是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的: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魯迅

第三句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的: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

第二句是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的: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魯迅

第三句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的: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史鐵生

這三句,是絕望時的三種狀態,也可以說是絕望時的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

楊絳:入木三分之慟

楊絳這句話,滿是人生的無奈,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阿瑗的相繼離世,無法白頭偕老的孤獨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斷腸之痛,都在這一句裡刻畫的入木三分,人生的旅途上,因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但終究會有一段踽踽獨行的道路,人生的孤寂與無奈,誰又不是這樣呢?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父親離開我四年的時候,我在楊絳老人的表達裡,淚流滿面,就像兩個同樣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握著手徐徐道來心中的悲痛,而這種痛,是一樣的,只不過她的痛,更加絕望,雖然深淺不同,但感受卻又是那麼相同。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

第二句是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的: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魯迅

第三句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的: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史鐵生

這三句,是絕望時的三種狀態,也可以說是絕望時的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

楊絳:入木三分之慟

楊絳這句話,滿是人生的無奈,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阿瑗的相繼離世,無法白頭偕老的孤獨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斷腸之痛,都在這一句裡刻畫的入木三分,人生的旅途上,因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但終究會有一段踽踽獨行的道路,人生的孤寂與無奈,誰又不是這樣呢?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父親離開我四年的時候,我在楊絳老人的表達裡,淚流滿面,就像兩個同樣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握著手徐徐道來心中的悲痛,而這種痛,是一樣的,只不過她的痛,更加絕望,雖然深淺不同,但感受卻又是那麼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我們仨》

當絕望被表達的入木三分時,表達將不會僅僅只是情緒的宣洩,而是內心的共鳴,感同身受的痛楚,而人生的體驗,誰又能說,不是因為這些感受而更加豐富呢?

第二重境界

魯迅:化悲痛為力量

相比於楊絳先生的絕望,魯迅先生的絕望則更加帶著時代的特徵和更加宏大的立意。絕望是虛妄,希望亦是如此,那麼不妨無問東西,永遠抱著希望,而不去因為希望變得虛妄而絕望。

在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希望很多,絕望也很多,作為以筆為“槍”的鬥士,魯迅先生經歷過的絕望已經不僅僅來源於個人,更是來源於整個時代。

那麼當希望成為虛妄的時候,就該絕望了嗎?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

第二句是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的: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魯迅

第三句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的: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史鐵生

這三句,是絕望時的三種狀態,也可以說是絕望時的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

楊絳:入木三分之慟

楊絳這句話,滿是人生的無奈,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阿瑗的相繼離世,無法白頭偕老的孤獨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斷腸之痛,都在這一句裡刻畫的入木三分,人生的旅途上,因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但終究會有一段踽踽獨行的道路,人生的孤寂與無奈,誰又不是這樣呢?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父親離開我四年的時候,我在楊絳老人的表達裡,淚流滿面,就像兩個同樣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握著手徐徐道來心中的悲痛,而這種痛,是一樣的,只不過她的痛,更加絕望,雖然深淺不同,但感受卻又是那麼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我們仨》

當絕望被表達的入木三分時,表達將不會僅僅只是情緒的宣洩,而是內心的共鳴,感同身受的痛楚,而人生的體驗,誰又能說,不是因為這些感受而更加豐富呢?

第二重境界

魯迅:化悲痛為力量

相比於楊絳先生的絕望,魯迅先生的絕望則更加帶著時代的特徵和更加宏大的立意。絕望是虛妄,希望亦是如此,那麼不妨無問東西,永遠抱著希望,而不去因為希望變得虛妄而絕望。

在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希望很多,絕望也很多,作為以筆為“槍”的鬥士,魯迅先生經歷過的絕望已經不僅僅來源於個人,更是來源於整個時代。

那麼當希望成為虛妄的時候,就該絕望了嗎?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鬥士”魯迅

魯迅先生的答案是:就是希望是虛妄,也沒什麼好絕望的。看似是在失望裡絕望,但恰恰是在絕望裡重生,將悲痛化作力量,繼續成為戰鬥的動力。

魯迅先生關於絕望的表達,讓人感動,更讓人敬佩,時代造就英雄,而魯迅先生,無疑是那個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的勇士。

第三重境界

史鐵生:迎接絕望,才能重生

人,本是向死而生,道理雖懂,但真能看開的卻不多,上天給了史鐵生殘疾的打擊,對於他而言是不幸,但對於文學而言,卻是幸運,因為史鐵生的文字,是對生命深刻的思考,這思考裡,沒有矯揉造作的強說愁,有的只有在絕望深處,依舊閃耀的希望之光。

看淡了死,才能看重生,死亡是人面臨的一個巨大的絕望,面對這樣的絕望,笑對人生,才能給生帶來更大的勇氣。

"

酸甜苦辣的人生體驗裡,是什麼讓人絕望?是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是斷離舍的糾結?人生,總是五味雜陳,最後才碰撞出獨特的味道。

都說傳統文化裡,對於愛的表達是隱晦的,傳統裡,沒有“I Love you”的直白,只有“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委婉。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中式婚嫁

而對於絕望的表達,從傳統到現代,中文的博大精深總是能帶給人視覺和感覺的通感,最終達到感同身受的體悟。

我們為什麼要表達絕望?

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表達出來的痛苦,都顯得沒那麼深沉,但又有都少人,是因為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人們在自我表達時,真誠越來越珍貴,大部分人的社交原則裡,都是:講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不要成為帶給別人負面情緒的“垃圾人”,但有時候,真摯的表達,往往不是在救贖自己,而是讓他人豁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表達的藝術

舉個例子:當你和泛泛之交的友人談起自己某一次絕望的經歷時,或許你們的友誼並不能承擔起這麼厚重的話題,最終會讓談話變得尷尬,那麼,這樣的談話倒不如談一談最近吃過哪家酒館,去過哪個風景絕倫的地方。

而若對方是你的知己摯友呢?你的絕望,或許不僅是讓自己內心得到情緒的宣洩,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情感在交換感受的時候得到鞏固,並且,能夠開闊他對世界的認知,體會更多類似的感受。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真誠的力量

當我們絕望時,我們需要表達,並非祥林嫂一般的情緒宣洩,而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需要有人能懂,並且你也能夠懷著憐憫之心,去感知其他人的痛苦,那麼絕望之於你,便成為了博愛的根基。

文化人都是怎麼表達絕望的?

在信息化的今天,關注外界時,亦不能忽略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面對絕望,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是“我太難了”,卻不懂得,在絕望時刻,內心該怎麼面對,進而將絕望化成怎樣的力量。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希望與絕望 猶如冰與火

人生路上,有希望,亦難免有絕望,這個道理,茅盾在《蝕·幻滅》中就寫過: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蝕·幻滅》

希望和失望算不上“親兄弟”,但“堂兄弟”還是勉強可以形容的,有了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久了,便是絕望,並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越大。

如果僅僅是一句“我太難了”,倒頗有些戲謔的味道,那麼,沉默就真的可以讓絕望銷聲匿跡嗎?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沉默亦不過是隱藏內心,憋屈自己,文化人雖多是飽讀詩書之人,但絕不是“掉書袋”的書呆子,他們對於情緒的表達,比之普通人,則要更加淋漓盡致,進而引發同感與共鳴。

在近現代文學表達絕望的句子裡,有三句,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悲慟:

第一句是楊絳在《我們仨》中寫的: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

第二句是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的: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魯迅

第三句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的: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史鐵生

這三句,是絕望時的三種狀態,也可以說是絕望時的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

楊絳:入木三分之慟

楊絳這句話,滿是人生的無奈,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阿瑗的相繼離世,無法白頭偕老的孤獨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斷腸之痛,都在這一句裡刻畫的入木三分,人生的旅途上,因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但終究會有一段踽踽獨行的道路,人生的孤寂與無奈,誰又不是這樣呢?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父親離開我四年的時候,我在楊絳老人的表達裡,淚流滿面,就像兩個同樣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握著手徐徐道來心中的悲痛,而這種痛,是一樣的,只不過她的痛,更加絕望,雖然深淺不同,但感受卻又是那麼相同。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楊絳《我們仨》

當絕望被表達的入木三分時,表達將不會僅僅只是情緒的宣洩,而是內心的共鳴,感同身受的痛楚,而人生的體驗,誰又能說,不是因為這些感受而更加豐富呢?

第二重境界

魯迅:化悲痛為力量

相比於楊絳先生的絕望,魯迅先生的絕望則更加帶著時代的特徵和更加宏大的立意。絕望是虛妄,希望亦是如此,那麼不妨無問東西,永遠抱著希望,而不去因為希望變得虛妄而絕望。

在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希望很多,絕望也很多,作為以筆為“槍”的鬥士,魯迅先生經歷過的絕望已經不僅僅來源於個人,更是來源於整個時代。

那麼當希望成為虛妄的時候,就該絕望了嗎?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鬥士”魯迅

魯迅先生的答案是:就是希望是虛妄,也沒什麼好絕望的。看似是在失望裡絕望,但恰恰是在絕望裡重生,將悲痛化作力量,繼續成為戰鬥的動力。

魯迅先生關於絕望的表達,讓人感動,更讓人敬佩,時代造就英雄,而魯迅先生,無疑是那個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的勇士。

第三重境界

史鐵生:迎接絕望,才能重生

人,本是向死而生,道理雖懂,但真能看開的卻不多,上天給了史鐵生殘疾的打擊,對於他而言是不幸,但對於文學而言,卻是幸運,因為史鐵生的文字,是對生命深刻的思考,這思考裡,沒有矯揉造作的強說愁,有的只有在絕望深處,依舊閃耀的希望之光。

看淡了死,才能看重生,死亡是人面臨的一個巨大的絕望,面對這樣的絕望,笑對人生,才能給生帶來更大的勇氣。

面對絕望,楊絳刻畫入木三分,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但都比不上他

史鐵生笑對生活

在父親躺在病床的那段日子裡,我為他晨讀,讀到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父親淡淡地說了一句“他還是很看得開”,父親最後的彌留之際,我不知道這句話有沒有為他帶來更多勇氣,但對我而言,史鐵生的感悟,將會是伴隨我一生的關於絕望與死亡的思考。

不絕望一兩次,怎麼能叫人生呢?生而為人,我們難免會希望、失望、絕望。

但,我愛這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